德國武裝黨衛軍老兵回憶 在布達佩斯第一次遭遇蘇聯IS-2重型坦克

2020-12-21 hawk26講武堂

1945年1月,德國武裝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在布達佩斯附近第一次與蘇聯IS-2「史達林2」重型坦克遭遇。

儘管在1944年裡,德軍在東線處於節節敗退的局面,但從未失去過像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這樣重要的大城市。就當時的戰局來說,匈牙利幾乎是希特勒最後的或多或少還有一些實力的盟友,因為德國可以在匈牙利開採石油。

所以,德軍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死守布達佩斯,並希望將這裡變成「第二個史達林格勒」。防守這座城市的主力是兩支黨衛軍精銳部隊:第3「骷髏」裝甲師、第5「維京」裝甲師。同時,還有德國國防軍步兵師依託城市內的建築物,準備與蘇軍展開巷戰。

需要說明的是,第3「骷髏」裝甲師已經在東線與蘇軍連續鏖戰數個月之久,所有官兵已經非常疲憊。儘管士氣依舊相當高,但由於重裝備持續作戰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能夠執行作戰任務的坦克越來越少。

儘管很多人都認為,當時的武裝黨衛軍裝甲師已經裝備了大量「黑豹」中型坦克,但是,IV號中型坦克的數量依舊不少。由於新的IV號坦克普遍安裝了長管75mm主炮,火力得到不小的提升。加上德國光學設備的優勢,使得這種坦克對蘇軍而言依舊具有相當的威脅。

IV號坦克與德軍精銳的「黑豹」中型坦克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差距,尤其是火力和裝甲方面,兩者相差懸殊。通常,蘇軍都會集中火力,優先消滅德軍的「黑豹」坦克,然後再將火力轉移到其他目標上。

蘇軍通過這種戰術,儘可能快地消滅「黑豹」坦克,防止其造成本方大量傷亡。由於蘇軍坦克部隊兵員素質的提升,戰鬥力明顯增強,「黑豹」坦克已經不再是什麼嚴重的威脅。

一月的匈牙利天氣並不太冷,氣溫經常達到零度,德軍坦克駛過積雪覆蓋的泥濘路面,前往蘇軍突破口發起反擊。對於這些德軍來說,最讓他們驚訝的就是首次與蘇軍IS-2重型坦克遭遇。1月10日,德軍坦克部隊前往奪回剛剛被蘇軍攻克的匈牙利村莊,在強大的側翼攻擊之下,蘇軍的防線似乎已經崩潰。

正當一輛德軍坦克(戰鬥記錄中並沒有提及這輛坦克的型號,推測應該是一輛IV號)進入村莊時,遭到一輛蘇聯重型坦克的反擊,當時德軍在戰鬥記錄中將這種新型坦克稱為KV-100,其實它就是IS-2「史達林2」重型坦克。德軍坦克連續發射兩枚75mm炮彈卻都被這輛坦克的裝甲反彈,由於IS-2坦克射速很慢,德軍坦克決定繞過這輛坦克,從側面對它進行射擊。

正當德軍坦克準備開火時,突然一枚高爆炮彈擊中了發動機艙,一場大火即將爆發。儘管當時自動滅火裝置已經工作,但戰鬥室內已經全是煙霧,所有坦克兵都逃離了這輛危險的坦克。在德軍步兵的火力掩護下,死裡逃生的坦克兵終於跑到了安全地帶。這輛IS-2重型坦克被後續的德軍坦克擊毀,但在幾天之後被蘇軍拖走,並最終修復重新回到戰場。

相關焦點

  • 「披靡巴巴羅薩」——蘇聯紅軍KV重型坦克
    科京-伏羅希洛夫坦克是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初期裝備部隊的一型重型坦克,該坦克是1938年在設計師科京的建議下在SMK重型坦克為基礎的新型單炮塔重型坦克,該坦克初期型號裝備1門L-11型76.2毫米坦克炮和1挺並列機槍,另有1挺機槍裝在炮塔後部,在蘇芬戰爭與衛國戰爭初期表現十分優秀,成為阻擋納粹德國
  • 二戰中蘇聯的王者重坦——IS-2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陸軍是唯一能夠和納粹德軍鐵騎相互抗衡而不落下風的軍隊,這完全得益於蘇聯紅軍那強悍的作戰能力以及蘇聯陸軍中強悍的坦克部隊,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二戰蘇聯坦克部隊中的一款主力坦克——IS-2重型坦克。
  • 戰鬥最後幾天,蘇軍老兵稱戰後不敢回憶
    這時的德國國防軍加上黨衛軍還有幾百萬人,它們分布在北歐、義大利和東線戰場,德國能調動的軍隊還有幾十萬。如果把這些軍隊全部布置在柏林周圍,德國高層堅信能守衛柏林一個月以上。那麼德軍在柏林戰役時有多少人?是怎麼布置防線的呢?
  • 手足相煎-黨衛軍「愛沙尼亞第一」師歷史資料
    電影中那支德軍部隊,就是由愛沙尼亞人組建的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關於這個黨衛軍外籍師的成因,還得從愛沙尼亞近代史說起。 最初德國軍隊並沒有招募愛沙尼亞人入伍的計劃,只是德國第十八集團軍司令屈希勒下令在愛沙尼亞組建了5個營級規模帶有保安隊性質的「安全營」。與此同時,納粹警察系統也在愛沙尼亞組建了警察武裝「防禦分隊」,至1942年8月,這些納粹德國組織起來的愛沙尼亞武裝力量已經達到兩萬人的規模。
  • 擁有5個炮塔、堪稱陸地巡洋艦的蘇聯坦克——T-35重型坦克
    FCM-2C重型坦克另一方面,受到「陸地巡洋艦」的觀念、軍艦旋轉多炮塔以及一戰塹壕戰的影響,法國在一戰末期就開發了FCM-2C重型坦克這一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多炮塔+旋轉炮塔重型坦克,TG坦克只是儘管蘇聯有心研發重型坦克,但由於此前並無研發重型坦克的經驗和技術,無法依靠自己進行自主研發,蘇聯在1930年3月邀請德國坦克專家格羅特率領一個德國設計師團隊前往列寧格勒的坦克工廠協助蘇聯研製
  • 精選一組二戰期間德國的彩色高清照片;虎式重型坦克等
    希臘戰役是希特勒犯的戰略錯誤之一,為了挽救義大利在希臘的戰敗,1941年3月,德國出手援助其盟友,雖然24天德國就擊敗英希聯軍,但它令德國推遲實施巴巴羅薩作戰計劃。三,1941年夏天,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德軍的第三黨衛軍圖騰科夫師的士兵,在操作MG34機槍,遠處是燃燒的村莊。
  • 二戰黨衛軍(二)——元首警衛旗隊SS第一裝甲師
    希姆萊為了擴張黨衛隊部隊可說是使盡渾身解數,把黨衛軍擴展到40個師的規模。那小編帶大家了解下一些黨衛軍的事跡。黨衛軍元首警衛旗隊SS第一裝甲師△元首警衛旗隊SS第一裝甲師標誌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它是德國納粹的一支王牌中的王牌部隊,也是最早組建的武裝黨衛隊部隊之一。該師共有坦克67輛和突擊炮10門。
  • 令人窒息的108個日夜,蘇德兩軍在布達佩斯爆發的終極一戰
    這是一位德軍軍官回憶70年前一場戰役時所留下的隻言片語,到底是什麼戰爭會讓他如此地難以忘懷呢?這場戰爭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這場殘酷的大戰中,探尋曾經發生的點滴故事。 一、山雨欲來風滿樓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開始對歐洲各國展開了瘋狂的侵略活動。
  • 蘇聯重型坦克的巔峰之作,I S系列坦克,過時20年後尚可一戰
    到了戰爭後期,更是有「史達林」系列坦克的誕生,俄語縮寫為「ИС」,現在普遍習慣使用英語音譯的叫法,即是「I S」坦克。蘇聯對重型坦克的更新換代早在二戰之前,蘇聯就已經開始了重型坦克的研發與使用,只不過思路有些跑偏。
  • 有史以來唯一量產的五炮塔重坦,蘇聯多炮塔巔峰的T-35重型坦克
    蘇聯多炮塔巔峰的T-35重型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正式亮相之後,這種陸上鋼鐵利器-坦克作為一種強大的突擊武器得到了迅速發展。戰後,英國為了增加坦克的戰場突擊能力和防護能力,開始推出多炮塔的概念,通過裝備更多的火炮和機槍,增加坦克的攻擊火力。這種大型多炮塔突擊坦克的概念一推出就受到各國的青睞,其中有一個國家-蘇聯的多炮塔坦克後來居上,先後研製出非常多的多炮塔坦克,達到巔峰的是T-35重型坦克。
  • 德媒:拉脫維亞二戰老兵為曾效力納粹德國自豪
    德媒:拉脫維亞二戰老兵為曾效力納粹德國自豪 《世界報》網站3月18日發表了題為《多虧普京,許多拉脫維亞人為參加過黨衛軍感到自豪》的報導,編譯如下:  懷念納粹?
  •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而德國的陸軍,在當時的世界上用頭號交椅來形容,應當沒有太大的爭議。當然,蘇聯軍隊在衛國戰爭中的表現也極為強悍,雖然以傷亡為代價從其對手德軍手中取得了一場場的勝利,不過蘇聯軍隊的戰鬥力也是足以拱衛歐亞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的。
  • 二戰中的德國四號中型坦克,如何從支援坦克變成了德國主力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發了多款經典坦克,幾乎每一款都在二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例如縱橫戰場的虎式重型坦克,至今都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在當年的德軍裝甲部隊裡,長期擔任其裝甲部隊中堅力量的坦克,實際上是開發於戰前的四號中型坦克。可是四號中型坦克在開發之初並不是為了擔任裝甲部隊主力,而是為了以提供支援力量為主的支援坦克定位。
  • 從布達佩斯到維也納
    他們都清楚,自1944年12月24日以來,布達佩斯就被圍了個水洩不通,諸如「統帥堂」裝甲師和武裝黨衛軍第8騎兵師等精銳部隊都陷入了重圍。 經過1944年的殘酷戰鬥,所有一線將士都很清楚,所謂的千年帝國已是日落西山,奄奄一息。不要說千年,眼下就是繼續再維持一年都困難。隨著美英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大西洋防線轟然倒塌,盟軍突破法國平原,兵鋒直指魯爾工業區。
  • 二戰中的納粹黨衛軍老照片,骷髏師和帝國師軍容很不一樣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中納粹德國黨衛軍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納粹黨衛軍在歷史中留下的這些影像。照片拍攝的是在二戰蘇德戰役中的納粹黨衛軍骷髏師(黨衛軍第三裝甲師),德國在發動二戰後,最令歐洲各國感到恐怖的便是武裝黨衛軍,其中又以黨衛軍中的骷髏師、帝國師、維京師、希特勒衛隊裝甲師最為出名。
  • 二戰時,德國的骷髏師有多猛?老兵:4萬人從23萬蘇軍中殺出重圍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閃電戰十分有名,它充分利用到了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快而準的攻打對方,屢戰屢勝,不過在蘇德戰場上,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了。
  • 樹立不可戰勝的神話,設計和機動性最好的二戰重型坦克:德國虎式
    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重型坦克,盟軍坦克的一名強大的對手,主要優點是這種重型坦克火炮威力大,防禦能力強。所以,「虎」式重型坦克在二戰中,像一群鋼鐵巨獸,炮管裡噴著火焰,耀武揚威地前進。即使是在1944年也在歐洲戰場上顯赫一時,但虎式坦克的早出現也使得它的技術指標成為了盟軍、蘇軍新型坦克的主要目標,後來所出現的M26潘興、IS-2都為對抗虎式坦克而生,到了1945年,虎式坦克的優勢已經不大。它的主要缺點是油耗過大補給困難,在後勤運輸線遭到前蘇聯紅軍的毀滅性打擊以及嚴酷的作戰環境面前,許多「虎」式重型坦克變成一堆廢鐵。
  • 為何二戰蘇聯製造11萬輛坦克戰車,德國卻不到一半,4個原因
    從1941年-1945年6月戰爭結束,蘇聯在4年時間裡一共製造了11020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中重型坦克為82606輛,包括64432輛T-34中型坦克,4468輛KV重型坦克,3854輛IS-2重型坦克,此外,還有SU-85/100/122三款中型自行火炮4873輛,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