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你有沒有收到過類似這樣的簡訊?▼
一些來路不明的連結,相信很多人都會保持警惕,不會輕易點擊。但是,如果它偽裝成了ETC認證、交通違法、消費紅包校園網通知、學校成績評定等簡訊,你還能明確識別出來嗎?
近期,ETC木馬簡訊詐騙案件頻發,安裝了ETC確實很方便,但騙子也盯上了這個「機會」,讓不少市民上當受騙。
真實案例
近日,佛山的夏先生收到了一條簡訊,信息內容稱其ETC驗證已經過期,為了不影響正常出行,必須在24小時內點擊網址連結完成驗證。
夏先生沒有遲疑,直接點擊了信息內的連結,進入了頁面顯示為「ETC速通卡」的網站,並根據指引進行「個人認證」。
當夏先生根據頁面要求將個人信息填寫完畢,點擊「開始認證」後。夏先生的手機便收到了來自中國銀聯95516的信息,同時還有一個付款驗證碼。
由於當時沒有留意信息內容,夏先生把「付款碼」錯當成了「驗證碼」輸入到網頁上,後網頁顯示「不要關閉此網頁」。
大約等待了30秒,頁面依舊沒有反應。於是夏先生便又點擊了「獲取驗證碼」。但這次夏先生不僅收到了付款碼,還收到來自銀行的信息:銀行卡無卡自助消費支出3000元。
此時夏先生覺得奇怪,就再一次按之前的步驟操作,看清楚信息之後才發現之前的驗證碼是付款碼,便馬上退出頁面,並報警求助。
與此同時,佛山的陳女士也收到了一條稱ETC被凍結的簡訊,之後點擊了簡訊中的連結,一步步按提示操作。
同樣地,陳女士按要求在網頁上輸入個人信息、銀行卡號及密碼等資料,並把收到的驗證碼輸到了網頁上。最後陳女士陸陸續續收到23條扣費簡訊,一共被扣了12600元。
陳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於是立即報警求助。
騙術解密
騙子往往會利用簡訊群發器、改號軟體或網際網路發送ETC過期、信用卡升級、商城送禮、手機積分兌換等木馬信息、病毒連結,引誘事主輸入個人信息、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等資料,進而盜刷銀行卡。
更可怕的是,有些木馬連結,不用輸入任何信息,在事主點開連結的那一刻,手機就會被植入木馬病毒,自動安裝程序。
此時,騙子就能在後臺看到事主的個人信息、銀行帳戶等資料,並攔截代收其手機上的信息(換句話說就是讓事主收不到任何信息),從而將事主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帳戶裡的錢盜走。
對此請廣大市民謹記:
ETC不存在過期再認證
收到此類簡訊不要理會!
警方提醒
儘量不要在電話、網絡上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卡號、密碼等個人資料。對手機、電腦上來路不明的信息及連結,做到不相信、不點擊,並立即撥打官方客服電話,確認信息真實性。
手機如果連續一段時間收不到信息,應檢查手機是否中毒。如果已經中招,應保持冷靜,第一時間把手機SIM卡拔出來,然後立即撥打110報警求助。
南海發布編輯部
來源:佛山市公安局
編輯:麥盛波
審校:李敏賢、吳碧霞、袁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