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著八種宗教神明 洛江昭靈宮損毀嚴重亟待修繕

2020-12-24 東南網泉州頻道

昭靈宮供奉的3尊主神是道教神明

東南網1月11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泉州有著「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各縣市(區)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宮廟,有的供奉佛像,有的供奉媽祖等民間信仰,也有的供奉老君等道教聖人,甚至有的把多種宗教神明供奉在一起。

在泉州洛江區羅溪鎮的洪四村,有一座近500年歷史的古宮廟,裡面竟然供奉著8種神明,包含儒釋道及許多民間信仰,讓人嘖嘖稱奇。

可這個神奇的宮廟正在遭遇著衰敗危機,多名文物專家學者10日上午齊聚昭靈宮,共商修繕大計。

明代宮廟供奉8種神明 損毀嚴重亟待修繕

明萬曆年間,莆仙人為逃避戰禍,遷徙入洪四村定居。村中六大姓之一的林姓倡議興建宮廟,並按仙遊的建築風格設計,供奉當時莆仙一帶流行的道教聖祖。明嘉靖乙未年,始建仙靈宮,即是現在的昭靈宮。

昭靈宮建成後,當地百姓陸續在宮裡供奉土地公、媽祖、關帝爺、大使公、舍人爺、武安尊王、觀音菩薩等,連同主要供奉的3尊道教主神,共有8種神明。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昭靈宮被登記為文物點。如今,建築面積196平方米的昭靈宮歷經風雨,損毀嚴重,屋面經常漏雨,修繕一事迫在眉睫。此事引起了村鎮兩級的高度重視,並向區文體旅遊出版局打了相關報告,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昨日,來自泉州各大博物館及高校的文物專家齊聚昭靈宮,對這座宮廟的歷史文化價值及今後的修繕方向提出意見與建議。

文史專家齊聚,為修繕獻策

專家各抒己見 建議保留其歷史文化痕跡

泉州刺桐古建負責人黃慶喜在對昭靈宮進行平面勘察後,得出了修繕的初步方案:保留宮裡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如明代遺留下來的具有莆仙特色的柱礎等。但宮裡的梁架和柱子都偏小,支撐力度不夠,要重新打造。黃慶喜提議在保留宮廟原本歷史遺存風貌的同時,融入閩南古建築風格。

對此,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的鄭煥章則認為,昭靈宮應該「修舊如舊」,應儘量保留其莆仙的建築風格,無謂融入閩南風格,讓這座昭靈宮成為歷史的見證。同時,鄭煥章還表示,修繕時,最好不要用現代化的材料,同時,對一些壁畫、石階等不屬於原有的構建予以去除,另外,宮牆外的雕刻儘量用浮雕,而不是偏現代化的影雕。

華僑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黃海德長期從事道教文化研究,經過全國幾百所宮廟的考察,發現,昭靈宮所供奉的三尊道教神像,除了原始天尊外,另外兩尊並非其他道教宮廟裡供奉的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至於是何神像還需進一步研究確定。

對於昭靈宮供奉的多尊神明,泉州師院吳幼雄認為,應該保留下來。「昭靈宮原本應該是供奉道教神明的,後來被民間信仰滲透進來了,因為老百姓認為,凡是神明都能保佑他們。」吳幼雄說,保留這些神明,是尊重歷史,也是尊重老百姓的信仰,同時還體現了泉州的多元文化及宗教博物館的稱號。「無論是什麼神明,都是封建時期政府有需要,神明有這個功能,百姓有信仰,統治者希望通過神明傳達貫徹他們的思想。」

泉州文物保護管理所原主任黃真真表示,修繕好昭靈宮不僅能響應泉州「東亞文化之都」建設的號召,還能為建好「美麗鄉村」出一份力。她提出,修繕昭靈宮,不只是修繕宮殿本身,還應該做好周邊環境的整治,將昭靈宮片區打造成集休閒、文化、娛樂、民俗、信仰於一體的鄉村景點。

洛江區文體旅遊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彭新國在聽取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後,表示,在修繕昭靈宮時將好好吸取這些精華,並在此基礎上,做一份更詳細具體的說明,修繕時,保留昭靈宮的宗教特色和文化內涵。

相關報導>>>

洛江羅溪昭靈宮現損毀漏雨 專家齊聚為修繕獻策

東南網1月11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吳月芳 謝楊 文/圖)一座宮觀,主祀配祀十餘尊神像,專家認為其堪稱眾神「會所」。這座位於洛江區羅溪鎮洪四村的昭靈宮,最近出現損毀漏雨,昨天來了許多專家,一起為修繕事宜出謀劃策。

昭靈宮最早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當地人說,嘉靖、萬曆年間社會動蕩,因為洪四的地形呈小盆地狀,易守難攻,離這裡不遠的莆仙人為逃避戰亂,遷徙到這裡定居。莆仙來的林姓族人建議建一座宮觀,所以建築風格與仙遊相似。後來昭靈宮陸續有修繕,其間香火不斷,宮裡主祀配祀神像有十餘尊。

洛江區文體局彭副局長介紹,這裡是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洛江區登記在冊的文物點,上一次修繕在上世紀80年代,如今又出現損毀漏雨的狀況。當地村民希望能得到修繕,並制定初步修繕方案,遞交政府部門。

昨天上午,泉州文史專家一行特地到現場查勘,比較一致地認為昭靈宮主要是道教信仰的宮觀,修繕應保持明代建築風格,使其歷史信息留存給後人。彭副局長表示,接下來將吸取專家提出的建議,充實完善設計方案,並將現狀資料整理記錄下來。

專家聲音

明代建築風格無疑——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鄭煥章

至今宮內還保留著8個石柱礎。方形的石躓在下,圓柱狀的柱礎在上,可以確定是明代建築的風格。修繕時應該注意不使用現代材料,比如釉面磚、琉璃瓦、水泥等。建築外部應該使用傳統的浮雕,而不是現代常見的影雕,同時壁畫應該與道教主題有關。

要把神明都留下來——泉州師範學院教授吳幼雄

昭靈宮裡有道、儒、佛信仰,是閩南信仰滲透融合的代表。若要重修,我覺得應該尊重歷史、尊重百姓的信仰,不要將其他神明「清」出去。

不一樣的神明造型——華僑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黃海德

昭靈宮從名字看,符合道教的稱呼習慣。從供奉的主神看,「三清大帝」的造型與別的地方不大相同,神明手上拿的寶物不同,我認為是融入了地方的特色。

可整合成文化場所——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員黃真真

泉州獲評「東亞文化之都」,「宗教博物館」是重要條件之一。昭靈宮維修,應該將周邊環境整治考慮在內,劃定建設控制地帶,清理不和諧的建築。同時可以把戲臺、古早味的影劇院容納進來,使之整合為一體的文化場所。

相關報導>>>

洛江有座「神仙俱樂部」

為明代昭靈宮,供奉十幾尊各路神仙,市、區文物專家昨現場「把脈」維修方案

昭靈宮

早報訊 (記者 林福龍 文/圖)多元文化寶庫泉州有一個新的生動事例:洛江區羅溪鎮一座昭靈宮內,竟同時供奉著三清、媽祖、土地爺、關帝爺等十幾種民間信仰的尊神,各路神仙相安無事,形成罕見的「多教合一」的特殊宗教現象。

昨天來自泉州市、洛江區的十幾位文史專家、學者,特地趕赴洛江羅溪鎮洪四村,為這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道觀「把脈」,商討下一步的維修方案。

洪四村是羅溪鎮轄區內一個人口約4000人的自然村,昭靈宮坐落村中心,背依宮侖尾山,面向九鬥溪,建築面積196平方米,佔地1000平方米。「據史載,這座宮觀應該修建於明萬曆年間。」據當地文史工作者介紹,明萬曆年間戰亂頻繁,莆仙人為逃避戰禍,遷入洪四定居。當時村裡有鄧、王、林、黃等姓,由林姓倡議興建宮觀,按照仙遊建築風格建造,才有如今的昭靈宮。目前,此處宮觀已列入文物普查登記點。

「從道教的三清到佛教的土地爺,宮內均有供奉。」參觀昭靈宮的保護現狀後,一文史專家嘖嘖稱奇,「別看這座宮規模不大,裡面供奉的各路神仙卻多達十幾種。」

市、區文史學者一致認為,泉州由於融合多元文化,被稱為「宗教博物館」,洛江這座昭靈宮稱得上鄉間濃縮型的「宗教博物館」。

考慮到昭靈宮年久失修,目前當地鎮、村有關方面已請專業設計院設計修繕初步方案,接下來還將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專家學者:一座宮容納十幾種信仰,十分罕見

「神仙俱樂部」要大力保護

黃真真(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研究館員):

各類宗教場所,像本地產的道教宮觀、外來的佛教寺廟,供奉神像十分正常,但像昭靈宮一下子集合這麼多神仙,十分罕見。

不到200平方米的空間,竟然容納了十幾種信仰,宛如一個「神仙俱樂部」,讓人嘆服,這對泉州宗教文化的研究具有特殊意義。

歷史十分悠久 保留莆仙風格

鄭煥章(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

昭靈宮地處洛江,鄰近莆田、仙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十分難得。在進一步修繕時,建議保留宮觀原有建築風格,像「小家氣」式的天井, 對不協調的構件要大膽去除。

文物修繕保護 忌用現代材料

黃天柱(泉州海交館副研究員):

宮內的三清神像屬於道教信仰,而一些後來引進的媽祖、土地爺、關帝爺等則屬於民間信仰,十分有特色。在設計維修方案時,建議要先拍照留存。同時,絕對不能使用現代化的建築材料來維修,否則不倫不類,這對文物景點也是一種破壞。

首先定位清晰 考慮民眾信仰

吳幼雄(泉州師院教授):

對一處文物景點的維修,首先要定位清晰,修起來才不會鬧笑話。像昭靈宮這類多種信仰合一的宮觀,十分難得。在維修時千萬不要把其他神明都趕走,只留下道教的三清大帝。要充分考慮當地民眾信仰需求,保留原有「多教合一」特點。

留住原有風格 切忌「千宮一面」

黃海德(華僑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

多年從事宗教文化的研究,也走過很多宗教類景點,像洛江昭靈宮的情況還是首次見到。這裡與莆仙交界,其建築風格與閩南有所不同,建議在文物修繕時保留原有風格,否則「千宮一面」,就會失去昭靈宮原有的靈動氣息。

來源:東南早報

相關焦點

  • 供奉八種宗教神明 洛江昭靈宮損毀嚴重亟待修繕
    昭靈宮供奉的3尊主神是道教神明  東南網1月11日訊 泉州有著「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各縣市(區)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宮廟,有的供奉佛像,有的供奉媽祖等民間信仰,也有的供奉老君等道教聖人,甚至有的把多種宗教神明供奉在一起。
  • 洛江羅溪昭靈宮現損毀漏雨 專家齊聚為修繕獻策
    這座位於洛江區羅溪鎮洪四村的昭靈宮,最近出現損毀漏雨,昨天來了許多專家,一起為修繕事宜出謀劃策。  昭靈宮最早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當地人說,嘉靖、萬曆年間社會動蕩,因為洪四的地形呈小盆地狀,易守難攻,離這裡不遠的莆仙人為逃避戰亂,遷徙到這裡定居。莆仙來的林姓族人建議建一座宮觀,所以建築風格與仙遊相似。
  • 泉州洛江羅溪昭靈宮修復 申報市級文保單位
    修繕一新的昭靈宮早報訊 (記者 林福龍 實習生 鄭延玲 文/圖)昨天上午,洛江羅溪洪四村內,一座始建於明代的昭靈宮正在舉行重光慶典。這座素有鄉間濃縮型「宗教博物館」之稱的昭靈宮,歷經數百年風雨,重獲新生。據當地文史工作者介紹,洪巖昭靈宮始建於明朝嘉靖乙未年,建成後當地百姓陸續在宮裡供奉三清、媽祖、土地爺和關帝爺等十幾種大大小小民間信仰的尊神,各路神仙相安無事,形成罕見的「多教合一」的特殊宗教現象。
  • 〖洛江民俗〗九月十五 馬甲鳳棲昭靈宮-聖祖娘娘誕辰大典
  • 荔城昭靈宮大出遊每12年一次 隊伍長達一千米
    荔城昭靈宮大出遊每12年一次 隊伍長達一千米 pt.fjsen.com 2012-12-11 09:13  吳智飛 李偉強 來源:     兒童著戲裝祈福,每個座駕都有一個二十四孝的故事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2月11日訊(記者 吳智飛 李偉強)12月9日,荔城區拱辰街道西洙村和張鎮村朱墩自然村供奉的昭靈宮舉行大出遊
  • 泉州小山村:一昭靈宮配祀十餘尊神像
    泉州小山村:一昭靈宮配祀十餘尊神像
  • 恭祝三鄉昭靈宮大使聖侯醮燈慶典圓滿大吉!
    昭靈宮,坐落於城廂鎮碼頭村洋內角落,內供奉九天玄女真仙、大使聖侯、聖祖道母、天地人三師大帝。宮始建於明,1980年當地碼頭、雅興烏秋三鄉信眾集資重修。現今欣逢盛世,爐下弟子感玄女、大使恩德,舊廟破舊,舉行翻建,斥資三百餘萬重建昭靈宮,新廟雄偉壯觀,金碧輝煌!楹聯曰:昭時虎遁蒼生幸,靈境牛耕紫氣騰。https://v.qq.com/x/page/j05136rk6gr.html昭靈宮,坐落於城廂鎮碼頭村洋內角落,內供奉九天玄女真仙、大使聖侯、聖祖道母、天地人三師大帝。
  • 洛江「十音銅鑼」製作後繼乏人 亟待傳承
    十音銅鑼,一種南音演奏的器樂,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歷史後,如今卻後繼乏人,陷入亟待搶救的境地。十音銅鑼是由10個酷似帽型的銅鑼組成的器樂,是明朝時期洛江羅溪人黃瑞臺研究發明的,據說當時在全國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
  • 一座不供奉神明佛像的寺廟,只供奉「吊死鬼」,香火卻極為旺盛
    不供奉佛像、神明和聖賢雅士,專門供奉「吊死鬼」。這座寺廟,就是為一個「吊死鬼」而建。是不是非常恐怖?還別不信,就在安徽壽縣。壽縣位於安徽淮南,是座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城。我們最愛吃的豆腐,就是壽縣人發明的。還有初中歷史書中的著名戰役,用8萬大軍擊退敵軍80萬大軍的「淝水之戰」,也在這裡。所以淮南壽縣,既可以說是古戰場,也可以說是中國美食之鄉。
  • 九龍山白雲洞之昭靈宮
    九龍山全景  在九龍山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昭靈宮左邊供奉著媽祖父母像,右邊也有一尊小的媽祖像是用於出遊的。>昭靈宮外貌
  • 五緣灣木棧道多處損毀 管理單位將積極推動修繕工作
    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走訪,並了解到相關部門已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繫,爭取儘快修繕木棧道,營造安全的觀景環境。【記者走訪】木棧道多處損毀嚴重前天11時許,記者來到五緣灣大橋,只見大橋內木棧道多處破損,存在安全隱患。
  • 印度男孩天生面似大象,卻被人們視為神明化身,連生父也跪下供奉
    於是,篤信宗教的印度人立即認出普蘭舒的樣子像「象頭神」,於是人們將普蘭舒視作神明投胎,認為他是神明的化身。 象頭神是印度神話中的智慧之神、財富之神和命運之神,因此在印度教內具有崇高的地位。 「象頭」象徵著財富與幸運。在傳說中,象頭神是雪山神女帕爾瓦蒂的精神之子。象頭神在整個東南亞都有無數信徒。
  • 浙江金華法明寺發生火災 35尊玉佛損毀嚴重(圖)
    (圖片來源:新華網)7月20日中午,浙江省金華市一文保單位法明寺發生火災,造成寺內圓通寶殿嚴重損毀,大殿內供奉的35尊玉佛損毀嚴重,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20日中午12時41分,金華市金東區多湖街道的法明寺發生火災,當地消防部門立即趕赴現場撲救。
  • 飛龍彩繪 獨樹一幟 —— 漳州長泰昭靈宮與山重村薛氏
    他們用馬洋溪裡的鵝卵石壘砌厚實的城牆,修築堅固的樓厝、堡寨以抵禦外敵,在田野開闊之處築起瞭望樓以探看倭情,至今各種遺存歷歷在目。重修昭靈宮,正是當時鄉親們尋求精神慰藉的需要。昭靈宮供奉的是宋代名醫「保生大帝」吳夲。保生大帝醫德高尚,慈濟蒼生,俗稱吳真人、大道公,一直是閩南人的地方保護神。兵隳之下,百姓缺醫少藥,苦難重重,重修昭靈宮就有了精神寄託。
  • 徐家匯天主教堂聖誕無宗教活動 目前正在修繕
    東方網12月24日消息:徐家匯天主教堂自今年11月起進行封閉修繕,修繕期間,徐家匯天主教堂關閉,取消日常宗教活動,不再對外開放參觀。聖誕期間徐家匯天主堂不舉行大型宗教活動,建議宗教界人士和廣大市民在聖誕節期間前往其他教堂參加相關活動。
  • 保山青龍街古道遭「人禍」 雲南還有哪些古道亟待保護?
    原標題:保山青龍街古道遭「人禍」 雲南還有哪些古道亟待保護?   青石古道 穿越千年今安在   電腦版刻字體摩崖石刻 春城晚報 記者 崔敏 攝   因地下管網改建,日前,保山市板橋鎮青龍街青石古道被挖掘機損毀。
  • 洛江打造全域旅遊金名片 多角度呈現洛江風光
    策劃12條精品路線,整合生成5個文旅招商項目,開展洛江首屆生態鄉土文化旅遊節、西街遊客中心「悠遊洛江」文旅專場展覽、「文旅同心 攜手抗疫」洛江文旅線上宣傳系列活動;組織企業參加「閩西南e家人」旅遊產品發布會及公眾銷售會等,還通過新華網、閩南網等新聞媒體開展旅遊宣傳,運用公交車身定製廣告及內部視頻廣告宣傳推介洛江文旅資源,多渠道進行「悠遊洛江」品牌宣傳。
  • 你的「蛙蛙」,在日本可是被當做神明一樣供奉的!
    這個寺廟最引人注意的是遍布寺廟周圍的青蛙建築,這些青蛙建築栩栩如生,並且直接擺放在神明的位置,亦或者直接將其化身為神明供奉。因此該寺又被稱為「青蛙寺廟」,來往該寺廟供奉的人絡繹不絕,青蛙在日本的地位可見一斑。另外該寺也與我國一些佛教寺廟互有來往,我國佛教高僧對如意輪寺中的青蛙建築也是讚不絕口。
  • 世界宗教大突破!「各路神明」和諧齊聚佛光山
    佛館便鐘鼓齊鳴,迎接各路神明。(圖片來源:佛光山) 世界宗教大突破! 由佛光山和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發起的「2015宗教聯誼會」,廣邀傳統民間信仰神明和世界宗教聖賢,12月25日齊聚佛陀紀念館,展演尊重包容、平等和諧的宗教大奇蹟。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會長、立法院長王金平預言,臺灣可望成為全球信仰大本營,萬教齊心的宗教聖地。 各路神明相見歡 早上7時不到,佛館便鐘鼓齊鳴,迎接各路神明。
  • 日本764種妖怪、112種神明
    微信君按:收錄764種妖怪、112種神明,日本妖怪文化集大成之作較上一版增加46種妖怪,112種神明每一隻妖怪的背後,都有一段被人遺忘的傳說它們不只是邪惡的化身,還有可愛、善良的妖怪存在日本鬼怪漫畫之父水木茂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