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個明亮、高貴的日子,
沒有懷疑和痛苦的時刻。
等待一個秋天的日子。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波蘭]
九月的廈門依然炎熱,但風是柔和的,空氣中有一股海島獨有的腥味。
叮,木木在群裡分享她坐上了一輛可以免費吃棒棒糖的計程車;我在群裡吐槽計程車司機把我扔在了離民宿還有兩百多米的地方;天空姐說,快來,已經等你們很久了。
我們仨來參加群島海上明月夜談(創新教育者的小聚)和群島紀錄片《把城市變成學校》的首映,也為了期待已久的約會。
在廈門離海最近的ONLY ONE咖啡館,從下午3點到晚上8:30,三個人邊吃邊聊,好似要把存了大半年的話都講完。
(我們仨在廈門約會)
其實這場「蓄謀已久」的約會,早就開始了。話說三位在群島認識的小島女主,從2020年伊始,幾乎每周都有一兩個小時的漫談,除了互通信息,沒事就拉家常,不僅聊自家娃,還常常聊要如何支持(摻和)別家孩子的教育,我們總想聊出點什麼,做點什麼,也已然成為了一個女性共學共創,互助成長的社群原型。
廈門當日一番頭腦風暴過後,終於釐清了大家的目標、需求和可供性資源。在開了N次會議,做了N個計劃,想了N條思路,終於在十一假期之後,定下三個人要做的事。我們決定做一個支持女性、孩子和家庭共學互助的成長社區,並且是用人生中一段段的GAP時光(打破常規生活的間隔期)。
所以,我們的新項目名稱叫做——G.A.P.成長社區,為四類社群提供成長賦能和支持陪伴:G.A.P. for WOMEN,G.A.P. for KIDS,G.A.P. for YOUTH,G.A.P. for FAMILY,我們也試著拆解GAP,G/growth,A/ambition ,P/power,代表社區的內容,目標和氛圍。
讓人欣喜和感動的是,木木的女兒格子把A改成了Adventure,並且梳理了我們的slogan:The adventures with growth and power .隨後又和天空姐的兒子峻洋一起參與了LOGO設計,這讓我們很是讚嘆把孩子們卷進來共學共創的力量,這不正是我們想要做的成長社區的模樣嗎?沒有輩分,不限年紀,互為師生,共學共創……
GAP,中文釋義間隔,間隙,人們最有可能想到的是美國著名的服裝品牌GAP,又或者想到GAP YEAR間隔年,就是鼓勵學生在大學期間或畢業後自由選擇休學學一年,去思考並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
去年LIFE創新教育年會上,來自韓國京畿道教育廳的教育監李在禎介紹,在他們的轄區已率先推動針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實施了自由學年制(也就是GAP YEAR),可以自由選擇學習過程,沒有紙筆考試的結果性評價。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求學或在職期間,適時地給自己留出或長或短的GAP DAYS,去過一段自己想要的時光,嘗試一些自己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亦或什麼都不做。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我們對GAP又有了一些越發深入的認識。
木木:GAP是鑿壁有光。
小佳說,木,寫一個你最有故事的gap時光。我想了很久,沒有想起什麼故事,倒是想起很久之前看的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
主人公楚門從出生起,就生活在一個碩大無朋的攝影棚,被數千攝像頭隱秘拍攝,出演了一檔唯獨他自己毫不知情的真人秀節目。有人問真人秀導演:楚門為什麼至今都不知道自己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導演回答:因為我們都接受現實。
當年,為了跳出體制內一眼到頭的生活,和父母持續「抗爭」。
他們說:「你完全可以應付完工作,把業餘時間都用來做你感興趣的事啊!」在他們看來,魚和熊掌可以兼得。而我,卻執拗得很。時間明明都是自己的,應付的又怎會是工作?我難得的擲地有聲:「我可以應付工作,但我不能應付自己的人生!」
終於,那堵厚厚的牆,被一點一點地,鑿出一道裂縫。於是,有了光!
這就是我的GAP故事,沒有驚天動地,卻倔強而堅韌。
這些年,為了自己的選擇,加倍努力,也吃盡苦頭。但如果重新回到人生的分岔口,我依然會堅定地選擇今天這條路。
沒有人可以做生活的導演。除了你自己。
電影尾聲,主人公在「世界盡頭」巨浪滔天的海上掙扎,那一刻,我也心潮澎湃——如果沒有真實地活過,不如此刻就把我埋葬!
哈,似乎扯得有點遠了。既然我沒有被埋葬,那就容我繼續在恣意、自由的人生裡,痛,並快樂著吧。
天空:GAP是空的意境。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研究所的辦公室,安穩、舒適、休閒,「泡一壺茶、聊家長裡短天下事」的生活。看起來,日子可以過得輕鬆自在,以後結婚了也便於相夫教子、照顧家庭,是特別適合「女人」的。
同事中有位中國科大少年班畢業的30多歲男生,曾經16歲就大學畢業的「神童」,彼時也就過著如此泡泡茶、炒炒股的「安逸」生活。這樣的日子,仿佛一眼就看得到頭,非常安穩卻缺了生機。
在研究所呆了一年後,我離開了,渴望追尋心中夢想。雖然並沒有確定清晰自己要做什麼,但是很清晰地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於是,給了自己3個月的空窗期(難得的GAP時光),這也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體會到「間歇」帶來的「光」。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很忙碌,孩子們忙著上學上課、各種興趣班、各種活動;大人們忙著事業成長、照顧家庭、人情應酬,我們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來放空和思考呢?
喜歡旅行,尤其徒步。2005年暑假去新疆穿越博格達時,大多數行走的時間是一個人,同行夥伴間保持著較遠距離,可以遠遠看見卻又不必言談說話,可以更多地與「自己」安靜地在一起,那是我所愛著的。常常會主動為自己創造這樣的機會,即便結婚生子之後,讓生命中有一些不同於日常生活的軌跡,浸入絢爛色彩。
Gap,是我喜歡的意境:「空」,則有了無限可能,每個人的生命本就有著更多可能性,於成人、於孩子,皆如此;同樣的,關係,也正因為有間隙、有距離,才更能彼此真實看見、獨立而平等。
小佳:GAP是成長所在。
臺北的夏夜,剛下過雨,地上溼漉漉的,走出地鐵口,迎面而來的是淡淡的香樟樹味道。夜深,燈下無人,繞著大安森林公園走回酒店,帶著耳機聽音樂的我,還有一些興奮和感動,輕盈自在,腳步如風。
幾個小時前,把孩子們託付給幾位美媽,一個人歡快得意,如鳥出籠,一路狂奔到國家劇院,終於趕上了臺北公演的《青蛇》。要怎麼形容那種帶著15個親子家庭臺北旅行,緊繃忙碌中,還能掐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去看自己喜愛的話劇的感受呢?許是既有話劇本身帶來的美妙,又有一種偷著樂的愉悅吧。
在我看來,這就是GAP,短短幾個小時的間隙,無與倫比的輕鬆和美麗。
我和女兒有過一段很長很寶貴的GAP時光,幼升小的那一年,她幾乎沒上學,我幾乎沒上班。我們漫步旅行了很多地方,嘗試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挪威峽灣尋山妖,瑞典皇宮撿石頭,芬蘭巖石教堂聽音樂會,丹麥海邊看小美人魚,北京登長城,廈門餵鴿子,臺北誠品讀繪本,撫仙湖玩沙子.
這一年可謂女兒的GAP YEAR,自理、獨立思考和中英文表達能力飛速提高,於她,這樣的GAP意味著成長。在她小學二年級的那個春天,又給她請了兩個星期的假去土耳其探秘,旁人都覺得我們太任性了,但只有自己知道,在剛經歷過人生極痛苦的至暗時刻之後,這樣的GAP時光於我們多麼重要,我為她的成長感動,也為自己感動。
當然,GAP時光絕對不僅僅是用於旅行,還有各種獨立的探索、未知的體驗和持續的學習。
曾經花了7個月時間上了8個戲劇教育專業工作坊,每年3-5個社群學習,以及近兩年和群島夥伴一起保持高密度的線上線下學習之旅。
這些有意義的學習和探索都是在打破常規生活的GAP時間裡完成的,沉浸其中的我能聽到自己拔節生長的聲音,並鼓勵自己一直走在終身學習的路上。
我們一致認為:女性!因為她們太需要了。
社會賦予了女性若干角色,實在有太多會被戳到的點,甚至經不起一句「你快樂嗎?」。
臺灣作家賴佩霞曾經在TED做過一個讓無數人淚崩的演講——《找一條回家的路》,她在現場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母親一輩子呈現出來的都是哀傷,是落寞,你還敢快樂嗎?事實上,無論你是否身為母親,你的快樂都很重要,因為這個世界需要一個個快樂的榜樣。
今天我們談到女性都會強調媽媽力、單身力、自我保護力、幸福力、愛與被愛的能力.其實,在信息紛繁複雜,焦慮無處不在的現實裡,安頓好自己也是一種能力。
女朋友們不妨試著羅列一下自己「典型的一天」是怎麼過的?有多少時間是屬於自己的?典型的一個月呢?一年呢?有沒有那麼一個間隙是可以極其放鬆地自由呼吸的?
於是,我們特別想邀請女朋友們搶先走進G.A.P.成長社區,去一個秋色無邊的村莊,尋找失落的自己,而且一定要美美的。
住哪裡?
留耕堂(攬獲多項建築設計國際大獎的百年老宅民宿)
(圖片來自留耕堂微信公眾號)
做什麼?
每天都有儀式感地開始,有儀式感地結束
漫談/漫遊/漫步/漫拍
自由書寫/作畫/TALK
因時因地發起的主題MINI工作坊/學習模塊
共建一座GAP城堡
共創一個秋日下午茶
亦可無所事事,發呆做夢.
適合誰?
正緊繃地生活和工作著的你
想要尋求人生更多可能性的你
願意不斷學習成長的你
20出頭/30而已/40剛好,依然如赤子般的你
有何收穫?
對自我、彼此和環境的覺察與感知
與女伴們的聯結和成長
愛、智慧與力量
美好的心情.
特別聲明:
這是一次非常規的、女伴們協作共創的旅行。沒有具體詳細的日程。你不會被安排,也沒有人會安排,但一定會被支持和照顧。請跟隨你的好奇,關照你的心情就好。
我們非女權主義,不渲染女性的強或弱,一切以身心完整為前提,自由選擇,自在參與。
我們亦非所謂的深度靈修,拒絕土味美學,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探索美,看見美。
著名女星茱莉亞羅伯茨曾經主演過一部極具女性色彩的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影片講述了女主角利茲是如何離開慣有的生活,去義大利獨立旅行嘗遍美食,去印度尋找信仰並贖罪,最後在峇里島修行時遇見真愛的故事。
電影尾聲有一段獨白是這樣的,以此送給大家:「如果你勇敢到拋下一切熟悉和舒適的事物,包括從房子到慘痛舊恨的任何事,展開一趟尋覓真相的旅程,無論於外在或內在,也確實願意將這趟旅程中,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視為線索,並將沿途認識的每一個人當作老師,只要你準備好至關重要的,就是面對和原諒那些困擾你的棘手現實,然後真相就離你不遠了。」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期待,和你一起,靠近真實的自己。
Hey,Lady,婺源等你!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相關連結:
【漫遊團】| 福州城,有哪些奇人趣事?來一起探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