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縣十大傳說,不知道怎算地道大城人

2021-02-07 大成陶然居

1姜太公釣魚臺的傳說。
子牙河,由西南方入大城縣境,蜿蜒百裡自東北方而出。舊時煙波浩渺,甚是壯麗。

子牙河,古稱沿河。清代康熙年間管河衙門遷駐子牙村,故河名子牙河。
大城縣誌載,縣北四十裡有子牙村。村東有子牙堙,名子牙釣臺。相傳以為太公居此,河中有釣臺,浮雲煙波,士人云常隨人高下,雖大浸不沒。子牙釣臺,二水合抱有江南水雲之狀每遇秋漲勢高於臺而臺不沒亦奇觀也。
臺上舊有太公廟,塑像俱全,廟房門宇肅如也,詢問土民,皆稱太公曾居於此。,因名子牙鎮。蓋太公之字也。。。。。。

清代,康熙皇帝曾多次親臨於此。
相傳姜太公垂釣的釣鉤是直的,上面不掛魚餌,也不沉到水裡,並且離水面三尺高。  一天,有個打柴的見姜太公用不放魚餌的直鉤在水面上釣魚,便對他說:「老先生,像你這樣釣魚,是釣不到魚的!」
  姜子牙舉了舉釣竿,說:「對你說實話吧!『我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為了釣到王與侯!」
  姜子牙奇特的釣魚方法,終於傳到了周文王姬昌那裡。周文王派一名士兵去叫他來。但姜子牙並不理睬這個士兵,只顧自己釣魚,並自言自語道:「魚兒不上鉤,蝦兒來胡鬧!」
  周文王聽了士兵的稟報後,改派一名官員去請姜子牙。可是姜子牙依然不答理,邊釣邊說:「大魚不上鉤,小魚別胡鬧!」
  周文王這才意識到,這個釣者必是位賢才,
這一天,周文王來到釣魚臺聘請姜子牙,姜子牙說:您既然視賢與我,能否親自拉我回宮啊?
姜子牙做到車上,周文王親自拉著車,走了一程又一程,周文王累的氣喘噓噓滿頭大汗,歇息下來。姜子牙問還能拉嗎?周文王說實在拉不動了,姜子牙告之,你拉我八百單八步,我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周文王忙說,我拉你到城裡吧?姜子牙說,天意如此啊!
像姜太公那樣 英雄得遇明主,才華得以施展,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夢想。
子牙釣臺是祥瑞的寶地。 話說到了乾隆年間,這乾隆皇帝也是一位雄主,羽扇綸巾風流倜儻,也像康熙一樣喜歡微服私訪。
一日這乾隆皇帝乘船沿子牙河巡視,正停靠在子牙村碼頭。
日近當午,乾隆有幾分餓了,平日裡吃慣了滿漢全席,今日突發奇想,要嘗嘗民間食物。
就換上便裝,帶了和珅與劉墉到岸上酒家下館子。
在鎮上尋了一家小酒館落座,乾隆點了幾個小菜,一壺好酒。
正閒吃間,聽酒家門前一老漁翁呼喚酒家:掌柜的,老朽今天有好福氣,釣到兩條肥美的大鯉魚,您店裡能否留下?
只見掌柜的走出去跟老漁翁對談:這樣好的大鯉魚,我怕沒有客人能吃得起呀,我可不敢全留。我留下一條吧。
這話被乾隆聽見了,命和珅喚掌柜的過來,說:掌柜的,燉魚的手藝如何?
掌柜的說,我這燉魚的手藝,十裡八村也稱得上是一絕。
和珅說,我們有的是銀子,把這兩條魚都給我們燉了吧。做好了,我們主子爺高興了重重有賞。
掌柜的下廚燉魚自不細表。
功夫不大,把魚燉熟分作兩盤,每盤一條端上來。
和珅對乾隆說,爺,您先嘗嘗。
乾隆嘗了一口,嗯,真香。
乾隆對掌柜的說,真香,把剩下的那一條魚從中間分開,劉墉和珅每人半條。
劉墉一看,計上心來,說:主子爺,奴才聽說這子牙河裡的魚鮮美,但是魚頭更珍貴,吃了讓人更聰明,所以奴才把魚身子讓給和珅,奴才只要魚頭。
和珅一聽,急急忙忙搶開了:奴才也只要魚頭,奴才願意把魚身子讓給劉墉。
劉墉一看和珅中計了,心中這個樂,順水推舟說,那就把魚頭讓給和珅吃吧。
這君臣三人各懷心腹事美美的吃了一頓全魚宴,品嘗了當地美酒。
乾隆心裡說,真是好酒,我在皇宮大內怎麼沒有喝過如此好酒呢?
心裡想著,就喚過酒家來,道:這酒是何處美酒。
酒家答道:這是小人本地的美酒,名叫子牙釣臺酒,相傳上古時候姜太公所創,太公在此隱居垂釣,不用井水,也不用坑水,取子牙河河心活水所釀。乃世間珍品也。
釀酒秘笈,極少人知。客官能飲此酒也是有福之人。
乾隆一聽,此間竟是姜太公垂釣之所,姜太公垂釣引來周文王,保大周八百年江山,這可是天下福地呀,我當一觀,忙道:這太公垂釣之所在何處?
掌柜的道:河邊有太公廟既是。
於是君臣三人算過飯錢,奔太公廟而來。


鎮東不足裡許,就是姜子牙姜太公的廟宇,名曰:太公廟。
廟前有歷代石刻。
君臣進廟之後,見正殿塑姜太公垂釣像,左右配歷代著名謀臣塑像。
大殿香菸繚繞,有善男信女禱告跪拜不斷。
劉墉和珅見了也緊忙給太公神像叩頭。
這乾隆皇帝一看可猶豫了,有心給太公神像叩頭,心內又一想,姜太公被周文王封為丞相,哪有皇帝給丞相叩頭的?
這時劉墉看出來了乾隆皇帝的猶豫,
劉墉忙對乾隆說:主子爺,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聽劉墉一句話就解開了乾隆的心鎖,乾隆皇帝高興萬分,後來乾脆以老佛爺自稱。
聽說西子牙村有個乾隆爺留下的石碑,叫做龍亭子,如果您知道這個傳說,歡迎發給我。姜子牙釣魚臺及遺址已經申請第五批國家級文化遺產,

姜子牙釣魚臺景區復建在即《子牙釣臺酒》尋求合作15631635962
2李都堂的傳說

李松,字子節,生於明嘉靖四年。

有關李都堂,大城民間仍然流傳著兩則故事,
(1),李松童年時在縣城讀書,有兩個小鬼兒每天很晚都看到他經小路放學回家,就想惡作劇,故意嚇唬他。一天晚上,李松途中內急如廁,兩個小鬼兒亦尾隨而至,它們故意以袖遮面,露出一對綠色的小眼睛一閃一閃的。李松瞅了瞅小鬼兒,覺得他倆的樣子很奇怪,伸手就把其中一個遮在臉上的袖子扯了下來,並且勇敢地與它們對視。只見小鬼兒青面獠牙,吐著長長的紅舌頭,頭髮又亂又髒,樣子十分嚇人。李松非但沒有被它們嚇住,反而笑了笑,用手摸著一個小鬼兒的腦袋說:「小鬼兒小鬼兒,你好大個頭啊!」這下倒把那個小鬼兒嚇了一跳,它不由得驚嘆:「李松李松,你好大個膽啊!」這倆小鬼兒很佩服李松的膽量,從此每晚打著燈籠送他回家。

(2)說有一個下雪天,李松捏了個雪球,走進城隍廟去玩。他把雪球放在城隍爺的供桌上,說道:「勞煩城隍替我看著,如果雪球不見了,可別怪我不客氣,我要揪下你的腦袋當球玩。」說完之後就又到別處玩耍,把這件事忘記了。城隍爺給他看了一個冬天,到了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再也看不住了,擔心自己的腦袋不保,便在一天夜裡,給李松的老師託夢,求他告訴李松到城隍廟取走雪球。

第二天早上,李松到學堂上課,老師問他城隍廟雪球的事,他才忽然想起來。老師說:「你趕快把雪球取回來吧!這麼熱的天兒,城隍爺實在給你看不住了。」他一路小跑進了廟門,果然看到供桌上尚有一片水漬和杏核大小的一塊雪球,李松衝城隍爺的塑像扮了個鬼臉,頑皮地說:「區區小事,何必如此當真。」說著就伸手去拿,正好一陣清風吹來,雪球化作一團霧氣被颳走了。

3劉天官的傳說
劉天官戲小鬼的故事 第一年的正月十五,劉天官降世了。傳說他出生時滿堂紅光,啼哭聲也與眾不同,那是個字正腔圓呀!人們說這孩子是「天官」的命。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也是民間傳說的「天官賜福」的日子,自然和民間傳說有了聯繫,因而給新生兒取名劉大受。唐代武則天稱帝後,曾改吏部為天官。因而後世人們往往把吏部的官員也稱為天官。
劉大受自幼聰明絕頂,老師授課,一聽就會,而且是讀書過目不忘,因此深受老師的喜歡。劉大受和東陳村的李松是同年生的同學,而且都特別調皮搗蛋,常常跟同學們打仗,不是把人家鼻子打破,就是把人家衣服撕破,家長們常找上門來。因為孩子,劉二夫人沒少跟人家說好話。因劉夫人知道孩子的前程,雖然特別疼愛,但家教很嚴。劉天官也特別聽他娘的話,娘一生氣,孩子馬上就認錯,但是愛玩卻是孩子的天性,不時難免惹出一些事端。
劉家為接送孩子上學方便,專門置辦了一輛馬車,可大受不讓父母接送,說我大了又有同學做伴,可以鍛鍊膽量和智慧,劉鉞也無可奈何,只好順著他了。實際上劉大受是貪玩。傳說李松上學是小鬼接送。劉大受上學也是小鬼接送。據說一次放學後,因寫作業天黑了,老師不放心,跟在倆個孩子後邊目送。一出校門,看見有四隻燈籠伴隨倆孩子左右,有說有笑,不時還戲耍一陣子。只見倆個小鬼把李松抬起來,搖晃了幾下又放下。「督堂太輕了」。又抬起劉大受,劉大受心生一計,使了個千斤墜,小鬼說:「好重哇!夠天官的資格。」劉大受順手狠狠彈了一下小鬼的頭說:「好你個調皮的小鬼。」疼「疼死我了,天官輕點。」後邊的老師一聽是小鬼,嚇的趕緊回屋了,從此知道了倆孩子的前程,不敢小視,更加喜歡這兩個學生,處處護著他倆。
傳說以前過年節時有拜祭天神的習俗,就是在路邊隔不遠豎 ·一根二丈多高的杆子,上面掛著長明油燈,夜晚照耀的如同白日,叫點天燈。敬神用的燈油是香油。一日,劉大受的母親炒菜,發現家裡沒油了,叫劉大受趕緊打油去。好個調皮的劉「天官」,端著碗要爬上杆去偷油,因人個小夠不著,便叫來兩個小鬼幫忙,他命令小鬼:快扶我上去。劉大受腳蹬著小鬼的肩,手摸著小鬼的頭,說:小鬼、小鬼,你好大頭。」小鬼說:「天官天官,你好大膽。」劉「天官」戲小鬼的故事,至今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趣談。(本文節選自張守鵬老師文章)
4楊家將傳說
宋朝時候,楊六郎在此抵抗遼國。話說有一日楊六郎得到密探信報,北國元帥韓昌正在以小河邊休息,所帶的兵馬不過一二百人。楊六郎一聽,擒賊先擒王,這是個抓韓昌的好機會,機不可失。點起精兵五百來捉拿韓昌。
眼看楊六郎就到韓昌跟前了,韓昌猛地發現了宋軍,急忙跳上馬落荒而逃。
宋軍趕到,地上光剩下一地的馬鞍子了,於是就給這個村起名叫做「光鞍」(後來演化為廣安)『
楊六郎一看韓昌跑了,很是不舍,在後面緊緊追趕。
八王爺聽士兵報告說楊元帥僅僅帶了五百兵丁去抓韓昌去了,很不放心,召集人馬給楊六郎助陣,到了廣安一看楊六郎往東追去了,在後面緊緊追趕。
六郎在馬上回頭一看,後面是八王爺的大旗,知道八王爺來給自己幫忙,心說,八王爺啊八王爺,你也不能衝鋒陷陣,還在後面緊追,這要是遇上北國韓昌,豈不是羊入虎口嗎?於是停下馬來,勸王爺回歸大營,此地後來得名「王返"(王範)
後來楊六郎在此演練軍馬(演馬)。。。。。。。。。。。。。。。。。。。。

楊六郎有一娃娃親,女方名叫王蘭英,大城縣王都村人。武藝高強,自然不如柴郡主溫柔可人,楊六郎就想毀壞婚約。一次兩人相遇,六郎扭頭就跑,王蘭英在後面緊追不捨,王蘭英問六郎:「愛奴家不愛」『(愛農)

六郎也不回答,騎馬往北跑,王蘭英急了,喊道「這門親你四要四不要?」(四嶽)

六郎繼續往前跑,王蘭英沒法子只能停下往回走,信馬由韁,心中說「好難招的夫啊」(南趙扶)。。。。。。。。。




5老包坐完城
完城村南有一古城遺址。
傳說包公曾在此居官。包公的兩個小跟班奉命拿了他的照妖鏡來到城邊巡查。一個對另一個說,這裡哪來的妖怪啊,包大人叫咱們巡查也是徒勞。
另一個拿著鏡子,說,我照照你吧,看看你是什麼妖怪變得。
說著就那鏡子衝他比當,那個還拍了,趕緊往外推,沒成想用力過猛,連人帶鏡子推到了護城河裡。
等到掉河裡的那位在爬上來,早已不見了照妖鏡的蹤影。
從此,失落了照妖鏡。據說此鏡在此六十年一照射,空中可顯城。

大成陶然居
集古韻今風之大成者,

濃縮六百年京作家具之精華,
追求陶治情操之樂趣,怡然自得之心志。
匠心獨具,巧奪天工。
注重 結構之美、力學之美。
做工細膩精巧,深具文人情懷。用料氣派講究,彰顯王者至尊。
大成陶然居

 遵循古法、延續傳統、繼承歷史,匠人精神

國家商標局20類商標註冊號21228137.招全國經營加盟,有意者請聯繫誠尋合作15631635962

任何成功都不容易,耐心,或許十年會北方家具市場稱王呢


6龍冢秦始皇幼子墓傳說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始皇統一六國,多次巡視天下,也曾來過咱們古大城縣----平舒。 
大城縣城北有個小村,叫做龍冢村。村東有個橢圓形土丘,高於地表5米。南長75米,東長52米,北長57米,西長48米,面積2000平方米的古墓,當地村民成為「萬龍山」也村民稱作「龍冢疙瘩」。相傳為秦始皇幼子墓。



相傳秦始皇巡視天下,有一年駐驛大城縣北原屬燕國的地方,他的一幼子染瘟疫而亡。由於燕國人荊軻曾經欺騙始皇行刺於他,秦始皇對燕國人多有成見,始皇的母親是趙國人,於是就想把愛子葬在原趙國境內,至於落在何處,始皇也無定論,後來決定墓地落在何處聽從天意。

 

 就這樣,這位皇子的屍體由士兵們輪流抬著往邯鄲方向走。這天走到今大城縣城西北十裡處,突然,抬著屍體的前後兩根槓繩同時斷落。秦始皇見狀心想,看來此地正是安葬皇兒的 風水寶地。他立即下令此地為愛子的萬世安息之所。於是動用千軍萬馬數萬民夫為愛子建築陵寢。
從南邊的村莊選來童男西邊的村莊選來童女殉葬,在陵寢北側高搭靈棚,東側點無數的萬年燈,附近百裡的官員都要來祭奠,一時間車馬雲集,這就是童子、七女、孝彩、萬燈、馬莊等村莊的來歷。
龍冢古墓,清光緒縣誌載疑為秦始皇太子扶蘇墓,

《大城縣誌》也有記載:居民向 太子冢祈禱,無不應者,俗呼為 仙人臺。
《城冢記》古籍,稱「相傳始皇巡守駐蹕於此,值幼子薨,因瘞之。」表明龍冢古墓主人系秦始皇十歲左右的年幼皇子。而秦始皇二十餘子的名諱及名次序列在史書上也難以全部查清。

龍冢村,乃是明代移民遷來後所建,建村於古長城遺址土隴內,故名隴中村。康熙年間更名為「龍冢村」 。

7李蓮英傳說李蓮英

大城縣李賈村人。


李蓮英原名李英泰,又名李進喜,1848年,出生在順天府 大城縣,今河北大城縣臧屯鄉 李賈村人,祖籍山東 齊河。他生於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歲入宮,李蓮英這個名字是慈禧太后給起的。


李蓮英發跡後在老家李賈村修莊園一座。有一年跟慈禧老佛爺請假回大城縣老家。他在村裡散步,只要遇到的人跟他打招呼的就有賞錢,凡是進入李府看望他的,無論老幼,皆是賞銀二兩好酒好菜招待。李蓮英在村裡散步,有幾個不懂事的孩子嬉鬧著說他大老公如何如何的,被跟班的聽見了,舉手要打,李蓮英趕緊喝止,說:都是本村不懂事的孩子,隨他們他們叫吧,不然別人還不敢呢。
有一年秋收以後,有幾個李家的親朋故舊酒後閒聊,說,收了秋無事咱們結伴去北京找李二爺求點活幹,掙幾兩銀子去。一攢兌幾個人真的去了北京找李蓮英。李蓮英一連好幾天好酒好菜招待,幾個人心說,光吃飯不幹活也不成啊。
於是等李蓮英心情好的時候齊齊的湊上前去說:二爺,謝謝您的好吃喝,我們光吃飯不幹活淨長肉了,這哪成啊?
李蓮英說,你們就踏踏實實休息幾天吧,要是實在想幹活,你們先把咱家的銀子搬出來,搬到院子裡曬曬太陽吧。
李蓮英吩咐管家把銀庫打開,讓幾個人把一箱一箱的銀子抬到院子裡曬太陽。
幾個人心裡說,這銀子又沒有蟲吃鼠咬的,還需要曬太陽呢?
晚上李蓮英散了班回來就叫幾個人,說:銀子曬了嗎?
幾個人答,曬了。
秤上傷了多少?
「回二爺,分毫不差」
李蓮英說銀子也有水分,怎麼能不傷秤呢?明天還接著曬。
幾個人回到睡覺的屋,一個人嘟嘟囔囔的說,這銀子哪來的水分?曬到年也出不來水分啊。
另一個靈機一動說,要不明天咱每人賺下幾兩,不就抽了分量也省得二爺責怪了。
於是從這天開始,這幾個人在抬箱子的時候每人順下幾兩銀子。
一連五六天,幾個人拿了三四百兩。要知道在那個年月一個教書先生一年不過掙六七兩銀子。這三四百兩銀子足夠他們過日子的了。
李蓮英看著他們一群笨賊,心內暗笑。一天叫他們到跟前說:我看曬得差不多了,明天就不要曬了,你們幾個回家過年去吧!

相傳李蓮英一出生的時候就長著兩顆門牙。
到了光緒年間李蓮英覺得慈禧太后春秋已高,將來主宰天下的也必定是皇帝,想要保住榮華富貴,必須要給皇帝以好感。於是李蓮英使用兩面手法,一面對慈禧老佛爺畢恭畢敬,一面時時處處給光緒皇帝提供方便。在光緒皇帝被囚禁瀛臺的時候,李蓮英也是儘可能多的偷表忠心,使光緒皇帝感動不已。
慈禧太后絲絲縷縷的感覺到了李蓮英在逐漸親近、同情皇帝,但也沒有抓住什麼過錯,就有意的開始重用崔玉貴。
李蓮英是大總管,這個崔玉貴是二總管,崔張吉村人(時屬河間縣,1949年劃歸大城)。
李崔二人論關係還稱得上是表親,但是明和暗不和,勾心鬥角。
李蓮英是二品頂戴花翎,崔玉貴是三品頂戴花翎,相差著一級。崔玉貴也時時刻刻想著超過李蓮英,見太后老佛爺重用自己,處處賣力,奉命監視皇帝,這可就得罪了光緒帝。最後落了一個被逐出宮。
李蓮英呢?
據說在光緒帝彌留之際傳下遺詔:誅殺袁世凱、優待李蓮英。
8天下第一光棍傳說
康熙帝被困臥龍崗

劉為朋大鬧大尚屯

(今日大孟橋)

喜好微服私訪體察民間疾苦整治貪官惡霸,

話說康熙年間,

一日康熙皇帝私訪河間府途中與隨從人員走散了,走在荒郊野外,一天沒怎麼吃東西了,真是又累又餓,心中煩惱,眼看前方不遠就是一個小村莊了。

 心中有了想法,到了村裡尋一戶人家找點吃的,借宿一宿。

但是腳下沒了力氣,實在走不動了,心想:我就在這路邊停一停吧。想著就順便半躺半坐在了路邊的土崗上。這一倒下,渾身無力,想起就起不來了,康熙心中暗叫不好但已經沒了力氣掙扎,就在這土崗上昏昏沉沉睡著了。就在康熙睡著不久,有一位好漢騎著毛驢打此路過,好漢走到近前一看,有一人倒在路邊,急忙跳下驢來。伸手一摸,這人身上還熱乎著,用手指在鼻子前一量還有呼吸,看來還沒有死。

 好漢抱起康熙的頭,連聲呼喚:唉,醒一醒,醒一醒。

康熙朦朦朧朧中睜開了眼,心中明白救駕之人到了,口中微弱地說:我沒病,一天沒吃東西了,餓的頭暈眼花,沒了力氣。

這好漢一聽,急忙說:我帶你進村去,到我家去。

說著把康熙扶上了毛驢。他一手扶著康熙一手趕著毛驢就進了這一小村。
 書中暗表,康熙皇帝躺過的這一土崗,原名叫楊莊劐,因為康熙皇帝躺過,此地就被後人就稱作了臥龍崗,一代一代的傳說著,直到如今,三百多年了

這好漢把康熙皇帝用毛驢馱回了家,趕緊做了一碗熱面,連湯帶水的給康熙餵下。肚子裡有了食,康熙逐漸逐漸恢復起來,半躺在炕上,康熙說道:多謝恩公相救,敢問恩公貴姓高名?
好漢答道:鄙人免貴姓劉名為朋,這小村名叫孟橋村。
好漢劉為朋上下打量著康熙,雖在難中,卻渾身上下帶著百倍的威風,知此人絕非凡夫俗子,
忙問到:敢問先生貴姓?因何至此呀?
康熙沉思了一下,欲述真情,怕又驚嚇著這一家人,怎麼辦呢?就說自己常用的假名吧,
康熙說道:再下名叫黃三,北京人氏,外出做生意與僕人失散,我只好獨自回北京,不想一路饑渴,暈倒於此,多謝英雄搭救。
     劉為朋說,先生不必客氣,做人,當是如此。



康熙在劉家一連住了多日,要回北京。
劉為朋也是好爽性格,這幾日與康熙是無話不談甚是相投。見黃三提出來要走,心中也有幾分不舍,奈何家中多了一個大活人吃飯,也是捉襟見肘,無有辦法。只好送黃三出村來,出得村來,說:這裡離北京路途遙遠有三百多裡,你就騎著我這頭驢走吧。康熙飛身上了劉家的毛驢,說:恩公,咱們後會有期。以後有事到北京找我,哪家門口最大(我)就是哪家。
兩人灑淚分別。

康熙回北京不表,單說劉為朋送走了康熙,還把半個家當的毛驢也送了。村人們很是笑話:救人救到家,送佛送到西,這回連毛驢都送了,真是傻人。
劉為朋傻嗎?
半點也不傻,早就看出了這位黃三爺絕非等閒之輩。
送走了黃三,劉為朋心裡空落落的。
一晃就是三月。

這一日劉為朋閒來無事,正逢大尚屯大集,於是決定趕集玩玩。
這大尚屯可是一個巨鎮,百裡聞名。
傳說古時候這裡修建了一座大廟,裡面住著一位大和尚,村名被人稱作大和尚屯後來去了和字叫了大尚屯。這裡的集市甚是有名。三百六十行樣樣俱全,有賣的有買的甚是熱鬧。

劉為朋到了集上,有幾分餓了,在街邊小吃攤要了兩個火燒一份湯,正吃著,聽有人叫到:劉爺,您在這那!劉為朋抬頭看了看來人,不認識,說道:您是哪位?怎麼認識我?
來人答道:你這行俠仗義的人物,有幾個不認識您呀!
兩人正說話間,見集市上人炸開了鍋,潮水般的湧來。。。。。。。。。。。。。。。。。。。。。。。。。。。。。。。。。。。。。。。。。。。。。。。。。。。。。。。。。。。。。。。。。。。。。。。。。。。。。。。。。。。。。。。。。。。。。。。。。。。此處省去一千五百字。。。。。。。。。。。。。。。。。。。。。。。。。。。。。。。。。。。。。。。。。。。。。。。。。。。。。。。。。。。。。。。。。。。。。。。。。。。。。。。。。。。。。。。。。。。。。。。。。。。。。。。。。。。。。。。。。。。。。。。。。。。。。。。。。。。。。。。。。。。。。。。

  思來想去,唉,有了,去北京找黃三爺! 

 劉為朋風風火火進了北京城,北京城真大呀,

到處是王公大臣的大宅大院,一座挨著一座,哪座宅院最大哪裡是黃三爺家呢?

  找個人打聽打聽吧,有人說了北京城最大的宅院就是紫禁城,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子,皇帝老子家。

 劉為朋沒招了,到皇宮試一試吧。 

 劉為朋到了皇宮外遠遠地一看,真氣派!心想這可不是咱老百姓去的地。又一想,既來之則安之,手搭涼棚四處一望,呵,不遠處幾個小太監正餵他的小毛驢吃草呢。劉為朋找到他的小毛驢,見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要封他做官,他不要,於是欽封他為《頂天光棍》,走哪吃哪,吃飯不要錢。

(我猜想這個走哪吃哪、吃飯不要錢,肯定不是白吃老百姓的,一定是官家兜底)



康熙微服走四方,

病在孟橋臥龍崗。

幸遇頂天一好漢,

救駕還朝民敬仰。

據說康熙御賜的匾額文革前還有呢。聽說再後來被做了躺櫃。
9馬懷德斬蟒傳說
郝莊村有一位青年,名子叫馬懷德。他身材魁梧高大,性格沉穩而有膽略。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他隨父從原籍山東遷居於此。當時,縣城東部地處九河下稍,蔓草荒煙,渺無人跡。這裡有一條巨蟒經常出沒傷人,已有數百人為它所傷害。

大城知縣曾張貼布告,重金懸賞令捕殺巨蟒,因其兇猛,終不為當地獵戶所獲。

馬懷德看到此情此景,決心殺掉這條巨蟒為民除害。於是他晝夜操練武藝、演練騎射。一日,他在地裡勞動時,挖出一柄古鋮斧,斧刃鋒利耀眼。他回家高興地對妻子說:「這條巨蟒禍害百姓很長時間了,一日不除,百姓一天也不得安寧。天賜我利斧,我準備除掉這條巨蟒為民除害廠他不顧妻子的勸阻,立刻跨馬提斧向巨蟒出沒之處馳去。此時,巨蟒正身盤古樹,頭部伸人井中飲水。當它聽到駿馬奔馳的聲音從井下驚起,看到馬懷德迎面而來,它張開血盆大口吐著紅舌向馬懷德吸來。馬懷德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不顧一切高舉利斧向巨蟒猛砍,巨蟒立即身首異處,汙血四濺,蟒尾拼命抽打,將馬懷德打於馬下,巨蟒因掉了腦袋當場斃命,馬懷德也受重傷被村民們抬回家中。

第二天,馬懷德感到背部疼痛,原來中毒生瘡。時任大城縣縣令的金鑄聽說後,親自到馬懷德家中探望,並對其父說:「你給鄉民生了一個好兒子,他不顧個人安危,為民除害,報達國恩,大義大勇,實屬可欽可敬!」並為其家掛「忠義」牌匾,還把馬懷德居住的村莊定名為「好兒莊」。同時,縣令還寫奏章向朝廷申報表彰。可惜,表彰還沒有下來,馬懷德便與世長辭了。

1 0張作霖祖籍傳說
1 916年4月張作霖榮任奉天巡閱使(相當於省長),督理奉天軍務。

奉天是哪?就是今日的遼寧。
張作霖當上了一省之長,真可謂飛黃騰達。得到消息的人奔走相告,袁大總統任命27師師長張作霖當盛武將軍,奉天巡閱使了!
隨著官報的刊登,消息也傳到了直隸省津海道大城縣。
道光年間闖關東的老張家的人在東北發了,當上奉天省長了!
張作霖當上了奉天省長,一天比一天忙。
這一天督軍署門前來了一個老者,自稱是張大帥的本家。守門的衛兵一聽是大帥的本家求見,很是熱情,說:敢問您老的名諱怎麼稱呼?我好給您通稟一聲。
老者說,我叫李有zhi,,,,,
還沒等老者說完,衛兵就急了:你姓李,我們大帥姓張,這是哪跟哪啊。別在這冒認皇親了,快走快走!
說著就往外轟,老者把脖子一梗梗,就是不走,還想往督軍署裡闖,這大帥身邊的衛兵多圓滑啊,一看是個不好惹的主,如果真的跟大帥是一親戚呢?可別得罪了,就說:老爺子,您別鬧了,我這就去給您往裡稟報,大帥見不見您可由不得我啊。
衛兵安頓好老者,抽身往府裡走,老者一見笑了,對著衛兵說:你跟大帥就說我們家祖上出過翰林,大帥就知道了。
衛兵見了張作霖,一五一十的報告了,張作霖起初也是一愣,當聽到了衛兵報告來者祖上出過翰林時,張作霖好像想起了什麼,對衛兵說:快請進來吧。
衛兵一溜小跑出來,滿面堆笑,對著老者說:老爺子,咱大帥有請,跟我進去吧。
老者也高興,跟著進了督軍府。
張作霖正在帥廳等候,老者一進屋就說:督軍大人,你可給咱老李家光耀門楣啦!
張作霖聽了不僅不惱,反而笑著問道:你這話從何而講啊?

老者問道:請問督軍大人的先父大名?
張作霖答道:張有財。
「再往上的先人呢?」
」我爺叫張發,老爺叫張永貴「
老者再問:祖上從哪裡來的奉天?
張作霖說:聽說是道光年間我老爺那一輩,那時候直隸一帶天下大旱顆粒無收,我們家就從直隸順天府大城縣闖關東到的奉天。
老者說,這就對了!我也是「有」字輩,跟你父親是一輩。
說著老者從懷裡拿出了一本家譜,講起了往事:
大明朝永樂年間,李姓從河南馬頭城遷山西洪洞縣,後又遷居順天府大城縣東臧莊。到了嘉慶年間,張家的姑娘嫁到了李家。後來老張家沒有男孩子,就從李家報了一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就是李永貴,過繼給張家繼承張家的香火,就改成了張永貴。。。。。。。。。。。。。。。。。。。。。。。。。。。。。。。。。。。。。。。。。。。。。。。。。。。。。。。。。
故事講到這就應該結尾了,

張作霖祖籍地在哪村?您知道嗎?
大城縣十大傳說故事排名不分前後。

本文100018字,

感謝您的閱讀,轉發。

請受累點個再看吧!

點讚、轉發都是一種美德!轉發請註明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大城丨大城縣成功舉辦「品味紅木·大美大城」首屆文化和旅遊產業...
    推介會現場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消息:8月20日,以「品味紅木·大美大城」為主題的首屆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大城縣中國紅木城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共大城縣委、大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
  • 【河北縣情概覽】廊坊市大城縣
    歷史沿革大城縣區位示意圖 大城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至春秋末期境內已有城邑(今平舒鎮),名徐(古音shu)州。戰國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伐齊,徐州由齊國改屬燕國,更名平舒。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設東平舒縣。三國時,魏置章武郡治。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改置章武國,都城在東平舒。
  • 大城縣民政局關於2020年大城縣貧困大學生救助的公示
    大城縣民政局 關於2020年大城縣貧困大學生救助的公示 根據《廊坊市貧困大學生救助辦法》(2019年修訂),對全縣符合救助條件的貧困大學生進行公示。
  • 大城長途車最新時刻表!開通10條線了!
    大城服務95903大城人都關注了,等你!班線逐步恢復3月13日起,廊坊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客運班線逐步恢復運營。大城至廊坊廊坊客運總站8:30;9:30;10:30;12:00;14:00大城縣汽車站8:30;10:00;14:00;15:00;16:30大城至勝芳大城縣汽車站8:30;15:00;16:30大城至霸州
  • 2020廊坊市大城縣葫蘆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開幕
    9月21日,2020大城葫蘆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中國紅木城盛大開幕。本次葫蘆文化交易會由中共大城縣委、大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河北工藝美術協會、河北省文化旅遊產業協會、大城縣工藝葫蘆種植科技協會協辦,為期3天,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辦會模式,設有開幕式、2020大城縣葫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大講堂、「匠心造物」葫蘆文創作品大賽及頒獎典禮、葫蘆文化創意產業精品藝術展、葫蘆文化創意產業展銷會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線下活動以及高清現場直播
  • 「品味紅木大美大城」首屆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大城成功舉辦
    品味紅木 大美大城8月20日,以「品味紅木大美大城」為主題的首屆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在大城縣中國紅木城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共大城縣委、大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京津冀各界領導嘉賓、專家學者、旅遊從業者和主流媒體共計200餘人出席大會。胡曉軍在致辭中說,大城毗鄰京津、近鄰雄安,是廊坊市落實與靜海、滄州籤訂的「靜廊滄」合作協議的主戰場,也是廊坊未來發展的硬支撐。大城縣積極響應廊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7+6」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要求,為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創造新平臺。
  • 大城縣愛農村歷史由來
    歷史沿革:1931年屬大城縣三區。1938年屬大城縣抗日民主政府六區。1949年12月屬大城縣六區。1958年9月屬城關公社。1960年1月屬國營南趙扶農場。1963年5月屬南趙扶公社。1984年3月屬南趙扶鎮。 地理概況:位於大城縣城東北9.4千米。村落呈正方形狀,各長400米,房舍多為平頂磚木結構建築。
  • 廊坊市大城縣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美食值得你的品嘗
    2、大城驢肉大城驢肉始於清朝末年,屬於廊坊大城縣地方一道傳統名吃,俗稱"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被稱為「地上珍品」,是大城飲食「三寶」之一。祖傳秘方配料,口味清香怡人,鮮美不油膩,營養價值豐富,有滋補功效,是饋贈佳品。
  • 大城縣第二屆冰雪運動會陸地冰壺比賽結果出爐
    大城縣第二屆冰雪運動會陸地冰壺比賽在大城縣體育館舉行。本次比賽分為青少年組和社會組兩個大組分別進行競技,比賽採取現場計分,現場公示的評判方式。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本次冰雪運動會圓滿結束,比賽結果如下:青少年甲組:第一名職教中心,第二名大城二中,第三名大城一中。
  • 廊坊大城縣,煤炭儲量高達一百九十多億噸,人口超過50萬
    文/雙菲旅行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及分享)一個人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去遊歷,他在遊歷中,就只知道獲取同他的目的有關的知識。大家是不是想知道這是哪裡呢?這個地方就是大城縣。大城縣隸屬於河北省廊坊市,在華北平原的中部地區,廊坊市的南部地區,而且距離天津只有70公裡,距北京也只有160公裡。這座被譽為「中國紅木第一縣」、「中國保溫之鄉」的小縣城,在經濟發展上毫不遜色,為廊坊總體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廊坊市書法名家進大城提名展盛大開幕
    翰墨飄香四海,名家齊聚大城,12月2日下午,廊坊市書法名家進大城提名展在王厚祥書法藝術館盛大開幕。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廊坊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廊坊市政協副主席張緯東,廊坊市書法家協會顧問尚林德,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廊坊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劉京聞等書法名家出席開幕儀式。
  • 薈萃文化創意精品,搭建產業經貿平臺 2020大城葫蘆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盛大開幕
    9月21日,2020大城葫蘆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中國紅木城隆重開幕。  廊坊市副市長張春燕、中共大城縣委書記齊德旺、大城縣人民政府縣長龐大鵬等市、縣領導和河北省工藝美術協會、河北省文化旅遊產業協會、大城縣工藝葫蘆種植科技協會的相關人士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葫蘆收藏愛好者、商家等業內人士參加開幕式。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丨大城縣2021年迎元旦文藝聯歡會喜慶上演
    在元旦即將到來之際,大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2021年迎元旦文藝聯歡會在大城縣融媒體中心演播大廳喜慶上演。本次活動由中共大城縣委宣傳部、大城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大城縣融媒體中心主辦。活動現場喜慶祥和,處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悅,為廣大群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本次活動在大美大城微信公眾平臺、冀雲大城手機客戶端進行同步直播,讓更多的大城人接收到了這份新年祝福。
  • 河北省大城縣文化惠民網絡大舞臺精彩上線
    7月6日晚,由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大城縣明亮梆子劇團承辦的2020文化惠民演出,在南趙扶鎮馮莊村精彩上演。為組織好本次演出,該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精心謀劃,認真組織,打造藝術精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廣大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當天活動中,河北梆子《蝴蝶杯》《喜榮歸》將演出推向高潮,演員們的精彩演出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生命的詮釋——記國網大城縣供電公司經理劉琦
    記得2018年10月,劉琦剛到大城縣供電公司,了解到華美、神州等幾家保溫材料公司電力需求迫切,而規劃中的增容工程卻不能落地,劉琦心急如焚。面對同志們反映的各種困難,劉琦委託黨委書記陳安源、主管副經理張永祥,在「廊橋」共產黨員服務隊中選調精英,這是一支國家電網優秀共產黨員服務隊,一周內就招募了40人的增容工程突擊隊。
  •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依託紅木文化助力文旅產業升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3日訊(記者 裴小閣)日前,以「品味紅木·大美大城」為主題的首屆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在河北省廊坊市大成縣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共大城縣委、大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
  • 河北大城縣多名幹部被處分
    湖北日報訊 據新華社電 針對日前社會關注的「超級工業汙水滲坑」事件,廊坊市紀委22日通報稱,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談話了解、走訪群眾等方式發現,在此事件中,大城縣政府、南趙扶鎮及縣環保局未正確履行職責,致使兩個被嚴重汙染的滲坑多年來沒有得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 大城縣多名縣科級幹部被處分
    據新華社石家莊4月22日電針對日前社會關注的「超級工業汙水滲坑」事件,廊坊市紀委22日通報稱,通過實地查看、查閱資料、談話了解、走訪群眾等方式發現,在此事件中,大城縣政府、南趙扶鎮及縣環保局未正確履行職責,致使兩個被嚴重汙染的滲坑多年來沒有得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 大城失信被執行人22人黑名單!有你認識的嗎?
    在社會生活中,有個別債務人欠人錢財卻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為保障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權威,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美大城微信公眾號將定期公布大城縣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情況。 大城縣人民法院向社會公布近半年部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共 22人。
  • 大城縣旺村村歷史由來
    大城縣旺村村旺村,元朝,由姜姓建村,依姓氏取村名姜家村。明永樂二年(1404年),劉、王、蔡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安居,最初沿用舊名。歷史沿革:1931年屬大城縣四區。1938年屬大城縣抗日民主政府七區。1949年12月屬大城縣六區。1958年9月屬王文公社。1962年3月屬旺村公社。1984年3月屬旺村鄉。1993年7月屬旺村鎮。地理概況:位於大城縣城,東北14.2公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