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家在哪裡?山西洪洞老槐樹尋根祭祖園找尋那段過往的歷史

2020-10-23 林中看魚

中國人都是戀家的,喜歡尋根問祖。我們同屬華夏一脈,炎黃子孫,歷經數千年也不敢忘祖。

如今,在河南,你隨便拉個人問問,他的祖先在哪裡,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說自己的祖先來自山西洪洞老槐樹。

據說,我們河南人大多都是在明朝時期從山西洪洞縣遷移過來的。不但我們河南,還有山東,以及祖國的其他各地。把山西洪洞老槐樹認作老家的比比皆是。

這是因為自明朝初期一直到永樂十五年,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裡,以山西洪洞老槐樹為中心和最大的集散地,先後分18次,向中原地區和全國十餘個省,500多個縣市大規模地遷移了大量的移民。之後,這些移民又再一次分流走向全國各地。於是乎,民間有諺語云:「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老槐樹。」

目前,洪洞縣老槐樹遺址早已被開發成了尋根祭祖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了。每年都會有無數的國人前來這裡尋根問祖。

我們去時遇到的是一個陰天,天白地灰,混濁一片,步入景區,好像進入一個混沌未開的世界。在逛的過程中,還下起了毛毛細雨,雖然打溼了地面,人卻不用雨具。

這裡的大門是一個巨大的根雕造型,門頭上懸掛的字匾上從右往左寫著「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進了根雕大門,正對著的是一面「根」字影壁牆,呈八字形結構,正中間紅底金字,書寫著一個大大的「根」字,兩側八字牆上分別用篆體字寫著「飲水」和「思原」。

影壁牆的背面,有汾城人崔秀峰於民國十年寫的「古大槐樹賦」。兩側八字牆上寫著一幅長聯:「地隔情無隔任乾坤易換遠祖總難忘尋根明代大槐樹,民移祖不移縱歲月沉淪親情終應續祭祀洪洞老鸛窩。」

根字影壁牆正後的中軸線上,分別座落著「獻殿」、祭祀廣場和祭祖堂。西邊是民俗村,東邊是方濟寺和第一、二、三代古槐處。

祭祖堂為祭祀園的核心,坐北朝南,面闊112米,進深55米,內設有1230個移民先祖的姓氏牌位,是全國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有「天下民祭第一堂」之稱。

大槐樹移民是明朝政府的一項國策。它源於中原地區的長期戰亂和水旱蟲災等自然災害。特別是在元末明初時期,元軍大肆殺戮,各地起義軍頻繁爆發,史載河南、山東一帶,人煙稀少,土地荒蕪,有「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說法流傳於世。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生產才剛剛有所恢復,朱元璋剛一去世,就又來了個燕王朱棣奪權的「靖難之役」,一直從北打到南,據傳屠殺了不少百姓。

中原無人,此時的山西卻風調雨順,無兵荒馬亂之災,更有外來逃荒避難之人湧入,人口顯得稠密異常。

至此,移民就成了官府不得不做的事情。然而,中國人向來都是戀家的,故土難離。於是政府便不得不採取強制措施,制定了相關的移民政策,逼迫民眾強制遷移。

由於洪洞縣交通位置便利,這裡便成了移民統一匯集後的集中遣散地。為了記得住這片鄉愁,這棵醒目的巨大老槐樹便成了標誌。多少年來,成為廣大移民懷鄉憶鄉,寄託思鄉愁緒的信物。

回想當年的畫面,民眾在兵士們的押送下,手綁身後,背井離鄉,骨肉分離,是一幅多麼悽慘的景象。

好在有祖先保佑,大槐樹庇護。從這裡走出去的民眾,不論到了那裡,都發展得枝繁葉茂,最終遍布了祖國各地。

中國人是戀舊的,中國人是不忘本的,中國人喜歡尋根問祖。於是數百年來,到大槐樹尋根祭祖從未中斷。與人一樣,受生老病死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當年的第一代大槐樹早已消失不存,但人們對老槐樹的情懷卻始終未變,人們在園中製成了一棵假的巨槐,供前來祭拜的人們觀瞻緬懷。

在「巨槐」的旁邊,有一棵「千年槐根」,據專家鑑定,生長在宋元時期,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6.2米,外露達4.2米,形狀奇特,是大古槐真根。

目前在古槐旁邊,同根系衍生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大槐樹。第二代槐樹樹齡也已超過400年的歷史,第三代樹齡也已達百年。

在第一代古大槐樹遺址處建有一座紀念碑亭。碑亭兩側的楹聯上寫著:「開疆拓土篳路藍縷啟山野,報本溯源銘功昭德興中華。」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當下的中國,已經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強大國家,正如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中牌坊上所寫,「譽延嘉樹」、「蔭庇群生」。樹因人而譽延,人也受樹的庇護而更加騰達。

「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老槐樹。」洪洞老槐樹必將與中華永存。

相關焦點

  • 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一座國家5A景區,成億萬人的尋祖故鄉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在北方的山東、河北、河南地區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一直流傳了幾百年。山西洪洞這個地方在歷史上是很多移民的故鄉,曾經有812個姓氏的移民由這裡遷往各地,分布在30個省市2217個縣市,說不定你的祖先就來自這裡。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一個特別漂亮的風景區
    洪洞大槐樹的起源簡介洪洞大槐樹,又名古大槐樹,山西大槐樹,位於中國山西省洪洞縣西北兩公裡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它是明朝的移民基地。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它是該國唯一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民間祭祖聖地。它是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和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大槐樹中的祭祖祖先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舉辦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
    記者觀察網山西9月2日電 (記者 關俊龍)9月2日,以「尋根•祭先祖 回家•悅生活」為主題的洪洞大槐樹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在景區祭祖廣場舉行本次祭祖大典的舉辦,既是深入貫徹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開展的「遊山西•讀歷史」活動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助力臨汾市「回家•悅生活」服務品牌創建活動的集中展示。今年,嚴格按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九項傳統儀程進行的中元節祭祖大典,與往年相比呈現三大亮點。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一個特別漂亮的風景區
    洪洞大槐樹的起源簡介洪洞大槐樹,又名古大槐樹,山西大槐樹,位於中國山西省洪洞縣西北兩公裡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它是明朝的移民基地。洪洞大槐樹5A國家級旅遊景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它是該國唯一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民間祭祖聖地。它是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和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大槐樹中的祭祖祖先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山西洪洞大槐樹子孫回鄉祭祖 將「老家元素」帶走傳承
    「華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樹舉辦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 劉小紅 攝「華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樹舉辦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劉小紅 攝中新網臨汾9月2日電 題:山西洪洞大槐樹子孫回鄉祭祖 將「老家元素」帶走傳承作者 劉小紅9月2日,「華人老家」山西臨汾洪洞大槐樹舉辦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當天,79歲的費先生從山東德州趕赴山西洪洞大槐樹祭祖,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景區門口給家人打電話說:「我回老家了」。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重陽節主題活動即將開啟
    重陽節即將來到,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更好地利用中國傳統節日弘揚大槐樹孝德文化,弘揚敬老孝親傳統美德,發揚全國文明單位先鋒精神,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將在重陽節(10月25日)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大槐樹敬老日主題活動。
  • 「風景在路上」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遊覽隨拍
    大槐樹景區位於山西省南部的洪洞縣,是堯王建都之地,這裡山川秀美,物華天寶,歷史久遠,人文薈萃。洪洞,古稱神聖之邦,西周時為楊侯國,是山西第一大縣。2018年10月,山西第八家5A景區產生——洪洞大槐樹景區。北京出發,全程高速。
  • 國家5A級景區(二十六),山西臨汾市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
    國家5A級景區(二十六),山西臨汾市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PART ONE洪洞大槐樹,又稱古大槐樹,山西大槐樹,位於中國山西省洪洞縣城西北二公裡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PART TWO在中國北方地區,大量的民間家譜、碑文資料有詳細記載,在地方志如《溫縣誌》、《寶豐縣誌》、《寧陽縣誌》、《丹風縣誌》、《商南縣誌》、《山陽縣誌》等都明確記載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集中移民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開展民俗中國年節目匯演
    作為千百萬大槐樹移民後裔共同的老家,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復興,尋找那些逝去的「年味兒」。這不,一大早,景區內鼓樂齊鳴,歡聲雷動,龍騰獅舞,來自文化演藝團的演員們身著中國傳統服飾,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舞龍舞獅文化「大餐」,受到廣大遊客朋友的圍觀。
  • 西洪洞大槐樹子孫回鄉祭祖 將「老家元素」帶走傳承
    劉小紅 攝  9月2日,「華人老家」山西臨汾洪洞大槐樹舉辦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當天,79歲的費先生從山東德州趕赴山西洪洞大槐樹祭祖,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景區門口給家人打電話說:「我回老家了」。劉小紅 攝  明朝時期,在山西洪洞一顆粗壯的古槐下,官府集結萬民,遣送四方。600年後,大槐樹移民子孫繁衍遍布中國各地,並輾轉遷徙海外。每年祭祖時節,散落在海內外的遊子便會向祖籍大槐樹聚攏,逐漸成就了洪洞「天下故鄉、華人老家」的美譽,回家祭祖緬懷先輩成了各地華人的傳統習俗。
  • 孝感動天 德化社會——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創新孝德表演
    記者觀察網山西7月29日電 (記者關俊龍)為了讓觀眾更全面的了解孝文化內容,在第五屆洪洞大槐樹孝文化節期間,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文化演藝團以大槐樹孝德文化為主線,在原有節目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創新,編排增設了孝德節目:舊二十四孝小品《蘆衣順母》、新二十四孝小品《常回家看看》《家和萬事興》、情景劇《孝敬爹媽》,通過塑造豐富飽滿的人物形象和形式新穎的表演方式,加深了廣大遊客,特別是青年一代對孝德文化的認識,對宣傳孝德文化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 海外華裔青少年:洪洞大槐樹下尋根祭祖
    【解說】7月13日,來自澳大利亞、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7個國家的120餘名海外華裔青少年來到山西臨汾洪洞大槐樹下尋根祭祖。  當天,海外華裔青少年走進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了解根祖文化,並觀看《大槐樹移民》實景演出。來自澳大利亞的14歲女孩董天欣,對「故土難離」有了許多感觸。  【同期】(海外營員 董天欣):我覺得很有意思,中國有很多這種話,然後一句一句非常好玩,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出版
    日前,由洪洞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程延平,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忠義,縣誌辦原主任張青主編的《洪洞大槐樹移民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分上部、中部、下部三冊,是一部以大槐樹移民為主線,分別記述大槐樹移民歷史、移民地理分布、移民文獻資料、移民姓氏分布等內容的「大槐樹移民百科全書」。該書的出版將為移民後裔提供更為詳實的尋根憑據,為大槐樹移民文化研究提供真實的史料,也為槐鄉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和源動力。
  • 盛世修志 惠澤千秋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出版
    日前,由洪洞縣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程延平,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忠義,縣誌辦原主任張青主編的《洪洞大槐樹移民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分上部、中部、下部三冊,是一部以大槐樹移民為主線,分別記述大槐樹移民歷史、移民地理分布、移民文獻資料、移民姓氏分布等內容的「大槐樹移民百科全書」。
  • 華夏之根:大槐樹,把根留住——遊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鬥,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右玉精神「一年春景莫錯過,最是花開好時節」,詩酒季節,擇休息日再續春的旅行,一路向北,經沃國,過襄陵,走堯都,直奔山西人口第一大縣,AAAAA級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 洪洞大槐樹:我們共同的老家
    特別是近年來熱播劇《大槐樹》,讓人們將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故事重新拾起。那麼600多年前的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一顆大槐樹成了半個中國人心中的圖騰呢?2012年8月中旬,筆者來到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的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採風,作為大槐樹移民的後裔,心情感慨的同時也對明初發生的中國歷史上有計劃、有組織、規模最大、跨越年代最久的一次移民活動進行了了解。
  • 意氣風發 英姿颯爽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全體員工接受檢閱
    「聽吧新徵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11月23日,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北門廣場上軍歌嘹亮直衝雲霄,一個個身著迷彩服英姿颯爽的員工們邁著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步伐,喊著響亮震天的口號正在接受檢閱。
  • 遊山西 讀歷史/ 洪洞大槐樹,華夏兒女共同的「老家」
    尋根與祭祖,圓夢在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大槐樹下老鸛窩。」600年來,這首民謠在一代代的槐樹移民後裔中口口相傳,穿越歷史的煙雲,跨越了地域的分界,移民先祖用樸素的語言精準指向了他們共同的「老家」——洪洞大槐樹,為未知歸期的「回家」之路樹立了坐標。
  • 天荒地老鸛窩暖 葉茂根深槐蕊香——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大典舉行(圖)
    (原標題:天荒地老鸛窩暖 葉茂根深槐蕊香——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大典舉行(圖))
  • 一座以尋根祭祖為主題的景區,成億萬人的尋祖故鄉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在北方的山東、河北、河南地區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一直流傳了幾百年。山西洪洞這個地方在歷史上是很多移民的故鄉,曾經有812個姓氏的移民由這裡遷往各地,分布在30個省市2217個縣市,說不定你的祖先就來自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