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語言的秘密,不說話也能理解對方表達的意思,讓交流更順暢

2020-12-10 影視簡單看

文章為雲吞爸爸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分享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博導魏坤琳說,給孩子安全感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敏銳地感知寶寶發出的需求信號,及時恰當地響應寶寶的需求。

舉個例子,當孩子發現一個新的東西,很好奇,但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探索,孩子就會看向爸爸媽媽,用尋求幫助的眼神看著,但又不能準確地表達出來,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主動地跟孩子說「去吧,那個東西是安全的,你可以去看看。」孩子就會從你的鼓勵當中獲取了安全的信息,充滿了安全感,也就勇敢地上前探索。

孩子還沒學會說話,無法通過語言來準確表達出他的需求,往往會通過一些身體的行為來告知爸爸媽媽,他現在需要什麼,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需要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去觀察孩子的身體動作表達的意願是什麼。這是孩子的身體語言,孩子與父母通過身體語言在進行交流。

人類社會早早就發展為通過語言來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意思,語言的發明是非常偉大的發明,可以讓人類社會發展成為地球的主宰,在語言沒出現之前,人類也是跟很多動物一樣通過不同的動作來進行交流,換一種說話就是通過身體語言進行交流,不會說話孩子的身體動作表達就是很好的一種詮釋,那成人之間的身體語言又是怎樣的呢?

人類繁衍至今,身體語言已經不再是意識的一部分,已經從生存技能演變成社會功能。通過身體動作的表現來理解你此時此刻表達出來的意願,這部分是可以通過學習練習來控制,精準達到你想要表達的意願。

為了了解身體動作的魅力,為了解讀更多的身體語言,已經發展到有一門專門的學科來進行學習研究,叫做身體語言心理學。人與人之間93%的信息交流都是通過非語言溝通進行的。40多年前,阿爾伯特梅拉賓教授就提出了一個結論,溝通包含了三個方面:語言、表達方式、身體語言,在一次溝通中,這三方面分別佔的比例為語言7%、表達方式38%,身體語言55%。

這個結論足以說明,身體語言對整個社會都意義重大,一次好的溝通,身體語言非常重要,社交離不開身體語言,我們若想成功,就要有效地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交關係,我們越能理解自己的身體語言和非語言溝通,離成功就越近。

《了不起的身體語言:如何用好非語言技能》,作者:麥克斯·A.埃格特,管理心理學家、演講家,Transcareer諮詢公司心理學家麥克斯在解讀人類行為的複雜含義上有著豐富的經驗,並能將之運用到商業活動中,這本書闡述了身體語言的重要性,並一步步的讓你了解身體語言,學習加練習將身體語言運用到生活中,提升你的社交能力。

身體語言的運用

1、克服焦慮

焦慮是我們生活中的不速之客,具體體現在行為、認知和情感等方面,焦慮是指一種包含行為、情感、認知和肢體方面的心理和身體狀態,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擔憂、恐懼、消極體會或不安等。

通常暗示焦慮的身體語言有,不自主的觸摸自己,不規律的眨眼睛,不自然的笑容,這些身體語言都會讓與你交談的對象看出了你的焦慮,對於你們交談的內容與目的會有很大的影響,而且過分的焦慮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不控制好會演變成一種病:焦慮症。所以我們要去克服它。

為了克服焦慮,你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建議

放慢呼吸速度。昂首站立,正面朝向對方或觀眾。談話時目視對方,演講時目視臺下聽眾。雙手交握,手指互相搭在一起成塔尖狀。堅持某觀點時,將手背在身後。舉手投足間流露滿滿的自信,才能有效地說服聽眾。如果喉嚨幹.不妨在手邊放一杯水。演講之前做幾次深呼吸,演講時緩慢呼吸。

2、建立融洽的關係。

關係融洽通常是指你與他人和諧共處,你的存在讓對方感到舒服而不是讓其感覺受到威脅。關係融洽的人們往往會用相似的手勢,表露出相似的表情,事實上他們在用相同的身體語言在進行交流,那在這裡就引出了一個詞:模仿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關係融洽的發生,會讓交流者短暫的成為一個共同的群體,這個群體會有很多的共同點,手勢,表情,等等其他動作,都會相似,所以當你想與對方建立一個融洽的關係,你可以使用鏡像模仿的方式,模仿對方的一些行為比如隨著對方一起移動,前傾,微笑和點頭,儘可能的保持同步,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融洽的關係,有一個至關重要的身體語言:發自內心的笑容。笑容是所有文化的通用語言,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無論其他身體特徵如何,微笑都能讓你更有魅力,幫助你結交朋友,尊重對方,還能緩和氣氛。所以要經常的練習微笑,因為長久有效的練習,會讓你時刻保持著笑容在臉上,飛機上的空姐的笑容就是通過長久練習得來的。

利用身體語言提升你的社交能力

1、提升自信的身體語言

自信是指個體感覺到且知道自己具備管理人際關係的必備技能。自信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擁有自信會讓風險可測把握更多良機,做事更能獲得成功,自信的身體語言表現往往會,昂首挺立,肌肉緊繃、坦然應對、對視敵方、拳頭緊握和牙關咬緊。

缺乏信心、準備逃跑或僵持不動在身體語言方面表現迥異。通常會表現出焦慮慌張的情緒,所以需要強化自信的身體語言來掩蓋焦慮慌張的情緒,長時間的練習強化自信心自然就會越來越好。自信的身體語言通常有以下13種:

放慢呼吸眼神交流微笑昂首挺立站穩雙肩平齊揚起下巴端正坐姿坐穩手勿亂動放慢腳步多喝水放慢語速2、提升魄力的身體語言

魄力是指行動果敢自信,立場堅定,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保持冷靜和自控。要想成為一個有魄力的人,你必須看上去冷靜、自信和從容。一個有魄力的人才能讓身邊的人信服自己,做事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一個領導人需要的東西,領導需要下屬聽從自己的安排,魄力的魅力就會發揮出非常大的作用。

提升魄力的基本原則是儘量讓自己受到他人的矚目,藉此傳遞大量有關個人的信息,甚至包括性情。魄力的身體語言有以下八種:

昂首站立伸展身體拾頭挺胸目光直視手臂下垂放鬆雙手不要後退語調平和

這本書中還介紹了增加吸引力,提升影響力的身體語言,還有列舉了使用的74種身體語言所表達的含義,可以說這是一本非常使用的工具書,可以通過對比書本所列舉的身體語言來幫助你,讓你在與人交流的時候通過對方的身體語言來理解對方此時此刻所表達出來的意思,讓你的交流更加順暢,雙方的關係就會更加融洽,你的交流目標也就更加容易達成,如果大家可以購買一本回去認真學習。

作者:雲吞爸爸,雙胞胎女兒的爸爸,致力於教育與育兒方面的知識學習,分享經驗與大家共同學習。

相關焦點

  • 《了不起的身體語言》:比說話更能表達想法的,其實是身體
    正如作家張心悅說的那樣:身體是藏不住秘密的,你的微笑、站姿甚至是眼神,都能傳遞信息。記得前幾天在街上,看到這樣的一對母子。一名媽媽帶著兒子在逛超市,而她的兒子看上了一件玩具,想要她買,可是媽媽卻不同意,此時孩子拿著玩具不放。
  • 了不起的身體語言:一種比說話更有效的溝通技巧
    身體是藏不住的秘密,你的微笑、站姿、手甚至眼神,都能傳遞信息,讀《了不起的身體語言》,讓你的身體學會說話,為社交影響加分。語言的價值被廣泛重視,而身體語言潛在的語言價值卻常常被忽視。不會管理自己身體語言的求職者會在求職場上不佔優勢,淘汰是理所應當的了。身體語言被稱為獨特的第二語言,那麼對於身體語言又將是如何定義的呢?身體語言:指我們通過面部表情、手勢、動作和姿勢進行的非語言溝通,他們幾乎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的。
  • 解讀身體語言中的手勢,讓溝通交流更順暢
    都知道人類的身體語言相當重要,這次再來聊手部動作常表達的東西。當你看到某人把手抬往肩部以上的動作時,說明此人心裡有鬼,比如拉耳朵、摸鼻子、揉眼睛和摸頭髮等等。 比如你想發表意見時,會下意識地掌心向下,內心極想控制對方順從自己。 上次我們聊到拒絕反對的動作,通常會從劈砍演變為向外推,除了這兩種手勢外,大多數的手部動作,只為了強化表達效果,期望與聽者建立友好融洽的關係。一個可愛的小孩子看著你,你可能會伸出雙手,掌心向內來回扇動,意思是叫小孩子過來抱抱。
  • 寶寶學會說話的秘密在哪裡,預防語言障礙很重要
    未出生的寶寶可以感知母親的心跳和情緒,同樣也能聽到外面的聲音,並能在其他聲音中辨別出母親的聲音。2、0-3個月從出生開始,哭泣是寶寶的第一種交流方式。不同的哭聲可能意味著她餓了,有時斷斷續續的哭聲可能意味著她需要換尿布,突然出現的劇烈哭聲可能意味著恐懼,總之,別看寶寶不會說話,只用哭聲就能表達很多信息。
  • 和孩子有溝通障礙,互相不能理解?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這種不同在初期只有父母能發現,如若不採取適宜的行動,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走向。不過,初次育兒的父母因為沒有經驗,經常忽視了這種變化,引起了很多意料不到的後果。 自打出生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地接收來自外界的各種聲音信息,並在聲像結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不同語言的不同意義。從1歲張口說話開始,孩子語言學習的旅途算是正式啟程了。
  • 《提問》:注意以下幾個非語言「雷區」,讓人際交往更順暢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僅僅局限於口頭語言的表達。很多時候,非語言溝通往往決定了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因而,擅於觀察和捕捉對方的非語言信息,能使我們的溝通與交流更順暢、更和諧。楊瀾在她的新書《提問》中提到了這麼一個故事。
  • 面談溝通中,如何透過對方的肢體語言看透客戶的內心世界
    提問3:交流時,對方總在不經意地摸鼻子,寓意什麼?正解: 這代表對方不相信你說的內容,很不悅。這時候要用誠懇地態度請對方表達一下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提問4:交流時,對方不經意地揉了揉眼睛,寓意什麼?提問8:交流時,對方拽耳朵,說明什麼?正解:對方還不能完全理解你說的內容,只需要再重複一遍就好。提問9:交流時,對方基本不看你,代表什麼?
  • 男人不自信,女人不愛你,《了不起的身體語言》讓你厚積薄發
    碰巧我最近在看一本《了不起的身體語言》的書,書裡面有講到社交恐懼和增加個人魅力的問題,比如,與人打交道時,哪些非語言溝通行為能為自己加分?如何在重要場合影響、說服他人?人以群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能讓自己更有魅力和吸引力的身體語言有哪些?如何運用身體語言克服焦慮、展現自信?
  • 4個方法,無口語、語言能力差的自閉症孩子也能溝通說話!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我們在交流中如果用到了身體動作、圖片、文字等方式就是在使用AAC系統。不少自閉症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就著急要教小朋友發音,教詞彙,結果壓力之下,孩子的口語更出不來。只能焦慮求助言語治療師,「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學會說話?」實際上家長最該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小朋友打通與外界溝通渠道,口語才可以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來,這時,AAC系統就能幫大忙了。
  • 怎樣說話,怎樣愛你,比拳頭更傷人的是舌頭
    喬喬的男朋友安慰了一番,但是話語裡表達的意沒有說要來陪自己,心裡有點失落就對他男朋友說,你看我和你說了這不是也沒什麼用嗎?這句話傷害到了喬喬的男朋友,於是男朋友也說了一這樣的一句話,說白了就是不信任我唄。我說再多也沒有用。喬喬聽了更生氣了,覺得男朋友說話難聽,於是兩個人開始爭執。
  •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怎麼辦?心理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答:語言能力的發育主要受大腦及口腔功能的影響。首先是能否理解人們說出的詞語,或者理解到什麼程度,這主要受大腦發育的影響。如果大腦發育遲緩,孩子無法理解語言的意思,將會直接影響他的語言認知能力,從而影響他的說話能力。
  • 不用說話也能溝通,學會「非語言溝通」,讓你成為人際溝通達人
    當主人覺得話不投機時,不會開口直接趕走客人,而是端起手中的茶碗,委婉地告訴對方:老子聽不下去了,你滾粗吧。這種長期以來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的多,一種典型的「非語言溝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溝通,無處不在。溝通,並不只是局限於語言的交流。
  • 在職場中,會說話和會做事同樣重要!怎樣才算「會說話」呢?
    俗話說:「幹得好不如說得好」,這句話雖然有些偏頗,但在職場中,「會說話」和會做事同樣重要。數據表明,有65%以上的員工因為語言能力問題而遲遲得不到升遷。很多人「默默工作」,不敢發表意見,不善於和領導溝通,甚至害怕與領導溝通,因而錯失良機,得不到重用的機會。
  • AI翻譯讓語言交流更順暢 科大訊飛翻譯機被譽為「翻譯神器」
    AI翻譯讓語言交流更順暢 科大訊飛翻譯機被譽為「翻譯神器」時間:2020-01-07 15:46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I翻譯讓語言交流更順暢,科大訊飛翻譯機被譽為翻譯神器 出國旅遊在近些年來似乎不再是人們遙不可及的夢,但最讓人忌憚的是語言交流問題,因為出了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和你所說的中文格格不入
  • 語言發育落後於同齡人?5個小遊戲提高交流能力!
    然而,如果您感覺自己的孩子,在交流態度方面和同齡孩子比起來存在一定問題時,我們就需要及時的通過交流訓練進行這方面的幹預了。PART.01交流訓練能做什麼?交流訓練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兒童,特別是發育水平低、交流態度有問題以及有理解和表達發育不平衡的兒童。下面我們簡單介紹幾種能夠促進兒童溝通交流能力的方法和幾個有效小遊戲。我們可以在生活場景中讓兒童使用已經學得的語言,適當的引導兒童主動去溝通表達。
  • 孩子語言爆發期還是不說話?不是語言溝通沒做好,父母要這樣做
    朋友張先生的小女兒最近已經兩歲半了,可是僅僅能模糊的說幾個基本的詞彙,至今說不了一句完整的話。為什麼抖音上別人家的兩歲孩子什麼都會說,可自個兒的孩子怎麼那麼笨呢?張先生夫婦甚至懷疑孩子有什麼智力障礙。他們把孩子帶到兒童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發現孩子的語言系統是正常的,醫生告訴他們無需擔心,有的孩子說話晚也是很正常的。
  • 英語詞彙:與身體部位有關的表達
    做演講或者和他人交流時,我們的肢體語言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當然,眼神交流、用心傾聽等等這些都是必須的。那麼,關於身體部位的英語習語,你知道多少呢?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與身體部位有關的一些英語習語吧。   An eye for an eye, and we all go blind.   以牙還牙,兩敗俱傷。
  • 人是怎樣理解語言的?其複雜程度遠超你的想像!
    行為指向的對象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是語詞表達的對象即是我們觀察到的行為就是指向對象的行為,那麼行為指向的對象就一定是語詞所表達的對象嗎?不一定,如果一個人指著桃子說「不準吃」,我們能不能理解為桃子名叫「不準吃」呢?如果一個人在指著另一個人說「畜生」呢?
  • 三歲孩子說話不利索,醫生懷疑語言障礙,媽媽立馬哭了
    隔壁鄰居的孩子才一歲半就能說出連貫的話語,時不時還能蹦出成語來,而我閨蜜家的孩子三歲了,說話還不利索,去醫院體檢,醫生說是語言發育遲緩,叫多觀察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期嬰幼兒期孩子語言發展大致可以從0-3歲來劃分:(一)0-1歲:語言準備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從不會說話到會發出a, o這樣的簡單的音,到會發出無意識的mama或baba的音,孩子逐漸能感受到大人的意思並且努力地在模仿
  • 語言能力意義重大,家長從這幾方面著手,提高孩子表達能力
    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明白了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在現在社會中,表達能力更是在工作、學習甚至是家庭生活中發揮者重大的作用。陳女士的兒子最近處於幼升小的關鍵時期,陳女士為了能讓兒子上一個好的小學,每個周末都帶兒子去參加各種著名小學的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