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見證成長 時光鐫刻輝煌
謹以此文,向&34;送去祝福
小時候會覺得,以前的人出去旅遊大多是為了開闊眼界,看看風景,長大後才發現,現在好像越來越多的人不只是為了旅遊而旅遊,更加是為了滿足某種情懷。
比如在鋼鐵森林裡審美疲勞了的人,總是不自覺地會對悠閒緩慢的傳統生活心生嚮往。正是因為內心有這樣的情懷,無數人跋山涉水奔向古村古鎮,想要尋找一處自在的理想居所,享受片刻的返璞歸真。
說起古鎮,大家似乎總有這樣一些「印象」:古板路、小橋邊以及悠長悠長的小巷……但真是這樣嗎?
有這樣一個地方,地盤不大,山水不差,歷史不短,底蘊不淺,從古至今人才輩出,它就是有著&34;的百侯。
百侯·只因恰好遇見你
曾經有人這樣形容過家鄉大埔
有人說
來我們家鄉大埔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
有句宣傳語是這樣說的
&34;
因為大埔能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動
也曾經有人這樣形容過古鎮百侯
百侯古鎮如同一本千年的詩集
被人遺忘在圖書館僻靜的書架上
當人們不經意地走過
翻開這美麗的篇章
古樸而優雅的格調立即徵服了人的心
經歷時光洗鍊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築,蜿蜒曲折宛如迷宮般的鵝卵石路,別具風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觀……走進鎮裡,如同進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築、民俗博物館。漫步其中,一幅幅頗具客家風情的景色畫卷讓人目不暇接。
每隔不遠就能看到或大或小的客家古民居,一座座家宅第院,或古樸大方,或威嚴挺立,或中西合璧,瞬間將人帶入了美不勝收的畫卷中。在這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築就有120多座,它們中既有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也有各式各樣大小祠堂和中西合璧建築群落,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官廳古民居最多的地方。
一個生機勃然的千年古鎮,一定是在古樸與現代並存的。
遠近聞名的「三十六巷,巷巷都一樣」,它向我們展現著最原汁原味的客家傳統生活風情。每條巷道都統一鋪築鵝卵石,兩旁牆體底層都是用鵝卵石砌成,規格統一,形狀相似,外地人走進去,仿如進入時光隧道,又或一座迷宮,很難走出去。
一座城鎮,離開了文化就失去了靈魂,城鎮的文化根脈來自歷史深處,它是基因、靈魂和特質所在。百侯作為千年古鎮,承載歷史的溫度與情感,在歲月的沉澱和打磨下,淬鍊了不可複製的人文底蘊。
寫到這,作為一個地標性的吃貨,不得不再次提提這裡的美食,皆因它們太入人心了。
美食是地方文化的一種生活表現,這裡的本地美食一直保持著原生態的美好,堅持傳統是其風味獨特的保證。如: 百侯薄餅、憶子粄、五香牛肉乾、鴨雙羹等……街頭巷角處處飄香。
百侯,這裡與那些聲名遠揚的的江南水鄉相比,多了一份不被打擾的安詳和寧靜,沒有擁擠的人潮,也沒有繁華的商鋪,有的是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深宅老巷子中等待被傾聽的故事。
說起與百侯的緣份,奇妙而又妙不可言,在這裡,我收穫了很多的友誼,收穫了很多個人成長。
一個人的一生要走過很多的鎮,一座鎮要吐納很多很多的人,有胸懷的人,總會敞開懷抱去給一個陌生城鎮以溫度;有胸懷的鎮,總能兼容並包各類需要在它懷抱裡成長的人,都說人與人的相遇是&34;,或許我們與一座鎮相擁,也是因為&34;。
文章來源:遇見連小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