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請教過語文老師一個問題:
一篇作文怎麼才能成為一篇文章?就是,「作文」和「文章」有什麼區別嗎?
記得老師回復的是:
只要這篇文章有體現出你要表達的一個明確觀點,就算是一篇文章了。
幾年之後的一天,看見微信群裡也有人請教類似的問題:作文與新媒體文有什麼區別?
有人回答:
作文是為了應試,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而新媒體文是為了迎合用戶的需求。兩者本質屬性不同。
一個為了達到要求,一個為了迎合需求,要說真的有區別的話,那大概就在於前者被動,而後者相對而言更主動一些。
這又不禁讓我想起「上學」和「讀書」的區別來。
上學,官方一點就是接受教育,隨意一點也叫作「讀書」。就比如,「我去上學啦」,又或是「那孩子還有幾年書要讀呢!」
只不過此「讀書」的地點被限定在了某個學校、某個教室、某個班級,「讀書」的目的被限於為了應試,為了升學。就此所謂的「讀書」,大概是「老師為學生『讀書』」(即教書上課)的簡稱吧。
而作為學生,與其說「讀書」,不如是在課上聽老師教書罷了,即「聽書」。
因為「讀書」的「讀」在個人看來是一件很主動的事情,和「上學」的「上」不一樣。
再回到「作文」和「文章」的區別中來。
文章,作文成章。而作文,就是作文咯,因為無論是所謂的章法和標準還是格式,都已經被安排好了。而文章,雖然也包括了作文,但畢竟有更多的選擇,如何成章,由自己決定。
有人說,作文就是學生寫的文章,需要按照給定的選題、主題、字數、文體來寫。但當你離開學校,學校之外的徵文又何嘗不是作文的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