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瀚視野
美國財政部1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日本所持美債規模降至1.2762萬億美元,中國持倉規模也降至1.0617萬億美元。日本9月減持美債22億美元至1.278萬億美元,仍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今年7月日本一度大幅增持315億美元,持倉規模達到創紀錄高點1.293萬億美元。日本在去年6月超過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並保持至今。
中國則在9月再度小幅減持63億美元至1.0617萬億美元,仍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這是中國連續4個月減持美債,6月減持規模為93億美元,7月小幅減持10億美元至1.0734萬億美元,8月減持規模為54億美元。今年以來,中國在1月、2月、5月分別增持美債87億美元、137億美元、109億美元,3月、4月則分別減持107億美元、88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英國9月增持90億美元至4289億美元,持倉規模位居美債第三大持有國。此前英國連續3個月減持,今年7月英國大幅減持210億美元至4246億美元,6月小幅減持2億美元至4456億美元。去年5月英國大幅增持223億美元,超過巴西躍居美國第三債權國。
一直以來我們都把美國國債稱之為金邊債券,但是就是這樣的金邊債券,我們國家卻大規模減持這件事情我們到底該怎麼看?
首先,我們要明白美國國債為什麼那麼受歡迎?這是因為自從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綜合國力註定了其本身的債券信用水平是相當高的,再加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加持之下,美元實際上擁有了整個世界的。貨幣發行權可以說美聯儲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央行的央行,所以美國的國債就擁有了極強的兌付能力,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如果要進行投資的話,最穩妥的投資方式都是投資美國國債,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的共識,所以我們看到只要一國的外匯儲備比較多的話,幾乎都會把外匯儲備用於投資國債,這也是為什麼像日本中國之前都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
其次,為什麼中國這個時候要大規模減持美國國債呢?這裡面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之前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實在太多了,從資產投資的角度來說,我們幾乎已經把投資都放到了一個籃子裡面,這無疑是非常不利於整個市場發展的,從分散風險的角度出發,我們也不能再持有那麼多的美國國債。而且我們看到美元有大規模貶值的趨勢,一旦這種趨勢形成的話,你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實際上就會導致資產的損失和貶值,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在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實際上是不利於我們資產的保值增值的。從整體上來說我們無論是為了分散風險,還是為了讓中國的資產能夠更加容易的保值增值,這個時候都需要儘可能的有針對性地逐步降低,美國國債的持有量計,不可以大規模的拋售,但是也不能長期大規模的增加持有,所以我們只保持了一個比較小規模的逐步的退出,並且降低美國國債持有量的做法。
第三,為什麼這個時候英國反而又要加持美國國債呢?其實我們看到增加美國國債的持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代表的是這個國家對於美國的支持態度,所以從英國來說,它加持美國國債不僅是從收益的角度考慮,也有可能是從跟美國的關係處理的角度考慮,所以美國國債背後的問題有的時候也不只是。經濟問題還有很多國家關係方面的問題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