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射鵰三部曲的第二篇,也是比較令人唏噓感嘆的一篇,不得不說,裡邊有太濃的悲情色彩和求而不得了,至今都讓人印象深刻。前有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李若彤版,後有胡軍、林志穎、高虎、劉亦菲、劉濤、陳好版,褒貶不一,然而,對喬峰之死的惋惜之情應該是一致的。
縱觀金庸先生15部武俠傳奇,其中最有資格擔當「大俠」的,非喬峰莫屬。喬峰一生都光明磊落、為國為民、追求忠義兩全,然而,最終卻落得聲名狼藉、眾叛親離、錯手殺愛人,最後自殺收場,所以喬峰的一生用悲壯二字形容最為貼切。
喬峰,身為契丹人,卻因為慕容博的一場陰謀, 痛失雙親,被漢人撫養長大,在少林高僧培養下習得絕世武功。他品行兼優,大仁大義。
出生不好,然而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天資,逆襲成為天下第一幫丐幫的幫主,他一心為丐幫著想,為了壯大丐幫,他勞心勞力,每當有難時,他都不惜自己的生命,保護每一個丐幫兄弟,視他們為手足。然而,在康敏和全冠清合謀揭穿他是契丹人身份時,丐幫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他,站出來挺他,最終被誣陷為殺害丐幫副幫主的兇手,被迫辭去丐幫幫主之位。
喬峰好不容易花了幾十年,在江湖上做了不少大仁大義的事情,才獲得大家的認同,有「北喬峰,南慕容」的美名。然而,他卻被自己的親爹坑慘了。他爹蕭遠山,因為殺妻之仇,不惜殺死了譚公譚婆、少林高僧、喬峰的養父母,而這些罪名全落在喬峰的頭上,一夜之間讓他聲名狼藉,從萬人敬仰的大英雄,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他前半生都致力於鋤強扶弱,匡扶大宋江山,然而,命運跟他來了個大玩笑,一夜之間,他由宋人變成了契丹人,成了宋人的死對頭,除了結義兄弟段譽和虛竹,他所有的朋友都對他喊打喊殺。
孤苦半生,受盡折磨,好不容易,老天把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阿朱送到了他身邊,二人心意相通,視對方為靈魂伴侶,許下三生之約。然而,造化弄死,最終喬峰因為誤信康敏挑撥,以為阿朱的親爹段正淳是殺父兇手,在替父報仇時失手打死了摯愛的阿朱,這讓他後悔不已、悲痛欲絕,日夜飽受內心折磨。
身為契丹人,為了家國大義,為了結義兄弟,他不顧生死,隻身衝進戰場手刃叛軍首領,救下耶律洪基。身為南院大王,他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善待百姓,優待士兵。然而,最終耶律洪基竟然因為他不肯攻打養育他的大宋,對他通下殺令,一路追殺。
身為宋人的養子,他為大宋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然而最終因為契丹人的身份眾叛親離,被逼離開國土。得知耶律洪基要攻打大宋,他大仁大義,通風報信,拼死頑抗,阻止戰爭。然而,當他敗逃回大宋避難,卻被宋兵置之城門之外。
阿朱死後,他信守承諾,盡他最大的努力照顧阿紫。然而,阿紫卻似乎不怎麼領情,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事端,甚至因為吃醋剪爛了阿朱留給他的念想。她還賭氣出逃,惹是生非,最終誤信人言,下毒害喬峰被遼所擒。
喬峰這一生,唯一欣慰的估計就只是擁有兩個不離不棄的結義兄弟虛竹和段譽了。
這麼多了苦難都挺過來了,喬峰這麼堅強的一個人,最終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呢?
我覺得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家國大義,他忠義兩難全。被耶律洪基追到雁門關外,他被迫談判,耶律洪基刺激他,是為了榮華富貴背叛大遼,。但是,大宋是養育他的國土,他不能讓大遼攻打大宋,同樣,他也一直在盡心盡力保全大遼。然而,最終兩邊不是人,他的大仁大義家國情懷,總會被其中一方誤解,他一生都逃不開這個罵名,與其一輩子兩面為難,他選擇了自行了斷,以保全他的一片家國心,結束戰爭。
另外一方面,也覺得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為了阿朱。其實,阿朱死後,他就已經在阿朱墳前嘗試過了斷了,只是被救下了。那時,他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替父報仇,找出害死阿朱的兇手。然而,此時,這兩件事情都了卻了,所以他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另外,在逃亡過程中,他看見段譽與王語嫣,虛竹與夢姑都恩恩愛愛,他更加掛念死去的阿朱,他可能覺得了斷就能儘早與阿朱相見,所以最終他做出了選擇。
第三,就是金庸老爺子心疼喬峰一路走來受的罪,捨不得他繼續受苦,所以給了他個最好的結局。
喬峰的一生,是大仁大義、大智大勇、大風大浪的一生,為了朋友、兄弟、家國、百姓,他付出了很多,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毫無疑問他是當之無愧的大俠,你覺得呢?
如果喜歡,歡迎給弱水點個讚或者關注,也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討論哦,謝謝。
你覺得喬峰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何而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