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東莞各博物館將舉辦系列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先睹為快吧!
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5月11日的中國主會場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解釋道:「這一主題不僅反映了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更體現了當今世界多元一體、相互尊重、彼此借鑑、和諧共存的文明發展大格局」。
東莞圍繞著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作用,重點推出《東莞戰「疫」——東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全面、真實、系統地展現東莞作為外來務工人員超600萬的製造業大市,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戰「疫」歷程,是全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線作戰的縮影。
《東莞戰「疫」——東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
展覽地點:東莞展覽館一樓
展覽時間:9:00—17:30(17:00後停止入館),全年展出(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國際博物館日除外)
預約電話:22834016/22834013
線上觀展:
《藝術戰「疫」——全球抗擊疫情插畫作品展》
展覽分為「歷史上的各大瘟疫與插畫」、「國際插畫師抗疫插畫作品」、「國內插畫師抗疫插畫作品」三個單元,展出插畫作品150幅,記錄了疫病的殘酷,展示了抗擊疫情的堅定意志,傳遞了疫情之下的人間溫暖,為了解古今中外的抗疫之舉提供了別樣的視角。
展覽地點:虎門林則徐紀念館 自得湖山堂展廳
展覽時間:5月28日-6月20日。08:30-17:30(17:00後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國際博物館日除外
預約電話:85197173
線上觀展二維碼:
除了抗疫主題展覽外,我們還推出各色線上線下展覽活動,共有7大類、77項。來看看其中一部分吧!
《「紙短情長」莞邑書信文化展》
展覽圍繞「紙短情長」主題,分為「古今信函」「赤子之心」「遊子之情」「文人之間」「莞邑軼事」五部分,甄選跨越百年的文物215件,展現莞人忠於祖國的赤子之心、魂牽夢縈的遊子之情、文人之間的一片冰心,關聯桑梓的莞邑軼事。
展覽從朗讀書信、專業講解、真人實景演繹方面進行嘗試,推出配套語音導覽、創意微電影《紙短情長》,並在現場設置具有年代感的書寫區域,專門設立了「東莞市博物館」臨時郵局,啟用專屬日戳。觀眾可於「2020,520——手書信卡,傳情達意」活動,在5月19日16:30前到東莞市博物館領取信卡,書寫心中話語,貼上郵票,投入到臨時郵局米色郵箱內,工作人員將統一蓋上「2020.5.20」日戳並寄出。向愛的人大聲說出你的愛吧!
展覽地點:東莞市博物館2樓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5日-2020年5月20日09:30-16:30,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國際博物館日除外
預約電話:22119729/22111522
《天潢貴胄曠世逸才——恭王府博物館藏溥心畬書畫展》
溥心畬,是被慈禧太后贊為「本朝靈氣都鍾於此童」的滿清皇室嫡親,自幼聰穎,稍長傾心致力於文學藝術,精通詩詞經史和書畫,曾以畫名與張大千並稱「南張北溥」,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在溥心畬的傳奇一生中,恭王府是其「舊王孫」歷史的重要見證。
本次展覽是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館藏溥心畬先生真跡第一次走出恭王府博物館,也是溥心畬先生的真跡第一次在東莞展出。展覽將溥心畬生平方面的內容以「恭王府與溥心畬」為主線呈現,是對這位恭王府末代府主近期研究的學術小結,並在展陳方式上做了新的嘗試,力圖為觀者展現一個更加豐滿立體的大師形象。
展覽地點:可園博物館綜合展廳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0日-2020年5月28日09:00-17:30,逢周二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預約途徑:每日入館人數控制在700人,可通過可園微信公眾號或現場預約碼進行預約參觀。
諮詢電話:22233015
《用心感觸600年——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藏陶瓷雕刻書畫展》
這是一場可以觸摸的國寶藏畫展。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以瓷為紙、以刀為筆,將《玉洞仙源圖》等眾多藏於故宮的傳世之作雕刻在瓷磚之上,讓繪於絹帛紙張的山水花鳥、瓊樓水閣為更多人觸摸、品鑑、感受。此外,觀眾還可通過關注「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官方微信,線上直播看陶藝、拓片、泥塑、刀筆雕刻等,通過馬可波羅瓷磚官方抖音號參與「#博物館奇遇記」話題。
展覽地點: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唯美陶瓷博物館)
展覽時間:5月18日-6月18日
看完上面的介紹,是不是意猶未盡?一起來看看還有什麼展覽和活動吧!↓
【南方日報記者】龔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