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2020-12-20 風蕭品史

《過華清宮》李約:「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

故宮,一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古代宮殿,皇家建築。它經歷了兩個王朝的興衰覆滅,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交替。青磚紅瓦、綠樹紅牆、斑斕屋簷、亭臺樓閣、各式園林是它展現給我們的日常面貌。除此之外,莊重沉靜的它也無時無刻的散發著自身所蘊含的文化底蘊。

提到故宮,大家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它以前是帝王的宮殿,當時它有一個霸氣又好聽的名字——紫禁城。清朝滅亡,新中國成立之後,紫禁城內無人居住,為了保護這座具有中國歷史文化代表的建築,便更名為故宮,變身為旅遊景區,派專人看守搭理,人們可以進出參觀遊覽,想像一下古代帝王的日常生活。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故宮起源——南京故宮

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只有北京的故宮。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座故宮,它在南京,叫南京故宮,也是人們熟知的紫禁城、北京故宮就是以它為藍本修建的。它始建於元朝至正十六年,之後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政權,在南京登基後,繼續增建宮殿。只是縱觀歷史,似乎大王朝的京都都在北方,為鞏固自己的王朝,朱元璋命人在北方尋找合適的地方作為京城。當時剛經歷過戰亂,北方很多地方的破壞嚴重,一直未找到滿意的地方,直到朱元璋駕崩,他遷都背上的願望都沒實現。

在朱元璋駕崩後,皇位本來是傳給皇太孫朱允炆,但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一直有掌權的野心,之後發動的靖難之役,奪得皇位。在奪取政權之後,朱棣便遷都北上,定都北平,北平的宮殿就按照南京紫禁城的風格和格局修建。之後皇太極推翻明朝政權建立了大清王朝,佔據了紫禁城,在原有的建築基礎又增建了宮殿,並添加了滿族自己的一些文化風格,就此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北京故宮。

輝煌磅礴——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在15萬平方米左右,總共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有九千多間,是世界上現存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木質古建築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以三大殿為中心,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也是各朝代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不過我們可能在各大影視居中最常見和常聽的宮殿就是養心殿,是皇帝批閱奏摺辦公的地方。既然是皇帝經常待的地方,那環境應該很舒適才對,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養心殿常年都是陰冷潮溼。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溼冷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這是什麼奇怪的現象呢?當時很多知名建築工匠也未找出是何原因,就一直無果。自清朝滅亡,溥儀離開故宮後,就一直無人看管打掃修繕,有些破舊。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將故宮列為國家知名文物,成為國家博物館,便將故宮整個翻新維修,在修繕的時候,專家掀開地磚,才找到原因,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原來,養心殿的地磚下面被挖空鋪設了各種管道,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地暖管道,經過勘察驗證,結果這就是古代的地暖。

揭密

因為北方的冬天特別寒冷,考慮到皇帝經常在養心殿處理政務,務必要保證室內暖和,不能讓帝王受涼。所以當時的工匠們也是廢了很多心思,結合當時北方燒炕的原理才想出這麼適宜的方法,先在大殿下面鋪設好管道,等天冷的時候,將燒好的熱水從管道灌進去,熱水的溫度通過管道傳遞出去,大殿就有了溫度。只是當時的設計沒有現在先進,管道裡面的水無法排乾淨,等春天溫度升起來,就慢慢蒸發成水蒸氣滲透出來,導致室內潮溼陰冷。然後夏天雨水較多,地面本就潮溼,加上累積的雨水,到秋天都無法完全乾透,故而此地除了冬天較為暖和,其他季節都有點溼冷。

結語

揭曉了養心殿總是潮溼的原因後,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想到這麼巧妙的辦法來保暖,這也算是地暖的前身了。雖說古時候因為認知、環境等因素科技不發達,但他們一直是聰明的,總是能從當下的不便中發明創造各種物件利於人們使用,譬如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造紙術,方便了後世萬萬千千的人們。也正是因為古人這種善於發明創新,不被環境折服的精神,給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所謂: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不管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是日常生活的經驗,都要秉承不懂就要問,做到勤學好問,自身的學識和文化自然就會累積和呈現。

參考資料:《過華清宮》

相關焦點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故宮起源——南京故宮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只有北京的故宮。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揭開地磚,古人智慧讓人佩服
    在北京城中有許多古建築,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的故宮。故宮內有著大小宮殿70餘座,在沒有機械的明清時代,能夠使一個如此龐大且恢宏的工程變為現實,實在是非常不易。由此,我們也不得不讚嘆我們老祖宗的智慧。而故宮的養心殿,因為是皇帝的辦公區而被人們所知。故宮養心殿為什麼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揭開地磚,古人智慧讓人佩服。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後,被古人智慧所折服
    故宮內由養心殿,慈寧宮,翊坤宮等等宮殿組成,其中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就是養心殿,但了解這座宮殿的人會知道,這裡常年潮溼陰冷,並不適合居住,但鮮有人知道為何故宮的養心殿會常年潮溼陰冷,直到專家掀開了養心殿的地磚以後,才揭示真相。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長年潮溼?專家掀開地磚後,發現其中奧秘
    ,在這些宮殿裡面,養心殿在古代的時候,一般都是皇帝辦公的地方,因此這裡的結構通常會比其它地方多出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其中有一個特點就是,養心殿一直潮溼。故宮的養心殿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是潮溼的呢?專家對這個問題也感到疑惑,直到掀開地磚之後,才發現了這裡面的奧妙,也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陰冷潮溼?專家搬開地磚後,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不談別的,就從故宮的建築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究竟是多麼出色,它凝結著中國工匠的智慧,它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國際性的地位。那麼,在故宮中,最重要的一個院落究竟是哪個呢?當然非養心殿莫屬了!因為,明清兩朝的皇帝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養心殿度過的。一開始,養心殿只是皇帝度過日常生活的地方,後來,皇帝居住在這裡,這裡才變得越來越豪華。但你知道麼?
  • 養心殿為何一年到頭總是陰冷潮溼?專家撬開地磚,發現皇家玄機
    養心殿為何一年到頭總是陰冷潮溼?專家撬開地磚,發現皇家玄機故宮是在永樂年間修建成的,自從明成祖朱棣費耗全身精力修建成故宮後,紫荊城便是皇帝擁權的象徵,整個故宮總面積約有72萬平方米,全部宮殿一共約有70餘所,養心殿建於明朝嘉靖年間。
  • 故宮,揭秘養心殿潮溼陰冷的原因,讓你驚嘆古人智慧
    咱們國家發展有上千年,有了很多的歷史,也存在著很多能夠彰顯古代國人智慧的建築。每一次的建築揭秘,都能讓人們感嘆於古人的智慧無窮,因為歷史長久,所以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代建築,它們存在至今讓人們了解古代的文化生活。
  • 為何故宮養心殿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撬開地磚後,被古人智慧折服
    故宮保存到現在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所以會有專門的專家對故宮進行修復。故宮位於北京屬於北方地區,按理來說應該會比較乾燥,但是故宮養心殿內部卻經常出現潮溼陰冷的情況。很多前來參觀的人到達養心殿之後都說在這裡有一種陰冷的氣息,又由於它之前的歷史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專家們也都猜測這一原因,因為之前養心殿一直都是皇帝的住處不可能會讓他們住在這麼潮溼的地方。對於為何故宮養心殿總是潮溼陰冷,這些專家都感到非常不理解,但是也一直找不到這其中的原因。
  • 養心殿為何一年到頭總是陰冷潮溼?專家撬開地磚,發現皇家玄機
    養心殿為何一年到頭總是陰冷潮溼?專家撬開地磚,發現皇家玄機故宮是在永樂年間修建成的,自從明成祖朱棣費耗全身精力修建成故宮後,紫荊城便是皇帝擁權的象徵,整個故宮總面積約有72萬平方米,全部宮殿一共約有70餘所,養心殿建於明朝嘉靖年間。
  • 為什麼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後,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可為什麼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後,被古人的智慧折服。朱棣即位後改年號為永樂,並將都城遷至自己曾經的封地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城,並在北京城開始建造紫禁城,也就是現在我們熟悉的故宮。二、為何要遷都北京那朱棣為什麼放棄已經建造完成的南京都城,又為何要遷都北京?
  • 為什麼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拆開地磚,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不過故宮內有一個叫做養心殿的內室,原本是皇帝修身養息的地方,卻常年潮溼陰冷,後來專家拆開地磚時竟被古人的智慧折服!有意思的是,很多去過故宮遊玩的旅客都會發現,在故宮裡有一個名叫養心殿的內室,原本是皇帝專門用來休息和辦公的地方,而且原本就坐落於北方的故宮,內部環境應該同樣很乾燥才對。可這個養心殿卻常年潮溼,還未踏入內殿,就有溼氣撲面而來,這是為何?
  • 故宮,揭秘養心殿潮溼陰冷的原因,讓你驚嘆古人智慧
    咱們國家發展有上千年,有了很多的歷史,也存在著很多能夠彰顯古代國人智慧的建築。每一次的建築揭秘,都能讓人們感嘆於古人的智慧無窮,因為歷史長久,所以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代建築,它們存在至今讓人們了解古代的文化生活。
  • 故宮養心殿為何總是潮溼陰冷?專家將地磚敲開後,被古人智慧折服
    像古時候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大型建築,我國都會對其進行定期的修復,而故宮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到現如今已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了,所以會有專門的專家對故宮進行修復。故宮的位置是在北京,而北京是屬於北方地區,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北方地區都是相對來說比較的乾燥,但是為什麼故宮的養心殿的內部卻常常會出現潮溼陰冷的這種情況呢?
  • 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被古人大智慧所折服
    此後也就有了故宮的修建,現在的人們只要花上一些門票錢,就可以去皇帝的居所一覽,不過許多遊客在觀賞故宮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不過眾多的遊客前來故宮參觀,都會生出一個疑問,那就是故宮的養心殿為何時常都是潮溼陰冷的。直到專家挖開養心殿的地磚後才得知真相,不由得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養心殿,一直都是皇帝辦公的地方,幾乎是皇宮內守衛戒備最為森嚴的地方。
  • 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被古人大智慧所折服
    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被古人大智慧所折服。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隨著溥儀的退位,現代故宮從皇帝居所成為了博物院,用來展覽眾多的文物。不過眾多的遊客前來故宮參觀,都會生出一個疑問,那就是故宮的養心殿為何時常都是潮溼陰冷的。直到專家挖開養心殿的地磚後才得知真相,不由得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養心殿,一直都是皇帝辦公的地方,幾乎是皇宮內守衛戒備最為森嚴的地方。
  • 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此外此處還有一座修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故宮,是我國知名的歷史遺蹟,如今也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但是在故宮有一處終年潮溼陰冷,直到專家解開地磚才知道其中的秘密,被古人智慧折服!但這座故宮除了歷史悠久富有歷史韻味外,還有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內有一處養心殿,也就是以往皇帝辦公的地方,但是這個養心殿一年四季陰冷潮溼。
  • 故宮養心殿為何陰冷潮溼?打開地磚檢查之後,專家陷入沉思
    導語:故宮養心殿為何陰冷潮溼?打開地磚檢查之後,專家陷入沉思!正是因為有過皇帝踏足,現如今遊客們在去故宮遊玩的時候,經常會來到這一宮殿內部打卡,但或許有很多人都注意到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故宮養心殿為何陰冷潮溼?打開地磚檢查之後,專家陷入沉思!
  • 為什麼故宮的養心殿一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後,當場被嚇到
    故宮雖然現在是個博物館,可就在一百多年前,這裡還是全國政治的中心地區——紫禁城。這裡可是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也算是中國的標誌性建築了。故宮總共有8707間院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群,故宮這麼多的院落,有些就具有一些神秘的色彩。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陰冷潮溼?專家挖開殿內地磚,當場背後發涼
    之所以取名為養心殿,就是希望皇帝能夠減少清心寡欲,多為國家著想 。在很多人去這裡的時候 ,都覺得異常的陰冷 ,對此也傳出了不少的傳言 ,很多專家也不明白其中的緣由 ?後來挖開故宮的地磚,才感覺到背後發涼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 故宮「養心殿」為何長年陰冷潮溼?專家挖地看後,佩服老祖宗智慧
    故宮「養心殿」為何長年陰冷潮溼?專家挖地看後,佩服老祖宗智慧古代沒有電扇、沒有空調,而且出於禮教,人們不許穿露出皮膚的衣服,那麼炎熱的夏季老祖宗們是怎麼度過的呢?北京處於北方,夏天的話還不是很熱可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