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蘇多地出現大暴雨。這場雨,是今年江蘇入汛以來出現的影響範圍最廣、最大的暴雨。南京多地出現積水點,「@南京發布」經過推算形象地稱,昨天南京倒下了54個玄武湖。
今天,這場雨水要走了,明後天也都是晴好的天氣,備受考驗的城市和淋過了一場暴雨的大家,終於可以好好調整調整了。
現代快報記者 張希為 趙丹丹
大暴雨襲擊南京,預警信號連連升級
昨天,南京浦口、城區和江寧的降雨量加起來超過了100毫米,屬於大暴雨量級。據悉,這是南京今年入汛以來出現的最強降雨。
昨天一大早,不少人就被雨聲吵醒了。雨從一開始就下得特別兇,雨下起來的時候特別密集。尤其是從早上7點到9點多那段時間,雨勢一陣比一陣猛,簡直沒辦法出門。
雨狂下了一上午,到了午後也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南京市氣象臺昨天的暴雨預警信號也是連連升級。昨天07時40分南京氣象臺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和暴雨藍色預警信號,預計12小時內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
果然,截至下午兩點多,城區、浦口和江寧的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已達50毫米以上,達到暴雨量級,暴雨藍色預警在下午2點41分立即升級成黃色。
南京1小時倒下54個玄武湖
根據南京氣象臺的統計數據,昨天浦口、城區、江寧的降雨超過100毫米,屬於大暴雨。南京氣象臺工作人員稱,昨天的雨當之無愧地是今年入汛以來的最強暴雨。
「南京瞬時倒下54個玄武湖。」昨天,網上一組數據嚇倒不少網友。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最早發布此數據的是「@南京發布」。
「@南京發布」微博稱:「南京市氣象臺05時發布暴雨警報,今天雨最大時,每小時降雨量或達30-50毫米,相當於一小時衝全城倒下3.3億噸水,等於54個玄武湖,算到每個人頭上,要被40噸水洗刷一遍 。」
這究竟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南京發布」工作人員說,這是他們自己計算的,南京全市面積大概6000多平方公裡,如果按照50毫米的降雨量高度來計算,整體體積約是3.3億立方米,而每立方米是一噸水,如此計算就是一小時下了3.3億噸水。按照玄武湖目前蓄水量610萬噸換算,相當於每小時倒下54個玄武湖的量。工作人員說,其實這麼換算,沒別的意思,就是為了更形象化,讓大家對暴雨有更深刻的感受。
對此,南京氣象專家表示,這麼計算很形象,按照這個公式,數據也差不多。不過,南京各個區域的降雨量都不同,從嚴謹性上,不能籠統的用一個降雨量來乘以全市總面積。
南京三日天氣
今天 多雲到晴,東北風4到5級陣風6級,20~27℃
明天 多雲到陰,16~27℃
後天 晴到多雲,18~30℃
分析
這場降水由一條
大尺度的雨帶造成
這場降雨的影響範圍特別廣,整個江蘇昨天都深陷暴雨泥潭,尤其是沿江一帶,被暴雨圍困了一天。江蘇省氣象臺昨天7點55分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到了上午11時,最大降水地點在啟東,其次是南京;8點至13點,最大降雨地點變成鎮江;14時至15時,南京浦口又奪回最強降水的寶座。
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劉梅告訴記者,這場雨可以算是今年入汛以來江蘇出現的範圍最廣、最大的一次降雨。而且,這場降雨不僅影響到江蘇,周圍多地也都受它控制,「背景」很強大。
江蘇的這次降雨和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降水屬於同一條雨帶,是一個大尺度系統。從中央氣象臺網站上發布的降水圖上可以看出,這條雨帶貫穿了大半段長江流域,從西南的貴州一直綿延到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直到長江入海口的上海。
為什麼降水這麼猛呢?劉梅告訴記者,這是由於暖溼氣流太強大,再加上前兩天上升的氣溫更是為它儲存了熱量,水汽充足,暖溼氣流迎頭遇上了高壓槽,降水一發不可收拾。
這麼強的降水不會是拉開了梅雨季節的帷幕吧?南京氣象臺工作人員透露,從目前來看南京在6月10日之前不會入梅。今天,副熱帶高壓帶往南壓,雨帶逐漸消失,降水到今天也可以告一段落了。今天南京終於雨過天晴,明後天也都是大晴天,好好享受陽光吧。
影響
南京主城區至少出現24處積水點
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 通訊員 趙淵 王驍)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城區防汛指揮部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4點,城區最大降雨量在棲霞區國際賽馬場附近,雨量約158毫米。玄武湖水位已逼近警戒水位。主城區至少出現24處積水點,最深水位有1米左右。
南京哪些地方出現了積水?相關人員介紹,水深要達到10釐米,面積要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才可以算作一處積淹點。昨天這樣的積水點至少有24處,而原因也是各不相同。
玄武大道與環陵路路口出現大量積水,導致交通都處於癱瘓狀態。相關人員介紹,這主要是由於紫金山上的山洪傾瀉,造成多段大面積積水。龍蟠南路寧蕪鐵路人行通道,由於是下穿式通道,很容易積水。太陽宮地鐵站工地周邊,由於太陽宮和地鐵4號線都在圍擋施工,排水不暢,所以出現了積水。新莊廣場一帶還是老問題,排水不暢。
相關人員說,這次對重點易積水點已經提前布控,比如燕山路萬達廣場臨時泵站已經提前開機抽排,所以積水情況比以往要好。
昨天,不少市民發現,暴雨傾盆,除了老城區,像是仙林大道這樣的新城也出現了大量積水。「仙林大道路寬,而且是新城,地下網管都是新規劃後建設的,怎麼也會積水?」相關人員解釋說,主要是仙林那一片區是昨天雨量最大的點,下得急而且大。此外,這個地帶還和環陵路相通,直接承接了紫金山下來經環陵路而來的水,所以造成了積水。
秦淮河東山水位昨超警戒
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昨天的暴雨,對南京長江水位有沒有造成影響?昨天,記者從南京市防汛防旱指揮部了解到,暴雨對南京長江下關水位影響不大,但秦淮河東山水位已經超警戒。據了解,今年長江中下遊地區有可能出現洪澇,南京長江下關水位可能會到9米,超8.5米的警戒水位。
南京市防汛防旱指揮部相關人員介紹,受此次降雨影響,秦淮河、滁河水位迅速上漲。截至昨天傍晚6點,秦淮河東山水位由8時的7.61米漲至8.69米(超警戒0.19米),呈繼續上漲趨勢;滁河曉橋水位由8時的6.49米漲至7.42米,呈繼續上漲趨勢。全市251座中小型水庫中,共有34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加緊洩洪。針對秦淮河流域降雨較大的情況,他們也協調省防辦開啟秦淮新河閘、加大武定門閘下洩流量,儘快將秦淮河東山站水位控制在警戒水位以內。
相關人員介紹,昨天長江下關水位達6.86米,與往年基本持平,受暴雨影響不大。他介紹,雖然長江上遊來水增多,但是南京長江水位今年水位基數比較低,所以目前狀況平穩。但是隨著長江上遊來水增多,今年不排除會有洪澇的可能,南京長江下關水位有可能達到9米,超8.5米的警戒水位。
大雨對「菜籃子」影響不大
菜價迎來季節性下跌
快報訊(記者 張瑜)昨天的暴雨讓不少市民有點措手不及,尤其是給大家出行帶來很多不便。不過,從市場的情況看,這次雨水天氣對「菜籃子」的影響倒不是很大,根據物價部門的監測,多數蔬菜品種的價格與前天相差不大,各大菜場也都供應正常。
從昨天凌晨開始,南京的雨就下個不停。很多家庭主婦看雨下得大,沒有出門買菜,但也有不少人開始擔心,這場雨會不會讓菜價漲起來呢?昨天上午,南京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的政務微博「@南京價格監測」發布了當天菜價信息。記者發現,蔬菜類中青椒2.8元/斤、西紅柿2元/斤、四季豆3元/斤,此外,莧菜、洋蔥都是2元/斤,空心菜、生菜和冬瓜都是1.8元/斤,豇豆價格稍貴一些,每斤賣到4元。跟6月1日對比來看,蔬菜價格總體上並沒多大變化。
「一般來說,這樣的大雨只下一天的話,對當天的菜價影響不大的,除非是連續下幾天,可能就對市場上的菜價有影響了。」科巷菜場裡一位賣菜的攤販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稱,最近氣溫升高,對蔬菜的生長、採摘都很有利,所以市場上蔬菜供應也很充足,價格也出現回落態勢。來自南京眾彩物流批發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3個蔬菜品種「集合均價」為4.84元/公斤,較前期環比下跌5.65%。其中有51個品種下跌,韭菜、花菜、大蔥跌幅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