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葉還能做成茶?10月28日上午,在「2017第七屆河北國際茶業博覽會」的「御葉坊」紅薯葉茶展臺前,人們抱著對這一新鮮「茶」的好奇,紛紛品嘗、購買,對其色澤和口感讚不絕口。
據介紹,「御葉坊」紅薯葉茶來自於深度貧困村行唐縣上方鄉西城仔村。工作組成員通過引導當地村民對農產品進行精細化加工,打開市場銷路,幫助當地貧困戶成功脫貧。
神威藥業董事長李振江也到場,向媒體、市民介紹紅薯葉茶的特點、功效,當起了義務「推銷員」。
西城仔村黨支部書記顧雙年告訴記者:「紅薯葉本是紅薯產業的副產品,往年大多都白白的扔掉了。工作組幫助我們村開發出了紅薯葉茶,把紅薯葉變廢為寶,不僅給村民脫貧致富開闢了一條新路,同時也給大家保護健康提供了新渠道。」顧雙年介紹,村民採葉、搓茶每人每天可獲得70-100元不等的收入,60、70歲具有低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也可參與;成品茶外銷,每斤給村集體帶來30-50%的利潤。
紅薯全身都是寶。「御葉坊」就是基於西城仔村優質紅薯葉製成的生態有機保健茶。它保留了紅薯葉原有的營養成分和醫藥保健作用,無農藥殘留,鉛、鎘、汞等對人體有害重金屬含量幾乎為零。河北在海外上市的中藥企業神威藥業集團檢測機構出具的權威檢測報告顯示,該茶含有的槲皮素、山奈素極為豐富,對抗癌、排毒、提高免疫力等具有良好功效。
為落實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號召,他們綜合借鑑武夷山巖茶、雲南普洱茶、西湖龍井茶的製作工藝,研製開發出具有北方特色的紅薯葉制茶工藝,把紅薯種植收益推向最大化。為保證茶葉質量,他們特邀請河北省茶葉協會十名專業品茶師品嘗後,對其茶葉的外形、湯色、口感、香氣、茶韻、色澤等指標均給予高度評價,增強了村裡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的信心。
上方鄉鄉長高俊英說,紅薯產業是行唐縣的特色產業,紅薯葉茶的開發利用收益遠高於紅薯,一旦形成規模,不僅能有效帶動西城仔村百姓脫貧致富,而且對周圍村、乃至全縣發展壯大特色農業產業都具有帶動示範效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國稅局駐村工作組的同志們很辛苦、很敬業,我為他們為扶貧工作作出的努力和貢獻點讚。」高俊英說。
除了創新開發出紅薯葉茶,對扶貧工作深耕細作,取得令人欣喜的扶貧成果。在市局幫助下,他們為村硬化了街道,建設了小米加工廠,為集體股份社購置了,紅薯、穀子播種所需的耕地、播種、收割等機器設備,為發展集體經濟,形成有機無公害穀子、紅薯產業化、規模化奠定了堅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