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難覓「24小時藥店」 凌晨買藥跑遍大半城區
2008年09月03日 16:36 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晨報
發表評論
為了保障居民在夜間能夠正常購買到所需的藥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04年出臺的《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藥品零售企業應「具有能夠配備滿足當地消費者所需藥品的能力,並能保證24小時供應」。該《辦法》至今已經頒布4年有餘,而記者採訪發現,由於夜間售藥利潤低、入不敷出,在蘭州城區,已經很難找到24小時藥店。
踏訪:市區難覓「24小時藥店」
8月31日凌晨,家住蘭州西站的市民劉女士的孩子突然拉肚子,家裡備的止瀉藥正好用完。凌晨1時左右,心急如焚的她跑出去給孩子買藥,可在街上轉了半個多小時,竟未見一家藥店開門,最後還是打的到離家較遠的一家醫院才買到止瀉藥。「以前我看新聞說藥店實行24小時營業,這次跑了大半個城區,雖然看到有的藥店掛著24小時營業的招牌,但卻是大門緊鎖,現在是不是沒有24小時營業的藥店了?」接到劉女士的反映後,9月1日晚11時,記者從文化宮沿西津東路往西站方向走訪,沿途經過了11家規模不等的藥店,然而只有眾友西站藥店還在營業。 9月2日,就「夜店」問題記者聯繫了部分在蘭州具有一定規模的醫藥連鎖店。眾友藥店表示,公司下屬的68家連鎖店中有10餘個藥店實行「24小時營業」;萬民藥店表示目前只在鐵路局店設置了「夜間售藥窗口」。而同樣擁有不少連鎖店的德生堂、惠仁堂等藥店則一般在晚9時30分—10時就正式「打烊」。
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市民。有7位市民表示,目前居民小區附近開設這項服務的藥店很難找見。
藥店:購藥者寥寥入不敷出
為了保障居民在夜間能夠買到所需的藥品,2004年開始實施的《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開辦藥品零售企業,必須保證24小時供應。如今,為何藥店經營者們卻不按規定實施?
「剛開始,很多藥房都做起了24小時業務,但是如今能堅持下來的沒有幾家。」一家小型藥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從2004年起開設了24小時夜間售藥窗口,店員輪流值夜班。然而幾個月後,我們發現晚上9時30分以後,購藥者寥寥無幾,而且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備用藥,患者病情稍微重點的,都會直接去醫院。對於藥店來說耗費了人力和財力,致使經營成本上升。」他還給記者算了筆帳,很多時候藥店一個晚上只有一二十塊錢的營業額,有時甚至連續幾晚都無人光顧,而如果堅持24小時營業,就須配備兩名人手,如果再加上水電的消耗,每個月至少要增加近千元的經營成本。這位負責人還表示,有的藥店掛「24小時售藥」的牌子,是為提升藥店的對外形象。
藥監:不設24小時窗口視為違規
對此,記者採訪了藥監部門有關負責人。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藥店不按規定進行24小時營業,這已經違反了相關的法規。而且作為藥店,它並未盡到其相應的義務和職責,給消費者的權益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同時也對行業和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他表示,藥店在夜間可以關門,但售藥窗口必須24小時有人值班,讓急需夜間用藥的老百姓能夠及時買到所需藥品。對於那些不能達到要求的藥店,藥監局會做出相應處理。(趙匯)
【編輯:朱博】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