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蒙頂山茶第一背簍清新上市 新茶採摘序入「春天」

2020-12-06 四川在線

2月20日清晨,

薄薄煙雨蒙頂茶山上,

頭戴鬥笠、口罩,身背竹簍的茶農忙碌其中,

2020年蒙頂山茶第一背簍清新上市

受疫情影響,本次活動以網絡直播為主,與省內四川日報全媒體集群、四川省廣播電視臺兩大主流媒體合作,通過央視頻、央視新聞、四川在線、川報觀察、四川新聞、直播四川和四川觀察、茶源名山、今日頭條、抖音等,共計13個平臺同步直播。

截止當日下午3時,包括央視新聞、四川在線、川報觀察和四川觀察、直播四川等各平臺直播觀看點擊超過8000萬。其中,央視新聞慢直播茶園點擊超過7400萬,四川在線、川報觀察、四川新聞和四川觀察、直播四川、今日頭條等平臺點擊超過600萬。

明前茶「貴」 蒙頂山防疫春採兩不誤

綿延茶山上,經過漫長的冬季生長,新芽萌出的蒙頂山明前茶芽色澤青綠。食指拇指輕輕提採,針尖小葉鮮嫩欲滴。「千萬不能掐,會破壞茶芽。」國家一級評茶技師蔣丹不忘提醒直播鏡頭前的網友:「採茶的手法很重要。」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位於神奇北緯30°的蒙頂山是中國種茶業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生態自然環境優異,多霧多雨氣候為茶葉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先輩、植茶始祖吳理真早在2000多年前,便在這裡開創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作為中國十大茶葉品牌之一,蒙頂山茶於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始作貢茶,是天子飲用和祭祀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1169年從無間斷。2019年以33.65億元價值,排名當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八。

明前茶,貴如金,蒙頂山的明前茶亦更珍貴。雅安名山區農業農村局茶葉專家鍾國林解釋,茶樹經過一個冬季的「養精蓄銳」,茶多酚、胺基酸等含量更高;湯色黃綠明亮、滋味回甘;初春氣溫較低,病蟲害少,飲用安全係數更高。「營養、安全、口感好,這幾點可以說是明前茶珍貴的關鍵詞。」他總結。

蒙頂山春芽採摘一直以來都是雅安名山春茶上市的風向標,鍾國林介紹,今年名山春茶自2月12日開始採摘,從今天開始,就進入大面積採摘階段了,我們防疫春採兩不誤。

「雲」炒茶觀茶衝茶 品蒙頂山茶文化

離開茶園,直播鏡頭切入一套行雲流水的非遺茶道「龍行十八式」表演:蛟龍出海、白龍過江、烏龍擺尾……手持一米多長嘴壺的摻茶師,翻轉騰挪、提壺把盞,將壺中水精準注入杯盞中,式式龍行雲動,招招景馳浪奔。

蔣丹介紹,「龍行十八式」融傳統茶道、武術、舞蹈、禪學於一體,最初起源於川西街頭蓋碗茶館,因其空間狹小、摻茶不便。摻茶師至少需要三五年的修行,才能初步習成。

「龍行十八式」之後,靜心禪樂聲起,燙杯、賞茶、投茶、潤茶、衝水……兩位儀態曼妙的紅衣女子分示玻璃杯和蓋碗茶藝,與「龍行十八式」形成一動一靜對比。「玻璃杯便於觀察湯色茶底,蓋碗更宜聞香。」蔣丹解釋。

炒茶工具也搬到了鏡頭前,制茶師雙手在高溫鐵鍋中翻炒茶葉「殺青」,去掉嫩芽中的青草味和苦澀味;在圓竹篩裡滾動團揉「殺青」後的茶葉,初步成卷緊成條的形狀,再二次炒青。「制茶要經過『三炒三揉』工序。」蔣丹稱,「翻滾、揉捻都很講究技巧,要均勻,稍不注意還容易燙手。」

觀茶色、聞茶香。不同的茶葉該如何泡,如何品,也是有講究。蔣丹給鏡頭前的網友展示了產自蒙頂山的甘露、黃芽、石花、紅茶四種茶葉衝泡方式。「用玻璃杯衝泡綠茶的水7分滿即可,先倒水後投茶。」衝泡甘露時,蔣丹賣了個關子,茶香撲鼻時,但見茶葉徐徐沉入杯底,「茶葉的生命再次綻放了。」她笑道。85度水蓋碗衝泡黃芽,「『春風拂面』靜待茶湯出色,不妨聞聞蓋香。」她說,「這是蓋碗茶的獨特體驗。」

研名山茶經濟 綠色發展助農增收

雅安名山區是茶葉種植大縣,茶園面積達35.2萬畝,茶產業綜合年產值達60多億元,是名山區的經濟支柱,輻射全省,帶動200多萬農戶增產增收。

一番茶文化「雲」品味後,直播切入簡短的訪談,帶領網友輕鬆研讀蒙頂山茶經濟。

「好茶是種出來的,關鍵是原料。」談到如何助農幫農,四川蒙頂山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先文介紹,公司在貧困村馬嶺鎮天目村建茶園基地,採用「公司+村組+農戶」的模式,資金補貼農戶管護茶葉,請專家培訓茶農種植水平,帶動天目村90餘戶茶葉種植戶年均增收總額達到600餘萬元。

「我們天目村有2000多畝茶園,以前每畝僅4000元收入,如今提高到7000元以上。」天目村第一書記鄭奎稱,「由茶企收購鮮葉,也解決了山高地遠賣茶難的困境,加上崗位、補貼、培訓等,切實帶動了村戶收入增加,戶均年收入增收3萬元,走上了綠色生態致富之路。

雅安名山茶葉銷往全國各地,以往蒙頂山春茶上市時,批量茶葉向外輸出,各地茶商雲集考察收購,爭先搶購新茶。據介紹,當前特殊形勢下,名山調整傳統茶葉交易模式,按照規定有序逐步開放茶葉市場,做好茶農茶工防護工作,建立區、鎮、村三級用工信息服務平臺,統一為外來茶商提供服務外,推出了激勵政策和措施,鼓勵茶企開通多渠道、多形式的電商銷售平臺,藉助網絡的力量宣傳銷售名山春茶。名山茶葉加工企業也做好了春茶生產銷售準備,有序復工復產中,一派春日欣欣向榮。

速來圍觀!2020蒙頂山茶第一背簍驚豔上市!

速看!明起多趟進出川動車將恢復!具體車次來了!

自貢學校開學時間定了?網警闢謠:假的!

記者:鄧童童

攝影:黃剛

編輯:海水正藍

相關焦點

  • 蒙頂山茶祖吳理真
    據記載,清皇室每年春天都會派專人來皇茶園選摘春茶,專供祭祀太廟所用。每年的採摘儀式都很莊嚴神聖。首先由當地縣令沐齋焚香,選擇王道吉日。其次,必須請高僧採摘,茶為天地之恩賜,必以恭敬虔誠之心採擷。
  • 最愛的家鄉農產品——蒙頂山茶
    一提到家鄉的特色農產品,我想到的不是什麼好吃的水果或特色蔬菜,因為我的家鄉是「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之稱的蒙頂山。整個縣域都是產茶之鄉,家家戶戶都種茶,所以提到優秀的農產品,我不得不分享家鄉的茶葉——蒙頂山茶。蒙頂山茶是四川省雅安市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亮相第27屆上海國際茶博會
    市作為「世界茶源」「中國藏茶之鄉」,緊緊抓住此次契機,按照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的統一安排,組織四川蒙頂山茶業有限公司、四川省蒙頂皇茶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蒙頂山躍華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茶企參展,並採取品鑑交流、對接合作項目等形式擴大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在上海的影響力。
  • 「茶與山」來自四川蒙頂山上「甘露」香
    我們都知道一副對聯:"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副對聯說的是蒙頂山的"仙茶",蒙頂山也因為是茶的發源地而成為"世界茶文化聖山"。雅安何以滋潤?地形雨,雅安縱橫錯的群山,創造了獨特的「地形雨」。邛崍山脈,層層疊疊,山系巨大。
  • 為何蒙頂山茶,老茶人更喜歡?
    蒙頂山茶的歷史光環1915年,蒙頂山茶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8年,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成都會議」期間品嘗到蒙頂山茶後說:「蒙山茶,要大力發展,要與廣大群眾見面,要和國際友人見面」。白居易還寫有一首《蕭員外寄新蜀茶》,也與蒙頂山茶相關。全詩為:「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徐鉉寫有一首《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提到了蒙頂山茶。全詩為:暖吹入春園,新芽競粲然。
  • 南方有嘉木 非遺愛雅茶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蒙頂山茶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蒙頂山茶文化旅遊節榮獲「中國茶事樣板十佳」稱號;2020年7月,蒙頂山茶榮獲全國茶葉首個「中國氣候好產品」認證;2020年7月,蒙頂山茶地理標誌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
  • 雅安市強力推動雅茶產業轉型發展、提檔升級
    ,那才算真正進入了春天。時間回到2月20日,蒙頂山茶第一背簍茶上市儀式在名山區如期舉行。「除了號召茶廠、茶商通過電話形式與外部市場積極聯繫,政府還鼓勵茶廠、茶商通過抖音等社交媒體,傳遞春茶生產信息,協助茶企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茶葉。」今年,因疫情原因,名山區調整了第一背簍茶上市活動方案,將線下活動調整到線上推廣。
  • 以茶入饌,才是這個春天喚醒味蕾的最佳方式.
    拋開當今茶葉的價格不談,若是能煮出上好的茶雞蛋和奶茶,或是做一道清新的龍井蝦仁,倒也還對得起自己的口腹。不過茶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從一開始就能夠作為原料入菜或者生吃,作為飲料反倒是後來的事情了。 茉莉花玻璃蝦球來自蒙頂山的茉莉花茶三入菜品精選的泰國老虎蝦手工去殼後入茉莉花茶水醃製半小時嫩白香甜的蝦肉與茉莉茶香充分融合口感更富於層次爽口彈牙的蝦肉風味更加飽滿而別致
  • 蒙頂山茶簡介及品種分類
    蒙山茶屬綠茶類,特色名茶品種主要包括蒙頂甘露、蒙頂石花、蒙頂黃芽、蒙山毛峰、蒙山春露茶,在製作上不發酵,製作工序因各茶種各有不同。蒙頂甘露,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新鮮芽葉適當攤放,以高溫殺青,經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觀,條索緊卷,淺綠油潤,香氣高爽,味醇甘鮮,湯黃微碧,清澈明亮。蒙頂石花,嫩芽經殺青後,即在鍋中整形,後經攤涼再入鍋復炒,低溫烘乾。
  • 世界茶文化聖山——蒙頂山上演精彩茶文化盛宴(圖)
    當天,央視《走進中國地理標誌》劇組現場拍攝了各項茶文化活動,該電影採用紀實與現代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手法追溯歷史,以藝術高度感悟蒙頂山茶,深度闡述蒙頂山茶,向全國展現蒙頂山茶文化之精髓,極具歷史、文明、文化和經濟價值。  隨後,來自重慶、成都的30家知名旅行社負責人興致勃勃地參觀了蒙頂山,體驗春茶採摘、加工、製作的樂趣,與蒙頂山旅遊公司就相關合作事宜進行洽淡。
  • 茶讓生活更美好 弘揚蒙頂山茶文化振興雅茶產業
    在新時代下有新作為,我市將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以構建現代茶產業體系,充分挖掘茶和茶文化的價值,做大做強茶產業,做好「茶與美好生活」這篇大文章。名山區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場收集省內外茶樹種質資源材料1500多份,引進優質特色新品種茶樹良種220個,建成「西南第一」的茶樹種質資源基因庫,名山區榮獲「全國第一批區域性良種(茶葉)繁育基地」,年繁育出圃無性系良種茶苗15億株左右,是全國最大的無性系茶樹良種繁育基地。  雅安擁有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3家、全國供銷總社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25家。
  • 探秘世界茶文化聖山 蒙頂山茶耀眼四川茶博會
    記者5月9日獲悉,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農業廳主辦的2012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將於5月17日到20日在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舉行,屆時蒙頂山茶將帶著曾在世博會廣受讚嘆的茶技龍行十八式耀眼亮相茶博會,為川茶崛起搶道開路。
  • 尋茶蒙頂山,花式避暑清涼一夏
    —蒙頂山茶,「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蒙頂山茶從唐朝開始,一直都清朝,1200多年間一直是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所以在古時,想喝上一杯蒙頂山茶,可是非常難得的喲。,公元前53年,吳理真在蒙頂山發現野生茶的藥用功能,於是在蒙頂山五峰之間的一塊凹地上,移植種下七株茶樹,這七株茶樹被後人稱作「仙茶」,於是吳理真就被認為是世界上人工植茶第一人,被後人稱為「種茶始祖」。
  • 【探•棲】在棲霞,把春天泡成一杯茶!
    在棲霞,把春天泡成一杯茶!  棲霞山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耐人尋味。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朝的「茶聖」陸羽來到棲霞山採茶、種茶、品茶,《茶經》的初稿就源於此。  陸羽徜徉於棲霞山,採綠芽,品新茗,汲清泉,試香茶,潛心鑽研茶事。至今,棲霞山中仍留有試茶亭、白乳泉、品外泉、陸羽茶莊等景點,皆與陸羽有關。
  • 蒙頂山茶:為鄉村旅遊添把火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孕育的茶葉品質絕佳,久負盛名,從唐朝開始便是貢品。這裡地處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生態階梯,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氣溫15.4℃,年均無霜期294天,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舒適宜人的氣候,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區位優勢,讓蒙頂山茶名聞天下。
  • 四川非遺體驗之旅|雅安蒙頂山蒙山茶技藝體驗基地
    蒙頂山位於雅安市名山區、雨城區之間。蒙山茶中,蒙頂甘露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為茶中故舊,名茶先驅。蒙山茶是如何製作的呢?雅安蒙頂山蒙山茶技藝體驗基地快來看看吧!蒙山茶傳統製作技藝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是茶馬古道南路邊茶的起點,有悠久、獨特的邊茶文化。雅安茶中的精品當屬蒙山茶,因其傳統的製作技術;優越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且少有工業汙染。茶之品質純淨,雖江南佳茗也不讓其先。
  • 推介雅茶品牌 展示雅茶魅力
    7家茶企參展,並採取品鑑交流、對接合作項目等形式擴大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在上海的影響力。「展館外『蒙頂山茶』『雅安藏茶』兩幅醒目的巨型廣告和20道水旗,成為本屆茶文化旅遊博覽會的焦點,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關注,取得了很好的品牌宣傳效果,進一步提升了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11日上午舉行的四川天府龍芽·品質川茶暨給消費者一杯好茶推介會上,與會領導和嘉賓親身感受了「三品蒙頂山茶」。一品蒙頂山茶,文化醇厚。
  • 四川蒙頂山世界茶之源 品味霧本茶感悟人生路
    中國網10月8日訊 天下蒙頂山,世界茶之源。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品味霧本茶,感悟人生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是世界茶人尋根和朝聖的神往,是世界茶文化聖山,是人類共有的燦爛文明。
  • 雅安周末|南方有嘉木 非遺愛雅茶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蒙頂山茶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蒙頂山茶文化旅遊節榮獲「中國茶事樣板十佳」稱號;2020年7月,蒙頂山茶榮獲全國茶葉首個「中國氣候好產品」認證;2020年7月,蒙頂山茶地理標誌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
  • 如果茶繞不開,那麼還有什麼關於蒙頂山?
    初遇 周末去了一趟蒙頂山,是冒著小雨去的,從蓉城的雨裡一直到雅州的雨裡。還未來得及尋覓仙茶的芳香,便在雲遮霧障的蒙頂山中興奮異常。霧在山間遊動,像畫家潑墨,使原來的山變成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是它給這蒙頂山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雲霧裡還有陣陣雅雨,茶樹應該和我一樣心情愉悅,即使並未任何氣味,茶的芳香似乎已經漫上來了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