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小可
12月1日早晨7時55分,香港著名音樂人黎小田逝世,享年73歲。
降溫天的一大早看到這個消息,不免寒意更濃,仿佛目送一個黃金時代漸漸遠去。
在香港樂壇,黎小田是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2018年農曆大年初二初三,香港紅館還剛剛連開兩晚「黎小田金曲50年作品演唱會」。
他的名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少年黃飛鴻》《太極張三丰》《胭脂扣》《儂本多情》,熟悉的旋律仿佛就迴蕩在耳邊。一生創作的流行曲更有近千首之多。
萬裡長城永不倒 (Live)東山少爺;葉振棠 - 流淌的歌聲 第2期
從童星到「鎮臺之寶」
年輕人大概不知道,這位樂壇小田哥早在5歲時就當童星出道了。1952年,因為父親為長城電影公司配樂,他也考入長城成為童星,直到1963年16歲時出演最後一部電影《金玉滿堂》為止,前後參與過36部電影。成年後還參演了不少影視劇。
黎小田本名黎田英,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作曲家黎草田,母親楊莉君是媒體人,曾主編《新晚報》音樂版面,胞妹黎海寧是現代舞編舞家。自小家教很嚴,學鋼琴是被父親逼的,學不好就會挨藤條打,越是打,黎小田越叛逆,不喜歡古典音樂,喜歡彈吉他。
父親黎草田
母親楊莉君
當童星以後,他曾經參演《兒女經》《可憐天下父母心》《春到海濱》等影片,中場休息的時候還會彈吉他給女主角聽,大家都很享受。但是被父親知道他彈吉他,幾次將吉他踩爛,可是黎小田主意已定,就是喜歡流行音樂。
中學期間,黎小田就開始參與流行樂隊。畢業後他曾去英國留學、工作2年,回港後就開始「夾band」。60年代初,黎小田所就職的夏蕙夜總會,領班正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顧嘉輝,跟著他,黎小田學了不少「打band」知識。
由於從小就是出名的童星,經常在攝影棚進出的黎小田也結識了許多明星,他組成的Combo樂隊(4人)在夜總會非常活潑,名聲大振。
進入70年代,1973年,黎小田在香港TVB第一屆「作曲邀請賽」中獲得季軍,隨即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1975年,他加入麗的電視臺(比TVB更早成立的香港首家有線電視臺),和薛家燕一起主持綜藝節目《家燕與小田》——這個節目之火,類似於TVB的臺柱節目《歡樂今宵》。
「家燕與小田」組合不僅家喻戶曉,還出過同名唱片。
時值電視劇製作高峰,黎小田除了主持節目,還充分發揮自己的音樂才能,為麗的眾多電視劇創作主題歌曲——《變色龍》《天蠶變》《俠盜風流》《換到千般恨》《情人箭》《太極張三丰》《浮生六劫》《大內群英》《人在旅途灑淚時》《大地恩情》《甜甜廿四味》《遊俠張三丰》《少年黃飛鴻》……80後一定還記得當年「粵語連續劇主題歌金曲」幾乎是家家都會擁有的磁帶品種。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仍然以演唱英文流行曲為主,所以黎小田創作粵語歌,強調一定要有悅耳的旋律,不然就無法吸引人。
天皇巨星的幕後軍師
1976年,麗的電視臺創辦首屆「亞洲業餘歌唱比賽」,黎小田是評委之一。第二年,黎小田仍坐在臺下,而臺上唱歌的,是張國榮。
兩人後來的多年合作,就從臺下一句「It doesn’t make sense」開始。
當時張國榮不清楚參加比賽演唱的歌曲有時間限制,自選了一首長達7分多鐘的Donald Richard McLean《American Pie》參賽,剛唱幾句就被評委黎小田「叮」。
「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有個肥仔坐在中間,我剛唱3句他已經按鈴了。我就說,可不可以讓我清唱啊,鍾景輝先生說可以,肥仔就說,好,然後用好藐視的眼光看著我。」張國榮後來回憶,「哼,死肥仔,這麼有種,按我鈴。終於我唱了大半首歌之後呢,就沒人按我鈴,然後一路合作到現在。」
雖然按了鈴,但黎小田對這個年輕人其實是高看一眼的:「這個俊小子,以一首長7分多鐘的英文歌來參賽。雖然他唱得很好,但是一個歌唱比賽是沒可能讓他把整首歌唱完,必須要改短一點,他當時給我的回應就是『It doesn’t makesense』,因為他覺得歌詞有起承轉接,改短了便沒有意思。當時他的唱腔比較幼嫩,但外型已非常smart。可能因為他曾在英國留學,我跟他一談就發覺他很有主見。當時第一名的一位是自作一曲《朦朧夜雨裡》來參賽,所以他只能得個第二。」
張國榮得亞軍出道以後,第一支原創歌曲就是黎小田作曲的《追族》。最初兩張唱片被他自稱為「雞仔聲」,反響不算好。黎小田眼看著他屢敗屢戰,為了維持生計,在酒廊獻唱,「這對他來說是很好的磨練機會,酒廊有即場的樂隊伴奏,他也有機會直接面對臺下的觀眾,學習如何搞氣氛,當有喝倒彩聲、有掌聲時,當如何應付。」
1982年,黎小田轉投TVB新創辦的唱片公司華星娛樂,同年張國榮也籤約華星,兩人的合作於是從麗的延續到華星。
「他的節拍感很強,音域很廣,可以唱到15度,每首歌給他聽兩次他就可以唱出來。由於他本身是唱英文歌的,他可以很容易便捉到一首歌的起承轉合,更加懂得運用抑揚頓挫來表達感情,這都是他的優點。」黎小田惜才,為張國榮設計了特別的唱腔,使他從「雞仔」變身「貓王」,「我將他的key儘量壓低,他的鼻腔聲是很靚的,有點似貓王,只要他儘量壓低來唱就會很sexy。」
張國榮在華星的第一張唱片《風繼續吹》就是黎小田監製,一炮打響。此後,張國榮在華星時期的每一張唱片都由黎小田監製,《愛火》則由二人合作監製,師傅帶出徒弟,「我們一起錄唱片時,一發現有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就會播出來聽,他又會把整首歌重新再唱,其實他本可以只重複唱那一句,但他都堅持整首歌再唱一次,以保持順暢。因為補唱再接的地方,是會從呼吸聲聽得出來的。現今的樂壇,沒有這樣的歌手了。」
直到1989年宣布退出樂壇,張國榮在告別演唱會上仍不忘與黎小田一彈一唱,演繹二人合作名曲《不怕寂寞》+《我願意》。
張國榮曾經回憶《不怕寂寞》的創作:「黎小田本身是好romantic,好多情的,有一次他作了一首新歌給我,叫《不怕寂寞》。他叫我:榮仔,過來過來,彈首好的歌給你。他彈著彈著呢,還跟著歌詞唱,唱著唱著,我說怎麼有人在哭,原來就是他。」
他還曾為張國榮寫過一曲《緣分有幾多》,其實是送給當時的愛人關菊英的。
可惜與關菊英的婚姻短短2年就因為黎小田的出軌破裂。
儂本多情張國榮 - 熱·情演唱會
《儂本多情》收錄於張國榮1984年個人大碟《LESLIE》中
張國榮曾說黎小田:「他為人呢,就沒什麼的,你看他的樣子就是好像整天想搞笑那樣。」
他也曾在告別演唱會上介紹黎小田給觀眾:「接下來請允許我用少少的時間謝謝三位朋友,他們也是我樂壇旅途裡面重要的人物。第一位是黎小田Michael。你不要見他的樣子好像加菲貓那樣成天搞笑啊,但他每次做起事來都很認真。我記得開頭錄音的時候,常被他罵得狗血淋頭,不過這次我專門邀請他來幫我做嘉賓,理由就是,因為我想請他來分享我今次演唱會的快樂。」
而黎小田生前也說:「像張國榮這樣有貴族氣質的男歌手,太難找接班人了。」
黎小田和梅豔芳的淵源也頗長,梅家小姐妹也是童星,很小就上過《家燕與小田》,在節目裡演唱粵劇名曲《帝女花》。
1982年,TVB也效仿麗的舉辦「新秀歌唱大賽」,讓評委黎小田去歌舞廳物色參賽人選。黎小田聽說灣仔某舞廳有一對姐妹唱得不錯,就去請來參賽——她就是梅豔芳。
梅豔芳主演電影《胭脂扣》的同名主題歌是黎小田作曲,獲得了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主題曲及最佳電影配樂。而她的另一支名曲《似水流年》雖然不是黎作曲,卻也經他加了一段旋律:「《似水流年》原本沒有chorus,於是由我再寫一段加上去。當時華星的高層蘇孝良說這首歌夠簡單,但簡單過頭,只有一段,叫我多寫一段。雖然作曲人沒有我的名字,不過我沒有什麼所謂。」
胭脂扣梅豔芳 - 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
梅豔芳的「人設打造」也有黎小田的參與,加上劉培基的造型設計,將一個怯生生的小女生打造成為大姐大風範,從此冰山劈開,稱霸數十載。
早在1980年,黎小田就在香港大會堂舉行過一場黎小田作品欣賞會,那是香港流行作曲人首開作品演唱會,關正杰、葉振棠、陳秀雯、柳影虹、徐小明、鄭寶雯等重量級歌手悉數登場,足見江湖地位。
如今,羅文、張國榮、梅豔芳、黃霑、黎小田相繼離世,一個接一個,帶走了香港樂壇重量級人物,隨著一個黃金時代的漸漸隱去,天堂合唱團此時應該很熱鬧吧。
曾幾何時,黃霑為黎小田的《問我》填詞,黎小田覺得有兩三個字不太好,自己作了改動,結果讓黃霑在報紙上大罵三天。只是罵過之後,兩人還是好友,依然不停合作。
如今我們懷念黃金時代,也正因為黃金時代裡有這樣的性情中人。
離去前的最後一個夜晚,薛家燕帶著一批好友為黎小田唱歌,唱他的名曲,唱足一整晚。「雖然他是閉上了眼睛,但我們深深感覺到他欣然地聽著,我的眼淚忍不住不斷地流下……」
來源: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