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費志榮、王乃學、蔡錦軍等領導在海事局指揮中心研究救援方案。 本報記者 許振國 攝
圖片說明:乘客們平安上岸。 許振國 攝
圖片說明:醫務人員第一時間向旅客詢問身體情況。 許振國 攝
圖片說明:救援船隻正在進行救援。(南海救助局提供)
3月24日早上8時27分,承載794名旅客和船員的「北遊25」輪穩穩地停靠在潿洲島西角碼頭。此時此刻,船上所有人員以及在岸上等待的人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這心,已整整懸了17個小時。
3月23日下午,「北遊25」輪像往常一樣從北海國際客運碼頭出發,駛往潿洲島。15時許,正準備靠泊西角碼頭時,海上出現瞬時大風,加上潮位過低,「北遊25」輪被風浪推移80米後,在附近海灘擱淺。770名旅客和24名船員一下子陷入困境。
險情就是命令!危急關頭,按照交通運輸部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指示,北海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幹部群眾迅速展開長達17個小時的救援行動,最終取得勝利,顯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北海力量。
與時間賽跑,各路救援力量火速集結
回顧17個小時的救援歷程,每一分每一秒的動態和進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險情發生後,全國政協副主席、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充分研究救助方案和措施,把旅客安全擺在首位,安全有序地展開救援。
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自治區主席陳武也第一時間作出指示,要求採取有力措施,及時救助,確保旅客、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以自治區副主席費志榮為組長的自治區指導組火速趕到北海,對救助工作進行指揮指導。
北海市委、市政府成立現場處置工作指揮部,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乃學,市長蔡錦軍擔任指揮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黃江,副市長陳勳擔任副指揮長,下設海上救援指揮組、食品物資供應組、潿洲島旅遊區指揮組、遊客安撫疏導組、醫療救治組、輿論引導組、氣象服務組,市委常委、秘書長彭鳴達,市政府秘書長鄭定雄也一起加入救援工作。
經過評估,北海海上搜救中心啟動Ⅰ級應急響應,立即協調附近的拖輪「廈港拖16」、「南海210」到達事發海域,協助「北遊25」輪脫淺;協調「南海救131」在「北遊25」輪附近警戒待命,保障遊客安全。
3月23日17時25分許,「南海救131」、「廈港拖16」、「南海210」就位;搜救中心指定「南海救131」為現場指揮船舶,要求與遇險船以及兩艘拖輪現場研究脫淺方案。
17時33分,「北遊15」輪到達事發地附近待命。正在執行海上安保任務的「海巡1005」也前往協助救助,「南海救202」也從海口出發趕往事發水域。
「海巡1001」、「「德渝」輪、「德浜」輪、「北遊18」輪……各方救援力量朝著同一個方向集結,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救援迅速展開。
不眠不休,迎著風浪守護平安
然而,海上風浪並沒有因為救援力量的增強而減弱。擱淺時間拖延越久,危險越大。
3月23日20時,經過現場細緻的勘查,「南海救131」 「德渝」輪決定利用海面上出現的高潮時機,對「北遊25」輪實施脫淺作業。但因水位不夠,脫淺並未成功。
脫淺作業失敗後,救援人員嘗試利用快艇分批接駁遊客上岸。無奈天氣惡劣,海浪一個接著一個,快艇在海面上搖搖晃晃,根本無法靠近擱淺船隻。
在實施救援的同時,潿洲島管委會準備了76箱礦泉水(每箱24瓶)、900瓶八寶粥、900桶方便麵提供給旅客食用。但是,要把這些食物送上遇險輪船並不容易。海面風浪太大,運輸食物的快艇冒著隨時可能被「北遊25」輪碰撞衝翻的危險,好不容易才靠近客船。工作人員迅速打開艙門,通過纜繩將補給物資吊運上船。
24日2時14分,獲悉「北遊25」輪上一名旅客身體出現不適。潿洲鎮中心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不顧個人安危,頂著風浪強行登船。他對「北遊25」輪的每一個客艙開展認真的巡查,對身體不適的旅客進行檢查治療。
3時許,來自海事、派出所、消防等部門的24名工作人員也登上「北遊25」輪,在安撫旅客的同時,與船長研究救援相關工作。
3時05分,「德渝」輪用纜繩帶上「北遊25」輪船首,艉纜系上西角碼頭,以穩定「北遊25」輪的船位。
夜已深,770名旅客在平穩的船舶裡漸漸進入夢鄉。他們並不知道,設在北海海事局的指揮部燈火通明。
為確保他們的平安,費志榮、王乃學、蔡錦軍等全體救援人員不休不眠,持續關注船舶、天氣、水位、遊客等情況,反覆研究討論脫淺、接駁、防護、疏散、應急等方案。
根據對實際情況的評估,指揮部制定了8套方案,並與上級部門視頻連線,研究方案的安全性。
潿洲島海域同樣是燈光璀璨。「海巡1005」、「南海救131」、「德渝」輪等多艘救援船隻用燈光照暖被困旅客的心,共同守護「北遊25」輪平安。近200名工作人員堅守在潿洲島碼頭,準備好岸上後續接待工作,等待遊客安全上島。
有驚無險,「北遊25」輪成功脫淺
海事部門牽頭船檢、救助基地、客船公司等單位連夜制定了最穩妥的施救方案,經現場處置工作指揮部批准,並上報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和廣西海上搜救中心。
24日5時,指揮部兵分兩路組織救援。王乃學、黃江、彭鳴達等市領導在指揮部協調救援工作。陳勳帶領應急管理、交通運輸、旅遊文體、海事等部門乘船上島,組織先期準備工作。緊接著,5時30分,費志榮、蔡錦軍率領自治區應急廳、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廣西海事局、南海救助局北海基地、中國船級社北海辦事處負責人乘船前往潿洲島,現場指揮開展救援工作。
期間,交通運輸部召開聽取自治區政府救助情況匯報會,楊傳堂、李小鵬、陳武共同研究善後、應急、險情調查等方案。
事發現場,3艘大馬力拖輪和「海巡1005」在現場警戒,小型衝鋒舟、救生員在周邊海域保護,醫務人員、潛水員在岸上待命,岸上後續接待工作已準備到位。
一切準備就緒,施救開始。
記者在現場看到,7時,「南海救202」嘗試並靠「北遊25」輪右舷,實施旅客轉移。由於兩船主甲板面存在著高度差,而風浪仍較大,「南海救202」隨浪顛簸,無法進行人員轉移。
在「南海救202」並靠的同時,指揮部有條不紊部署拖帶作業的準備工作。
眼看潮水上漲,指揮部當機立斷,要求「南海救202」立即撤離現場。
7時55分,「德渝」輪、「德浜」輪對「北遊25」輪實施拖帶作業。在兩艘拖輪的牽引下,「北遊25」輪緩緩駛向大海深處,成功脫淺!
守望相助,愛心傳遞溫暖
8時27分,「北遊25」輪順利停靠潿洲島西角碼頭,旅客分批有序地下船。此時,在碼頭等候已久的工作人員熱情相迎,一邊幫旅客提行李,一邊引導旅客乘坐觀光車離開碼頭。
「來,喝一碗薑糖水暖暖身子。」「別著急,我們為您在北海購買了奶粉尿布,準備送過來。」「還沒訂酒店的話,來我家客棧住,免費的。」……24日上午,潿洲島暖流湧動,政府、商家、志願者、新繹遊船有限公司紛紛向被困旅客伸出援助之手。
來自四川樂山的聶女士接過一碗薑糖水,感動得紅了眼眶。她對記者說,突如其來的險情讓她十分慌亂。但看著那麼多人冒著危險來救他們,她的心一下子踏實了。更沒想到的是,下船了還能享受熱情周到的服務,來自各方的拳拳愛心,讓她倍感溫暖。
24日上午,費志榮、蔡錦軍、陳勳帶領相關部門人員到客棧看望被困旅客,傾聽旅客的訴求。
「這個小插曲,並不會影響我遊玩潿洲島的心情。」來自北京的李先生對記者說,當地政府部門全力以赴救援,提供了周到細緻的服務,給遊客免了景區門票,客船公司補償來回程船票,商家還免費提供住宿。這樣有愛的城市,這樣有愛的潿洲島,他還會再來,也會介紹親朋好友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