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2020年步入尾聲,企業陸續開始年會策劃與部署。面對疫情,不少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但能夠團結凝聚人才、彰顯自身品牌實力的企業年會,無論怎樣都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選擇傳統模式的「酒店+演藝」的年會外,部分企業也轉向茶話會或者度假式年會。面對年輕員工,轟趴館、酒吧等場地成為舉辦年會的熱門場所。近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企業、酒店及活動執行公司,算了算這屆年會的經濟帳。
傳統與創意都不丟
「我們有一部分一線員工,連續幾年了一直沒有機會參與年會,畢竟廠區機器不能停,但是今年我們也考慮到疫情防控,就準備在元旦前一天多給職工放一天假,上午開年會,中午聚餐,下午就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了。」28日,濟南萬榮興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榮枚剛剛通過了年會的方案,他希望在今年能夠讓大家有一個溫暖的回憶,特意讓活動執行公司將現場打造成暖色調,而且職工可以邀約自己的家人一起參加年會,這個「傳統」也從十年前一直堅持到現在。
榮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以前做年會的形式比較俗套,基本上就是租用一個酒店的場地,領導發言、職工表演節目,另外再邀請一些外面的演藝團體,但是今年他們希望能夠增添一些親情的環節,比如丈夫給妻子的一封信,孩子給母親的一份禮物,以這樣的形式喚起員工感恩的、溫暖的心。
與製造業、農業等產業相比,網際網路、文化產業等領域的從業者多為「90後」年輕員工,與傳統形式相比,年會也有了多種創意,不再局限於臺上臺下的形式。
「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在24歲,出臺了三種方案後,大家普遍要求『轟趴』。」易聯信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HR總監季珊珊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網際網路公司主要的工作場景就是電腦前,而且很多一線技術人員每周加班比較辛苦,考慮到年輕人的需求,年會方案就選擇「轟趴」方式,也在某種程度上讓年輕員工「放飛」。
近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了濟南多家酒店和轟趴館等場所,不少店家均表示,在嚴格遵守防疫規定的基礎上,今年年會接待數量與去年持平,但是不少新場館和轟趴館的接待量卻大幅激增,一直到春節前都滿場。
DIY業務量增長
「年會的費用根據公司需求從幾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主要是由租用場地、宴會餐飲、演員節目、現場搭建等部分組成。」濟南艾菲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宇給經濟導報記者算了筆帳。他透露,今年年會的活動不太「掙錢」,畢竟不少公司縮減了相關的支出費用,以前每年年末的活動能夠佔據公司年收入的三成,一場最普通的年會活動利潤也能夠達到5萬元以上。
一些員工對節目表演中頗為發愁,網上由此出現了一批代寫、培訓等服務。經濟導報記者登錄多個購物平臺,以「年會劇本」為關鍵詞搜索,發現不少專業承接年會劇本編排的商家,其中排名最高的商家月銷量在1萬筆以上。在一家專門從事代寫業務的「菲菲的店鋪」簡介中,經濟導報記者看到,該店鋪承接各類文章寫作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定製包括小品、相聲、脫口秀等在內的年會劇本。
「劇本分為原創和非原創兩種。一個表演時長10分鐘的原創劇本需要600元,如果加急還需要支付加急費用,一般兩天內可以出稿。非原創的劇本相對便宜,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簡單修改的劇本,10分鐘價格為400元,而不需要修改的非原創劇本,10分鐘只要200元。」店鋪客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目前這種定製劇本形式非常暢銷,此外店鋪內還有相關的年會教學視頻、裝飾指南等素材銷售,價格較為便宜,500個設計素材打包價只有29.9元。
張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如今開放平臺的物料採購完全可以滿足企業自行DIY,無意中分食了執行活動公司的利潤。「原來我們會一站式完成年會的所有物料及執行,但現在不少企業會自行購買和製作相關物料,預定酒店也是自己預約,相當於砍掉了我們的不少利潤。」
濟南某轟趴館的主理人Amy Chen表示,轟趴館有5個分場館,一晚上包場的價格從3000元起至萬元,在元旦前他們已經陸續接了二十幾場年會,春節前還將迎來小高峰。
試水線上模式
「以前我們嘗試過雲連線一線職工,僅僅是視頻模式,今年考慮到海外代表處以及客戶和經銷商,我們選擇把年會做成『線上+線下』的模式。」有17年外貿服務歷史的山東宏遠達跨境電商有限公司想嘗試利用年會,聯絡和線上拜訪海外員工及客戶。「公司如今在海外有8個代表處,另外還有60多個國家的客戶和經銷商,在海外疫情蔓延嚴峻的情況下,我們希望能夠利用年會慰問和拜訪到他們。」企業副總裁孫遠航表示,目前公司將此計劃傳達給海外員工和經銷商,考慮到時差以及網絡等因素,也可以採取「錄播」的方式。
從線下的歡聚一堂到線上的遠程連線,孫遠航介紹,線下會在主會場做好搭建,通過雲會議方式將主會場與分會場串聯起來。其他無法到達會場的人員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在線觀看,根據是否需要音視頻互動來選擇是以雲會議還是直播方式入會。為了保證現場技術的通暢,企業還專門邀請了一家做雲上會議直播的公司進行全程護航。
張宇表示,往年企業年會中最搶眼的還是行業巨頭,網際網路企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三家都是行業大佬,每年的年會也是「直衝熱搜」,現場員工福利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線上還是線下其實與企業實際情況有關,比如保險類、銷售類型的企業就適合線下活動,畢竟年會是凝聚企業員工的重要方式。」張宇介紹,自己剛剛帶隊某保險公司200名員工從雲南回濟,這種以「旅遊+年會」的模式也成為比較時髦的年會模式。
「線上的模式需要有技術平臺支撐,很多企業也是在海外或者外地員工不方便流動聚集的情況下,被動選擇這種方式。」與海外企業紛紛選擇線上年會的基本情況不同,國內目前防疫形勢好轉,也給線下年會提供了保障。張宇介紹,往年線下內容活動和餐飲都比較充實,但轉到線上如何互動和實施內容,完全沒有概念,感覺更像是在開會。
孫遠航認為,年會的舉行有利於員工及上下級交流感情,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將讓大家更加期待新一年的到來。
(編輯:徐松麗 陳德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