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的一首詩,藏著賈寶玉的兩樁姻緣,曹雪芹煞費苦心

2020-12-12 萍笙賞紅樓

賈寶玉的婚姻大事,不僅牽動了紅樓夢裡人的思緒,也令多少俗世之人牽腸掛肚。夢裡的紅樓上演著悲歡離合,夢外的人只能憑想像來彌補紅樓未完的遺憾,在前世對紅塵心心嚮往的寶玉,今生的結局如何,我們無從得知,或許會為自己的一時衝動買單,抱恨而終;或許會覺得來這世上走一遭,死而無憾。

當然,我們都不是曹雪芹,不知道賈寶玉在臨終前閉上眼的那一刻會想什麼,但他最終的因緣歸宿是誰,曹雪芹已經通過賈雨村交代得清清楚楚。

第一,賈雨村的來歷

賈雨村生於仕宦之家,到了他這一代已經落魄至極,這才決定去京中碰碰運氣。賈雨村初進京城,連房租都付不起,只能在一所破廟裡暫住,以寫字維持生計,幸虧又甄士隱傾囊相助,賈雨村才有幸考上了功名。賈雨村滿懷一腔熱血進入官場,現實卻潑了他一盆冷水,被革職之後雨村投靠到了林如海家,因此才正式引出紅樓夢的主線。

第二,賈雨村的作用

小說開篇寫道,作者因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故曰「甄士隱」云云。但作者又擔心有人(封建力量)阻礙它的筆墨,無可奈何之下, 只能用假語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來,才得以閨閣列傳重見天日,故曰「賈雨村」云云。

曹雪芹將賈雨村安排在開篇第一回,足見對他的重視,事實上,賈雨村除了引出紅樓夢之外,還起到了一個關鍵作用,那就是暗示了賈寶玉的婚事大事。中秋佳節,甄士隱全家舉行了熱鬧非凡的家宴,賈雨村只能在隔壁長嘆,因又思及滿腹才華無處施展,於是對天長嘆,高吟一聯曰「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這句話看似普通,實則韻味非凡。這兩句表面是賈雨村對自己苦未逢時的哀嘆,實則暗指黛玉、寶釵、寶玉三者之間的關係,脂硯齋也對這兩句詩做出了具體點評「表過黛玉,則緊挨上寶釵,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前用二寶合傳,是指黛玉與寶玉前世有過木石前盟的因緣,兩人雖沒有在前世結為夫妻,卻在今生擁有了刻骨銘心的感情。後用二寶合傳,是指寶玉與寶釵雖沒有前世的約定,卻在今生相逢,塑造了一段天造地設的姻緣。

曹雪芹通過對寶玉這兩段姻緣的解說,旨在告訴世人,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婚姻與愛情是不能相輔相成的,有了愛情,便沒有資格得到婚姻;有了婚姻,也沒有資格奢望愛情。因此以愛情為前提的因緣,註定得不到世人的祝福,林黛玉最終只能消香玉隕,薛寶釵才是賈寶玉的命中注定。

相關焦點

  • 賈雨村的一首詩,藏著賈寶玉的兩樁姻緣,曹雪芹煞費苦心
    當然,我們都不是曹雪芹,不知道賈寶玉在臨終前閉上眼的那一刻會想什麼,但他最終的因緣歸宿是誰,曹雪芹已經通過賈雨村交代得清清楚楚。第一,賈雨村的來歷賈雨村生於仕宦之家,到了他這一代已經落魄至極,這才決定去京中碰碰運氣。
  • 薛寶釵嫁給賈雨村?又被曹雪芹忽悠了,讀懂這一下聯消除心中疑惑
    自從賈雨村被甄家丫頭嬌杏多看了一眼,便以為嬌杏有意於他,因而,時時記在心裡。轉眼到了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賈雨村心中對嬌杏的那一番情意又襲上心頭,於是有感而發,吟了一首詩: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如此,甄士隱會不會覺得賈雨村太耽於兒女情長,從而改變對他的看法,或許根本不會資助他進京趕考。毋庸置疑,假若甄士隱聽到了那首詩,肯定有這種可能,不過,曹雪芹不會讓他聽到,為什麼?因為這一首詩一對聯只是借賈雨村之口,來表達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故事。
  • 賈雨村與賈寶玉
    相反,賈寶玉則是傳統的背叛者,厭惡舉業,沒有走經濟仕途,甚至譏諷像賈雨村這樣的人為「祿蠹」,完全走向傳統價值觀的對立面。曹雪芹在第三回中用兩首《西江月》給賈寶玉「畫像」。長期以來,對它多是從「貶中寓褒」的春秋之義進行解讀。不過,我們不妨從儒家文化為正統的價值觀作視角對它作「正解」。
  • 薛寶釵嫁給賈雨村?請看這兩個字的諧音
    自從賈雨村被甄家丫頭嬌杏多看了一眼,便以為嬌杏有意於他,因而,時時記在心裡。轉眼到了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賈雨村心中對嬌杏的那一番情意又襲上心頭,於是有感而發,吟了一首詩: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毋庸置疑,假若甄士隱聽到了那首詩,肯定有這種可能,不過,曹雪芹不會讓他聽到,為什麼?因為這一首詩一對聯只是借賈雨村之口,來表達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故事。
  • 林黛玉的最終姻緣,不是賈寶玉,曹雪芹在第63回寫得很清楚
    賈寶玉生日當晚,群芳夜宴掣花籤,有資格掣得花籤的,都是有姻緣結果之人。像晴雯那麼重要卻沒有花籤,只因為她很早就死了,並沒有姻緣結果。能肯定的是後一首為前一首借鑑。但兩首詩詞所寫都是「昭君出塞」故事。「紅顏自古多薄命」,反倒流傳更廣。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對林黛玉來說主要意思有三個。
  • 紅樓夢裡把賈寶玉罵得一無是處的兩首詞,我們差點被曹雪芹愚弄了
    紅樓夢裡,賈寶玉是曹雪芹筆下的富貴公子,是榮國府的金鳳凰,被賈母、王夫人捧在手心裡,從小到大錦衣玉食,且在女兒堆裡長大,所以他養成了許多在世人看來的壞習慣。比如他喜歡吃女孩嘴上的胭脂,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比如他不喜歡讀仕途經濟之書,卻反而喜歡那些古今小說、傳奇角本之類的雜書。
  • 林黛玉的最終姻緣,不是賈寶玉,曹雪芹在第63回寫得很清楚
    能肯定的是後一首為前一首借鑑。但兩首詩詞所寫都是「昭君出塞」故事。「紅顏自古多薄命」,反倒流傳更廣。將「蓼汀花漵」改為「花漵」,去掉的「蓼汀」出自唐代詩人羅業的《雁》詩。林黛玉的丫頭叫雪雁,賈寶玉生日白天林黛玉作《折足雁》酒令。而王昭君別稱「落雁」,顯而易見林黛玉的人生軌跡與明妃重疊。
  • 賈寶玉去哪了是給林黛玉守墓去了嗎
    賈寶玉去瀟湘館哭祭黛玉,但是也無可奈何。後來,借考功名的機會出家當了和尚。寶玉出家後回到了清埂峰。這是高鶚續的後四十回的描寫,被批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寶玉出家以後去了哪裡?本來高鶚續寫的非常詳盡,說寶玉與一僧一道返回清埂峰下還原了石頭。林黛玉死後還歸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去作她的絳珠仙草。有人說賈寶玉沒有回清埂峰。還說曹雪芹明明白白地寫了有。
  • 薛寶釵的金玉良緣不是賈寶玉而是賈雨村?
    人們普遍認為寶釵那金玉良緣的傳說所指代的是寶釵和寶玉的姻緣,但也有一種看法,認為薛寶釵最後的人生歸宿並不是賈寶玉,而是賈雨村。看過紅樓夢的都知道,作者曹雪芹是一個劇透狂人,他在第五回就已經暗示了紅樓夢裡所有主要人物的命運,同時,在不同的章節中,也有一些細節暗示了後文的情節走向。
  • 紅樓讀書筆記第1回:曹雪芹懼怕文字獄、賈雨村敢談人間萬姓?
    1.曹雪芹到底是怕文字獄呢還是不怕呢?雪芹曹公顯然十分懼怕清朝令人聞風喪膽的文字獄。所以,寫小說時,處處都要說明自己不敢幹涉朝廷。所以小說在第1回前的凡例中就先打了好幾個補丁。由此確實不得不提出一個問題:曹雪芹這個名字會不會是和脂硯齋、孔梅溪、吳玉峰等一樣,是個筆名(或者說別名呢?)畢竟曹雪芹的父親是誰,到現在也說不準呢嘛。雖說小說寫朝廷的筆墨特別少,但總是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還給人一種雲霧繚繞的暗示,加上脂硯齋「草蛇灰線」的提點,陪著真事隱假語存的障眼法,恐怕讓我們讀者很難相信這書沒有絲毫的影射呀。
  • 薛寶釵最後嫁給賈雨村是誤解,曹雪芹評價絕無可能
    ,而是等待賈雨村出手相助!這段對聯賈雨村最初做的時候還是窮書生,卻是一展抱負的言語,甄士隱贊他:「雨村兄真抱負不凡也!」從字面意思上他自比釵玉,自謂明珠蒙塵,敝帚自珍,只等待一個出高價的時機,不鳴則已,一飛沖天。那時的男子當有此氣概。可男子用玉比自己很好,用釵自謂,卻很是不妥,顯然曹雪芹有意將釵黛二人的人生與之掛鈎。
  • 賈寶玉初試雲雨,為何安排劉姥姥進榮國府?曹雪芹:看她啥身份
    不過,在這樣花團錦簇的大觀園內,除了林黛玉和薛寶釵兩大女主外,曹翁正面描寫的進入大觀園的第一個女性,卻是劉姥姥——一個七老八十,滿口村話,見識粗鄙的老太太。以至於現在提到劉姥姥,無論老幼都能來上一句歇後語:劉姥姥進大觀園——洋相百出。
  • 一首曲子,道盡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悽美錯位的愛情故事
    一首曲子,道盡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之間悽美錯位的愛情故事《紅樓夢》中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姑命人為寶玉演奏了一個曲牌名叫《終身誤》,曲中晿道:「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而我心心念念的卻是木石前盟,現在你們看吧,我終日空對著薛寶釵,心裡全是早已仙逝的林妹妹的影子,外表看似美滿的這段姻緣其實是不足道的,即便是寶釵對我舉案齊眉,但終歸不是我所想我所願的,我心頭的這個不情之意到底誰能給我平息。以[終身誤]為曲名,可看出寶玉與寶釵的結合併非自願,而使各自終身抱恨。
  • 賈雨村的一首詩暗示,賈府在朝廷的靠山,其實是他
    紅樓夢裡所寫的朝廷,有兩大派別。賈府屬於月派,而忠順王府則是日派。日派月派的出處,就是史湘雲的一句詩:雙懸日月照乾坤。今天,我就再來說一個證據:賈雨村的詠月詩。 事實上,通過「金鴛鴦三宣牙牌令」,我們就已經知道,在紅樓夢裡面,月亮是有特殊的寓意的。喻暗誰呢?就是暗喻廢太子以及他的兒子。 具體地說,就是弘皙的一個代號,是隱藏在紅樓夢文本後面的,構成曹雪芹寫作的重大政治背景的一個人物的代號。
  • 為什麼說曹雪芹原著中,薛寶釵的真實結局是改嫁給了賈雨村?
    在程高本中,薛寶釵的結局是與賈寶玉成婚,但未能與之恩愛偕老,婚後不久賈寶玉出家,薛寶釵落了個年輕守寡的悽慘下場。這副對聯,前半句說「玉」,後半句說「釵」,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紅樓夢》的兩大主角林黛玉和薛寶釵。脂硯齋在這幅對聯的後面寫有批註曰:「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
  • 紅樓夢:薛寶釵寄身奴才家,苦等寶玉回家,等來的卻是賈雨村
    黛玉淚盡而逝,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之爭畫上了句號。薛寶釵如願成為榮國府的少奶奶,嫁給了賈寶玉。賈薛聯姻,薛寶釵和薛家算是得償所願。人生巔峰就是悲劇的初始,等待著新嫁娘的,除了冷漠的丈夫,沒有一絲溫情的婚房,還有隨即到來的百年國公府的傾覆——獲罪抄家。
  • 《紅樓夢》最霸氣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盡顯賈雨村梟雄本色
    但是在賈府出事後,賈雨村不但不幫忙甚至還落井下石,這就是盡顯其梟雄本色了。 從賈雨村的幾首詩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壯志,及才華,且賈雨村大氣、豁達的處事風格更具梟雄本色。甲戌本脂批對賈雨村的中秋感懷有這樣的一句批語: "這是第一首詩,後文"香奩"、"閨情"皆不落空,餘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傳詩之意。" 說曹雪芹有借《紅樓夢》傳詩之意,而曹雪芹將第一首詩給了賈雨村,可見賈雨村的重要性,更說明曹雪芹心目中,賈雨村是非常有才的一個人物。
  • 薛寶釵改嫁賈雨村的說法怎麼來的?根據何在?原來曹雪芹早有伏筆
    在程高本中,薛寶釵的結局是與賈寶玉成婚,但未能與之恩愛偕老,婚後不久賈寶玉出家,薛寶釵落了個年輕守寡的悽慘下場。眾所周知,現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原筆,後四十回則為後人代筆續寫。所以,書中很多人的結局都有悖於作者原意,薛寶釵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