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臺軍可真夠自信的。
近日,先是有媒體爆料臺軍「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榴炮射擊演練,宣稱其射程遠達福建沿海地區,還喊話解放軍,針對大陸的意圖也是十分明顯了。
除了練習開炮,臺海軍還透露,未來將計劃打造具有水平甲板、俗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的兩棲攻擊艦。據悉,這款「臺版小型航空母艦」上面搭載攻擊直升機,底下還能載運氣墊船。
「臺版小航母」示意圖 (圖源:「三立新聞網」)
對此,島內媒體坐不住了,聲稱一旦大陸奪取南海東沙等島嶼,臺軍就能出動臺版航母「反制」,展開「衛疆奪島作戰」。
只不過,島內網友可不這麼看,不少人質疑臺軍能力,「在做白日夢嗎?」「三流技術,三流人才!」
而網友的評論也堪稱是「神預言」,近日,有消息爆料,在12月初,臺軍方有4名第五聯隊修護補給大隊發動機機維修分隊士官,私自帶酒進營區,並在寢室內大肆飲酒狂歡,甚至不顧「資安」規定,還自拍發上網炫耀,而後看不過去的基地官兵截圖後向上檢舉。
作為一名軍人,嚴於律己是基本的要求,臺軍素質遠遠不夠格,曾有人透露,「現在的軍隊是一支訓練管理鬆散,沒有中心思想,等著下班放假的地方部隊。」
然而,就是這樣「三流」的隊伍,卻妄想挑釁大陸。多年來大陸一直對「臺獨」勢力發出嚴厲警告,並為此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
然而,對於「臺獨」勢力來說,大陸方面無論是嚴正警告,還是苦口婆心的規勸,他們都置若罔聞,決心一條道走到黑。
大陸這些年來一直對臺灣實行「懷柔」政策,一直試圖用「血濃於水」來感化臺灣。只不過,這些政策對於「臺獨」勢力來說,並沒有起到作用,甚至適得其反,讓「臺獨」勢力覺得大陸不敢動武,反而越發囂張。
不過,2020年大陸方面的表態有了明顯的變化。
一個是2020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自2014年以來,每年的涉臺部分都會提及「九二共識」,2020年卻只提反對「臺獨」、促進統一,「和平」二字的消失也使得島內諸多解讀和猜測。
另一個是2020年10月大陸對於美對臺軍售的表態。10月21日,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發表聲明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向臺灣出售總額約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我外交部則一次性對外宣布制裁三家美國企業以及有關個人和實體,這充分說明了中國是要「發力」了,也是對美政策的一個重大變化。
「臺獨」勢力背後少不了美國的支持,美對臺軍售更是明著助長「臺獨」勢力的囂張火焰。「臺獨」勢力的野心很大,但他們最大的悲哀就是離美國太遠,離大陸太近,兩岸軍事實力巨大的差距擺在那裡。
而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更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組成部分,到目前為止,中國海軍規模在東亞首屈一指,過去幾年裡,中國海軍在戰鬥力艦艇數量上已經超過美國海軍(按美國海軍統計口徑也是如此)。
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認為,到2020年底中國將擁有360艘戰鬥艦艇,而美國海軍在2020財年末擁有297艘作戰艦艇。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擁有400艘戰艦,到2030年將達到425艘。
儘管從總噸位、平均噸位等角度看,中國海軍尚不及美軍,但規模是戰鬥力的一部分,且中國海軍正迅速縮小任何領域的差距。
除了海軍現代化,中國近年來還大幅增加了海岸警衛隊的規模。中國主要依靠海岸警衛隊來維護和捍衛其在近海地區的海洋主張,海軍則作為後備力量為一線執法力量提供支援。
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令人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那些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裝備,它們包括反艦彈道飛彈、反艦巡航飛彈、潛艇及潛射武器、航母及艦載機、水面戰鬥艦艇及新型兩棲攻擊艦。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部署兩種具有海上打擊能力的陸基彈道飛彈,即射程超過1500公裡(910海裡)的DF-21D和最大射程約為4000公裡(即約2160海裡)的DF-26公路機動反艦彈道飛彈。
美國防部稱其「能夠對地面目標進行常規和核精確打擊,也能對海上目標進行常規打擊。」長期以來,外界並未看到上述兩種武器參與對海上移動目標打靶的記錄,然而,2020年11月14日的新聞報導稱,2020年8月,東風-21和東風-26成功擊中了西沙群島以南的一艘移動靶艦。
另外,中國也在研發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如果將其整合至反艦彈道飛彈,將進一步增加美軍的攔截難度。
不過美國只會在旁煽風點火,「臺獨」勢力若挾美自重,以武拒統,只會把島內民眾拖入戰爭深淵,但不要指望美國人為臺獨流一滴血。至於臺軍信誓旦旦「決戰境外」的豪言壯語,就當笑話看吧!(趙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