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遊記(二):安卡拉,土耳其文明之「錨」

2021-02-07 CC私人旅行筆記

安卡拉(Ankara),在印歐語系裡意為「彎曲的錨」。公元前700年左右,弗裡吉亞國王米達斯在那裡發現了一個鐵錨,便把自己建造的城市命名為「安卡拉」,素有「土耳其的心臟」之稱。鐵錨和心臟,不單喻指其為土耳其的首都,政治、經濟、歷史、文化、交通的中心,更是直指其為文明的源頭和核心。

本文為「亞非八國探索之旅」——

1、《三毛的撒哈拉、褒曼的卡薩布蘭卡、YSL的馬拉喀什|我的環摩洛哥12天自駕之旅》、

2、《迦太基的廢墟、巴爾多的彈孔、漢尼拔的傳奇|突尼西亞,我的5天4夜自駕之旅》、

3.1、《尼羅河,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埃及10 天自駕旅行之一:從亞歷山大港到開羅》、

3.2、《尼羅河,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埃及10 天自駕旅行之二:從開羅到盧克索》、

3.3、《尼羅河,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埃及10 天自駕旅行之三:從盧克索到亞斯文、阿布辛貝、赫爾格達,回開羅》、

4、《帶本《聖經》去約旦》、

5、《在黎巴嫩自駕,穿行於七千年腓尼基文明和「戰爭火藥桶」之中》

6、《是誰把愛神維納斯的故鄉——賽普勒斯一分為三?》

7.1、《土遊記(一):奧斯曼建築幽靈般佇立,番紅花,空山村,花頭巾閃現……》

之續篇。

從番紅花城到安卡拉,記得途徑森林邊一個有著美麗池塘的服務區,我們在那裡吃了午餐。其名已忘,沒忘的是路邊草叢裡還有殘雪,伴隨過我們一程。黃昏抵達安卡拉時,車外已近攝氏30度。兩相對比,冰火兩重天。
大凡首都,都是「首堵「,安卡拉也不例外,從北面的主幹道入城,車塞幾公裡,所幸堵而不亂,幾乎沒有搶道插車、喇叭狂鳴的一鍋粥景象,比摩洛哥和埃及有序得多。過了安卡拉大學和鐘樓,發現預訂的酒店在馬路對面,必須一直開到有著四個宣禮塔的大清真寺前U形轉彎才能到達。坐在酒店的飄窗望出去,城市的一角,樓影重重,燈火明滅,底下的鐘樓成了小人國的擺設,車輛行人皆如螻蟻。行前好多人提醒我要好好考量在中東阿拉伯地區旅行的安全指數,2016年春安卡拉那場死傷慘重的大爆炸至今令人心有餘悸,但我始終認為只要不打仗無暴亂,沒什麼大問題,凡事謹慎,天暗了就待在酒店儘量不出去。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坐落在安納託利亞高原的中心,這裡亦是西臺文明的發源地,土耳其第二大城市,現代土耳其誕生的地方。自1923年凱末爾將首都從伊斯坦堡遷至此地,近百年來一直是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即便如此,人們一提起土耳其首先想到的卻是伊斯坦堡,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閃亮的名片,土耳其最偉大、最顯赫的城市,大多數人以為它就是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幾無存在感。那麼凱末爾為何要遷都於此?

安卡拉城堡(Ankara Citadel)


打了不少補丁的城牆


離酒店不遠小山上的安卡拉城堡是舊時的防禦城堡,正逢周末,車滿為患,我們把車停在山腰,沿著臺階走向那兒。路旁有許多小攤,男的賣茶水飲料,女的賣手串別針。

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城堡下擠擠挨挨的民居


茶攤


淡黃色的城牆上,有幾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在玩跑跳,間距不小,看著膽寒,其中一大一小,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大的不時關照小的幾句,貌似兄弟倆。見我注視著他們,便過來主動與我打招呼,但顯然不會英文,不禁想:這是他們唯一的遊戲嗎?那兩擺攤的中年人是他們的父母嗎?無法獲悉答案。


土耳其人的長相還是不錯的,從小孩子就能看得出,眉眼端正,有稜有型,黑髮黑眼珠,突厥的基因很明顯,儘管是白人,膚色略深。城堡頂上,遊客不少,拗各種型,玩各種拍。成群結隊的學生魚貫而來,有老師帶隊和講解。在這裡你可以飽覽這座城市的全貌,穿越歷史的時空,為它的昔來榮衰而嘆息。


總有人記錄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件,

而忽略小人物。





走在新建的仿古街,

看到熟悉的奧斯曼建築配方。




城堡廣場


從城堡下來,沿著一條新建的仿古街,來到一個新建的城堡廣場,中間有一些雕塑,周圍是仿古樓,驚覺我們方才是從背面上的城堡,這裡才是城堡的正式入口。著名的安納託利亞文明史博物館就在前面丁字路口。

(Museum of Anatolian Civilizations)安卡拉有大大小小眾多博物館,最重量級的莫過於安納託利亞文明史博物館,1997年被評為首屆「歐洲年度最佳博物館」。館內按時間順序展出安納託利亞地區自舊、新石器時期、銅器時期,到亞述、呂底亞、西臺、西泰特、菲爾吉斯、烏拉爾、古羅馬、利迪亞、波斯、葛拉特亞、蓋魯特等各個時期的考古發現。其中青銅器時代的西臺文明遺留的文物最多,安納託利亞文明史博物館最初的名稱就是 「西臺博物館」。公元前13世紀,一個北方的印歐人部落到此定居,築起城堡,建立西臺帝國。由於獨有鐵器,西臺成為當時的強國。如今博物館裡展示了當年手工煉鐵打造兵器的全過程。這裡的每件展物都烙有巴比倫、古埃及、西臺、拜佔庭、古希臘、古羅馬、基督教、東正教、伊斯蘭教、阿拉伯、波斯和奧斯曼等眾多文明的印跡,展示著豐富和厚重的歷史演變,訴說著亙古以來的輝煌和衰落。遊覽了安卡拉老城內的歷史遺蹟,我們朝新城方向行駛,一路途觀庫庫清真寺、安塔圖克塔、議會大廈等地。這是土耳其最重要的人文景觀,也是土耳其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給人似曾相似之感,感覺有點雞肋,尤其在大太陽底下,難免意興闌珊。


安卡拉最大的清真寺Kocatepe Camii,

中國旅友喜歡叫它「庫庫清真寺」。


安塔圖克塔(Atakule Tower),

就是地球上各大城市千篇一律的電視塔。



安卡拉,一座充滿卡夫卡式隱喻的城市?


及至國父陵。我們在警察指揮下隨著車流去找停車位,停車場早已滿滿當當,在對面住宅區兜兜轉轉許久,方找到一塊犄角旮旯空地,然後在如潮人流的裹挾下大排長龍,擠作一團過安檢。這樣的局面有違我的旅行本意,可凡夫俗子難免不自覺地會陷入這熱火朝天的「羊群效應」。
國父陵,又名「阿塔圖克紀念館」(Anitkabir Ataturk Museum),為紀念現代土耳其的締造者凱末爾而建,耗時九年。陵墓建在城市一處高地上,整個建築群由巨大的大理石建成,龐大壯觀,氣勢恢宏,令人肅然起敬。四周有寬闊的長廊,內設一系列博物館,展出的油畫、模型和凱末爾生前用過的物品,再現了現代土耳其的發展及凱末爾的一生。從廊柱間望出去,綠蔭覆蓋,高樓林立,一座現代化的城市蔚然壯觀,與先前在古堡頂上所見有雲泥之別。

國父紀念堂,頂禮膜拜者眾



觀者如雲,全是攜家帶口或集體組織來的,中國遊客也不少,大多是團隊遊客。在這樣一個體量龐大、擁擠嘈雜的建築物裡參觀,很容易走得人困腿乏,看到放映室便立即進去找位子,裡面正不間斷地播放介紹凱末爾生平的記錄片,正好可以一邊歇腳一邊看。


這部影片還原了凱末爾的一生,其前半生戎馬倥傯,將土耳其從幾乎亡國的境地拯救出來;後半生砥礪前行進行世俗化改革,使土耳其得以立足於現代文明國家之列。


凱末爾,本名穆斯塔法,1881年出生在愛琴海邊的薩洛尼卡(當時屬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今屬希臘)。父親是個開明的猶太商人,因生意失敗而抑鬱早逝,母親是個穆斯林,在親戚資助下完成學業。


12歲考入薩洛尼卡預備軍事學校,因聰慧勤奮、為人正派,很受老師喜歡,甚至給他取名「凱末爾」 (土耳其語「正義」的意思)。18歲考進伊斯坦堡軍事學院,1905年以上尉軍銜畢業。


那時,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已日薄西山,境內阿拉伯國家紛紛起義,希臘起義後獨立,阿爾及利亞成了法國殖民地,埃及成了英國殖民地,堂堂奧斯曼帝國淪為西方列強欺凌爭奪的半殖民地。


青年凱末爾逐漸認識到封建領主的貪婪殘暴、民族受壓迫深重、蘇丹 (奧斯曼君主)專制制度的野蠻落後。一戰爆發時,他敏銳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國參戰將是一場「可怕的災難」,但作為軍人,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


在1915年的加裡波利戰役(即達達尼爾海峽保衛戰)中,他兩次率領土軍成功地阻擊了協約國的登陸,繼而收復大片失地,其中最具意義的就是收復伊斯坦堡及其周邊位於歐洲的領土,使土耳其在今後的歲月裡依然屬於歐洲國家,凱末爾贏得了「伊斯坦堡救星」的美譽。


同年8月,他又指揮土軍打退了沙俄軍隊對安納託利亞東部的猛攻,收復大片失地。


然而,凱末爾的軍事天才並不能挽救土耳其戰敗投降的命運。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被迫籤訂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被肢解成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今天的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科威特等,連首都伊斯坦堡也被英國佔領,領土只剩下原來的1/7。


國難當頭,凱末爾辭去軍職,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國的鬥爭中。在他的推動下,議會在1920年1月通過了土耳其獨立宣言《國民公約》,4月23日在安卡拉發起召開大國民會議,成立了以他為首腦的國民政府。


1920年6月,希臘軍隊在英國支持下向土耳其大舉進攻,九萬希軍向安納託利亞地區發起總攻,企圖攻克安卡拉。危難時刻,凱末爾出任國民軍總司令,他給全軍下達了一道充滿必勝信念的命令:「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在浸透同胞們的鮮血之前決不丟棄」。


凱末爾親自堅守前線陣地,日夜巡視。一天,他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折斷了肋骨,將士們懇求他治傷休息,他堅決不同意,帶傷指揮戰鬥。全軍士氣高漲,經過22天的血戰,終於贏得了薩卡利亞河大捷。這場戰役是土希大戰的轉折點,土軍從此由守轉攻,最終把希臘軍隊趕離小亞細亞大陸,協約國不得不於1923年7月24日承認土耳其的獨立。


在國民軍舉行的一次慶祝勝利晚會上,酷愛摔跤的凱末爾與一位摔跤大王進行了一場比賽。只見那個摔跤大王緊緊抱住凱末爾的雙腿,猛地發力把他高高舉起。全場震驚不已,鴉雀無聲,他卻把凱末爾慢慢地放了下來。

凱末爾笑著問他:「你為什麼不摔倒我,因為我是指揮官嗎?」

「您是土耳其民族的首腦,七個國家都沒能把您打倒,我怎麼打得倒您呢?」

頓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土耳其軍民對自己的最高領袖和救國英雄的由衷愛戴由此可見。


~5~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土耳其最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穆斯塔法·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首任總統,他告誡土耳其人民:「這個國家無論如何也要成為現代文明的國家。對我們來說,這是個生死存亡的問題。為了拯救國家,沒有其他的辦法,只有摧毀從政府機器到國民精神的一切,並樹立新的東西」。


說幹就幹,凱末爾是個執行力超強的政治家,一上任便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遷都,把首都從伊斯坦堡遷到了安卡拉。


凱末爾認為,國家要強大必須摒棄政教合一,與西歐接軌,伊斯坦堡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封建殘餘勢力頑固,為防止他們反撲,必須遷都。同時,伊斯坦堡位於土耳其海峽兩側的咽喉要道,地跨歐亞兩洲、東西要衝,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極易遭到攻擊。一戰時,英法憑藉強大的海軍輕鬆抵達伊斯坦堡附近的海域,英軍一度佔領伊斯坦堡。土耳其雖拼盡全力,只收復在歐洲的小塊土地,伊斯坦堡作為首都太不安全。

相對而言,安卡拉歷史悠久,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適中,既能輻射全國,加強對國家的控制,又遠離邊境,非常安全。安卡拉也是凱末爾的大本營,他在當地的統治非常穩固,是凱末爾拯救土耳其之「錨」,更是土耳其現代文明之「錨」。安卡拉正式定為首都前,城市規模並不大,人口不到10萬,而今安卡拉已成為一座繁華昌盛的現代化都市,人口達到500萬左右。凱末爾廢除了蘇丹封建帝制,粉碎了封建勢力,實行資產階級司法制度,儘管99%的土耳其人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廢除了伊斯蘭教的法庭和法律,伊斯蘭教不能干政,關閉了大量的清真寺與伊斯蘭教學校,從根本上剷除了「政教合一」的制度,把這個封建帝制的國家徹底變成了一個世俗化的共和國。1924年,凱末爾為大力發展經濟,領導了土耳其歷史上第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土改。奧斯曼帝國時期實行封建採邑制,宗教人士有很多是大地主,於是凱末爾強徵全國79%的耕地,判處13萬大地主死刑,令其親屬強制勞動,最終造成40萬人死亡,而那時土耳其全國人口不到1500萬。這場驚心動魄、代價慘烈的土改,至今仍被譽為「民族邁向工業化復興的第一步」。凱末爾的另一項改革是改變土耳其人的服飾。男性不準穿戴伊斯蘭教的服飾帽子,必須戴西方的禮帽、穿西裝,婦女不許再蒙面紗,否則會被抓起來。凱末爾自己也帶頭脫了軍裝,穿上了西裝。這裡不得不提及凱末爾的婚姻愛情生活。凱末爾從軍半生,直到1923年把希臘軍隊從伊茲密爾趕進愛琴海,認識了當地的一個富家女,不惑之年的他才進入婚姻生活。妻子從小在歐洲受教育,完全是西式作派,試圖改變凱末爾在軍營生活中養成的習慣,炒掉傳說中與之有緋聞的女秘書。兩個三觀不盡一致的人生活在一起,必定摩擦不斷,凱末爾忍無可忍,終於在磕磕碰碰2年後成了進一步世俗化的典範——帶頭和妻子離婚。意義更深遠、影響更大的還有文字改革,廢除沿用了上千年的阿拉伯文字,改用西方的拉丁字母。他親自到城鎮、鄉村,掛起黑板教大家識字。在他的帶動下,所有官員都下基層教老百姓識字。由於拉丁字母比阿拉伯字母學起來容易,土耳其的識字率大大提高。一個千年古國,就這樣在半年之內把舊的文字改成了拉丁文字。同時,他還廢除一夫多妻制,給予婦女受教育權、選舉權和遺產繼承權,這在上世紀20年代相當領先,超過許多西方國家。他把唯一的女兒(養女)撒比阿·格爾岑(Sabiha Gokcen,竟與我們四進四出的機場同名,不知其中有何關聯,待考。)送進空軍飛行學校,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第一位女飛行員,世界上第一位女戰鬥機飛行員。


就這樣,凱末爾領導土耳其擺脫了中世紀以來600年的封建專制束縛,帶領土耳其逐步跨入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的行列,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人均GDP過萬美元。「沒有凱末爾,就沒有土耳其。」這句話切中肯綮。凱末爾在土耳其推進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採取的卻是獨裁、強制和過激的手段,但人民並沒有反對他,反而擁護他、感激他,因為他是救國英雄,他掌握著絕對權力,他的初心是為了改變國家的落後局面,從「西亞病夫」變成現代化文明強國。為表彰他為土耳其建立的不朽功勳,1934年,大國民議會授予他「阿塔圖克」(即土耳其之父)的榮譽稱號。1938年,凱末爾因積勞成疾而離世,年僅57歲。

80多年過去了,無論在繁華的都市廣場,還是偏僻的村鎮街頭,土耳其到處矗立著凱末爾的塑像,或高踞馬背,或昂首挺立,注視著他的國家和人民。


~6~


作為一方地區性大國,扼守東西要衝的土耳其,一邊大力發展經濟、增強人民福祉,成為中東阿拉伯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一邊處於博弈、緩衝、搖擺不定的政治境域中。凱末爾去世後的長達半個世紀裡,他開創的事業一直被他的繼任者們遵循著、延續著,土耳其一直向世界展示著它開放包容的局面,直至另一位強人的出現。

埃蘇丹敢與普京扳手腕


2003年,埃爾多安上臺了,開始在全國推行反世俗化的運動,做起重現奧斯曼帝國輝煌和「泛突厥大國」的「黃粱美夢」,歷史又一次進入輪迴。他的雄心和政策遭到國內民眾、國際社會的非議和警惕,其善變的「二哈」性格經常讓人目瞪口呆、嘆為觀止。

1、巨富長,至今流傳著30年前莊忠強說的話「佐羅是英雄,我就叫保羅吧。」

2、在黎裡,金宇澄收到父親的加急電報:「即使天仙美女也不許見面。」

3、百年遺珍,驚豔時光:上海的十處美國老建築(二)|陳納德與陳香梅的愛巢

4、「永年路:偏安一隅,群星閃耀」(續):幾人知曉美術大師張光宇,一代宗師四段婚姻葉淺予

5、上海哥倫比亞住宅圈:雷文、鄔達克、孫科、藍妮的璀璨煙花(1-3)

6、「百年愚園路,半部上海史」(1~9合集)

7、蘇州河,河濱大樓,多少愛與哀愁(合集)

用心寫好每一篇!

相關焦點

  • 土耳其首都是安卡拉!安卡拉!安卡拉!
    「土耳其首都啊!」「……」土耳其首都名字叫安卡拉,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滴城市,今天小編帶你走進安卡拉安卡拉(Ankara)的歷史可追溯至青銅器時代的西臺文明。在耶穌出現之前的兩千年,西臺人曾是這個地區的主宰,之後佛裡吉亞人、呂底亞人和波斯人陸續統治這個地區。公元前3世紀,迦拉太人的凱爾特種族將安卡拉定為其首府城市。
  • 土耳其首都是安卡拉!安卡拉!安卡拉!
    「土耳其首都啊!」「……」土耳其首都名字叫安卡拉,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滴城市,今天小編帶你走進安卡拉安卡拉(Ankara)的歷史可追溯至青銅器時代的西臺文明。在耶穌出現之前的兩千年,西臺人曾是這個地區的主宰,之後佛裡吉亞人、呂底亞人和波斯人陸續統治這個地區。公元前3世紀,迦拉太人的凱爾特種族將安卡拉定為其首府城市。
  • 「理事帶你看友城」之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存有古堡等遺蹟,素有"土耳其的心臟"之稱。安卡拉是貿易的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位於土耳其的公路和鐵路網絡的中心。之後,幾經變化就成了"安卡拉"。安卡拉一地區的歷史是從青銅器時代的哈梯文明開始,又繼承了公元前2000年的西泰特人、公元前10世紀的菲爾吉斯人、利迪亞人、波斯人的文明。其後,繼葛拉特亞人之後,公元前3世紀蓋魯特人在安卡拉建設了最初的首都。安卡拉在印歐語系中,"安卡拉"意為"彎曲的錨"。在佛裡幾亞王朝之後,一個叫加拉特的部落來到小亞細亞,也在安卡拉建都,當時這個地方被稱為"安科爾"。
  •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綜合實力有多強?全球排名如何?
    公元前7世紀,弗裡吉亞人來到安卡拉,並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傳說,有一天弗裡吉亞國王米達斯在安卡拉一帶的山上散步時,突然在看到前方有一隻船錨,於是便在那裡建起了城市,這就是今天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由來。
  • 土耳其之旅(05)——安卡拉
    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安卡拉是土耳其第二大城市。土耳其獨立以後,廢除了君主制,政教分離,使土耳其向現代化的道路上邁進。凱莫爾被土耳其人民尊稱為「Ataturk」(國父,在土耳其語中,ata 意為「祖先」,Turk 即土耳其)。
  • 土耳其為何把首都從伊斯坦堡遷到安卡拉?
    咱們都知道,土耳其首都是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堡是前首都。其實,在伊斯坦堡之前,土耳其還有過幾個首都。當然,這就要追溯到奧斯曼帝國時期了。
  • 土耳其首都,為何從伊斯坦堡遷至安卡拉?
    如果問土耳其最著名的城市是哪一個?你肯定會脫口而出是伊斯坦堡,這個歷史上的拜佔庭、君士坦丁堡比起名不見經傳的安卡拉確實更勝一籌。但為什麼土耳其會把首都從這麼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經濟貿易發達的古城遷至內陸的安卡拉呢?
  • 土耳其心臟——安卡拉
    雖然盛名之下的伊斯坦堡不是土耳其的首都,但問及土耳其真正的首都,估計答得上來的人也不多。這倒並非安卡拉隱世神秘,而是在伊斯坦堡的光環之下,被大家忽略了。如今現代化大都市的安卡拉,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自古以來卻也是交通要塞,素有「土耳其心臟」之稱。
  • 土耳其:遊覽安卡拉
    科尼亞貝拉酒店導遊勒勒也說不清楚這一團團糊糊是啥東東科尼亞貝拉酒店千篇一律的涼拌菜科尼亞貝拉酒店安卡拉(Ankara)的歷史可追溯至青銅器時代的哈提文明時期。之後,幾經變化就成了「 安卡拉 」。在顯赫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時期, 土耳其 的首都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的 伊斯坦堡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日益衰落和俄、英、法等帝國主義勢力的侵入,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 土耳其 面臨被瓜分的危險。
  • 土耳其「書城」排名 首都安卡拉居首
    新華社安卡拉11月27日電(記者施春 秦彥洋)根據土耳其網上閱讀平臺Idefix的統計數據,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是土耳其最愛讀書的城市。據土耳其《晨報》27日報導,Idefix根據過去半年的圖書銷量與城市人口等數據,分析繪製了「土耳其讀書文化地圖」。
  • 安卡拉古城,土耳其首都最古老的區域,成為土耳其歷史縮影
    素有「土耳其的心臟」之稱安卡拉,不僅是土耳其的首都,也是在土耳其國內僅次於伊斯坦堡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和工業中心,更被全球城市實驗室評選為「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82名」,是個不折不扣的國際化大都市。
  • 老照片:1950年代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周末市民在公園泛舟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烏魯斯廣場的阿塔圖爾克雕像。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城堡附近的貧民區的街道。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街邊出售小零食的小店,一名小男孩正在為一名男子裝零食。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街頭雜貨攤,一名軍人買完東西正打算付錢。
  • 土耳其安卡拉的「衛生艙」
    土耳其衛生部長科賈22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說,該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89例,累計確診1236例;新增死亡病例9例,累計死亡30例。 新華社發(穆斯塔法卡亞攝)【來源:新華網】  3月22日,在土耳其安卡拉,醫護人員在市中心的「衛生艙」為市民做檢查。安卡拉市政府在市內建立了「衛生艙」,每個衛生艙配備1名醫生和2名護士,為市民進行消毒和檢測服務。
  •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綜合實力有多強?全球排名如何?
    直到近代獨立戰爭後的1923年,才被確立為土耳其共和國的首都。一直以來,安卡拉素有土耳其的心臟之稱,今天它是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市。坐落在高原上的安卡拉,旁邊還有一條薩卡裡亞河流過,可以說是依山傍水,風水絕佳。市內的街道寬闊、林木成行,高樓林立且建築整齊。
  • 帶你去旅行 浪漫土耳其|安卡拉、卡帕多西亞、孔亞
    在領隊的細心講解之下,我們開啟了為期十天的土耳其浪漫之旅。在值機之前,領隊會給我們的行李都掛上紙質的行李牌,以防行李丟失。然後發放行李直掛安卡拉的標籤,行李可以直接到安卡拉,在德黑蘭轉機的時候不需要取行李。最後再協助我們辦理登機牌,值機完之後會發現與同行小夥伴的座位可能不在一起,因為是團隊購票,按姓氏的拼音排序,可以上飛機之後再進行調整。
  • 《土耳其安卡拉風景》白日鼠-協助拍攝
    安卡拉(Ankara),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上安納託利亞高原的西北部,土耳其的首都和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貿易的中心,為僅次於伊斯坦堡的全國第二大工業中心,有東西行的鐵路幹線通全國主要城市和港口,另有公路多條通向各方。
  • 安卡拉必遊景點,氣勢雄偉的土耳其國父紀念館
    安卡拉是土耳其的首都,是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市。土耳其國父紀念館建於安卡拉市。為了紀念土耳其共和國創始人凱末爾而建,是將陵墓與博物館一體的場所。國父紀念館是來土耳其旅遊都必去的景點。迴廊建有博物館,詳細介紹了土耳其共和國在國父帶領下建國的整個過程,在這裡可以看到阿塔圖爾克的肖像畫,各國政要曾經贈送的禮物,阿塔圖爾克生前用過的物品等。紀念館還利用現代聲像技術再現了土耳其開國戰爭的模擬場景,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紀念館於1953年建成,並將凱末爾的遺體遷移至此,安放於正面大廳的石棺中。此後,一直由衛兵守衛。
  • 安卡拉是土耳其首都、第二大城 古城歷史至少已有3,000年
    安卡拉是土耳其首都、第二大城。古城歷史至少已有3,000年,從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到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都是重要的政治、軍事或商業中心,1923年成為土耳其共和國首都。存有古堡等遺蹟,素有「土耳其的心臟」之稱。
  • 安卡拉,古老文明的一角,值得一來
    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文/玲六【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安卡拉是土耳其的首都,也是土耳其國家的第二大城市,第二大工業中心,並且安卡拉是土耳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土耳其安卡拉大學專業推薦
    安卡拉大學(Ankara University)正式成立於1946年,是土耳其共和國建立的第一所大學,位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其校園環境優美、學習氛圍濃鬱。主要學院包括農學院、傳播學院、牙醫學院、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等,培養了一大批國家政界精英和人文社科領域的專家,在土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譽。安卡拉大學也是土耳其開展漢學研究和漢語教學的搖籃,是土耳其唯一具有博士、碩士和本科漢語教育資質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