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兩會焦點:釋放內需潛力 奔向中部強大市場

2020-12-16 央廣網

  圖為:節日的武漢東湖遊人如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攝)

  圖為:中百倉儲首義路店,市民在琳琅滿目的年貨中選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圖為:黃陂木蘭「花海」樂園以一年四季獨具特色的梯田生態花卉景觀及婚紗攝影為特色,吸引各地遊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會君 見習記者 王婧

  同樣是網購,10年前,「雙11」的「寵兒」是電熱水壺、電熱毯;現在大家熱捧淨水器、掃地機器人。

  同樣是泡溫泉,10年前,一池熱水就是新鮮;現在大家追求「熱湯白雪」,要在茫茫大雪中體驗別樣滋味。

  「消費的不僅是產品,更是體驗,是感受」「剁的是手,玩的是情懷」……排隊打車、錢包裡塞滿大把鈔票等場景加速淡出生活,各種新的消費理念開始引領時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培育中部強大市場。充分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投資關鍵性作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如何提高有效投資的精準性?會場傳遞出許多好聲音。

  發揮區域動力源作用—— 抓好實體經濟讓消費增長更持續

  中央強調,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對我省具體落實而言,就是要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代表們一致認為:打造中部強大市場,湖北得天獨厚。有區位優勢,湖北是九省通衢之地,是全國地理中心;有產業基礎,鋼鐵、汽車等傳統千億產業持續升級,集成電路、北鬥導航新興產業迅速崛起。

  根據歐美發達國家經驗,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服務消費,如旅遊、文體、康養將佔總消費60%。省人大代表、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陶良虎說,這一數據我省還只有40%,這意味著消費潛力巨大。

  大武漢就是大市場。武漢歷史上就是商貿大碼頭,古有「貨到漢口活」的美譽,創造了「對內搞活看漢正街」的改革樣板。2018年前11個月,武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30億元,在中部遙遙領先,上市公司數量(武商、中百)和知名物流企業數量(漢口北、九州通)中部第一。

  打造中部強大市場,便捷、安全的新型物流基礎設施是法寶,也是重要突破口。省政協委員、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總經理曲光吉建議,發展多式聯運,儘快推動高鐵進客貨運樞紐機場,製作「聯運單」,一張單子走到底;優化聯運環節中的安檢流程,減少重複安檢;鼓勵多式聯運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建設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大廳,構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流通需求。

  「打造中部強大市場,於一個縣域而言,還是要把經濟抓好。」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市長譚建國舉例,東陽光是宜都比較好的企業,目前有大約7000人在東陽光工作,這背後就是7000個家庭、約3萬人,超過宜都十分之一的人口。「一個好的企業能創造財富,提高群眾收入,提升生活品質,轉而拉動消費,形成良性循環。」譚建國說,把實體經濟抓好,努力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改善城市環境,發揮好區域動力源作用,打造可持續的消費增長點。

  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 打造線上線下協同消費生態

  翻開武漢姑娘柳暢的帳單,一年8萬元,這是她全年的旅遊支出,幾乎是年收入的一半。「為美宿赴一座城,為美食赴一個村」是柳暢的個性生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創造更多新的消費增長點,促進消費提質擴容。

  旅遊業關聯度高,融合性強,對相鄰產業具有重要的關聯和帶動作用,具有「一業興促百業旺」的比較優勢。省人大代表、宜昌繡女工藝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蓉感嘆,去年以來,她所在的許家衝村旅遊爆發式增長,周末出現一房難求的局面。

  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全省接待海內外旅遊者將達7億人次,同比增長11%,實現旅遊收入6100億元,同比增長12%。

  謝蓉建議,將三峽壩區移民的經濟發展納入壩區旅遊規劃,讓壩區移民共享三峽大壩所帶來的優勢旅遊資源;加大對移民村鎮人居環境的改造力度,在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上給予基層更大的傾斜和幫助。

  2018年11月,首屆武當山「老子文化節」舉辦,吸引8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老子文化研究者;鄂旅投公司投資10億元,挖掘三國文化,升級古隆中景區;「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接待遊客10多萬人次。省政協委員、鄂旅投公司董事長劉俊剛說:「要實現旅遊與文化等領域的跨界融合,既為旅遊業自身發展拓展全新空間,也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巨大動能。」

  消費提質擴容,《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發展。

  省政協委員、卓爾控股副總裁方黎感覺動力滿滿:「我們有信心進一步推動漢口北加快發展,打造中部消費市場重要引擎。」

  目前,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已形成總運營面積超過680萬平方米的超大市場集群,擁有30個大型專業市場,3.2萬商戶穩定經營,2018年全年實現交易額873億元。

  方黎認為,服務業要進一步加強品牌意識,聚焦生活娛樂、信息、商貿、金融等領域,打造線上線下協同互動的消費生態。漢口北將注重批發貿易與體驗式消費相結合,建設好城郊大型時尚購物消費中心,構建好卓爾智能交易生態圈,在國際化、全球化浪潮中對接全球商品資源,提升生活品質,促進消費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線上線下協同互動的消費生態。列席代表、十堰市張灣區區長周玲深有感觸。她認為,政府要拿出暖心服務和「真金白銀」的政策,為企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實現電商產業聚集發展。2018年6月,京東集團落戶十堰,十堰綠松石等特產品搭上京東快車走向全國。張灣區打造6個新經濟產業園區,入駐市場主體500餘家,全區線上銷售企業1萬家,線上銷售額近百億元。

  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 幹字當頭確保重大項目接續跟進

  穩增長必須穩投資。投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市場拉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引導各類資本更多投向產業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等領域。

  省人大代表、大冶市委書記、市長王剛說,縣級這個層面,就是幹字當頭,落實落實再落實!沒有投資項目,一切都是空談;沒有投資項目,民生短板問題解決不了,天天盤算數據也是空盤。

  湖北水產養殖面積、人均佔有量、淡水漁業科技實力等多項綜合性指標均居全國第一,目前已有小龍蝦、河蟹、黃鱔三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省政協委員、荊州市政協主席王守衛建議,科學制訂三大產業長遠規劃,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專項扶持三大產業發展;鼓勵和引導各類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來資本推動養殖、加工、流通等產業鏈延伸;同時補齊二三產業短板,發展集養殖、旅遊、體驗為一體的休閒旅遊產業。

  荊州市在元旦節後上班第一天,舉辦了全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開工總投資220億元。省人大代表、荊州市市長崔永輝說,之所以謀劃舉辦這樣的活動,就是要在全市營造一個上大項目、大上項目的氛圍。

  謀劃2019年,崔永輝思路明晰。他介紹,今年將重點圍繞長江大保護擴大有效投資、圍繞高質量發展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擴大有效投資、圍繞民生改善擴大有效投資。例如,中心城區總投資56.6億元的城市汙水治理項目、投資40多億元的環長湖生態治理項目、投資120億元的紀南文旅項目,以及蒙華鐵路、沙公高速、洪監高速,石首長江大橋和洪湖至嘉魚長江大橋將陸續通車,都將在不同層面提升荊州品質,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

相關焦點

  • 抱團共進 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新合鎮湧塘村黨總支書記——李洪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落實和完善促進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改革創新舉措。  多年來,以中博會等平臺為依託,中部各省在人員交往、經貿往來、消費共促、基礎設施共建等方面合作成效明顯。全國兩會期間,山西日報聯合湖北日報、湖南日報、江西日報等中部省級黨報,共同推出跨省聯動報導,以期大家抱團共進,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 經濟日報評論員文章:想方設法釋放內需潛力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想方設法釋放內需潛力科學判斷當前形勢,著力釋放內需潛力,是有效對衝疫情影響、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的重要戰略。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這些重要部署,既為短期內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釋放了明確政策信號,又為全年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保障。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內需穩,市場才穩;市場穩,經濟才穩。
  • 湖北:乘勢而起 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堅定不移培育和打造強大中部市場」,這是省委全會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這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要求的具體落實。  「強大中部市場」有何內涵?對湖北有多重要?
  • 堅定不移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探索中部省份市場合作機制,統一市場準入政策,建立工商行政執法協調機制,共同打擊不正當競爭,共同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努力促進中部地區統一市場的形成,提高中部市場對全國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湖北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 打通國內經濟大循環,重在釋放內需潛力
    規劃《建議》強調要堅持以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創新驅動和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擴大內需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 正確認識打造中部強大市場的內涵及重大意義
    正確認識打造中部強大市場的內涵及重大意義 2019年05月15日 09:58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倪豔 字號 關鍵詞:中部強大市場;內需;創新;戰略地位;高水平開放
  • 臺盟湖北省委建言「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中國網據臺盟湖北省委消息  6月25日,湖北省政協召開「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月度專題協商會,湖北省政協主席徐立全主持會議,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中共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出席並講話。臺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林穎代表臺盟湖北省委作《打破省際分割,對接省外市場》發言。  林穎表示,湖北九省通衢、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具備了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的基礎條件。
  • 釋放消費潛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11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作出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關情況。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指出,這將進一步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近幾個月,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消費市場呈現穩步復甦態勢。
  • ...網基因」推動消費提檔升級 漢口北助推武漢打造中部強大市場見...
    堅定不移推動強大市場建設。抓住國內需求穩步擴大的機遇,充分挖掘和釋放內需潛力,加快強大市場建設,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步入2020年,武漢實體市場如何發揮好「定海神針」作用和消費的基礎作用?漢口北正在用自己的創新實踐,去追尋求索。12月28日,為期一個月的第十屆中國漢口北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漢交會)閉幕。
  • 中國打出擴大內需「組合拳」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兩會觀察)中國打出擴大內需「組合拳」  作者 王慶凱  面對經濟增速的回落,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穩住增長基本盤的必要之選。22日公布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並打出了一套系列「組合拳」。
  • [湖北新聞]省政協召開月度專題協商會 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湖北新聞]省政協召開月度專題協商會 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省政協召開月度專題協商會 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 王曉東會見日本丸紅社長柿木真澄 共同培育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他說,近年來,湖北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區位、科教、產業等比較優勢,堅定不移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中國市場容量和發展潛力最大的核心區域之一。希望丸紅株式會社深度參與湖北市場體系建設,發揮在全球商業資源、國際貿易、商業流通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和先進經驗,在現代商貿物流等領域擴大投資,與卓爾控股集團等湖北企業深化合作,提升湖北商品市場的集成與輻射功能,共同打造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我們將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支持企業在鄂發展壯大。
  • 湖北很有潛力的城市,是國家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經濟直追襄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注重於經濟發展,現在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祖國的強大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從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現在的吃好喝好,社會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現在的湖北從我國整體區域的發展內來看,它們擁有的潛力資源和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實力,這也與當地城市的持續發展密切相關,湖北的發展強度決不是武漢支撐的,而是很多發展潛力大,實力強和資源豐富的城市所一起帶動起來的,這也是很值得被人讚賞的地方。
  • 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解讀 兩會精神內容要點概括
    「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辨大勢,明方向,鼓幹勁。在這個生機勃發的初夏時節,全國上下正以真抓實幹的行動,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湖北培育中部強大市場 2019年GDP突破4萬億元
    中新社武漢1月12日電 (記者 梁婷)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12日開幕,湖北省省長王曉東作政府工作報告稱,2019年湖北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增長7.8%左右,人均超過1.1萬美元。
  • 中部四省,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誰的發展潛力最大
    中部四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誰的發展潛力最大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23個省,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是中部六省中的四個大省。它們每個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要說誰的發展最好,無疑是湖北,堪稱中部第一省。
  • 望海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
    明年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內需的目的和落腳點在於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4億人,中等收入群體家庭已達1.4億,位居世界第一。
  • 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李兵來我市調研 搶抓機遇 打造中部強大市場
    本報訊(記者 侯娜 朱達)9日—10日,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李兵來我市,就培育和打造中部強大市場進行調研。市委書記董衛民參加調研。  李兵一行先後前往大冶有色物流園、大冶市古華冷鏈倉儲物流園、湖北眾聯物流等地,實地查看了企業集中監控應用管理系統、倉儲車間和冷藏庫,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並聽取企業負責人對打造中部強大市場的意見和建議。
  • 「每日一習話」中國廣闊的內需市場將繼續激發源源不斷的創新潛能
    習近平: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中國製造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廣闊的內需市場將繼續激發源源不斷的創新潛能。
  • 2021元旦假期中國消費市場火熱 一季度的消費潛力也將進一步釋放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宇晨):2021年新年伊始,中國多地消費市場火熱。專家認為,消費火熱的背後是系列政策的落地見效,預計中國一季度的消費潛力也將進一步釋放。「現在打折打得比較厲害,過來買點化妝品。」同時,元旦檔電影市場也迎來新年開門紅。統計顯示,1月1日-3日,中國電影總票房近13億,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元旦當天的單日票房突破了6億元,刷新了影史元旦檔單日最高票房紀錄。此外,中國銀聯也發布數據顯示,元旦當天,銀聯卡跨行交易總金額達到3592億元,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浙江、陝西、甘肅和貴州等地的消費金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領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