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赴寧德屏南挖掘提煉富竹美食優勢力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5 東南網

 

實踐隊深入農戶調研 通訊員 張精 攝

東南網8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 通訊員 張精)日前,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赴寧德市屏南縣嶺下鄉富竹村鄉村振興實踐隊在富竹村開展三下鄉活動。實踐隊為了給富竹村編制一套成熟有效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從8月11號開始,開展一系列關於富竹村場地分析資料的調研收集互動。

富竹村是福建省人才振興示範點,也是著名的「碩士村長村」。自2017年以來發展迅速,拆除違章建築、建成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路燈。實踐隊在與村主任葉榮榕交談中得知,基礎設施建設仍是富竹當前最迫切的需求,同時,保持村容村貌乾淨整潔,挖掘當地文化特色資源,都是未來發展農旅不可或缺的前提。循著村主任葉榮榕的思路,8月13日,實踐隊員們開展村容環境衛生踩點,並走街串巷挖掘富竹美食。

實踐隊員們在對村入口景觀進行採集過後,分成兩隊,對村內房前屋後綠地景觀和濱水河道的情況進行了拍照留檔。同時,時間隊員們通過地圖標記、填寫表格和拍照方式對村內畜禽棚、垃圾堆放、生產材料堆放和廚餘垃圾堆放四種類型的村容村貌進行拍照留存,為後期進行合理規劃環衛路線做足準備。

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們發現富竹當地有著不少特色美食日,其中特色的當屬富竹米燒兔、鴛鴦果、秋菊果和泥鰍包。實踐隊員們建議,富竹村在未來完成基礎設施和產業提升後就要持續打造農旅產業,富竹特色美食,勢必成為一大亮點。隊員們表示,一定認真提煉當地美食亮點,融入鄉村振興規劃中產業發展的內容當中,點綴富竹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相關焦點

  • 寧德處級幹部擔任首批鄉村振興領航員
    人才向一線下沉,幹事熱情往鄉村迸發。21日,寧德市首批28名市級鄉村振興領航員正式出徵,奔赴鄉村發展第一線,履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職責,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資源,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寧德市委啟動實施「鄉村振興領航計劃」,選派一批臨近退休的處級幹部退出領導崗位或提前退休,投身到鄉村振興一線,推動鄉村振興創特色、走前頭、出實效。經過組織慎重考慮、嚴格挑選,寧德從67位報名的市直單位處級幹部中選出28位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代表,其中,正處級幹部9位、副處級幹部19位。
  • 福建農林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隊赴龍巖調研
    福建農林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隊與村委合影。  福州新聞網7月17日訊(通訊員 王乙淵 寧燕華)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及黨的十九大精神,7月8日,福建農林大學赴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賴邦村調研實踐隊積極響應學校號召,紮根基層,實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 屏南:發展「李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屏南縣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植特色優勢產業,重點發展「屏南李」品牌果業,加快促進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2020年全縣水果管護總面積3.32萬畝,總產量1.1萬噸,總產值1.45億元,種植產出效益高。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 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到將樂調研
    點擊播放 GIF 0.3M5月20日,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一行到福建金森集團、常口村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並召開座談會。縣委副書記陳平陪同調研。座談會上,蘭思仁校長詳細聽取了我縣農林工作情況和金森集團經營情況匯報,對我縣鄉村振興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蘭思仁指出,近年來,將樂縣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推行「林長制」智能管理,有效助力村民、村財增收,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寫好鄉村振興的「閩東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一年來,寧德念好「山海經」,鄉村振興動力足。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寫好鄉村振興的「閩東答卷」
  • 福建農林大學晉江研究院揭牌成立
    27日下午,福建農林大學晉江研究院在市農技推廣中心揭牌成立。未來,福建農林大學將以晉江研究院為平臺,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主要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城市林業等方面來服務晉江鄉村建設。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 鄭寶東:要充分發揮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人才和平臺的優勢,我們今後將聚焦在像鄉村振興、食品產業、林業生態文明、鄉村旅遊等4個方面來助推晉江農業農村的發展。2014年,晉江與福建農林大學結緣,此後雙方籤署多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科技、產業等方面開啟多種形式的合作。
  • 福建農林大學耕創新田育新農人
    福建農林大學黨委書記嚴金靜說,農業人才是科教興農戰略的重中之重,目前,學校正緊密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這一大局,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選派包括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高端人才組成的科技特派員隊伍,通過構建一批優勢特色創新平臺集群,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創新型人才,為全國鄉村振興、精準扶貧事業提供堅實的人力基礎和保障。
  • 福建屏南龍潭村:文創-旅遊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中新網福建新聞4月16日電(蘇文菁)2017年5月,屏南縣在熙嶺鄉龍潭村啟動文創-旅遊減貧項目。項目啟動以來,龍潭村由2017年初僅剩百多人的「空心村」,成為2019年擁有600多位新老村民共建共榮的「文創村」。  2019年12月,屏南縣入選住建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試點縣,龍潭村是全省鄉村振興及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典範。
  • 千裡沃野奏強音——寧德努力走好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就十分重視「三農」工作,提出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這些年來,我市立足實際,大力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統籌謀劃和紮實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提升「三農」工作水平,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產業帶動「錢」景好。
  • 凝聚鄉村振興力量 福建寧德「扶貧電商」助力青年創業
    葉茂 攝  中新網福建新聞5月1日電 (記者 葉茂)4月30日,福建寧德市青創產品「滴水購」平臺入駐籤約儀式暨青年電商座談會舉行,旨在以「滴水購」公益扶貧電商平臺為載體,拓寬青創產品銷售渠道,在助力寧德市脫貧攻堅工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主動作為發揮力量。
  • 看古戲、畫油畫、拍電影…… 屏南有場特別的鄉村「約會」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欣賞一臺非遺古戲、品味一壺香醇美酒、描繪一幅原創油畫、DIY一臺微電影……一場特別的鄉村「約會」,日前在屏南啟動。
  • 知名民營書店進駐800年古村落 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知名民營書店進駐800年古村落 助力鄉村振興 先鋒廈地水田書店28日在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福建省屏南縣廈地村開業,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 福建寧德推動民宿業健康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原標題:福建寧德推動民宿業健康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福建寧德市政協22日召開《大力發展我市民宿經濟》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促進該市民宿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推動打造具有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的
  • 福建安溪老幹部各顯其能 「銀雁齊飛」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福建安溪縣深入挖掘「銀髮資源」,將引導老幹部發揮正能量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把實施「三級聯動」安溪模式和黨建「三五」工程作為老幹部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有效凝聚老幹部、老黨員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 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產教融合 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需要大量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如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同時又接地氣的新農科人才一直是浙江農林大學努力的方向。近年來,該校動物營養研究所堅持實施產教融合,在研發推廣新技術新成果,培養動手能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的畜牧人才的同時,也以實際行動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 羅源中房鎮:挖掘鄉愁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去年以來,羅源縣中房鎮在做好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上,通過文旅融合等方式,為鄉村振興積極培育產業新引擎 挖掘鄉愁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東南網8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開發:文旅融合,打造新項目6月底,中房鎮入選第二批福建省避暑清涼福地,這凸顯了中房鎮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生態優勢。而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又為中房鎮增添了獨特魅力。
  • 信陽農林學院:三十餘載成人高等教育 特色專業助推鄉村振興
    信陽農林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黃豔霞表示,作為一所農林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要結合國家政策,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及時發現農民的需求,以及當地農業發展實際,科學合理設置本、專科專業,更好地培養素質過硬的鄉村人才。  信陽農林學院作為百年涉農院校,深耕學校特色和專業優勢,為社會、為地方培養了無數優秀的農業人才。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信陽農林學院整合資源,每年培養數百名農業人員。
  • 閩東鄉村振興夢頂論壇暨第三屆張天福茶學研討會寧德開幕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21日電 (吳允傑)20日,閩東鄉村振興夢頂論壇暨第三屆張天福茶學研討會在寧德福安市開幕,探討研究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助推茶學思想在閩東地區生根發芽。圖為開幕式現場。
  • 打造茉莉花茶品牌,助力閩東鄉村振興(1)
    福建茶葉協會原秘書長、著名茉莉花茶審評師陳金水、福建省農業廳教授級高級農藝師蘇峰、福建農林大學茶學院副院長孫威江等專家應邀參會,以及品品香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經銷商,共同見證品品香傾力打造的茉莉花茶品牌——香朵朵的誕生。
  • 越野賽福建屏南茶鹽古道鳴槍開跑 500餘名選手角逐青山綠水
    屏南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中新網寧德11月29日電 (甘葉斌 張聲平)2020屏南茶鹽古道村莊越野賽29日在福建寧德市屏南縣壽山鄉舉辦,來自全省500餘名選手探幽谷、越森林、馳田園,在青山綠水間展開激烈角逐。圖為選手奔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