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五年發展規劃亮點多

2020-12-19 人民網

  澳門街景(資料圖片)

  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成立以來的首個五年發展規劃草案近日公布。分析人士認為,規劃草案所體現的發展願景與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理念一脈相承,將助力澳門真正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及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回歸以來,澳門特區創造的經濟奇蹟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博彩業一業獨大所帶來的負面因素逐步顯現,對澳門城市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形成掣肘。」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鄞益奮表示,近年來國家對澳門提出了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與任務,一個社會共識隨之逐漸形成,即澳門的發展需要一個中長期規劃,明確「一個中心」的具體形態,並引領澳門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提升城市生活素質

  鄞益奮認為,澳門特區首個五年發展規劃草案中提出的未來五年要實現的七大目標,首次將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為一個指日可待的城市藍圖,即整體經濟穩健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旅遊休閒大業態逐步形成,居民生活素質不斷提高,文化教育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成效顯著,施政效能進一步提升,法治建設不斷加強。

  「在澳門,你可以看到體量很大、很光鮮的綜合度假村,但這並不代表澳門本地人的生活質量。」二十多歲的陳嘉妍居住在澳門路環石排灣公屋社區,這位全職媽媽說,儘管和以前相比房子住得好了一些,但有時仍然十分焦慮:「老人忽然生病叫不到計程車怎麼辦?孩子上學太遠怎麼接送?買菜購物能不能方便一些?」

  去年底起,澳門最大的民間社團街坊總會開始就澳門制定五年發展規劃徵求街坊們的意見。作為街總會員的陳嘉妍表示,當她看到建設輕軌、新跨海通道、垃圾填埋區、汙水處理廠、離島綜合醫院等市民期待已久的民生工程被真真切切地寫入規劃的時候,感到「很踏實、很期待」,希望「按照時間表落實」。

  「五年發展規劃的目標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但其內核是提升澳門這個城市的生活素質。在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這五大追求當中,位居前三位的宜居、宜業、宜行都是民生指標,決定著五年規劃實施的成敗。」鄞益奮說。

  在由戰略篇、民生篇、發展篇、善治篇四部分組成的規劃草案中,民生篇篇幅最大、舉措最多。其中包括「加速建設宜居城市」和「增進民生福祉」兩個層面,前者的著眼點是建設舒適、宜居的城市環境,涉及完善城市規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智慧城市、加強環境保護、建設安全城市等,而後者則涉及教育、就業、醫療、民生福利、應對老齡化等,著眼於「人」的和諧發展。

  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主任馬志毅認為,無論「五宜」的城市發展追求,還是「均衡性」「協調性」以及「科學決策」「可持續發展」「創新驅動」等規劃中的關鍵詞,都與國家倡導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相呼應,體現了澳門與國家發展的一脈相承與和諧相融。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從對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角色的確立,到《〈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的籤署,再到85平方公裡水域管理範圍和陸地界限的劃定……如何讓國家政策切實轉化為澳門的城市競爭力以及居民的幸福指數,考驗著特區政府的智慧與執行力。

  在草案文本的「發展篇」中,重點突出了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及與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草案指出,要把握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機遇,增強創新理念、提升創新能力、逐步加強創新和科技進步;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功能;積極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等發展戰略,推動澳門與內地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升級……

  澳門「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原主任、基本法研究專家楊允中表示,草案文本體現了澳門自我定位的合理性以及對未來發展潛質的科學把握,「反映出特區政府在堅持依法施政這個大前提下,主動把特區未來的發展願景和目標進行明確的綱領性表述,並與國家『十三五』規划進行有機對接,其積極意義不可低估。」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理事長周永豪談起對這份規劃的感受時,以憧憬的口吻說:「我常常會想,這座城市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呢?說起音樂,我會聯想到維也納;說起足球,我會聯想到義大利。在不遠的未來,我希望澳門能和一個更有文化和內涵的詞語聯繫在一起,那將是我們城市的名片。」 

  (據新華社澳門電)

相關焦點

  • 積跬步 至千裡——澳門特區五年規劃頒布一年間
    新華社澳門9月14日電(記者 王晨曦 劉暢 胡瑤)澳門特區首個五年發展規劃自去年9月正式頒布以來,已上路一年。這是澳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首次嘗試製定中長期發展思路和藍圖,以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從而助力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與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 分析:澳門編制五年發展規劃 致力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澳門4月26日電(記者劉暢 楊懿 王晨曦)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成立以來的首個五年發展規劃草案26日公布。分析人士認為,規劃草案所體現的發展願景,與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理念一脈相承,將助力澳門真正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及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走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路徑圖 澳門五年發展規劃草案面面觀
    日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發布了自成立以來的首份五年發展規劃草案,繪製了未來澳門特區社會發展整體藍圖。規劃草案一經面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規劃草案到底計劃了什麼?  據報導,該規劃草案由以行政長官崔世安擔任主席的「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統籌制定。
  • 澳門第二個五年規劃如何起步?賀一誠:支持離岸人民幣業務穩健發展
    而明年是澳門特區謀劃實施第二個五年規劃的起步之年,「澳門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推進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在介紹明年重點工作時,賀一誠將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擺在了第一位。此外,特區政府還將致力於提升特區治理水平,增強居民國家安全意識。
  • 澳門首個五年規劃目標經濟轉型 緊盯「一帶一路」謀多元化發展
    摘要 【澳門首個五年規劃目標經濟轉型 緊盯「一帶一路」謀多元化發展】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澳門去年3月被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其首個五年發展規劃也盯緊「一帶一路」。
  • 對澳送電第三通道投運 滿足澳門未來五年用電
    據預測,澳門電網2007年最大負荷為59.49萬千瓦,2010年最大負荷為98.11萬千瓦。第三供電通道的投產,使南方電網向澳門的供電能力從約50萬千瓦提高到約90萬千瓦,南方電網將成為澳門的主要電力來源,可滿足澳門未來五年的用電需求。
  • 澳門機場與澳門民航局共商機場規劃發展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通訊員澳機軒 報導:1月16日,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執行委員會主席鄧軍一行造訪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鄧軍與澳門民航局局長陳穎雄就加強溝通冀促進機場及業界發展進行了座談、交換了意見。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惠州博羅新樓盤-惠州小金口五年規劃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介紹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澳門各界認為橫琴發展規劃有利「適度多元」發展
    新華社澳門7月1日電(記者 何自力)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日前通過了授權澳門特區對設在橫琴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決定。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對此,專家學者表示,規劃有利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兩個消息連日來在澳門各界引起積極反響。
  • 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展開公眾諮詢
    《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諮詢文本23日公布,即日起展開為期2個月的公開諮詢。該規劃涵蓋了澳門旅遊產業發展的各個層面,包括對旅遊產品、客源市場和旅遊質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4大總體規劃目標。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旅遊局於去年展開《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研究與編制,目的是對澳門旅遊業進行全面的規劃,為澳門旅遊業未來15年的發展奠定基礎與方向。旅遊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澳門的長遠發展定位。
  • 賀一誠:產業調整不是打壓博彩 明確澳門多元發展重點方向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今(17)日下午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昨日發表的《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回應議員提問。由於《施政報告》關係澳門發展規劃及經濟民生政策,所以議員的提問既涉及灣區融合、產業多元化等宏觀議題,也包含保障就業、安居養老等民生焦點。
  • 澳門新城區規劃:打造多元、宜居、永續發展之城
    澳門新城區總體規劃方案近期進入第三階段公共諮詢。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峰日前就規劃方案進行講座時表示,藉助新規劃的實施,澳門不僅會呈現出史上最美的天際線,更重要的是,要為居民打造出一個多元、宜居、永續發展的美好家園。  近年來,澳門日益增長的人口數量以及不斷攀升的遊客數量,挑戰著小城的承載能力。
  • ...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關於《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景俊海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澳門機場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民航資源網2019年2月25日消息:2019年2月22日,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座談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鄧軍博士主持會議,帶領公司管理層針對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進行討論從具體業務方面應如何貫徹落實。
  • 澳門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青年論壇」
    新華社澳門2月26日電(記者胡瑤)由澳門理工學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青年論壇」26日在澳門舉行,與會者就「一國兩制」新實踐、合作協調架構、青年就業創業以及高等教育合作等話題進行討論。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冷鐵勳在論壇上表示,「一國兩制」事業在澳門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 越南九龍江平原發展規劃五大亮點
    《越南之聲電子報》11月26日報導,越南計劃投資部根據《規劃法》制定《2021到2030年,遠景2050年九龍江平原發展規劃》,這是越南根據《規劃法》制定的首個區域規劃,該規劃草案具有以下五個亮點:一、研究借鑑荷蘭經驗,以「人」為中心,在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支柱上進行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成為地區增長和發展的密鑰,以「想前進,須適應」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口號。
  • 澳門:開創多元發展新局面
    2020年,註定為風華正茂的澳門留下難忘的成長印記。澳門新一屆特區政府施政第一年,在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堅定支持下,把握「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措並舉,努力開創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局面。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從1999到2019,「產業多元」引路澳門經濟
    近年來,澳門的經濟增長步伐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澳門2019年經濟將增長4.3%,較去年放緩0.4個百分點。在內外大環境的變化中,澳門也不能獨善其身,急需增長自身的持續發展和抗風險能力。早在2016年,澳門特區政府就制定了首個五年發展規劃以對接當時的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適度多元」,擺脫對博彩業的過度依賴。
  • 論「五年規劃」的重要特徵與歷史經驗
    經驗之一: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為指導,不斷探索和創新發展理念 「五年規劃」的核心是要回答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如何發展的問題,這首先需要解決以什麼樣的發展理念來指導發展的問題。縱觀13個「五年規劃」的發展理念,經歷了一系列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