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雲旅遊」異軍突起,成為眾多渴望出遊人的「心靈雞湯」。3月26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峨眉山景區宣布「上雲」。老記者臺恩普曾在成都參加一個會議之後,有機會踏雪遊覽了這座名山,印象很深,下面就請他「帶領」讀者「雲旅遊」峨眉山。
峨眉山在四川省西南部,其脈出自岷山,蜿蜒南向至峨眉縣境突起三峰,稱為大峨、中峨和小峨,遠遠望去,「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其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壬辰年隆冬季節,我在成都參加一個會議之後,有機會踏雪遊覽了這座名山,印象很深,頗長見識。
初識峨眉
峨眉平地起山,主峰海拔3100餘米。從山麓的第一座古剎報國寺到主峰金頂63公裡。細雪飄飛的景致讓人們提前享受了一番峨眉山的白銀世界。
雪,有著自己的性格,歷代文人志士在雪身上都有盡情發揮。名人贊峨眉山的有宋人白約:「鳥音傳木杪,梵語出雲根;雪色連春夏,風聲接曉昏。」明人方孝孺:「山舍積雪寒猶壯,巖墮流星曉更飛。」清代詩人李調元:「人言峰頂真如月,我見峨眉儘是雲;四壁銀光千古雪,兩廊銅錫萬年文。」尤其偉人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把「雪」寫絕了,寄託著一代人物的深思:「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這是多麼磅礴的氣度和風範!
聽導遊講,這裡雨量充沛,山上山下海拔高度懸殊,氣候差異很大,因此,動植物品類相當豐富。更使人驚嘆的是這座神仙般的「仙山」,還蘊藏著鐵、銅、煤、磷等多種礦石。據說,其中磷的儲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清音閣是峨眉山的一處勝景。那裡有雙飛橋,兩橋之間聳立著雙飛亭,鳳凰嘴上還建有一座玲瓏雅致的牛心亭。站在牛心亭俯視,可以看到兩股溪水從兩座拱形橋下流過,由於是隆冬,只能看個地形,若是到了夏秋季節,一定是溪水湍急而過,一塊形若牛心的大石上浪花飛濺,令人賞心悅目。
從清音閣右側沿溪而上,峰迴路轉,是黑龍江棧道。據說,到了春秋季節,在棧道上憑欄俯視深澗,溪水晶瑩,清澈見底,凌空仰望,峭壁濃蔭,千藤萬蔓,天光一線,此景致猶如福建武夷山溪南靈巖的一線天。
其實,峨眉山的豐美景物,何止這些。遍布大峨、中峨、小峨上的著名十景:雙橋清音、洪椿曉雨、羅峰青雲、靈巖疊翠、九老仙府、聖來晚鐘、大坪霧雲、白水秋風、象池夜月,金頂祥光,均能讓人流連忘返。這次只是時間有限,只能跟隨導遊,擇其重點,觀看一二了。
登上金頂
著名作家老舍曾講,人間佳境,「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白雪掛滿枝頭,峨眉山上的殿宇披上了白色外套,沿途的公路白得看不到頭……山尖全白了,給天空鑲上一道銀邊。
我們身穿大棉襖,腳蹬套上防滑鏈的棉皮鞋,頂著風颳的小雪,沿著冰凍的石板山路,順著羅漢坡慢慢地往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頂大殿艱難地走去。
峨眉山金頂,也稱華藏寺,位於峨眉山主峰上,海拔3077米,是峨眉遊山的終點,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峨眉山金頂始建於唐朝,屋頂為錫瓦所蓋,元代時又被稱為銀頂。寺側有臥雲庵,內有飯堂和客房可供遊客食宿。在金頂可觀看峨眉四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金頂與千佛頂、萬佛頂相鄰,萬佛頂上亦有建築,且有觀光索道連接金頂與接引殿。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名勝雲集,為峨眉精華所在。198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大約近一個半小時,大家才氣喘籲籲地登上金頂,又排了好長時間的隊,才終於來到了金頂大殿瀏覽參觀。金頂的得名,即來源於金殿。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廣一丈三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瓦柱門窗四壁全為摻金的青銅鑄造,中供普賢菩薩像,旁列萬尊小佛,門壁上雕刻全蜀山川道路圖,工藝精湛,嘆為觀止。當早晨朝陽照射山頂時,金殿迎著陽光閃爍,耀眼奪目、十分壯觀,故人們稱之為金頂。大殿幾經毀壞,1986年,國家撥款260萬元重建華藏寺,1990年9月11日落成。現今華藏寺比原先華藏寺規模更大,建築質量更高,飛閣流丹,崇宏壯麗,殿宇軒昂,高聳入雲。
除了觀賞金頂大殿,來此參觀的人還有一個願望,就是觀看峨眉佛光。據說每當下午兩三點鐘以後,人們站在金頂捨身崖上,俯身下望,常可以看到五彩光環浮於雲際,自己的身影置於光環之中,影隨人移,互不相失。無論有多少人並排觀看,人們所見也終是自己的身影。這就是峨眉山有名的佛光、祥光,科學家稱它為峨眉寶光。古人有詩詠佛光曰:「雲成五彩現奇光,形似尼珠不可方。更有一樁奇異事,人人都在舍中藏」。實際上,這是太陽透過水蒸氣折射,加上峨眉金頂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所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天上晴朗無風,山腰雲高且濃,這種機會是不容易碰到的,能清晰看到層層五彩光環更是難得。
儘管如此,大家飯罷,還是圍繞在捨身崖周圍走走轉轉,不時地面朝西方觀看著,希望奇蹟出現。雪花迎風不時地飄來,冷風刺骨,但心誠則靈,恍惚之中似乎也沐浴在祥光中。也有幾位旅友,聽說明天雪後放晴,遂決定今天不回成都,山上再住一晚,專等明天峨眉佛光出現。大家紛紛祝他們好運當頭,夢想成真!
峨眉遐思
時值下午,再抬頭遠望峨眉山,粉裝玉砌,真似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童話世界。山路旁的樹木上,掛著亮晶晶的銀條兒,而那些常青樹上,鑲滿了沉甸甸的雪球兒,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峨眉山是名山、仙山、神山,自然就會有許多流傳在民間傳說,比如女媧石的傳說,九老洞趙公明的傳說,神水閣的傳說等等。特別是峨眉山白龍洞的白娘子的傳說,不由讓人遙想起杭州西湖的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故事。
有人將杭州稱為愛情之都,這與西湖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有很大關係。比如西湖上的三座橋:斷橋、長橋、西泠橋,每一座橋都演繹著一個悽美哀怨的故事,每一座橋都訴說著忠貞不渝的情感,每一座橋都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感慨,纏綿悱惻,可歌可泣。
愛看戲劇的人,沒有人不愛看中國名劇《白蛇傳》的,其中斷橋,隔世的生死分離,讓人抱憾千年的結局,令一代又一代的世人為之淚沾衣襟。因為悽婉,所以讓人感動,因為悲憤,所以令世人心痛。雖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或者是演繹出來的故事,但人們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如今,江蘇鎮江的金山寺裡就有法海塑像,四川峨眉山上還留有白娘子修煉的地方白龍洞。悽美的神話傳說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想像。而峨眉山,也默默守護著這一個個美麗的故事,等待著新故事的發生。
峨眉山歸來,迴環往復,其情、其景,長縈心懷。正是:「鬼斧神工亦美哉,天工造物費疑猜。峨眉收盡人間美,願乘長風我再來」。
(本文作者系原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助老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臺恩普)
原文刊載於2020年2月《新天地》雜誌
光明日報 ·《新天地》雜誌
版權聲明:光明日報新天地雜誌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