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也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很多的經典的歌曲,但大多都以民歌為主,雖然是民歌,但是很多歌曲的影響力度遠遠大於流行歌曲。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雲南最具特色的4首歌曲,歡迎小夥伴們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探討。
1.《小河淌水》
龔琳娜
《小河淌水》是尹宜公創作於1947年的一首雲南民歌,流行於雲南大理彌渡地區,歌詞質樸自然,感情真摯,表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非常經典的民歌作品,也是雲南地區漢族民歌的代表,有很多位歌唱家演唱過這首民歌,其中以朱逢博演唱的最令人陶醉。
2.《月光下的鳳尾竹》
傣族裝束
《月光下的鳳尾竹》是倪維德作詞,施光南創作的傣族歌曲,該曲以葫蘆絲演奏的輕音樂版本最為常見,最早見於歌唱家於淑珍的歌唱版本,這是一首優雅而抒情的民歌,歌曲中著重描述了傣族青年男女太戀愛時的場景,體現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3.《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彝族支系撒尼人服飾
民歌《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是一首雲南彝族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出自電影《阿詩瑪》,原唱為胡松華和杜麗華。這首歌描述的是彝族小夥子阿黑和美麗姑娘阿詩瑪的愛情故事,歌詞中體現出了他們雙雙逃離地主老財家的歡快心情,也表現出彝族青年男女對愛情的渴望與嚮往。
4.《大理三月好風光》
大理風光
大理,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關於大理的傳說和歷史也很多,而大理歷來就是白族的聚居地,歌曲《大理三月好風光》正是出自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該歌曲由季康填詞,雷振邦作曲,流行於雲南各地,也是電影《五朵金花》裡的歌曲,這首歌同樣也是描述男女愛情為主,歌詞中出現的蝴蝶泉、蒼山都是大理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這麼多了,歡迎小夥伴們留言點讚,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咱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