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具有民族特色的4首民歌,每一首都是經典,會唱的人都老了

2020-12-14 宇宇音樂秀

雲南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也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很多的經典的歌曲,但大多都以民歌為主,雖然是民歌,但是很多歌曲的影響力度遠遠大於流行歌曲。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雲南最具特色的4首歌曲,歡迎小夥伴們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探討。

1.《小河淌水》

龔琳娜

《小河淌水》是尹宜公創作於1947年的一首雲南民歌,流行於雲南大理彌渡地區,歌詞質樸自然,感情真摯,表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非常經典的民歌作品,也是雲南地區漢族民歌的代表,有很多位歌唱家演唱過這首民歌,其中以朱逢博演唱的最令人陶醉。

2.《月光下的鳳尾竹》

傣族裝束

《月光下的鳳尾竹》是倪維德作詞,施光南創作的傣族歌曲,該曲以葫蘆絲演奏的輕音樂版本最為常見,最早見於歌唱家於淑珍的歌唱版本,這是一首優雅而抒情的民歌,歌曲中著重描述了傣族青年男女太戀愛時的場景,體現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3.《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

彝族支系撒尼人服飾

民歌《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是一首雲南彝族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出自電影《阿詩瑪》,原唱為胡松華和杜麗華。這首歌描述的是彝族小夥子阿黑和美麗姑娘阿詩瑪的愛情故事,歌詞中體現出了他們雙雙逃離地主老財家的歡快心情,也表現出彝族青年男女對愛情的渴望與嚮往。

4.《大理三月好風光》

大理風光

大理,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關於大理的傳說和歷史也很多,而大理歷來就是白族的聚居地,歌曲《大理三月好風光》正是出自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該歌曲由季康填詞,雷振邦作曲,流行於雲南各地,也是電影《五朵金花》裡的歌曲,這首歌同樣也是描述男女愛情為主,歌詞中出現的蝴蝶泉、蒼山都是大理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跟大家分享這麼多了,歡迎小夥伴們留言點讚,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咱們下回見!

相關焦點

  • 雲南風情民族歌舞在南寧民歌湖上演 傾倒南寧觀眾
    南寧新聞網訊(記者黃海文/圖)2月18日晚,「相約民歌湖畔?共眷天下民歌」南寧民歌湖周周演—2017大型民歌專場雲南專場在民歌湖水上舞臺舉行,雲南風情民族歌舞在南寧這片民歌熱土上「綻放」,與廣西民族文化碰撞激發出奇妙的火花,為南寧觀眾帶來精彩的民族歌舞視聽盛宴。
  • 任賢齊傳唱度最高的十首歌曲,每一首都是經典,第十首你絕對會唱
    出道至今,他發行了接近40張專輯,經典曲目更是數不勝數,歌曲傳唱度之高令人咋舌。雖然有人詬病他的歌是口水歌,沒技術含量,但我想說,好聽才是王道,能被大眾接受才是硬道理。本文就盤點了任賢齊最為經典的十首經典,你又最喜歡哪一首呢?一.
  • 感動世界的10首歌曲,每一首都是經典(珍藏!)
    今天推薦大家10首感動世界的經典歌曲,雖然語言不同,但是音樂無國界,你一定會陶醉在動人的旋律和歌聲中。國人普遍把這首歌稱為「友誼地久天長」。在很多西方國家,這首歌通常會在除夕夜演唱,有除舊迎新之意,也象徵告別或結束的情感。2.
  • 哪首民歌曾經驚豔到你的耳朵?
    《康定情歌》《康定情歌》又叫《跑馬溜溜的山上》,是原西康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歌,經吳文季、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 歌曲欣賞:《鴻雁》令人嘆為觀止的蒙古族民歌,唱的讓人滴血心痛
    一聽到這兩句歌詞無人不知《鴻雁》來。《鴻雁》是一首淵遠流傳的內蒙古烏拉特民歌,曾作為熱播劇《東歸英雄傳》的主題曲,由著名音樂人呂燕衛先生填詞並製作。歌曲首唱呼斯楞:當我們聽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繹下的《鴻雁》,不禁產生共鳴,他的歌聲裡有你的鄉愁,有你的成長,於是家鄉就成了每個人心底最柔軟最美好的回憶。同時,這也是一個寄情於草原的男人自語。一個人,一杯酒,獨對蒼天,想一想曾經的過往,用力的遙望未來,那裡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掛在天堂。
  • 關於民歌有話說
    而民歌是大眾創造的,作者是人民群眾,大多文化低淺,甚至有的連字都不識,作品是鄉村俚語,出來後是原生態的,也沒人把關,出來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在民眾中相互傳唱,遇著聰明人就給它稍改一改,但社會的流傳並不是僅以改過的那個流傳,從而也就會在社會上形成多個版本,良莠不齊,進而與正統文學對比起來,兩者也就產生了很大的區別,讓人主觀地認為它低賤了,由於沒有看到從客觀的存在狀況和民眾中的教育影響,使它在文化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 「山裡的火塘」陶建阿成軍藝獨唱音樂會再炫民族風
    ,同時也是阿成學習聲樂十年來在首都北京的一次匯報演出。將音樂會定名為「山裡的火塘」還深有含義,阿成解釋說:「我身為一名彝族人,深愛著彝族文化,火塘是彝家人生活的中心,只要火塘紅紅火火,彝家人的生活更幸福興旺,所以請作詞家謝維耕、作曲家陸城為我量身定做了《山裡的火塘》這首歌,這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也是本次音樂會的推薦曲目,因此將音樂會定名為『山裡的火塘』,不僅是自己對民族文化的喜愛,也是對自己的鞭策」。為了此次音樂會,阿成做了精心和大量的準備。
  • 譚晶同一首歌融美聲民族通俗三家之美
    所以我遇到困難不會特別鑽牛角尖,而會去考慮別的一條道路。  比如當年在學校裡學民歌的時候,我一唱民歌就緊張地眨眼,同學就說譚晶愛眨巴眼。後來怎麼克服這個困難呢?他們知道我喜歡唱通俗歌,說學校搞一個活動,你唱通俗歌吧,我就唱通俗歌,眼睛一點都不眨。反過來用通俗的唱法唱民歌也不緊張了。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就把這個困難克服了,而且慢慢還找到自己另外一條路。
  • 長調民歌:蒙古民族靈魂的歌音
    長調集中體現了蒙古遊牧文化的特色,與蒙古民族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心理、世界觀、生態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緊密聯繫在一起,貫穿於蒙古民族的全部歷史和社會生活之中。2005年11月,中國與蒙古國聯合申報的「烏日汀多」——蒙古族長調民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頭一回聽到蒙古族長調民歌的人,聽到了遼闊悠遠,覺得它與生成環境———草原有關。
  • 仝卓新編新唱老歌帶我們走進民歌節比賽
    現在仝卓唱過的所有歌她都會唱,並且還演唱得聲情並茂。同事是標準的女中音,可算是唱歌的好料子,她的加入也給我們之前練的歌帶來了一些變動。由於她的音色比較特別,也增添了我們歌的精氣神。寒冷的冬天我們在覆蓋著一層銀白色的山下面、田野間練歌,這個同事在我們沒有練習之前就獨自唱了很多仝卓唱過的老歌,確實非常好聽。
  • 這5首歌唱哭過無數人,背後真實的故事感人至深,每首都是經典
    這5首歌唱哭過無數人,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每首都是經典。不僅因為唱得好聽,背後有血有肉的故事,才是點燃觀眾淚點的關鍵。NO1.《你是我的眼》演唱:林宥嘉。大多數人知道這首歌,是因為林宥嘉。實際上這首歌在林宥嘉之前已經很有名了。原唱是蕭煌奇。他根據自己的真實故事寫成的。像歌裡面唱的一樣,他是一個盲人,從生下來就是盲人,4歲的時候做了手術有了輕微的視覺。可是這種弱視也只持續到了15歲。上天再次奪走了他的光明。這首歌寫得很平實,都是簡單的描述,:如果他能看得見,他會做一些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的事,比如牽著愛的人,比如開車去旅遊。這首歌很好,因為他不是控訴,而是淡淡的陳述,還有一點樂觀。
  • 大理故事:人稱創造新民歌旋律的大師—禾雨
    在歷史文化名城大理,有位師範音樂教師,他創作的歌曲,民歌味很濃,使人越唱越愛唱。有人說,他作的歌曲,只看歌名,還沒有唱,也聞出了它的「民族味」。事實正是如此《納西花華色》《阿麗裡獻給毛主席》《白族姑娘趕四方街》等等,正是體現了這一特點。
  • 商南的民歌
    民歌,是民間歌曲、歌謠的總稱和簡稱;用曲調演唱者為歌,無曲誦者為謠。它是民間世代廣泛流傳的歌曲,是大眾口頭創作並在流傳中不斷豐富著集體智慧的民族傳統文化結晶,是直接表現勞動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願望的詩歌,也是最大眾化的音樂形式;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文章合時而著,詩歌合時而作」。
  • 這10 首紅遍全球的歌曲,每一首都堪稱經典
    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正在於其「永恆性」。儘管語言不一,但美好的音樂,總是能夠跨越時間、空間和語言的限制,直指人心。今天,咪咕菌要分享 10 首曾經紅遍全球、如今依然擁有無數聽眾的歌給大家,相信聽完這些歌,你也會覺得驚訝——無情的時光,面對這些作品時,竟然溫柔如斯。
  • 土家最美女寨主覃誠芳唱紅土家民歌 100萬抖音網友都在唱
    這首民歌一時間刷屏抖音,短短16秒的音頻,被超過100萬個抖音視頻使用,引發全民模仿熱潮。視頻中的女孩就是《么妹家住十三寨》的原唱,來自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的一個普通農家女覃誠芳。此前不久,她被推選為重慶土家十三寨的女寨主。(十三寨由十三個寨子組成,它是迄今為止我國保存的較完整的原始土家族和苗族村寨,是中國第一座土家族生態博物館)。
  • 2015南寧國際民歌節16年經典歌曲音樂掀「懷舊民族風」熱浪
    2015南寧國際民歌節16年經典歌曲音樂掀「懷舊民族風」熱浪 2015-09-12 23:35:33,深情獻唱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16年來經典民歌曲目,掀「最炫民族風」熱浪。
  • 只能原唱能唱的4首歌,別人想學都學不會,最後一位堪稱經典!
    在華語樂壇有很多經典歌曲,有的歌傳唱甚至傳唱幾十年都經久不衰,成為KTV必點歌曲。但是還有不少經典歌曲卻非常難唱,就連歌手本人都曾表示太難唱,這些歌曲有經典老歌,也有現代流行歌曲,總而言之就是,像小編這樣熱愛音樂,偶爾也會唱兩句的,根本駕馭不了這些歌曲,他們音域不是我們所能觸及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這4首歌。
  • 海南日報數字報-黎族「新民歌」傳唱四方
    海南島解放初期,類似的黎族「新民歌」不斷湧現,傳承著黎族民歌的老經典,也歌頌了黎族人民的新生活。  叫儂唱歌儂就唱  可以說,那首新編的《叫儂唱歌儂就唱》是王妚大帶給海南黎族民歌的驚喜與新生。  在去縣城前,什運村的婦女主任曾提醒她,「你是黎族的著名歌手,到了會上大家肯定會叫你唱歌。
  • 20首經典詩詞,都是在船上寫的,每一首都流傳千古
    古人愛在船上寫詩,除了舟船上的風景很好,更重要的是,詩人在船上,更易引發情思,或是思念家鄉,或是感慨飄泊…… 今天推薦20首經典詩詞,這些詩詞都是在船上寫就的,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值得大家背下來。
  • 雅集來啦 | 客家山溪處,民歌迎客來
    民歌,正是由此從勞動中產生,並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2020年11月22日(周日),在喜鄰社區書院舉辦的此次雅集,我們將以客家民歌為主題,輔之極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服飾和小食,將客家文化融入到源、賞、知、品、唱中,讓大人和孩子們通過走近客家民歌,再次親近客家文化,感受文化自信對生活的豐富和提升。民歌,即民間歌謠,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能夠歌唱或吟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