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潘憭攝
蒼南縣的文化藝術節,已走過了10個年頭。2013年11月12日晚7時正,蒼南縣縣委書記黃壽龍宣布第六屆文化藝術節閉幕。從2003到2013,這是第十個年頭,蒼南的文化藝術界又收穫了豐碩的成果。
還是在9月22日的那個晚上,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蒼南縣縣長黃榮定致辭:「我宣布,蒼南縣第六屆文化藝術節,開幕!」隨之,第六屆藝術節,就這樣撲面而來……
精彩文化活動
營造辦節氛圍
作為全縣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藝術盛會,在某種程度來說,蒼南縣第六屆文化藝術節更像是一場文化惠民的盛宴。「哪一天開幕?」這種看似缺少主語的談話,卻能形成無障礙交流,作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早在幾個月前,以「文化引領幸福共享」為主題的第六屆文化藝術節活動指南、活動手冊已經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分發。對於活動節目,群眾是期待的;藝術節作為地方文化品牌活動,早已深深紮根在群眾的心底。14場演出、12場比賽、8場視覺藝術展覽以及民間、民族民俗展演系列活動,大家懷著憧憬的心,翹首期盼。
圖書館外的空地、移動公司前的廣場、人民公園廣場……在藝術節前夕,如果你逛在靈溪的街上,會發現舞蹈愛好者們產生的「集聚」效應。如果你再能細心觀察,總會發現「教練」在糾正著隊員們的動作:「抬頭,跟上節拍,轉身,對,1、2、3、4……」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儘管我們平時工作也挺忙,但是這是大家的節日,我們願意每天晚上花幾個小時來排練,我們是真真實實的參與者。」也許,教練王大媽詮釋的正是「文化盛宴,你我同參與」的理念。
秉承節儉理念
突出「文化惠民」
各項精彩活動的舉辦,彰顯了蒼南的辦節特色,營造了濃厚的辦節氛圍,文化惠民自然也成為了這些活動的亮點。
「感謝藝術節,沒有忘了我們老人,為我們送來這麼精彩的演出。」這是張奶奶在觀看了「梨園之聲」戲曲文藝晚會後的感言。「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鹹淡適中,老少皆宜。」這樣的形象描述便是文化工作者奮鬥的目標和準繩。
在蒼南第六屆文化藝術節活動中,為了能讓更多的群眾體驗文化成果,組委會無論從場地選擇還是節目安排上都體現了「人人共享」的理念。人民公園露天演出,使百姓不為門票煩惱。沒有豪華的舞臺包裝和設計,力求突出節目本體水平,體現藝術本體價值,用最少的投入為群眾奉獻最具特色、最為樸實的文化本體展演;開幕式文藝晚會、交響音樂會等活動請來了浙江歌舞劇院、上海大劇院交響樂團等知名樂團參與演出,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長徵組歌》合唱音樂會更是作為優秀節目走進龍港,走向溫州城,做到「全面惠民」。
臨近開幕,蒼南並沒有出現一搞大型活動就鋪天蓋地的宣傳,而是加強了媒體新聞與宣傳展板的方式,大量節省了橫幅、鮮花的使用,從而節省了大量的經費。「精簡要從細節做起,宣傳費用要『瘦身』,惠民舉措需『增重』。」這,便是文化惠民的最直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