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點名表揚
南雄「精細化」雄起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鄒錫蘭 ★ 吳尚清 許社功/廣東報導
廣東南雄市,近日成為該省山區縣(市)發展的榜樣。
1月14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省南雄市精細化工產業園考察時,為這裡的發展速度驚嘆:「縣還是那個縣,人還是那些人,槍還是那些槍,思路一變,天地寬闊,劣勢變成優勢。」
南雄市作為廣東省的縣級市,既無天時,也無地利,但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2009年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2009年,南雄市GDP增速超過14%,財政綜合增長率在廣東全省山區縣(市)排名第4,一年躍升43位。尤其,該市針對珠三角化工類園區較少的狀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圍繞精細化工招商引資,成功吸引了83家精細化工及配套企業落戶,建起了高標準的精細化工工業園。
汪洋認為南雄市的幹部闖出了「南雄思路」、幹出了「南雄速度」、體現了「南雄幹勁」、打造了「南雄服務」,認為南雄市精細化工產業園是產業招商的榜樣,山區縣市探索產業集聚的一張名片。
一個縣級市,能得到省委書記如此高的讚譽,在廣東省還是史無前例的。
思路:發展精細化工
站在「嶺南第一關」——梅關上遠眺,山北就是江西省大餘縣地界,山南是廣東省南雄市。長期以來,南雄市對於珠三角城市來說,就是「偏遠山區」。在一般人眼裡,要吸引投資者,發展工業那是「相當」的難。
然而,「在那遙遠的地方」的南雄市也有一流的工業園,成為投資者的「寵兒」。
「思路決定出路,南雄的區域條件並不好,向珠三角看,這裡是偏遠地區,處於劣勢位置;但是向內地看,處於廣東、江西兩省交界處的南雄就是廣貨進內地的橋頭堡,著眼於內地市場發展經濟,轉變思路,南雄的劣勢就變成優勢。」南雄市委書記林楚欣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其實南雄市的發展思維轉變,也是被逼出來的。
「早在數年前,南雄煙廠被兼併後,意味著我們長期以來圍繞捲菸生產所形成的產業鏈必須做出重大調整與轉型,直接影響了近70%的財政收入,經濟發展跌入低谷。如何跨過這道坎,實現南雄更好更快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林楚欣回憶。
2007年起,南雄市先後數次組織考察隊伍走出「山門」,南下珠三角兄弟市清遠、河源等地,北上長三角和江西等地學習,提出了以建設粵北門戶城市為總抓手,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實施「工業綠燈工程」的工作思路,並達成了「不爭論、不議論、不消極,奮戰兩三年,實現南雄跨越發展」的共識。
思路確立後,南雄市注意到2008年國務院9號文要求兩年內,化工企業都要進入統一的工業園生產經營的政策,這個產業發展政策預示著的一種難得的機遇,這讓南雄抓住了。
「這些精細化工產品主要銷往內地,南雄是進入江西、湖南最便捷的通道。因此,2008年,南雄市精細化工基地一掛牌, 就吸引了600多家企業參加經貿洽談會,縣城的賓館都住不下了,要安排客商到其他鄉鎮去住。」林楚欣至今還為南雄市思維轉變的及時,找對了路而興奮。
速度:年產值將達86億
「我們公司是最早來這裡投資的企業,2006年就進駐這裡,目前廠區只有80多人,但產能達到5個億。」在韶關南雄市精細化工園區,聖邦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文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在該化工園區裡沒看到一座煙囪,公司的廠房都修建的像度假會所,造型別致,廠裡井然有序,完全是在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高科技產業園才可以見到的工廠。
「我們還打造了一支很有戰鬥力的招商隊伍,書記、市長在珠三角一住就是一個多星期,天天跑客商。同時,積極轉變作風,提高服務效率,辦投資審批手續只要兩三天,有的特事特辦一個晚上就能辦好!」南雄市市長許志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我們南雄市精細化工園才設立一年多時間,就有83家企業入園,18家企業投產,投資額28.9億元,預計年產值86億元。化工園規劃總面積10500畝,一期建設用地3880畝,多數已被企業買下了,現在正開發二期。」南雄市新聞秘書朱祖純告訴記者。
這樣的高效率被廣東省領導稱為「南雄速度」。
鄭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