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杭溫高鐵開工建設,溫州成功邁入省內「1小時經濟圈」。家門口搭高鐵,約40分鐘到義烏,65分鐘直抵杭州,這讓溫州市民對未來生活充滿期待。
呼之欲出的杭溫高鐵,將會如何改變溫州人的生活?對於溫州的發展,又會帶來哪些影響?記者昨日連線溫州、義烏、杭州三地的溫州人,暢聊杭溫高鐵帶來的生活新變化。
在杭溫州人:
高鐵讓周末返鄉變成常態
「杭溫高鐵什麼時候能建好?」聽說杭溫高鐵開工了,在杭州工作的瑞安人餘妙感到很興奮。她期待著,高鐵能讓周末返鄉變成常態。
餘妙告訴記者,自己大學畢業後就留在杭州,過去每年回瑞安的次數不過兩三次。「雖然動車很方便,但是一來一回也要五六個小時,只能逢年過節的時候回家。」餘女士說,今後杭溫1小時交通圈,周末就可以常回家看看父母了,回家的路更近了。
在杭州工作的溫州市區人張麗麗說:「杭溫高鐵,不僅讓在外溫州人回家更方便了,也為長三角地區更多人才來溫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張麗麗一樣,許多在杭、滬工作的溫州人都相信,杭溫高鐵將架起溫州與長三角大都市圈經濟、人才更緊密的交流,大交通時代將撬動溫州發展新巨變!
義烏溫商:
溫州製造走出去前景更好
記者昨日聯繫上金華溫州總商會會長、義烏溫州商會會長姜永忠時,他連聲說:「這是一件大喜事,家鄉人和二十幾萬義烏溫商期盼多年的夢想終於落地了!」而姜永忠本人更是一直關注著杭溫高鐵項目從醞釀、啟動到落地。
記者了解到,20多萬義烏溫商在義烏從事的行業覆蓋方方面面,經營的市場佔義烏總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過去三十多年來,義烏溫商見證了從最初坐十幾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回溫州,到諸永高速開通後自駕2小時,以及金麗溫高鐵的投用,動車1小時40分鐘。「交通的一次次大提速,不斷拉近在外溫商與家鄉的距離,溫商回歸的意願也更強了。」
姜永忠說,義烏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溫州與義烏緊密相連,溫州製造的產品就能通過義烏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杭溫高鐵為溫州製造打開了「新世界」。在他看來,建設杭溫高鐵的意義是重大的,將來從義烏回溫州,就好像搭地鐵一樣方便。他期待著杭溫高鐵建成通車的那一天,他說:「我會搭乘第一班高鐵回溫州!」
永嘉人:
西湖將成為我們的後花園
市民徐女士是溫州永嘉人,她期待著杭溫高鐵能夠早日建成。她說:「1小時到杭州是什麼概念?就是西湖成了我們的後花園了。」
在她看來,這條新高鐵,不僅會改變普通市民的生活,對於永嘉和溫州的發展,更有著重大意義。「杭溫高鐵,將架起溫州與省內大都市區親密擁抱的『大通道』。」
徐女士說,她就有親戚在黃田開廠經商,而永嘉作為杭溫高鐵的始發站,今後永嘉與義烏的商貿往來會有更多便捷。40分鐘到義烏,這是什麼概念?徐女士說,這就相當於「家門口」,完全可以把義烏國際商貿城當溫州超市來逛了。
高鐵,不僅讓「走出去」更方便了,也讓「引進來」產生許多可能性。徐女士認為,永嘉有很好的旅遊資源,藉助高鐵的「東風」,一定能夠為永嘉帶來許多客源。來旅遊的人多了,永嘉旅遊景區的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也會有更好的提升。
老金溫鐵路人:
見證從「8小時」到「1小時」
1998年,溫州的第一條鐵路——老金溫鐵路開通,溫州邁入了全新的鐵路時代。那一年,市民小陳也迎來了自己全新的人生階段,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她踏上了工作崗位,在溫州火車站當上了一名站內工作人員,當年這是一個讓人羨慕的「鐵飯碗」。
時隔近20年,金溫鐵路開通當天的盛況,小陳至今記憶猶新:「那天我們早上5點來鍾就到崗了,沒想到,來自全市各地的老百姓也是一大早趕來了,把火車站圍了個水洩不通,大家都想看一看火車長什麼樣子。能買到車票體驗首趟列車的畢竟只有少數,當天沒買上車票的市民就往一樓大廳的玻璃門前擠,因為透過這扇玻璃門能看到火車的一點點車身。」
小陳告訴記者不僅僅是第一天,金溫鐵路開通的前半年,天天都是一票難求,「畢竟大多數市民都沒坐過火車,為了體驗一把,市民朋友往往都是能買到票就好,完全顧不上坐到哪裡去。」當年乘坐金溫鐵路從溫州到杭州需要8個來小時,從現在來看算得上「漫長又煎熬」,然而在那個依靠長途汽車、道路資源又差的年代裡,8個小時的火車已經是「享受之旅」。
因為是負責站內工作,小陳也沒有機會利用工作機會坐上火車,只能等待休息日,買上車票,才第一次坐上金溫鐵路,沿著線路,到青田、麗水、雲康……把每一個站點都一一「打卡」,這也成為小陳那段青春歲月的美好記憶。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幾年,交通事業發展迅猛,動車、高鐵讓大家的出行越來越快速,越來越方便,這著實是一件好事。」小陳說,在那個運力不發達的年代,春運時期會時常看到乘客徹夜排隊,但是有時排個幾天幾夜也買不上回家的車票,「從溫州到杭州只用一個小時,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啊。如今,交通發展給老百姓帶來的是切切實實的利好。」
各行各業工作者:
改變的不僅是時間,還有……
杭溫高鐵北起杭州西,南接杭深鐵路永嘉站(溫州北)至溫州南。這條高鐵線路的開通將使得溫州與杭州的距離縮短為「一小時」,距離的拉近將為溫州城市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因此,杭溫高鐵開工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熱議:對於溫州來說,還有哪些更切實深遠的意義?
引進人才
帶出項目
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而現今溫州高端人才資源仍然匱乏。對此,市委人才辦相關人員這樣分析,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距離問題。高校資源以及高端人才培養多集中於杭州、上海,而距離遠、路途耗時長成為高端人才走進溫州的一道障礙。杭溫高鐵的開通,無疑拉近了溫州與高端人才的距離,凸顯出溫州的地理區域優勢,從而提高我市在人才引進方面的競爭力。
除了讓高端人才走進來,今後杭溫高鐵的開通,也更方便溫州將高新技術項目帶出去。市委人才辦相關人員解釋說,對於科研項目研發者來說,時間就是競爭力,一個科研項目可能有多人同時進行,誰能更早拿到專利就算成功。可是科研項目的研發在溫州沒有平臺基礎,再加上部分高新技術項目所需的專業實驗室設備匱乏,總體科研資源力量跟不上,這就迫使本地科研人員要向杭州、上海等地進發。
總的來說,杭溫高鐵不僅能促進溫州與杭州、上海等城市的人才交流、學術研討,還能將我市研發的科技成果展示出去,不管是對於人才培養還是科研項目研發來說,都能帶來更大的優勢。
促進全域旅遊建設
杭溫高鐵的開通,為杭州遊客乃至更遠客源地的遊客提供了更為通達的來溫路徑。由於高鐵的迅捷,也使以往的中長線遊變成了短線遊,長三角上班族完全可以利用周末完成一次楠溪江之旅。
「高鐵時代的到來,是機遇更是挑戰,這意味著,永嘉乃至全市旅遊交通、接待、產品、環境、信息等一系列瓶頸和短板亟待突破。」市旅遊局辦公室主任胡念望介紹,比如遊客下了楓林動車站,如何到達楠溪江景區就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需要建立起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體系、設施完善的旅遊交通集散體系(車輛換乘或接駁體系)、鮮明的旅遊交通標識系統以及舒適安全的旅遊車輛運輸體系,還有通景公路沿線的觀景點、停靠點、騎行道、人行道、慢行綠道系統等等,打通從高鐵站到景區的最後一段路。
同樣,大批遊客通過高鐵來到景區後,也各方面考驗著當地住宿、餐飲、旅遊廁所等接待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旅遊產品是否特色鮮明、滿足多樣需求;景區內外環境是否優美整潔;旅遊信息是否實時通達等等。這一切都需要得到旅遊部門和當地政府的重視,切實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一名在服裝行業打拼的企業家,溫州棣禕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章龍說,他平均半個月就要往杭州跑一趟,深知杭州的服飾貿易規模不容小覷,而且自杭州G20峰會順利舉辦後,這座城市更進一步與國際化接軌。
章龍認為,杭溫高鐵的開通切實拉近了溫州與杭州的距離,從原先的高鐵兩個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拉近的不僅是地理上的距離,還有兩座城市之間的合作關係。杭州作為「中國電子商務之都」,線上產業技術發展非常成熟,兩地「靠」得更近,對於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線上線下一體發展也將對服裝業乃至整個溫州商貿經濟帶來巨大影響,使得溫州在人才、技術、資金、物流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越,從而能夠進一步鞏固提升我市在全省的「鐵三角」地位。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孫餘丹 夏晶瑩 金葉 冉夢蝶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