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川航在自己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重慶飛往拉薩的航班,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
但並未引起太多注意,大家都覺得只是一次普通的備降,甚至一個熱搜都沒有。
其實,全體乘客能夠安全降落,沒有重大傷亡,機組人員全都牛牛牛牛牛壞了!
機長劉傳健和副機長徐瑞辰更是英雄,是他們的臨危不亂,挽救了全機人員的生命,避免了一齣悲劇的發生,借用一段網友@相生慄子的科普。
飛機的擋風玻璃掉成什麼樣了?
看下圖:
完全掉落。
機長落地後變成什麼樣了?看下圖:
手部關節被嚴重凍傷。
然後我們看一下駕駛艙裡面的整體圖:
這也是近年來國內最有挑戰的一次飛機特情處置和緊急著陸。
本次航班空客A319,本來計劃從重慶飛往拉薩。
但是飛行途中,飛機副駕駛一側的擋風玻璃突然爆碎,滿載乘客的空客A319突然失控,飛機開始劇烈顛簸,氧氣面罩開始掉落,甚至有雜物開始掉落。
當時機艙內的乘客已經感覺到危險的接近,「覺得自己這次玩完了」一個乘客在安全落地後說,機艙內交錯著乘客的哭泣聲,甚至有人開始眩暈嘔吐。
乘務員們在安撫在儘量維持秩序,「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處理好」,機組廣播一遍遍重複著。
而此時,駕駛艙內的正副機長在想什麼呢?大概是,挽救所有人吧,機艙內乘客的慌亂,是因為悲劇似乎在接近,但他們無能為力,可駕駛艙內的人,沒有人能切身體會到他們到底經歷些什麼,沒有人比他們更知道,小小的差錯,搭上的,會是整機人的生命!
擋風玻璃爆碎,他們正在9000米的高空飛行,駕駛艙壓力突然釋放,人耳的鼓膜幾乎不可能承受的每秒250米的直面風,足以刮翻控制臺的風力,就這樣直接作用在兩個凡胎肉體身上,
痛苦可想而知!
這是副機長的制服,我們不能想像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不僅如此,
駕駛艙內當時的溫度,是零下40℃。
專業人員說,這樣的溫度,別說執行高難度的操作,連集中注意力都困難,普通人根本撐不住,而本次航班的正副機長穿著單衣,在駕駛艙玻璃爆碎、儀錶盤開裂、無線電中斷、高空失壓和零下五十度的惡劣情況下,靠目視成功備降。
劉機長說:
副駕(身體)已經飛出去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掛。還好他系了安全帶。
被大風吹得七零八落的控制臺:
甚至陽光都給他們找麻煩,
網友相生慄子說到:這趟航班原本是早上6點自東向西飛,背對陽光,視野很好。而迫降時是自西向東飛,也就是說,機長不僅要忍受寒冷失壓的折磨,全程還要直面刺眼的陽光,戴墨鏡?不存在的!
降落也並不容易,由於飛機燃料是到目的地基本用完正好具備降落的條件,如果半途降落則會因為燃料太重而增加降落的風險。
而他們就憑藉著自己的經驗與勇氣、技術與膽識,在自動儀器幾乎全部失靈的情況下,完成了一次無人員傷亡的迫降,劉機長說,都是靠目視完成的,這條航線我飛了100多次,各方面都很熟悉。
這是一次奇蹟,而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
大家都說這個事件完全可以參照美國的《薩利機長》,拍一部電影,不用誇張事實就可以很感人。
這部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講的是薩利機長因為飛機遇上鳥群,迫降水面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雖然不怎麼了解,但是水上迫降很困難很危險,只要一點偏差,單側機翼或者引擎先入水,飛機多半會被撕裂解體。
衣索比亞的961號航班▼
薩利是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大型客機水上迫降的飛行員,飛機完整,沒有人死亡,是航空史上的奇蹟。
雖然沒有傷亡,但是薩利還是接受了質詢「為什麼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不迫降在附近機場」
湯姆漢克斯的這段臺詞也可以側面感受這次川航事件裡兩位機長的優秀▼
「沒有人警告我們,你們將在有史以來最低飛行高度,雙發動機失效」
「這是在2800英尺低空的雙發動機失效,緊接著立刻水上迫降,機上有155條人命,沒有人接受過這樣的緊急訓練。」
這是所有人的功勞▼
是的,按照電影的描寫,機長和空乘人員不顧自身安危,專業地引導乘客疏散。
無論職責範圍從水陸空三面火速趕來救援的救助團隊:
直升機飛行員▼
紅十字救護員▼
來到現場參與報導的記者▼
就像這次川航事件在機場等候的救護車們▼
對於飛行來說,安全是最低的目標,也是最高的目標,這是一次迫降奇蹟,感謝兩位機長,空難沒有發生。
真是希望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個事件拍出中國的《薩利機長》呀。
來源 | 魔都囡 、橘子娛樂
想看電影《薩利機長》,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右下角的「影視文章」中的「影視」,進入網站,搜索觀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