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二虎
初冬的陽光很溫暖,信步走出來,馳目望遠,幾千年來,遊牧的壯闊負載著多少神奇而夢幻的過往,每一個來過的人,異鄉都成了故鄉。
一、風入端門陣陣酸
錢塘江上雨初幹,風入端門陣陣酸。
萬馬亂嘶臨警蹕,三宮垂淚溼鈴鸞。
當蒙元大軍在伯顏的率領下與董文炳、阿剌罕所部在臨安近郊會師,面對南宋文臣武將的無能,時為太皇太后的謝道清認為:臨安已成一座孤城,求和不許,南逃幾乎不可能,憑藉京城的軍民奮力抵抗,只能招致屠城,投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減少殺戮,為了保存趙宋血脈,偷偷把楊太妃所生趙昰、趙昺送出城,然後寫下降表,籤上謝道清的名字(因為當時南宋由謝太后臨朝稱制),然後白髮蒼蒼的謝太后抱著宋幼帝出城投降,後人也把南宋的滅亡歸罪於一個無辜的女人身上。
其實當元軍過江,南宋武將損兵折將,文臣獨自為了活命打算,令謝太后又悲又氣,曾在朝堂之上立榜詔示,譴責「爾大小臣工,未嘗有出一言以救國者」,可見當時南宋文武大臣都是些什麼角色,窮途末路呀,令寡母孤兒無奈又悲愴。
謝道清俯首降元,也是迫不得已呀,正如她所說:「倘能為生靈計,此一字(臣)亦不惜。」
當謝太后投降後,屢次下詔命令江南州郡歸降元朝,詔書大意是:「今根本已拔,諸城雖欲拒守,民何辜焉?詔書到日,其各歸附,庶幾生民免遭荼毒」等語,這其中苦衷不是那些事後「君子」們所言的那樣。
對元朝抱有敵意的南宋遺民鄭思肖中肯地說:「京師眾大之區,不受韃賊屠弒之苦」,皆受謝太后「至大之賜」。
其實令南宋黎民心寒失望的不是謝道清,是那些握有大權的臣僚,
面對國破家亡,一群宵小還在窩裡鬥,為自己打算後路,走投無路的謝太后只好接受恥辱的投降,為腐敗無能的南宋政權背了黑鍋:亂點連聲殺六更,熒熒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寫歸降表,臣妾籤名謝道清。
二、靈鵲之祥入後宮
謝太后,名道清,台州臨海(今屬浙江)人,宋理宗趙盷的皇后,右丞相謝深甫的孫女。
謝道清出生的時候,祖父謝深甫已經去世,父親謝渠伯是一個平庸沒有能力的人,家道中沒,已經沒有往日的風光,與普通人家沒有區別,據說這謝道清一出生就長得黝黑,這對於女孩子而言,是醜呀,而且還一隻眼長了一個痣,但她自小聰明勤快,知書達禮,到了開笄之年,恰宮中為宋理宗趙盷選后妃,皇太后楊氏為了感念謝道清的祖父謝深甫當年幫助她當上皇后,聞謝深甫的孫女待字閨中,便召入宮中,據說謝道清入宮之日,有成群的喜鵲飛到後宮上空,有「靈鵲之祥」。
自古帝王,愛美人勝於愛江山,後宮佳人無數,謝道清這樣的自然不招人喜歡。
然而入宮不久,得了一場麻疹,脫了一層皮,從此肌膚白嫩如雪,痣也消失了,一下,醜小鴨變成白天鵝,這是大福大貴之人呀。
宮中商議立後之事,賈涉的女兒長得妖豔動人,宋理宗就想立賈氏(賈似道的姐姐)為後,楊太后說:「謝家女兒端莊有福氣,應當立為皇后。」
宮中的人也私下議論:「不立真皇后,竟立假(賈)皇后嗎?」
於是,在楊太后堅持下,謝道清被立為皇后,然而,宋理宗一點都不喜歡她,寵愛賈妃,賈妃去世後,又愛上更加年輕風騷的閻貴妃。
謝道清毫不介意,不嫉不妒,寬大為懷,一代賢后呀。
開慶初年(公元1259年),元朝大軍渡過長江,形勢危急,宋理宗想遷都平江等地,躲避兵鋒,謝道清勸諫不可遷都,深恐動搖民心,宋理宗只好打消遷都的念頭。
三、半壁星河兩鬢絲
宋理宗去世,趙禥即位為宋度宗,尊謝道清為皇太后,趙禥當了十年皇帝,在元軍以伯顏為統帥,率大軍渡江攻宋時,宋度宗也死了,四歲的小皇子趙顯即位靈柩前,大臣們請謝太后垂簾聽政,謝道清已經六十五歲,起初拒絕,大臣們再三請求,謝道清不得不同意(真不清楚當時那些文武大臣是何居心,強烈要求謝道清垂簾聽政,此時的南宋,社稷將傾,風雲飄搖)。
謝道清抱著小皇帝上殿,以幼帝趙顯的名義詔令天下勤王,響應者寥寥無幾。臨安太學生集體上書要求權臣賈似道出師禦敵。
迫於朝野上下的壓力,賈似道不得不率領南宋能夠組織起來的十三萬精兵離臨安赴前線(這幾乎是南宋所有的家底呀)。
賈似道屯兵蕪湖,急不可待地派自己的親信訂議官宋京去元軍大營議和,請求歸還已降州郡,願稱臣納歲幣(賈似道這個誤國罪臣)。
伯顏拒絕了,要求南宋君臣納土歸降。
賈似道只好硬著頭皮迎敵,但丁家洲一戰,賈似道慘敗,十三萬精銳全軍覆沒,讓南宋再也無力抵抗元軍,也看出南宋王朝文武將相離心離德,腐敗無能。
朝廷官員紛紛逃遁匿避,令謝太后十分失望,貼榜於朝堂之上,譴責這些文武大臣:
我國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與嗣君遭家多難,爾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時艱,內則畔官離次,外則委印棄城,避難偷生,尚何人為?亦何以見先帝於地下乎?
多麼深刻又多麼令人痛心,生死存亡之際,這些文武都不願殉國捐軀,一部分選擇逃生避禍;一部分望見元軍旗號,開門而降。一時之間,平日裡大讀聖賢書,滿口都是大義凜然呀,天理人心呀,都成了齷齪小人。
當元朝兵馬兵臨臨安城下,把持朝政的是另一個卑鄙小人陳宜中,也乘亂逃出京城。
太皇太后謝道清無奈之中只能選擇投降,北上大都,忽必烈對待謝道清與小皇帝趙顯十分善待,趙顯被封為瀛國公,謝道清為壽春郡夫人。
謝道清在大都度過了七個春秋而去世,讓她大辱迭至,含淚塞上,替腐敗的南宋背了黑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唐代李林甫是如何登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位的?
《紅樓夢》裡,鳳姐不差銀子,為什麼不自己買人參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