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夏季達沃斯之問:中國經濟「穩定器」潛力何在?
中新社天津9月20日電 (夏賓)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8.5%,再次夯實其作為中國經濟「穩定器」地位。過去五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30%,換言之,中國消費力量的強弱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全球經濟成績單的好壞。
在此間舉行的2018年夏季達沃斯上,與會嘉賓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的消費趨勢與經濟增長,找尋中國消費的潛力在哪。
9月19日上午,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的世界經濟論壇第12屆新領軍者年會(簡稱夏季達沃斯)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式。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從整體來看,中國消費市場的規模將不斷擴大。此前,有外媒預測,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超過美國的可能,進而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丁遠指出,未來十年,按照對中國GDP增長的判斷,中國消費市場總量會成為現在美國消費市場總量的約2.5倍,且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亞洲新興市場將會有30億的中產階級人口的消費能力,「可以說未來幾年亞洲會成為人類消費市場的中心,而中國又是這個中心當中的中心」。
麥肯錫公司大中華區執行合伙人喬(JoeNgai)稱,中國目前城市化在60%左右,相比於發達國家來說仍有很大空間,不斷推進城市化的過程對消費會是重要推動力,且城市化地區人口中的中產階級比例會不斷上升,也有利於刺激消費。
9月18日,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的世界經濟論壇第12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圖為位於梅江會展中心的新領軍者村。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從細分來看,中國消費市場的潛力存在於多方面。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指出,在中國居民消費中農村的消費比重在大幅下降,其原因是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人口逐漸減少,但需要注意的是若進城農民工可被基本公共服務充分覆蓋,減少後顧之憂,通過戶籍制度改革變成實際上的「城裡人」,其消費模式也會變成「城裡人」。
「我們做了一個推算,現在1.7億進了城市的農民工,其他的人口特徵、收入都沒有變,僅僅因為把他變成市民,得到了城市的戶口就可以提高他的消費27%。」蔡昉如是說。
老年人亦是消費市場的潛力所在。蔡昉指出,對於老年人來說,儘管其一般性消費水平下降,但他們有特殊的消費需求,市場應有滿足特殊消費需求的供給能力,瞄準老年人市場,通過細分市場釋放消費能力。
9月18日,世界經濟論壇第12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
中新社記者 佟鬱 攝
年輕人則是推動消費升級的主力軍。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華勇表示,在「80後」「90後」成為消費主體後,消費趨勢升級。例如,去年中國進口的消費品第一次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且檔次較高,較受中產階級歡迎,包括奶粉、箱包、化妝品等增長幅度都較大。
再將目光投向中低收入者。蔡昉認為,中國能夠通過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讓人們口袋裡的錢多起來,特別是讓中低收入者的錢多起來,不僅要有消費升級,也要有消費深化、廣化,讓敢於消費、放心大膽消費的人群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