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西方上了一課:為什麼西方放棄「填鴨式」教學是不明智的

2020-12-15 觀察者網

來自英國的70名教師被送往上海學習教學方法,以便弄清楚為什麼中國學生成績這麼好。這些教師回國後表示,中國的成功教學主要是因為中國採取了西方在過去40年裡逐漸放棄的教學方法。

中國人喜歡以板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法,而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逐漸放棄這種直接的教學方式,轉而採用更具協作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自主性。

鑑於中國在國際測試中所取得的成功,西方放棄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似乎是不明智的。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長時間地站在教室前面,講授教學內容並維持課堂活動。

圍繞直接講授法和探究式學習法的孰優孰劣,人們進行了許多年的辯論。在傳統的課堂上,孩子們按排坐好,教師站在教室前面,直接講授教學內容並維護教室紀律。這就是直接講授法。

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起,教師開始採用更具創新性和實驗性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法包括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堂控制權,摒棄背誦乘法口訣和心算。這就是探究式或發現式學習法。

探究式學習法主張放棄背誦乘法口訣

基於近期對英國和中國課堂教學法的研究,英國最近發布了一份題為《如何成就一流教學法》的研究報告。跡象表明在新時代的教育方式中,教師的作用是促進而不是講授,因為先驗地認定大家都是不同方面的成功者,所以對學生都加以表揚,這種教育方式是導致學生表現不佳的原因。

該報告得出的結論認為,澳大利亞教育界採取的許多新教學方法適得其反。報告指出:「研究證據基本上支持直接講授法,認為探究式學習法能夠激發學習熱情的觀點沒有得到證據的支持。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的英語和數學等科目的課堂上,教師需要明確他們所教授的內容,並更好地利用全班教學法。」

澳大利亞很多教育界人士認為只有激發了積極性,孩子們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因此,澳大利亞的教師被告知,讓孩子們乖乖坐在椅子上,靜靜聽著教師講授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是不對的。

然而,研究證據再次證明此觀點是錯誤的。英國的這項研究報告表明,即使乖乖坐著聽課的孩子也可以消化知識。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狀態,孩子們都能學到知識。事實上在課堂教學策略中,「機械性」背誦的學習方式是很重要的環節,所有的老師都需要熟知這種教學方法。但這種方法常常被嘲笑為「死讀書」或「鸚鵡學舌」。

這項報告說到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反覆閱讀,勾畫重點,並背誦重點知識」。一項針對孩子的最佳學習方式的研究得出結論:如乘法表、易於誦讀的兒歌、民謠和詩歌這類知識,必須要讓學生死記硬背,直到他們能夠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迎合每個學生對教學沒有太大的作用

在絕大多數英語國家的課堂教學中,有一種普遍流行的觀點是,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不盡相同,他們有各自的學習方式。例如,有些孩子擅長通過看圖來習得知識,有些孩子善於通過肢體動作或親身實踐來獲取知識;還有些孩子則善於手動操作或只是簡單的文字閱讀來學習。

英國的這項報告得出結論稱,這樣的教學策略恰恰不得其所。「心理學上的證據清楚地表明,迎合每個學生偏愛的學習方式來進行教學,對他們的知識習得沒有任何好處」。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和資源配合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不如在課堂上採取直接明確的教學策略,課後再進行額外的指導和幹預更有效率。

過度稱讚沒有好處。

許多年來教育界普遍流行,為大家所接受的說法之一是,必須不斷地表揚學生,不能讓學生嘗到失敗的滋味。老師們已經很久沒有給學生打「4分(總分10分)」或「E」這樣的分數了,因為這些分數意味著不及格。一般認為,告訴學生他們不夠優秀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英國的這份報告說道,雖然表揚學生看起來是積極的、肯定的,但錯誤地表揚會對知識習得造成極大的傷害。

過度表揚學生,尤其對表現不佳學生的表揚,反而會適得其反。過度表揚會讓學生誤以為教師降低了對他們的期望值,並加深「差不多就好」這種觀點在學生中的影響,而不是給學生設立高標準高預期。

人們對效果不佳的講授方式和學習策略提出不同的意見,並不意味著只有一種正確的教學方法。

研究表明有些實踐方式更加效果,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教學過程非常複雜。教師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們需要背誦乘法表、易於誦讀的兒歌、民謠和詩歌這類知識,直到他們能夠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教育還關乎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培養,所以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也有不適用的時候。

例如,在學生探究感興趣的話題並著手進行研究和分析的時候。

教師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教學方式要取決於學生已經學過,正在學習或將要學到的知識,以及學生是否精通某些學科或者還只是初學者,甚至還取決於一天當中的學習時間,因此教師們必須靈活地變換教學策略。當老師們拘泥於一種教學模式時,問題便紛沓而至。

(觀察者網林可欣譯自《華盛頓郵報》11月25日文章「China'slesson: why the West was wrong to abandon 'chalk andtalk' teaching method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普遍不友好?
    中國在與其他國家交往時,通常都是秉承著厚往薄來的原則,希望能夠真心換真心,結交更多的國際朋友。事實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也都對中國有好感,唯有西方國家一直不怎麼待見中國。那麼,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普遍不友好呢?
  • 西方國家集體沉默,俄:這是給全球上了一課
    當記者採訪澳大利亞軍人為什麼要製造如此暴行時,他多次聲稱不知道,沒有對他進行解釋。當地人對俄羅斯記者聲稱,他們非常清楚澳大利亞軍人的裝備,他們始終在村裡進行屠殺。當這位阿富汗人被不幸殺害後同澳大利亞進行了溝通,澳軍司令承認他們是一次誤殺事件,並且保證不會再有類似事情發生,然而這個村莊又發生了一系列被屠殺的事件,房子和車全部被燒毀。
  • 為什麼中國人不學西方餐桌禮儀?網友:西方不見得比中國好,驚訝
    為什麼中國人不學西方餐桌禮儀?網友:西方不見得比中國好,例如,吃飯時不要滿嘴食物說話,不要發出聲音,這些都是很好的餐桌禮儀。為什麼中國人不學習西方的餐桌禮儀呢?首先這是文化的差異,中國人最早用筷子吃東西的時候,中國人的習慣是吃飯時正常地聊天,在熱鬧的餐廳愉快地聊天,這與行為和禮儀的文明不矛盾,這些外國網友對這個問題怎麼看?以下是他們的答案。1、因為中國和日本的社會都有自己的禮儀,請考慮一下話的不同,為什麼大多數西方人都沒有基本的東方餐桌禮儀呢?
  •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我們不能做中國人的信仰
    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是中國人對自己的抗爭和信任,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有西方學者說,中國人的信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信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與西方,甚至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西方相信上帝,相信神的無窮力量,相信他們創造的神。在他們的大多數神話中,他們依靠神的幫助。
  • 中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無腦崇拜西方?
    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無腦崇拜美國,崇拜西方,覺得只要是西方做的就是對的,中國跟他們不一樣,就是錯的。你要敢質疑,他們就會槓一句:「承認別人優秀就這麼難嗎?」只可惜,2020年的疫情揭開了這個遮羞布,讓我們看到了西方國家在基層治理能力的薄弱和組織動員方面的低效,國民道德素養方面也是一言難盡。
  • 西方為什麼不說日本人是「東亞病夫」,因為他們根本不配
    當時小編就在想,這到底是哪個國家膽子這麼大竟然敢用這個詞語形容中國?電影中是日本稱中國為東亞病夫,其實熟悉歷史的應該知道,日本並不是第一個叫中國為東亞病夫的國家,這個詞是西方國家發明的!在19世紀中期,西涼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開啟了瓜分中國的浪潮,也是在那個時期這些西方列強送給了中國這樣一個稱號!
  • 中國已經實現崛起,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還是普遍不友好?
    早在我們印象之中,似乎中國總是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這也曾在很多程度上引發了國人的不斷思考: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普遍不友好?問題的產生就必定還有答案,但答案永遠都不是確定的,它屬於一道關於歷史關於利益的思考題,我們不妨今天也來談一談這個問題的答案。
  • 敘利亞難民:感謝中國幫助,期待「基建狂魔」快來,拒絕西方施捨
    戰爭永遠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沒有經歷戰爭的人永遠感覺不到那份痛楚,建國之前,中國經歷一百多年的救國之路,飽經戰亂的國人,始終沒有放棄追求富國強軍的夢想。拉希德深情的對我國記者說:「感謝中國這幾年無私幫助,我又回來了!自己的村莊、自己的房子,沒有租金壓力,也沒有房東的抱怨,」哈立德坐在鬱鬱蔥蔥的石榴樹下說道,帶著期待,」。這份沉重的心情,不經受戰亂是永遠感覺不到的,西方的「霸權主義」毀滅了這一切,但他們不用負責,甚至可能會製造下次戰爭。叢林法則給世界深深的上了一課,沒有強大的國防何來有家可言。
  • 朱鋒: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為什麼憂慮
    可是,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憂慮並不取決於中國對外關係的話語承諾,也不取決於中國對自身外交與國際行動的判斷和認知。國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社會關係,各國對彼此的看法很大程度是由各自的內政、追求利益的方式和思考外交與國際問題的思維方式所決定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憂慮」說到底是由典型的西方國家的利益判斷和追求方式、價值選擇與思維特點所決定的。
  • 為什麼西方如此敵視中國?
    他們讓信仰基督教的人相信他們比不信仰的人更好。他們編造關於穆斯林的謊言,煽動饑民和騎士前往耶路撒冷,這就是所謂的十字軍東徵。今天,西方人認為只有他們的民主、人權、自由的價值觀才是正確的,才是普世價值。不相信的人是不文明的,是被洗腦的。並讓相信這些價值觀的人認為自己比不相信的人強。
  • 西方國家「普遍」對中國不友好,為什麼?越來越多外國人說出真相
    對外發展時,中國一直都秉著和平發展的友好態度和原則,從來都沒有坑害或者針對過哪個國家,與誰交往都是用真心來換真情,但為什麼西方國家普遍對中國的態度都極其不友好呢?在疫情爆發的時候,更是有很多西方國家站出來對我們進行抹黑和針對,這屬實讓人十分不解,原因出在哪裡?
  • 陝西省教育廳:杜絕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
    記者獲悉,為做好複課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做好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省教育廳就做好春季學期教學管理髮出通知,明確應杜絕學校和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不隨意佔用學生課後時間、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省教育廳要求,各區縣教育部門應指導學校根據國家規定,統籌考 慮課程標準和學生線上學習進度、學習效果等因素,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線下教學工作銜接方案。
  • 我為什麼不過西方節日?(附錄.西方情人節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今天喝醉了,特別不高興!附錄.西方情人節是怎麼傳入中國的?情人的節日市場,不知道有多少鮮花與巧克力店主可以在今天大賺一筆。 中國傳統的乞巧節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提及情人節,幾乎連個孩子都能知道是2月14號,那麼到底這個節日是如何傳入中國,又是怎麼做到如此深入人心的?
  • 中國為什麼不建諾亞方舟?西方學者:這才是中國一直強大的秘密
    在北半球各國的神話故事中有一條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都提到了史前大洪水,在面對洪水時中西方的處理辦法卻截然不同,西方選擇造諾亞方舟來躲避洪水,而中國靠的是大禹治水。下面就來說一下中國為什麼不建諾亞方舟?西方學者:這才是中國一直強大的秘密。
  • 越南主動放棄石油平臺,又取消西方貿易訂單,外媒:討好中國?
    當中國實力不斷提升之後,也主動與一些國家開展了合作,從而刺激經濟發展。雖然一些國家會與我國友好合作,但其中也有一些白眼狼在其中,而越南便是之一。在早期的時候,該國與我國合作十分密切,但是當他們出現故意漲價的時候,也是開始討好西方國家。但在近段期間,越南竟主動放棄石油平臺,又出現了取消西方貿易訂單的行為,當外媒看到這做法之後,表示道:他們想討好中國!
  • 西方聖誕節最愛的火雞,為什麼中國不吃呢?原因太真實了!
    今天是聖誕節,也是西方國家的春節,我們國家的聖誕節都是簡單的意思一下,但是西方國家是春節,應該有春節的氣氛,大家都知道西方國家的春節是有吃火雞的習俗的,在當天必須吃火雞,不然就不算過上一個春節,而火雞也是西方國家的一種常見的家禽,體型比家養的雞大了三到四倍。
  • 西方國家為什麼普遍對中國不友好?外國人:原因很直白
    從近代史看,中國重新走向強大在近些年跡象更為明顯,在經濟領域開始向老大哥美國靠近,在軍事上中國的現代化強軍路也在一步一腳印地實現既定目標,但日漸強大的中國在一些國家看來是挑戰,是「威脅」。西方國家普遍對中國都算不上友好,一些西方學者更是對我們堅持和踐行的和平崛起充滿質疑。
  • 西方國家為什麼普遍對中國不友好?越來越多外國人開始說出真相
    一直以來,中國在與其他國家交往時,都是秉著對外和平友好的原則,以真心換真心結交更多的國家朋友,可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卻普遍都不那麼友好?如今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更是有不少西方國家誣衊抹黑中國,我國人非常不明白,這麼多年來揪著中國不放,到底是何原因?
  • 中國為何不建諾亞方舟?西方學者: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一直強大的秘密!
    文/中國為何不建諾亞方舟?西方學者: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一直強大的秘密!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吧,大禹花了兩代人的時間堅持不懈的與洪水做抗爭,最終戰勝了洪水家門而不入,可見其治理洪水的決心。
  • 為什麼西方國家衰落之後,很難重新崛起,反觀中國卻能不斷復興?
    在歷史上,曾經出現國很多強大的帝國,他們開疆拓土,揚名天下,深遠地影響了世界的歷史,在西方有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拜佔庭帝國,每一個都是當時威震一方的存在,但是這些帝國衰弱之後,紛紛灰飛煙滅,再也沒有崛起國,但是位於東方的中國,卻屢屢能夠走出困境,重新復興崛起,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