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進口冷鏈監管專倉將設法提通倉效率,還將建第二個、第三個……

2020-12-18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

冷凍豬肉、冷凍牛肉、冷凍雞肉……進入12月,多省份爆出進口的冷鏈食品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冷鏈食品的疫情防控形勢頗為嚴峻,基於這種情況,出於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嚴格管控的需要,濟南市在山東第一個建成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再次探訪專倉,通過採訪了解到,根據目前的運行情況,濟南市市場監管局正在牽頭研究優化流程,提高出倉效率,同時濟南還將要建第二個甚至第三個監管專倉。

濟南建成全省第一個監管專倉

12月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導了濟南將啟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的消息,其中提到納入集中監管專倉後,經核酸檢測、全面消毒合格的,貨主應按通知在規定時限內提貨,持《濟南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方可出倉。進口冷鏈食品須「整批入倉、整批出倉」。

在2日詳細報導了位於蓋世物流的山東省第一個的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的開倉情況。據了解,11月25日晚上決定將專倉建在蓋世物流,之後一切都像上滿弦的發條緊鑼密鼓的推進,到11月29日,專倉的改造就順利完成。12月1日上午,專倉試運行就迎來了第一批進口冷鏈食品。

「園區、歷城區政府、監管部門的人員每天都盯在施工現場,監督質量、催促進度。」濟南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處長田磊說。「原本這個倉庫是一個大平臺,我們改造設計了淨區、集中消毒區、核酸檢測區、問題產品區和辦公室等12個專門區域。」從專區的選址到建成,彰顯著濟南相關部門擁有強大的執行力,展示了勇當潮頭的濟南效率。據了解,專倉建立後,省內不少地市都前來觀摩學習,目前青島也已經建成了監管專倉。

專倉配套正在全力上線

6日上午,冬日陽光和煦。在位於濟南零點立交東北方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一路順著濟南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的指示牌,伴隨著不斷駛過的大貨車,差不多有10分鐘的急行,看到了那幢當前承擔濟南進口冷鏈食品檢測消毒工作的專倉。

兩條醒目的守土有責的條幅掛在專倉樓前,滾動屏上時時顯示的「批批檢測、件件消殺,全程追溯」的字樣。站在專倉的前面,頓時感覺到了一種戰鬥的氣氛,一種責任的擔當。

專倉前停著一輛醫用車輛,車上的三人來自於歷城區華山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他們就是負責進口冷鏈食品抽樣的部分人員。只要有貨物到倉,在裝卸工人嚴格按照批次進行擺放後,他們將穿戴好共8件的防護設備,進到專倉,進行抽樣檢測。由於專倉的配套設施還在緊張的完善,他們目前只能在車裡或者地面上臨時更換防護服,相互檢查著防護裝備的穿戴情況。專倉入口處,一個藍色的帳篷,上面寫有「人臉識別及測溫區」。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看到,裡面的儀器設備都已經到位。

三個投入使用的辦公室,視頻監控室、預約登記室、專倉辦公室,人來人往,大家都在忙碌著、協調著。6日的上午,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王建森也趕到現場,伴隨著周邊時時傳來的電鑽聲,正在視頻監控室裡召開協調會,總結運行情況,研究流程優化,「總體還是比較好的,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效率問題,需要優化流程,提高通倉效率。」面對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建森說。

風險集中,件件消殺

由於專倉剛剛建成,投入運行時間也不長,一些流程包括抽檢的樣品數量也在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自從監管專倉投入運營以來,濟南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處長田磊幾乎就都靠在這裡,雖然臉上帶著疲憊,不過思路清晰。「當時省裡要求12月1日運行,最遲不能超過10日,濟南市的要求是12月1日必須投入運營。」田磊處長說,這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前期對冷鏈食品採取的一些措施,導致大量冷鏈食品封在倉庫裡,沒有渠道出來,港口也積壓了不少貨物。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這一陣全國各地頻頻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檢出陽性,有的地方還出現物傳人。所以,外包裝的病毒如果不徹底消滅掉,肯定會存在風險,而且根據疫情防控專家的說法,冬天的溫度本身適宜病毒。

「通過專倉這種方式,雖然比較極端,但是能夠解決外包裝(存在風險)的問題,因為專倉最核心的作用就是把所有進到濟南市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到這裡,在這裡轉一圈雖然挺複雜,最核心的就是件件消毒,一件商品的六個面都消毒。」田磊介紹說,經過專倉的消毒,保證外包裝上不再有病毒,「這樣工作人員風險就比較高,原來分散的接觸,現在集中密切的接觸,這裡應該是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風險最高的地方。但是從全市的角度說,這樣是降低了風險的,將風險集中到這裡,而這裡按照山東省的規範要求,要制定一系列的防控措施,降低工作人員風險。」

設計能力每天處理30條貨櫃

這個監管專倉的運行,直接關係著進口冷鏈食品的疫情防控,也關係著這些進口冷鏈食品安全進入市場。

那麼您知道濟南的這個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每天處理貨物的能力是多少嗎?這應該是很多的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的企業和相關人員在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此,田磊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這裡最初的設計是每天處理30條貨櫃,「每條貨櫃大約在25噸左右,根據貨物的不同會有相應區別。」750噸貨物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濟南在疫情期間每天的運轉的量。但是現在遠遠達不到這個處理能力?原因是,第一這是一個全新的流程,整個環節都在磨合,目前的流程是卸貨、採樣、消毒、入庫、出結果、出庫。看著也很簡單,但是現在一切都在磨合,工作人員需要要從新手到熟練工,目前每個崗位都是三班倒,時間主要耽誤在採樣環節。

為何說耽誤在採樣環節呢?田磊說,之前對冷鏈食品的採樣是按照批次,每批次少於四件貨全部採樣,多於四件也是採集四件,檢測分別檢測外包裝、內包裝和食品。一個批次一件貨物9個採樣,這樣算下來一個批次36個採樣。

現在專倉運行之後,按照最新的採樣規範,採樣量要按照2%採集,2%的採樣方式,與之前比數量增減不確定,取決於各批次數量。第二個,按照批次採樣,需要搬用工將全櫃的貨物卸下來,按照批次碼垛。當前的貨櫃都是混裝的,只有卸完才能明確到底有多少個批次,「多的一個貨櫃超過100個批次,少的話也有七八個批次或者十幾個批次。如果一個貨櫃只有一個批次那就最簡單了。」卸貨需要按照批次來碼垛,碼垛之後才能採樣,採完樣之後又消殺這樣就混起來了,最後還需要按照批次進行存放,保持距離。比如說原來處理一條櫃需要3個小時,現在可能8個小時還沒有處理完,接下來還要等待檢測結果。

濟南還要建第二個甚至第三個專倉

現場,田磊提出,如果專倉附近能設立實驗室,那是最好了,不過要想設立實驗室那肯定也很繁瑣。目前,正常一件貨取樣、消殺、入庫,5個小時左右檢測結果出來就可以出倉。但是,僅僅卸貨需要大量時間,而且卸貨和採樣不能同時進行。

田磊稱,下一步專倉的工作有兩個重點任務。第一就是疫情防控,不能出現物傳人,這個要保證絕對安全,這是核心和首要任務。第二就是提高通倉能力,讓專倉更有效率地運轉起來。

濟南畢竟是第一吃螃蟹的,這意味著勇氣和擔當,也意味著需要總結和提升。「根據運轉的實際情況,我們發現了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結合我們的發現的問題和我們想到的合理化建議,我們會馬上匯報,提請省裡市裡優化流程,比如說,採樣之後的消殺,我們覺著應該倒過來,卸車先消殺,這樣速度就會快,碼垛就碼一次,也降低了搬運工感染的風險,效率會提高,特別是風險會降低。」通過優化流程、提高安全度,增進效率。

目前,這個專倉的運行各級領導前來觀看時,都認為速度快、標準高、做了表率。目前,濟寧、濱州、淄博等外地市也過來參觀交流。接下來,濟南的監管專倉從硬體和軟體也在不斷優化,現場的電鑽聲就是工人正在優化辦公環境。

據了解,專倉的運轉、消殺、檢測也必然包含費用,有些費用是企業承擔的,也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經過計算均攤到每一斤貨物上的費用是一兩毛錢的問題,「關鍵是安全了」。

濟南市還會開第二個倉、第三個倉,因為這一個倉按照現在的處理能力,24小時連軸轉可能處理十幾條或者二十幾條貨櫃,這樣很是很難保證實際的需求量,很快就會到春節了,量可能會增加到50條貨櫃。

「即便能夠滿足需要,如果只有這一個專倉,各地的貨物都從這裡進倉,增加了他們成本。如果再開一個,他們就地入倉,像維爾康他們很多的貨物,如果在那邊有專倉,在那邊就消化掉,即安全成本又低,如果都到這邊既不安全成本也高。」田磊解釋說。

就這樣,冒著現場呼呼的風聲,接受完採訪,他馬上又回到了辦公室,很多事情還等著他。

相關焦點

  • 即墨區領導督導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運行情況
    督導組現場對集中監管專倉車輛入門防控措施,冷鏈食品從入場、裝卸、核酸檢測、消殺到入庫、出倉全環節監控運作,以及操作工閉環管理等運行機制進行了督導檢查,區委相關領導邊督導邊詢問,並強調了現場監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人員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確保人員不出問題。
  • 濟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首單出倉
    為貫徹落實省委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關於設立集中監管專倉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工作部署,濟寧市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牽頭在南張興隆物流園建設濟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於2020年12月10日正式開倉運行。
  • 山東將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 12月10日前建成並運行
    來源:央視原標題:山東將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 12月10日前建成並運行記者今天(11月24日)從山東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
  • 日照市嵐山區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迎來首批貨物
    原標題:日照市嵐山區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迎來首批貨物來源:魯網魯網1月8日訊(記者 薛喜博)1月6日下午
  • 濟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迎來首單,2噸進口牛肉順利出倉
    12月10日,位於濟寧南張興隆物流園的濟寧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正式開倉運行。12月10日,監管專倉迎來第一批進口冷鏈食品,梁山東風肉類製品有限公司進口的阿根廷冷凍去骨牛肉牛後部位肉2噸250件,該批貨物通過6個小時的採樣檢測和全面預防性消毒後順利出倉。截至12月11日20時,共有7家企業通過「山東冷鏈」系統進行了預約申請,其中2家企業的30.1噸1426件進口冷鏈食品完成了入倉消殺、核酸檢測等程序,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全部順利出倉。
  • 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迎來首批貨物-大略網
    1按照上級有關要求,凡是進入山東境內使用、加工、銷售、貯存的進口冷鏈食品今天,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迎來首批貨物。上午7點25分,一輛滿載進口冷凍南美白蝦的冷鏈車停在了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門口,這批貨物在進入德州前24小時已經通過「山東冷鏈」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報備。
  • 南京太原等多地啟用集中監管專倉 嚴把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
    多地啟用集中監管專倉為了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的疫情風險,近日,山東各市、江蘇南京、山西太原、廣東深圳等多地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制度,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11月24日,山東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召開全省視頻會議。
  • 連雲港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投入使用
    12月12日下午三點, 我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開倉迎接第一批進口冷鏈食品。
  • 興化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來啦!
    為有效防範新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的風險,我市在陳堡鎮工業園區某冷凍企業設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12月23日下午,該集中監管倉已正式投入運營。
  • 11個品種595件!隴川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倉迎來首批貨物
    隴川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倉迎來首批貨物 2020-12-19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首單進口凍大馬哈魚入倉!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
  • 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首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
    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據悉,該批次凍大馬哈魚將抽樣採集36件樣本,隨後將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靖江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
    靖江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 2020-12-23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州首批進口冷鏈食品進倉「過安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觀博 見習記者 韓佩軒 德州報導日前,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布自12月10日起,全省16市建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已開始運行根據要求,凡是進入山東境內使用、加工、銷售、貯存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進入專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12月12日,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以下簡稱冷鏈專倉)迎來首批貨物。冷鏈食品到達德州後,需要經過哪些程序才能入庫,又要經過哪些措施才能進入市場流通?
  • 德州市政府副市長張桂愛調研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
    近日,德州市政府副市長張桂愛一行到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調研,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鄭玉寬,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範書玉、邊家山陪同。   張桂愛實地查看了監管專倉辦公區和生活區,通過視頻連接方式現場觀看作業情況,詳細了解專倉運轉流程,聽取了進口冷鏈食品進出庫和貨物核酸檢測、消殺情況匯報,隨機抽查了企業使用「山東冷鏈」系統情況。
  • 膠州疫情最新通報:密接者已全部解除隔離,冷鏈食品監管啟用專倉
    進口冷鏈食品須入專倉消毒 膠州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啟用專倉 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切實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膠州市日前正式啟用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 進口冷鏈食品要過「安檢」!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啟用
    關於啟用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的通告為進一步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統一部署,確定自2020年12月3日起,啟用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以下簡稱集中監管專倉
  • 東莞搶建完成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日處理達60個標準貨櫃
    為做好進口冷凍肉製品和水產品疫情防控工作,強化「人物同防」措施,最大限度阻斷進口凍品在運輸、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12月28日上午,東莞市在沙田鎮舉辦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現場會,正式啟用市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部署推進全市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 「四個不得」!浙江啟動集中監管倉建設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5日電 12月4日,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的通知》 《關於印發浙江省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和集中監管倉建設工作
  • 德州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啟用
    (指揮部)辦公室下發通告,即日起,啟用德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以下簡稱集中監管專倉),該專倉為德州華商冷藏物流有限公司A1庫,位於德州經開區利爾康路南側(德州方向機廠東鄰)。此舉旨在為進一步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凡是進入山東境內使用、加工、銷售、貯存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進入目的地市、縣(市、區)設立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並提前24小時通過「山東冷鏈」(http://117.73.254.122:8099/)向駐倉監管組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