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普利森集團改革發展20周年巡禮

2020-12-21 德州新聞網

普利森公司辦公樓

普利森公司車間一角

先進的履帶板生產線

FMS油缸加工生產線

創新風勁 揚帆遠航——山東普利森集團改革發展20周年巡禮

  □本報記者楊德林本報通訊員於洪慶
  20年時光,在悠悠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對於山東普利森集團有限公司來說,卻是起死回生、舊貌換新顏、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發生巨大變化的20年!
  山東普利森集團的前身是德州工具機廠,有著近80年的發展歷程,創造了輝煌業績,因為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原因,1998年企業走到生死攸關的時刻,企業資不抵債,內外交困,各種包袱沉重,瀕臨破產邊緣。危急時刻,新一屆企業領導班子到位後,進行了大刀闊斧改革,打破鐵飯碗,打破幹部終身制,讓能者上庸者下,堅持市場化導向改革,加大科技創新、新品創新,一系列措施迅速使企業起死回生,扭虧為盈。
  目前,山東普利森集團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佔地面積90多萬平方米,擁有總資產10多億元,以工具機製造為主業,兼營鑄造、職業學校、房地產等多元化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連續十四年入選「中國機械500強」;連續多年獲評「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18年,普利森品牌成功入選「山東百年品牌重點培育企業」和「山東省製造業百家高端品牌培育企業」。
咬定改革不放鬆,闖「險灘」迎新生
  1998年11月初,陳聲環受德州市委、市政府委派,調任德州工具機廠任黨委書記兼廠長,上任之初他面臨錯綜複雜的企業內部矛盾以及改革攻堅的巨大壓力,改還是不改?陳聲環認為,不改革德州工具機廠只有死路一條,唯有改革才能闖出一條生路。他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鐵飯碗」和幹部終身制,所有的幹部檔案封存,重新競爭上崗,幹什麼崗位拿什麼工資,沒有貢獻不論級別多高只能拿一份保底工資。此舉一出,猶如一塊巨石投進平靜的湖面,非議聲、抱怨聲四起,甚至有人上訪鬧事、封堵辦公樓、砸壞辦公室玻璃,但陳聲環頂住了壓力,堅定不移推進各項改革措施。
  為使工具機廠起死回生,經過調研,陳聲環制定了以人為本的「市場、吃飯、穩定」三位一體的改革方案,調動和激發了全體員工的積極性。首先,提出了以產品銷售為龍頭,以市場為中心,全員奔市場的口號。強調技術人員設計出的產品、技術工人生產出的工具機,賣出去才是商品,賣不出去只是產品,時間長了就是廢品。在分配政策上全部實行回款提成,並且是「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賣得多不但提成多而且再給予獎勵,反之,還要處罰。其次,在企業內部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全部中層管理崗位在全省、全國進行擇優招聘,先後外招多名有專業特長的中層幹部,有效地提高了管理隊伍素質。第三,創新激勵措施,把職工工資年增長率作為考核車間主任、分廠廠長或子公司經理正職的一項硬指標,使人人身上有指標、有任務、有壓力,讓混日子的人沒有市場沒有飯碗。
  在產品銷售和售後服務方面,普利森通過實施「質量、服務、交貨期」的品牌戰略,不斷完善銷售網絡體系和服務體系,對業務員進行信用等級管理,實行企業銷售指標層層分解,定期考核,末位淘汰,增加了銷售人員的責任感和危機感,進一步提高了業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服務質量,為產品市場的擴大、銷售收入的遞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心人天不負。德州工具機廠很快扭虧為盈,起死回生,實現了一年保吃飯,兩年扭虧,三年就成為全省扭虧為盈企業典型,陳聲環走上了山東省扭虧為盈先進企業的領獎臺。趁熱打鐵,隨後陳聲環又制定了「現代化、多元化、集團化」的企業發展戰略,2001年7月成功組建了德州德隆(集團)工具機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企業第一次改制;2002年底,組建德州普利森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實現國有資產全部退出; 2008年7月正式變更為山東普利森集團。企業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20年間,企業產品產量從1998年的680臺,到2011年的4160臺;工業產值和銷售收入分別從1998年的5875萬元和5694萬元,到2011年的9.76億元和10.1億元,分別增長了5.1倍、15倍和17倍。
迎接新挑戰,全面提高綜合競爭力
  普利森在工具機市場形勢較好的時候,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提前進行了產品結構的優化和調整,為其從容應對金融危機創造了先機,也為應對群雄割據、競爭異常激烈的工具機行業,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實力和鞏固行業地位奠定了基礎。
  2011年以後,隨著轉方式調結構深入推進,工具機生產企業迎來了新挑戰,企業外部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由高速增長期轉入調整「陣痛期」,訂單大幅減少,普通工具機無人問津,有的工具機生產企業被迫停產甚至破產重組。何去何從?危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陳聲環認為,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全面升級企業綜合實力。 2012年,陳聲環提出了「提升、效能、品質、品牌」的改革方針,「提升就是不斷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營銷模式創新、生產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以創新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陳聲環說。
  從2012到2016年是普利森公司上下臥薪嘗膽、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時期,全面提升科技研發、市場開拓、售後服務、品牌管理能力,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在激烈動蕩的行業大調整大洗牌的時期穩穩站住了腳跟,實現了聚焦主業不鬆勁、不停產、不減員。
  產品創新是企業永恆的主題,只有生產出科技含量高、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企業才能生存發展。陳聲環確定了產品開發的「雙高」原則,即堅持「高門檻、高科技含量」。普利森緊跟時代潮流,大力研發了多款精密、高速、高效、柔性並具有網絡通信等功能的高檔數控工具機,不斷推動工具機產品邁向高端化、佔據智能製造的制高點。近3年,普利森已承擔完成省級技術創新項目25項,全部通過省級鑑定,其中深孔類產品TK2120/1Y、TZK63、履帶板加工生產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
  尤其是近年來,針對國內企業越來越多選擇「機器替代人工」,自動化成套、客戶化定製已成為行業發展風向標的新形勢,陳聲環正確把握多變的經濟形勢,審時度勢,果斷決策,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及時調整戰略,加快企業升級的步伐,利用在複合加工和自動化生產方面積累的大量經驗和技術儲備,形成了系列化的產品和成套解決方案,逐步向特色化、差異化、高檔化方向發展,成功把握住了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普利森全面升級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靠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服務留住客戶,不斷開拓新市場,不斷強化「質量、服務、交貨期」的品牌戰略,只要客戶提出的要求千方百計滿足,對產品質量進行近乎苛刻的把關,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讚譽。
  2017年,陳聲環在認真總結普利森應對經濟下行、保穩定促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恢復、發展、提升、品牌」工作方針,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創新推向新的高度。早在2017年春天,陳聲環就預料到國家將要進行一次大範圍的環保治理攻堅戰,環保不達標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他克服困難,投資2000多萬元,新上噴漆環保設備、燒黑爐煙氣淨化設備、熱處理油池油煙處理設備、燒黑酸洗池處理設備、鑄造電爐設備等20多臺套環保設備,實現了全過程清潔生產,又一次為普利森長遠發展贏得了先機。
  普利森經過連續幾年的穩定發展,已積蓄了比較雄厚的實力,市場地位逐步鞏固,銷售收入屢創新高。陳聲環說:「經濟新常態對企業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最主要的是普利森在產品研發、隊伍建設、企業管理上實現了新突破,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得到鞏固和提高。經過這次工具機行業的大洗牌,很多耳熟能詳的工具機品牌退出市場,其中不乏行業中數一數二的龍頭企業。正是因為普利森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才有了今天的臨危不亂,企穩向好發展。 」
以人為本,打造「四支隊伍」,築基業長青
  從1940年到2018年,普利森人在發展的道路上,繼承百折不撓、不畏艱難的紅色基因,不斷超越自我,歷久彌新,距離百年企業還有22年時間。「『打造百年企業』是國家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員工的需要、股東的需要。 」陳聲環說。現在,普利森正朝著打造德州市第一家百年企業的目標闊步前行!
  不管市場風雲如何變幻,人是最關鍵的因素,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希望。陳聲環提出了打造「四支隊伍」,即培養一支「敬業、自省、感恩」的中層領導幹部隊伍;建設一支「忠誠企業,精專業務」的銷售隊伍;打造一支敢於擔當、銳意進取、愛崗敬業的技術團隊;弘揚工匠精神,發現、造就一批「冠軍級工匠」人才。
  人才是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針對工具機生產企業最令人頭疼的技術骨幹人才流失問題,陳聲環提出解決「四個方面問題」拴心留人,一是經濟收入,二是發展平臺,三是在社會上受到尊重,四是有成就感。在分配製度上大幅度向產品開發傾斜,使產品開發人員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在人才使用上,陳聲環提出「唯才唯能」的原則,只要是人才,就絕不會埋沒,凡是人才都能在企業發揮作用。特別是企業「冠軍級工匠」工程,建立的專項工程長效化,鑑定考核標準化,激勵政策顯性化的機制,解決了高技能人才不足的問題。
  普利森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關注公益事業。近年來,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800多個,就業機會1500多人次。在社會公益事業和扶危濟困活動中,陳聲環親自組織,慷慨解囊,積極捐款救助困難員工和失學兒童,捐資興建了普利森希望小學,修建了德隆路。在普利森改革發展20周年之際,陳聲環又將剛剛獲得的「陵城區十佳科技創新創業人物」1萬元獎金捐贈給企業的4位困難職工,為他們送去了一份關愛和溫暖。企業多年來向社區建設、希望工程、捐資助學、扶貧濟困、抗震救災等一系列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等近千萬元。在社會上贏得「德隆厚德」和「普惠一方」的讚譽。
  陳聲環說,「一年企業靠運氣,十年企業靠經營,百年企業靠文化。要想實現基業長青,必須培育企業文化軟實力,為改革創新注入持久動力。 」經過近八十年的風雨洗禮,今天普利森已經形成了以「打造百年普利森」為核心,以「普惠一方、利業利國、森茂發展」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體系,「制度決定習慣、習慣決定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質量、服務、交貨期」「敬業、自省、感恩」等企業文化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其作用已經顯現。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普利森集團改革創新沒有停頓,向著高質量發展沒有止步。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普利森這艘巨輪必將承載全體員工打造百年普利森的夢想,駛向又一個勝利的彼岸。

相關焦點

  • 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公示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共山東省委改革辦、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在全省聯合開展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評選活動。活動啟動以來,全省各市和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共推薦感動山東人物(群體)181個、最具影響力的事件167件。
  • 山東梆子《百鳥朝鳳》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日期:[2018年10月08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6] 山東梆子《百鳥朝鳳》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本報訊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牛 騰) 9月29日,第五屆中國菏澤藝術節暨 「文化惠萬家」系列活動展演山東梆子《百鳥朝鳳》在曹州聖酒劇場演出(上圖),以此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 小鴨集團40周年創新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行
    來源:經濟日報與共和國同進步、與改革開放共發展。11月6日,山東濟南知名老工業品牌——山東小鴨集團舉辦了以「智能驅動變革,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企業40周年創新發展論壇。工業信息化、品牌國際化,以現代思維和科技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小鴨集團為未來發展構建時代藍圖。2019年新中國迎來70周年大慶,小鴨集團也迎來創立40周年的高光時刻。1979年,小鴨集團前身中國濟南洗衣機廠成立,是當時全國六大洗衣機生產基地之一,1984年生產出了亞洲第一臺滾筒洗衣機,小鴨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
  • 大國廣廈 美好生活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丨CIHAF2018第20屆中國住...
    大道煌煌,改革如天。一燈如豆,匯作汪洋。從1978年到2018年,這40年對於世界,是一個驚奇與重新發現;對於中國和中國人,是一場波瀾壯闊、開天闢地的大歷史、大時代、大行動。中國房地產市場由此走上萌芽、起步、發展到壯大的壯闊徵途。
  • 錦鬱牡丹獻禮建黨100周年大型書畫巡禮活動在臨沂啟動
    10月25日,百年黨旗映初心——錦鬱牡丹獻禮建黨100周年書畫巡禮活動啟動儀式在革命老區——山東臨沂舉行。總參某部原政委汪承興、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藝術館館長、國家民族畫院副院長李家寧,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及首屆梅花獎獲得者劉玉玲,延安大學原副校長、延安大學校友總會名譽會長馬海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兼秘書長宮長為,延安市政協委員張寶泉、陝西文化投資控股集團延安分公司總經理韓克銳分別從延安、西柏坡、北京發來了視頻發言。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中交集團助力澳門經濟社會發展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是澳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20年是更吸引世人目光的20年也是澳門經濟快速發展的20年
  • 六十年薪火相傳 一甲子弘藝樹人——山東藝術學院建校60周年慶祝...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黃琦對山東藝術學院60年來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山東藝術學院緊緊抓住戰略發展機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委書記劉家義同志調研山東藝術學院講話要求,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科學推動發展改革事業;希望山東藝術學院緊緊抓住申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重要契機,統籌協調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構建現代治理體系等工作,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證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走進...
    綠色發展譜新篇——「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走進金昌側記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金昌,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在古絲綢之路、祁連山腳下崛起的一座文明新城9月1日至2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全媒體集中採訪團走進金昌市,尋訪一代代金昌人在荒蕪中書寫綠色文明、創造綠色奇蹟的故事。金秋時節,金昌市的高原夏菜進入了收穫期。
  • 豫發集團20周年健步走活動舉辦
    20載風雨兼程,20載奮鬥不息。 7月11日,豫發集團迎來20歲生日。為慶祝這一重要時刻,當天上午,一場以「逐夢前行,豫發精彩」為主題的豫發集團20周年健步走活動盛大舉行。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 陸港集團當好對外開放排頭兵
    40周年、義烏撤縣建市30周年,在波瀾壯闊的開放進程中,作為義烏對外開放的主戰場和國際貿易改革的主平臺,身處改革前沿陣地的義烏市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陸港集團)不斷超前發展,用足改革資源,寫實開放文章,積極構建「大口岸、大碼頭、大通道、大物流」,堅定當好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排頭兵。
  • 改革德路|鳳凰涅槃!德州家喻戶曉的晶華集團在改革中獲新生
    編者按: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春風化雨,40年跨越騰飛。大眾網德州頻道選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單位進行深入採訪,結合史志資料,推出「改革德路——紀念德州市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策劃,分「致敬」「獻禮」「見證」等系列,聚焦40年來德州的改革實踐,通過老照片、微視頻、回憶錄等形式,反映身邊變化、命運轉折、歷史進步,講述一個個反映德州40年發展變化的故事。
  • 大項目巡禮 | 聚焦平度南村鎮的發展之路
    其中核心區是以海信(山東)家電產業園為主,這是平度首個百億級家電產業園,也是海信集團國內最大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總投資47億元,佔地1330畝,設計總產能1010萬臺(套)、總產值過200億元、用工過1.3萬人,目前主要生產空調、冰箱、冰櫃及洗衣機。海信家電產業園產銷兩旺,新增3條生產線,新增稅收1億元,產值突破156億元,稅收達到3.54億元。
  • 福日電子上市20周年回望:與改革同頻共振
    福建福日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日電子」,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與改革同頻共振。1981年公司成立,當時是全國電子行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創造出中國彩電技術的18項全國第一,成為福建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1年,實現產業結構的戰略轉型;2018年,被國務院國資委納入全國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成員之一,成為福建國企改革的「排頭兵」。
  • 凝善匯愛,繼續前行——宜昌市社會組織公益園5周年發展巡禮
    為了紀念這五年的發展歷程,公益園特此推出「凝善匯愛,繼續前行——宜昌市社會組織公益園五周年發展巡禮」特別報導,分三期帶領大家回顧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PS:記得閱讀全文,文末有驚喜哦~為滿足公益性社會組織健康、規範、長效發展的需求,2015年9月我市首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宜昌市社會組織公益園應運而生。公益園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聚力社會組織發展」的服務宗旨,以「免租金換服務」的形式,為我市公益性社會組織提供多種服務,為社會組織發展搭建一站式、全方位綜合服務平臺。
  • 新山東能源集團、新山東高速集團重組方案、領導班子出爐
    7月13日上午,有關省屬企業改革工作推進暨幹部大會在濟南召開。會上宣布了山東高速與齊魯交通集團聯合重組方案、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聯合重組方案,並宣布了聯合重組後的企業領導班子。01新山東高速集團:鄒慶忠將任董事長據悉,新山東高速集團定位為我省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核心業務,打造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商和行業龍頭企業,為「交通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啟動「中國生態旅遊建設成果巡禮展」
    、中國(深圳)國際旅遊博覽會協辦,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生態旅遊委員會承辦的「踐行『兩山論』15周年成果系列活動之中國生態旅遊巡禮展」(以下簡稱巡禮展)近日正式啟動。作為巡禮展官方展示平臺,生態中國網特別開設「中國生態旅遊建設成果巡禮展」欄目,設置「兩山論15周年」「兩山樣板,大美神州」「生態會客廳」等展示版塊,專題報導各省全面踐行「兩山論」生態旅遊成果,持續不斷地推出示範案例。「巡禮展既是展現踐行『兩山論』成果的平臺,也是互鑑共享的交流、學習基地,希望巡禮展發揮出帶動效應,產生出引領價值。」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秘書長陳蕾表示。
  • ——改革開放40周年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綜述
    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改革方向不動搖,堅持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管理體制改革方向不動搖,堅持多元化投融資的改革方向不動搖……40年來,面對改革大潮,交通運輸行業勇當改革的弄潮兒,懷著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穩妥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解決交通運輸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上進行了不懈探索。
  • 山東聯通青島麗天大酒店榮獲「改革開放40周年青島市旅遊飯店金星...
    齊魯網青島1月15日訊日前,青島市旅遊飯店業年度評比名單出爐,山東聯通旗下的國有全資四星級酒店——青島麗天大酒店榮獲「改革開放40周年青島市旅遊飯店金星獎」,酒店副總經理傅紅獲「改革開放40周年青島市旅遊飯店業優秀總經理」稱號。
  • 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與溫州商學院共建傳媒學院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昨日,全國媒體界百餘位領頭人、專家學者匯聚溫州,出席「新時代地方媒體發展論壇」暨全國媒體聚焦甌海改革發展大型採訪活動,共同探討新時代的地方媒體發展策略,並共同見證了溫州商學院傳媒學院的正式揭牌成立。  溫州商學院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院校,是浙南地區唯一一所商科類本科院校。
  • 山東濱州:魏橋集團締造者張士平逝世一周年,紀念館落成!
    2020年5月23日, 是山東魏橋創業集團締造者,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士平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這天上午,歷時近一年建成的張士平紀念館正式落成,魏橋創業集團舉行隆重而簡樸的追思會和揭牌儀式,追思緬懷張士平老董事長,致敬創業者、奮鬥者,汲取智慧、涵養力量,奮楫揚帆、賡續接力,為創建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