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介紹世界上最牛的科學雜誌。
10.《新科學家》
《新科學家》創刊於1956年,內容主要關注最近的科技發展。跟嚴肅的科學雜誌比如《自然》不同,其內容並沒有經過同行評議,但經常被科學家和非科學家廣為傳閱。被認為是跟《科學美國人》齊名的大眾化高水平學術期刊。
9.《今日心理學》
《今日心理學》總部位於紐約,於1967年成立,主要刊登一些對於人類的行為、心理健康進行分析的文章。文章通常由頂尖的學術專家,醫生來創作。
8.《科技新時代》
一個美國月刊雜誌。創刊於1872年,全球銷量第一的生活科技信息雜誌。特點是圖文並茂,用通俗易懂語言報導生活科技前沿信息。
7.《科學美國人MIND》
是《科學美國人》雜誌關於腦科學,神經科學,以及心理學的特別分刊。雜誌致力於通過分析和揭示認知科學的新的思維方法來使人上述領域的最新突破,2004年創刊,2004年出版2期,2005年出版4期。目前是雙月刊。
5.《iD(想法和發現)》
內容非常豐富,涵蓋了從心理學到歷史的各學科知識。
4.《懷疑論者》
大多數文章都與懷疑論和科學發明有關。
3. 《史密森雜誌》
史密森學會是唯一由美國政府資助、半官方性質的博物館機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系統。其雜誌包括文化、藝術和科學。照片非常漂亮。
3.《科學美國人》
始於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後改為每月出版。它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直連續出版的雜誌。後面我們還會詳細介紹這本雜誌。
2.《發現》
創刊於1980年,雜誌內容定位於科學、技術和未來,具體欄目包括健康與醫學、心靈與腦、技術、空間、人類起源、生活世界、環境、物理與數學等等。
1.《國家地理》
1888年起發行,它主要介紹地理、科學、歷史和世界文化。 原本默默無聞,自從發布了一組中國西藏的照片後爆紅,於是,照片成為其主打,現在是全球最知名的地理探索類雜誌。
看到這些雜誌多半都是美國,這也說明美國確實是一個科技大國。
而我們中國其實也曾經有一個科普雜誌的黃金時代。
七零年代以及八零年代的人,都是看科普雜誌長大的。這裡給大家放一些經典的科普雜誌的封面。
那時候,中國有數百個科普雜誌供給著求知若渴的中國少年。
《科學畫報》
《大眾醫學》
《科學生活》
單期發行量都超過了100萬份。
《無線電》甚至逼近200萬份。上面那個榜單裡前九的加起來,也沒有《無線電》的訂量大。
無線電可以說是中國的國民雜誌了。有網友回憶:
【記得我第一次買《無線電》雜誌是出於好奇,走在郵局外面,看到櫥窗裡擺著《無線電》雜誌,想到也許與礦石機有關係,就買了一本,現在只記得上面有《廢舊三燈機更新記》、《單管收音機》,前幾天一查,是1965年的。當時覺得那臺單管機挺有意思,很想裝一臺,但一直沒能如願,現在真想裝一臺,實現舊時夢想。到73年《無線電》復刊時訂了一套,主要關心簡單的製作。到76年,很興裝音響之風,於是按照春雷3T4的介紹裝了一臺。以後又參照修理錄音機、電視機。那時無線電雜誌圖文並茂,對我和玩友很有吸引力。後來有了自50年代起的《無線電》雜誌光碟,把存的雜誌都賣掉了,現在有點兒後悔,以後就沒再訂。】
還有人說:【那時候全書沒有廣告,乾淨的很,學術態度還是很認真的。 可惜哦,現在這種學術態度是很少了。】
內容也很紮實:
沒有什麼花樣排版,乾貨很多。
可漸漸地,這些雜誌變得冷清了起來,徵訂量一年比一年下降。
難道中國的孩子不再需要科學知識了嗎?或者他們有別的渠道可以獲得科學知識嗎?
原因之一,可能是書籍的普及,各種科學類的書多了。
原因之二,是多媒體的時代,紙質的東西不再受歡迎了。
原因之三,教育變得越來越功利,一切以升學為目標,能夠明顯漲成績的輔導書已經佔去了孩子大量的時間,誰還有時間來看通識類的科普雜誌呢?
其實家長是不知道,將來真正有成就的,不僅僅是成績好,而是知識能否打通。越到後面,越顯出知識廣博的重要性,真正成就孩子的,可能不是那些試卷上的分數,而是那些原本不能漲成績的知識。
總之,這些雜誌開始走向沒落。有的改頭換面,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停刊。
還存在的,開本也在變少,內容也在縮水,與此對應的科普作者也越來越少。
也許中國的科學家是越來越多了,但做科普的越來越少了,而讓科學家做科普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實,科普雜誌對孩子很重要,尤其是現在中國的小學全面開科學課,科學課跟語文數學一樣重要。科學成績不好,就無法上好學校。
而科學課剛上,好多學校沒經驗,都不知道怎麼教,就連我們在深圳的學校,科學課也是死記硬背,家長群天天在說,擔心教學方法不對,會讓孩子失去對科學的興趣。
沒有興趣,怎麼學好科學?
而科普雜誌可以讓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提起來。那現在中國還可以買到好的科普雜誌嗎?
答案是有的。
現在中國越來越重視科學課,有的社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從國外引進世界一流的科普雜誌。
前些天,有一位家長問我有什麼好的科學雜誌,他說他以前就是看科學雜誌的了解科學的,但現在不知道給孩子定什麼雜誌好。
他覺得定雜誌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買一堆書,孩子有時候會有壓力,而且書太多反而不讀。雜誌一個月一本,看完一本,會對下一本有期待感,能夠讓孩子珍惜書籍。
我就給他推薦了《萬物》雜誌。
《萬物》雜誌是 《科學美國人》的子雜誌,《科學美國人》是世界上最牛的大眾科學雜誌,起源於1845年的雜誌,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自然》的姐妹出版物。
《科學美國人》走普及路線,主要給高知識份子提供科普知識,到目前為止,有151位諾貝爾獎得主為其撰稿。其中包括了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牛。下面是《環球科學》部分撰稿人:
它還有個少兒版,在美國叫《How it works》
每一期都會講當時最熱門的科技。而且是身邊的科技,比如機場安檢分解:
未來海上城市的解剖:
超音速賽車內部:
火箭拆解圖
還有生物學知識,比如一條鯊魚的內部是什麼樣的:
人類的眼球:
人腦發育:
腸道細菌如何影響你的大腦:
地質內容也有講,大滅絕的時間軸:
核冬天的形成:
天文學也有:
還有歷史知識,比如中世紀騎士和日本武士的對比:
古羅馬軍隊強大的秘密。
日本古代城池解剖:
這個雜誌包羅科學的各個領域,是陪伴美國數代孩子成長的雜誌。
引進後的書名就是《萬物》,講解萬物運轉的秘密,講解萬物中的科學知識。
雜誌知識涉獵廣泛,資訊新鮮,有很多前沿科學知識和話題,涉及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生態環境、太空探索、歷史人文等等。
雜誌圖片對知識的呈現讓人驚嘆,能在紙面上呈現出三維的效果...
大開本,讀起來眼睛舒服!比一般的雜誌都大,也比A4紙還大點兒,印刷質量精良...
給孩子定上這樣的雜誌,孩子以後每個月都可以收到來自科學的大禮。
雜誌的每一頁都特別的美。
孩子一定會喜歡上。
這套書適合5到90歲的孩子。尤其小學高年級到高中的孩子。
送禮最好送雜誌,為什麼呢?因為訂好之後,對方每個月都會收到你的誠意。
How It Works 國外訂購1年價格是 116 美金(相當於人民幣 777元),運費另付。
而中文版《萬物》價格就相當給力了.
《萬物》2020年徵訂季開啟!現在僅需298元!即可獲得
① 原價360元的《萬物》雜誌一年12期
② 定價98元的科普故事音頻集(50集,每集6分鐘每周更新)
③ 定價40元的萬物冷知識音頻集(共20集,每集4-5分鐘)
此外,現在還有特別的優惠,團購2020年雜誌,額外獲贈一本2019年的《環球科學》,這是給大人看的,大人看了,可以講給孩子聽。家長跟孩子一起閱讀,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
訂閱後,2020年的每一個月的十五號左右都能收到一本雜誌。
要看雜誌,就看這個品類最傑出的,也應該讓孩子接觸最新科技。因為現在發展太快了。百年前,一個人不識字也可以過得很好,現在沒有文化孩子真的很難出頭。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橫條參團。給孩子每個月的科學養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