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0 元起售,戴森也要做年輕人的第一臺吸塵器?|戴森 Omni-glide...

2020-12-20 極客公園

如果一個吸塵器有大面積的紫色還有槍式造型主機,那不用懷疑,它一定是戴森。如果一個吸塵器有大面積的紫色卻是直線機身,那它是什麼?也不用懷疑,它還是戴森,這個像掃帚一樣的戴森 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

正如你能從外包裝能看到的一樣,Omni-glide 非常不「戴森」,即使看到「dyson」字樣之後也會疑惑手柄上是不是少了什麼配件,當然答案是否定的。Omni-glide 的外觀完全顛覆了之前的 V 系列,整個包裝精簡了不少,女生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搬運。打開之後就會明白為什麼它有如此小巧的包裝了,除了主機瘦身之外,配件數量也大概減半但依舊夠用,對於住房面積更小的年輕人來說倒也是個好消息,畢竟從十幾個配件裡選出合適的真讓人頭大。

Omni-glide 採用了全新的直線機身設計,這個細長的機身裡集成了系統、馬達、濾網和手柄,而主機只有 1.07kg,比半年前發布的 Digital Slim 還要輕一點。

直線機身帶來了點按式電源開關,按下之後可以持續運轉,徹底解放了食指,握持的手勢更加靈活,左右手也能自如切換。

接下來再看幾款配件,最矚目的當然是戴森首款萬向軟絨滾筒吸頭,相比之前的軟絨滾筒吸頭更加小巧,長邊和側面寬度都有縮小,但卻配備了兩個相向旋轉的軟絨刷條。

一側滾筒內置了馬達驅動刷條轉動,使得兩條滾輪以同樣的速度相向運作,能夠更好地從兩個方向吸附大顆粒和微塵。

翻過主吸頭,就可以發現「萬向」的秘密,底部配備了 4 個採用戴森專利技術的萬向輪,使其可以完成前推、後拉、平移、側轉、環繞等個方向的移動。同時保護殼保持在輪子前部,可以防止吸塵時萬向輪進入灰塵,損傷滾輪。

還有一個細節是吸頭側邊使用了軟絨鎖邊,方便橫向清潔時能更好地保護家具。

一長一短兩根吸塵杆也是戴森吸塵器裡的獨一份兒,同時連接能使機器長達 1.5 米,搭配直線型手柄,多遠多深的地方都能夠得到。

除主吸頭之外還有三款吸頭,其中包括兩款首次出現的吸頭,不過也是對於之前吸頭的打亂重組。將縫隙(軟毛)兩用吸頭的毛刷上推之後,能夠清潔空調格柵、百葉窗。下滑毛刷就能得到窄縫吸頭,清潔各種狹窄縫隙角落。

為什麼感覺有點像印第安人?

還有桌面清潔吸頭,可以用來吸除桌面及家具等表面灰塵及較大碎屑。

當然少不了熟悉的電動床褥吸頭,官方稱其可實現 99% 的除蟎效果,吸除深藏在被子床墊和沙發內的塵蟎。

隨著直線型機身改變的還有充電座,Omni-glide 配備了戴森首款免打孔充電座,當然包裝內也提供了膨脹螺絲等工具以固定充電座。除了可以靠在牆面充電,還能放置在桌面充電,或者直接充電。

此外嵌入式的電池也可以拿下來單獨充電,單塊電池可以提供最高 20 分鐘續航,3.5 小時即可充滿。

以上就是 Omni-glide 所有的硬體了,接下來看看它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如何。

其實乍一上手,我面對這個「光禿禿」的手柄還是有點不知所措的,但是小心翼翼地用了幾輪之後才發現它順滑得不可思議。不僅可以前推、後拉、平移甚至側轉、環繞,抓、握、託、捏什麼的手勢都遊刃有餘,直線手柄和萬向輪真的是絕配。就算家裡家具再多,它也能輕鬆地在各種障礙物間穿行。

再回到吸塵器的核心吸力上,Omni-glide 配備了小而輕的戴森旋速馬達,能達到每分鐘 105,000 的轉速,小巧的機身上配備了由 8 個圓錐氣旋組成的戴森吸塵器中最小的氣旋組。官方標稱的吸力為 50AW,雖然看起來這個數字比 V11 差了一截,但是在測試過程中吸塵效果還是能基本令人滿意的,無論是小顆粒的麵粉還是大顆粒的燕麥都能快速處理乾淨。

就算在有弧度的牆邊或者牆角使用,也能靈活又快速地完成任務。

作為戴森首款可 180° 完全躺平的無繩吸塵器,它不像之前的 V11 需要額外的配件,只要變換手勢就能深入最低 8CM 的家具底部。

不過在處理大多數女生家裡常見的掉發時,還是會纏繞在刷條和連接處的縫隙上,這就需要時刻注意手動清理了。

不過清理倒也不麻煩,按下紅色按鈕就可以快速取下刷條。

縫隙(軟毛)兩用吸頭不僅能夠很方便地清潔物體表面,作為窄縫吸頭清潔沙發縫隙裡卡住的食物殘渣也是很有一套。

桌面清潔吸頭寬大的吸嘴可以解決掉絕大多數的桌面垃圾。

在沙發上撒一把麵粉,使用電動床褥吸頭就能很快吸除,再拍打沙發也不會有麵粉逸出,吸得很徹底。

在使用過程中也不必擔心二次汙染,官方稱其擁有整機密封和由塵筒、金屬網罩濾層、多圓錐氣旋組、前段濾網、末端濾網組成的五重過濾系統,採用 e PTFE 多孔膜過濾,可吸附並鎖住 99.99% 小至 0.3 微米的微塵。

倒垃圾也依舊方便,按下紅色按鍵下推集塵筒即可輕鬆完成。

對了,刷條、集塵筒、濾網都可以直接清水衝洗,減少了後續購買耗材的費用。戴森 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共有啞光紫和亮金色 2 款機型,售價分別為 3390 元和 3590 元,亮金色款還增加了一個窄縫照明吸頭,如果你居住的是緊湊小戶型,那它或許是戴森吸塵器系列產品中最適合你的存在。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相關焦點

  • 戴森發布 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僅重 1.07kg,售價 3390 元起
    IT之家12月7日消息 繼今年 6 月發布了 Digital Slim 新款輕量吸塵器之後,戴森於 12 月 1 日又在中國發布了 Omni-glide 吸塵器。此款產品比上一代更輕,主機重量僅為 1.07kg。
  • 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正式發布 售價3390元起
    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戴森又為中國的消費者帶來了新的驚喜。12月1日上午,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正式在中國市場亮相。作為戴森新一代主打全新吸塵方式的無繩吸塵器產品,Omni-glide萬向吸塵器配置了戴森首款萬向軟絨滾筒吸頭,採用了全新的直線機身設計配合點按式電源開關。
  • 戴森發布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僅重1.07kg 轉速高達105000轉/分鐘
    繼今年 6 月發布了 Digital Slim 新款輕量吸塵器之後,戴森於 12 月 1 日又在中國發布了 Omni-glide 吸塵器。此款產品比上一代更輕,主機重量僅為 1.07kg。戴森表示,此款吸塵器是戴森旗下 「最靈活」的吸塵器產品,配備了萬向軟絨滾筒式吸頭。
  • 戴森發布Omni-glide萬向吸塵器 單塊電池最長可使用20分鐘
    12月7日消息 繼今年 6 月發布了 Digital Slim 新款輕量吸塵器之後,戴森於 12 月 1 日又在中國發布了 Omni-glide 吸塵器。此款產品比上一代更輕,主機重量僅為 1.07kg。戴森表示,此款吸塵器是戴森旗下 「最靈活」的吸塵器產品,配備了萬向軟絨滾筒式吸頭。Omni-glide 目前已可以在戴森京東、天貓等渠道購買,售價¥3390 元起。
  • 觀察:「沒電王」戴森Omni-glide成不了中國年輕人的第一臺吸塵器
    家電消費萬網12月9日訊    12月1日,戴森在中國市場發布了一款全新的輕量產品: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 。     戴森官方給出的是18分鐘普通模式續航,續航一次時間是3.5小時。但昨天有媒體對戴森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做了實測,發現「強效模式的續航時間,親測大約7分鐘前後。」
  • 戴森發布Omni-glide萬向吸塵器 | 美通社
    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於上海發布。作為戴森迄今最靈活、最輕的吸塵器,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顛覆了傳統單向吸塵清潔方式,在使用戴森首款萬向軟絨滾筒吸頭的同時,採用了全新的直線機身設計配合點按式電源開關。針對現代都市緊湊的生活空間和複雜的家居布局,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可在不挪動地面障礙物的情況下實現萬向清潔,並可讓你自由變換手持姿勢,深入打掃家具底部及縫隙等狹小空間。
  • 戴森發布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可能是最靈活的吸塵器
    12 月 1 日,2020 年的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戴森在中國市場發布了吸塵系列新品 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這款新品雖然仍然是吸塵器系列,但是造型上跟戴森以前的吸塵器產品大有不同,之前在海外推出時也引起了一陣旋風。
  • 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評測:再小的蝸居也能幹淨利落
    DoNews 12月1日評測(記者 劉文軒)第一臺現代吸塵器發明至今已經過了 100 多年,吸塵器的形態也越來越多元,好拿又不佔空間的手持吸塵器已經成為主流。然而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根本容不下多少用來打掃的時間,掃地機器人能顧及的領域也十分有限,對一居室來說更是沒必要。
  • 戴森發布新的家用吸塵器,起售價3390元,年輕人們會買單嗎?
    記者|王公逸12月1日,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正式發布。戴森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的電池採用嵌入式設計,單塊電池可提供20分鐘的續航,同時也採用了免打孔充電座,輕靠牆面即可實現充電,並提供4種充電方式。
  • 萬向自由新體驗:全面轉變你的清潔方式 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
    今日,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於上海重磅發布。作為戴森迄今最靈活、最輕的吸塵器,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顛覆了傳統單向吸塵清潔方式,在使用戴森首款萬向軟絨滾筒吸頭的同時,採用了全新的直線機身設計配合點按式電源開關,全方位地轉變你的清潔方式。針對現代都市緊湊的生活空間和複雜的家居布局,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可在不挪動地面障礙物的情況下實現萬向清潔,並可讓你自由變換手持姿勢,深入打掃家具底部及縫隙等狹小空間。
  • 一經發布的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就遭遇了口碑滑鐵盧
    12月1日,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於上海重磅發布。據戴森官方稱,這是迄今為止戴森最靈活、最輕的吸塵器。Omni-glide萬向吸塵器顛覆了傳統單向吸塵清潔方式,配備的戴森首款萬向軟絨滾筒吸頭,可在不挪動地面障礙物的情況下實現萬向清潔,方便用戶清潔家具底部及縫隙等狹小空間。戴森在外網新聞中表示:這種新的清潔方式是專為中國、日本和韓國市場量身定製。
  • 戴森Omni-glide評測:萬向吸塵器如何解鎖清潔新姿勢
    近日,鈦媒體編輯也親身體驗了這款產品,作為戴森迄今最靈活、最輕的吸塵器, 戴森Omni-glide到底有哪些獨特的亮點所在?今年上半年,戴森發布了第一款輕量化吸塵器產品Digital Slim ,這款 Digital Slim 看上去就相當於旗艦V11的縮小版,無論是手持方式、塵桶設計還是LCD 液晶屏的設計都得到了延續,相比之下戴森Omni-glide則是全新的設計。
  • 年輕人的第一款戴森吸塵器來了——低價不低配,還擁有幾個「最」
    ,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外觀時尚好看、黑科技等等......如果有一款又輕又便宜的戴森吸塵器,小夥伴們會考慮嗎?12月1日,戴森在中國市場發布了一款全新的輕量產品: Omni-glide 萬向吸塵器。它不但是戴森史上最輕,同時也是戴森最近幾款新品吸塵器中,起售價最低的一款。
  • 戴森又出吸塵器了,這次瞄準的是租房的你
    你沒看錯,戴森吸塵器真的變小了。12月1日,戴森推出了旗下顛覆性的新品:Dyson Omni-glide萬向吸塵器。這款新品特別小,明顯是為緊湊小戶型的複雜居家空間打造,非常適合北上廣租房的小青年們。但工作了一周的年輕人,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歷在周末進行大段時間的大掃除,平日下班隨手打掃變成了常態。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推出的。它更靈活、更小巧、更輕便,更加適應碎片時間的清潔習慣。
  • 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充電3小時只能用7分鐘 實用性太差
    昨天,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在上海一發布,就引發消費者質疑購買是交智商稅:減配嚴重,使用7分鐘到18分鐘戲稱其就沒電,就要充電3.5小時,而售價高達3590元。
  • 戴森盯上租房的年輕人們,想讓你像用掃帚一樣靈活使用吸塵器
    記者|王公逸在戴森吸塵器的產品序列中,V11是最旗艦的產品,Digital Slim則是輕量級的選手。而面對都市年輕人緊湊的租房環境,小巧靈活的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應運而生。Omni-glide沒有採用戴森吸塵器常用的槍式設計,而是給出了直線的造型。從吸頭到氣旋系統再到手柄,所有部件都被筆直地縱向排布開來,完成了一次向傳統掃帚的回歸,配合上主機只有1.07kg的重量,實現了「輕便」這第一要素。
  • 專利維權標兵涉嫌反抄襲 創新不足國際大牌戴森跌下神壇
    本文來自百姓家電網  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於12月1日在上海華獅廣場正式發布,官方小程序也對其進行了線上直播,吸引了眾多戴森粉絲、路人等在線觀看。該新品主打概念為「嶄新的清潔方式」,以「適合年輕人緊湊生活空間和複雜家居布局的輕量級產品」為定位,攜戴森首款萬向軟絨滾筒吸頭、1.07KG的輕盈體積、多核心科技的濃縮機身等與國內消費者見面。
  • 戴森新品Omni-Glide惹爭議:另類「不列顛帝國」衰退與全球「海軍...
    吸塵器市場,戴森絕對是不容忽視的老牌玩家。12月1日,戴森Omni-glide萬向吸塵器正式發布。此次戴森新款吸塵器在造型上與其以前的產品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據了解這是專為緊湊小戶型的複雜居家空間打造的產品。  乍一看,戴森Omni-glide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戴森開始根據中國家庭特點設計產品了。
  • 戴森吸塵器 戴森吸塵器怎麼樣
    吸塵器的種類相對繁多,國內也有很多較好的吸塵器。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戴森吸塵器,是一款英國品牌。那麼,戴森吸塵器怎麼樣呢?請看下文。一、戴森吸塵器怎麼樣戴森吸塵器是英國詹姆斯·戴森1978年通過球輪手推車噴塗室內的空氣濾清器頻繁遭遇粉狀顆粒阻塞的原理(正如真空吸塵器袋遭遇灰塵阻塞一樣)。設計並建造了一座工業氣旋塔,通過施加大於重力10萬倍的離心力去除那些粉狀顆粒。
  • 戴森褪色,國產吸塵器機會來了嗎
    來源:北京商報幾年前爆紅的戴森,近兩年頗有風光不再的勢頭,不僅口碑開始下滑,價格偏高和售後問題也不斷被用戶吐槽,12月1日,戴森剛剛發布新品Omni-glide萬向吸塵器,就有人提出產品「抄襲」「不走心」。與之相反的是,國產吸塵器品牌以高性價比等優勢後來居上,同時在掃地機器人市場另闢蹊徑,打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