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柴又名鴨腳木、鴨掌木、小葉手樹,為五加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熱帶地區,因其數片小葉密生枝頂,如同翻轉的鵝掌而得名。其盆栽一般高30-200 釐米不等,分枝多,葉片繁密濃綠或有塊狀斑,具光澤。
鵝掌柴栽培需要用疏鬆透氣且排水良好的肥沃微酸性砂質土,在粘重的土壤或鹼性的土中生長欠佳,易生病害,長期會使植株生長衰弱,抵抗力下降。
喜半陰或散射光環境,不耐蔭蔽,也不耐夏季強烈的全陽環境。生長期間需要給予一定的光照條件,在室內養護的,需要置於光線明亮處,如溫度適宜最好加強通風,能預防葉片病化脫落。
鵝掌柴喜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5℃,越冬溫度不可低於10℃,在35℃的高溫環境也能生長,只是要結合遮陽增溼進行。生長環境中溼度要求保持在50-75%之間,冬季低溫期可稍低些;
夏季或春季需要加強溼度,經常向植株及生長環境中噴水或灑水增溼,才能利於生長健壯。
鵝掌柴喜水又耐乾旱,澆水要求乾淨交替,不幹不澆,澆即澆透,在春末至秋初生長黃金季節需要經常澆水,切忌乾旱或漬澇,室外擺放者要在雨後及時排水防澇。如若環境陰暗,澆水太勤則落葉更加嚴重,所以需要稍加控制下澆水的次數。
鵝掌柴在生長季節需要充足的養分,所以在4-9月間,應每月施用顆粒型肥料一次或經常澆灌稀釋的肥水,以保證盆土中的肥料供應充足,不可偏施某種元素,否則易出現缺素症狀,導致整株生長勢差。
鵝掌柴繁育常採用扦插進行,於4-5份最適宜,在新梢生長之前,剪取發育成熟的上部一年生枝條,長度約為10釐米,除去下部的葉片,只保留上部2-3枚葉片,然後扦插於乾淨的河沙中,並澆透水;
有條件可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溫保溼,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另植。如不用塑料薄膜密封,最好要經常噴水增加環境空氣溼度,否則插條易脫水枯萎,造成扦插失敗。 由於鵝掌柴生長季節要求溫暖;
所以在冬季低溫期易落葉,導致下部「脫腳」,嚴重影響觀賞價值,所以修剪就顯得相當重要,一般在春季出室後重剪,以促進多分側枝為主,為夏季生長出良好的株型打好基礎。夏秋季主要短截徒長枝,維持保養株型為主。
另外,鵝掌柴幼株每年需要換盆換土一次,大株需要2-3年進行一次。其病蟲害比較少,所以只要養護得當即可預防。
灌木或小喬木,高2-6米;當年生的小枝粗壯,密生黃棕色星狀絨毛,不久毛即脫淨;髓白色,薄片狀。葉有小葉7-15;葉柄長12-45釐米,最長可達66釐米,幼時密生星狀絨毛,後變無毛;
小葉片紙質至薄革質,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稀長圓狀橢圓形,長10-16釐米或更長,寬4-6釐米,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鈍形至圓形,稍歪斜,上面無毛,下面密生灰色小星狀絨毛;
老時脫稀至無毛,邊緣全緣,稍反卷,有時近先端有細齒,側脈6-10對,上面平坦,下面微隆起,網脈上面不明顯至略明顯,下面不明顯;
小葉柄極不等長,中央的長3-7釐米,兩側的長1-1.5釐米,被毛和葉柄一樣。圓錐花序頂生,長20-40釐米,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黃棕色星狀絨毛,後毛漸脫稀而呈淡黃灰色;
文章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郵箱:li136196@126.com
如有侵權,即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