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臨滄:恆春之都受青睞 成新興旅遊目的地

2021-01-10 聯盟中國

4日,記者從雲南省臨滄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2017年春節黃金周,全市共接待遊客53.9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 22673萬元。其中,滄源崖畫谷接待23250人次,翁丁景區接待28122人次,瀾滄江百裡長湖接待22280人次。全市賓館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達63.2%,同比增48.6%。

據介紹,春節期間臨滄市各縣區推出拉木鼓、民族祭祀、「美麗滄源」迎新春篝火晚會、「翁丁天天拉木鼓」、足印司崗裡文化商演、陶藝大賽、書畫展、「啊咿喲」賽歌會等魅力十足的民族特色活動;滄源自治縣還出臺了酒店、住宿、景區門票打折優惠等一系列吸引遊客的相關政策。百裡長湖、玉龍湖、南美、冰島、葫蘆小鎮、翁丁、崖畫谷、司崗裡溶洞、魯史、古墨等成為遊客遊覽的好去處,年貨街、商業街、購物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

中緬跨境旅遊、南美拉祜古村風情、博尚油菜花海、冰島茶文化體驗、古墨農耕民俗體驗等一批鄉村民族旅遊產品深受遊客青睞,異常火爆;此外,春節期間進出臨滄的各類車輛達71894 輛,同比增長83.9 %,多以四川、貴州、昆明、大理、麗江、普洱、西雙版納及其他省內外的自駕遊遊客為主。

臨滄地處北回歸線上,境內兩大水系,七大河流造就年平均氣溫18.5℃,溼度7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溫暖花開,氣候舒適度達9級,人體舒適度4級、5級、6級總天數在350天以上,是全國少有的避暑避寒雙宜城市。森林覆蓋率67.5%,空氣品質優良達100%,是中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低碳國土實驗區,先後榮獲「中國紅茶之都」、「中國核桃之鄉」、「 中國特色竹鄉」、「中國芒果之鄉」、「中國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中國避暑避寒宜居旅遊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和「中國恆春之都」等多個榮譽稱號。春節期間臨滄天氣晴好,氣溫在8℃至22℃,溫暖舒適,比較適宜外出遊玩。臨滄恆春的氣候,生態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民族文化成為春節黃金周國內外遊客康體休閒養生度假的新興旅遊目的地。

隨著「世界佤鄉好地方 避暑避寒到臨滄」城市品牌在國內持續不斷宣傳推介,臨滄作為避寒避暑、養生度假、生態觀光、跨境旅遊等新興旅遊目的地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所認可和喜歡,臨滄旅遊吸引力持續增強,旅遊市場顯現「紅紅火火」的特點。

相關焦點

  • 雲南臨滄打造「恆春之都」
    新華網昆明11月21日電(記者白靖利)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的雲南省臨滄市日前舉辦「臨滄 恆春指數 暨 中國恆春之都 城市品牌發布儀式」,正式推出「中國恆春之都」城市品牌,在全市打造30個綠色低碳型避暑避寒「恆春小鎮」。
  • 雲南臨滄打造「中國恆春之都」 將創建30個「恆春小鎮」
    原標題:雲南臨滄打造「中國恆春之都」 將創建30個「恆春小鎮」 臨滄市市長鎖飛致辭。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副理事兼秘書長、全國低碳國土試驗區辦公室主任柳忠勤宣讀了《關於同意臨滄列入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的批覆》,聯合評價機構課題組發布了《「恆春指數」—— 臨滄市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低碳避暑避寒旅遊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試行草案)》和《臨滄「中國恆春之都」城市品牌研究評價報告》。
  • 雲南臨滄成為國內唯一「恆春之都」
    當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深冬時,中國唯一的「恆春之都」在雲南誕生。它四季溫差小、全年旅遊與居住舒適度高、多項指數在全國避暑旅遊、避寒旅遊城市中具有優異性、差異性和特色性——它就是臨滄。
  • 滇紅之鄉,恆春之都,雲南臨滄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臨滄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瀾滄江與怒江之間,水資源豐富,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居於世界茶樹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滇紅茶、大葉種蒸青綠茶的誕生地、中國最大的紅茶生產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有滇紅之鄉、紅茶之都的美譽。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如春,被譽為恆春之都。臨滄自然環境更是秀麗多彩,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業內人士齊聚雲南臨滄 「掘金」航空旅遊市場
    業內人士齊聚雲南臨滄 「掘金」航空旅遊市場 2017-04-26周晶 攝   中新網臨滄4月26日電 (記者 史廣林)26日,第五屆雲南航空旅遊市場(臨滄)推介會在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舉辦,來自政府部門、航空界、旅遊界的170多家單位、400多人云集滄源,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加快雲南旅遊強省和民航強省建設。
  • 「中國恆春之都」落戶雲南臨滄 - 中國在線
    11月19日下午,臨滄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召開臨滄「恆春指數」暨「中國恆春之都」城市品牌新聞發布會。 通過「恆春氣候資源稟賦」、「綠色生態環境支撐」、「宜居宜遊發展特色」三個一級指標等綜合考核,臨滄最終獲得最適宜避暑避寒宜居宜遊的「恆春之都」美譽。
  • 第五屆雲南航空旅遊市場推介會在「中國恆春之都」臨滄舉行
    2001年,臨滄機場通航。2016年末,滄源佤山機場通航。臨滄繼保山和麗江而成為雲南省第3個「一市兩場」的地級市。航空搭建的金橋極大地促進了該市旅遊業的發展。2016年,臨滄接待海外遊客12萬人次,國內遊客1250.6萬人次,分別同比增長27.6%和60%。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70%。
  • 雲南:氣象助力中國「恆春之都」出爐
    中國氣象報記者馮穎 通訊員李斌報導  11月19日,臨滄「恆春指數」暨「中國恆春之都」城市品牌發布會舉行,中國唯一的「恆春之都」在雲南臨滄誕生。記者了解到,氣象部門提供的大量詳實的數據資料,成為《臨滄「中國恆春之都」城市品牌研究評價報告》強有力的支撐。
  • 世界佤鄉,天下茶倉;恆春之都,大美臨滄!(臨滄央視宣傳片)
    恆春之都這是一個全新的提法,以前是叫恆溫之城,恆溫變到恆春,絕對是質的飛躍。要知道昆明才是春城,這裡是恆春,四季永遠是春天,比昆明提得更好,更新。這裡面涉及還到一個新的旅遊概念,叫舒適度,就是人在某種氣候下的舒適程度。臨滄歷史全年平均氣溫18.5攝氏度,注意用詞啊,是歷史全年,不是今年,也不是去年,是一貫如此,舒適度在4-6級天數為一年350天以上,生活在霧霾裡的人不由感嘆,臨滄人民該有多幸福啊。
  • 滇紅之鄉,恆春之都,雲南臨滄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臨滄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瀾滄江與怒江之間,水資源豐富,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居於世界茶樹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產地和滇紅茶、大葉種蒸青綠茶的誕生地、中國最大的紅茶生產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有滇紅之鄉、紅茶之都的美譽。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如春,被譽為恆春之都。臨滄自然環境更是秀麗多彩,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潑水節催熱4月東南亞旅遊 新興旅遊目的地逐漸走俏
    隨著潑水節的日益臨近,記者近日從多家旅行社獲悉,預訂4月中旬前往泰國、柬埔寨、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訂單量明顯增多,潑水節有望成為東南亞旅遊的又一出遊小高峰。 驢媽媽旅遊網數據顯示,今年泰國依舊是國人體驗潑水節的首選目的地,截至目前,赴泰遊預訂人次同比去年上漲達5成,普吉島、曼谷、芭提雅、清邁、清萊等旅遊目的地預訂人氣最旺。
  • 強化品牌引領 創新宣傳方式 臨滄全力打造鄉村旅遊靚麗名片
    省委書記阮成發在臨滄調研期間指出:要突出鄉村、休閒、自駕、高端的目標定位,發揮臨滄山好、水好、空氣好、村莊好、處處是美景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把臨滄鄉村旅遊打造成雲南旅遊新品牌,臨滄成為國際國內知名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省委副書記、代理省長王予波到臨滄調研時指出:堅持以綠水青山為形,鄉愁鄉韻為魂,打造高品質、高水平鄉村旅遊。
  • 美哉雲南 | 世界佤鄉,恆春之都——美名:臨滄市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臨滄的特色全年平均氣溫18.5℃的臨滄被稱為「恆春之都」都在向我們訴說著臨滄的無限魅力 03.是雲南大葉種茶發源地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紅茶和普洱茶生產基地揚名海內外的「滇紅茶」「冰島茶」就產自這裡臨滄也因此被譽為「滇紅之鄉」 和「紅茶之都
  • 雲南為什麼有臨滄:從「最後一公裡」的歷史遺憾到琳琅滿目的恆春之都
    對,今年是臨滄破解「最後一公裡」歷史遺憾的關鍵之年,除了4條高速公路,還要力爭大(理)臨(滄)鐵路通車。曾在上世紀90年代擔任臨滄地委書記,後升任國家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的邵琪偉一直關注臨滄的旅遊業發展。2010年8月,他提出工作要求,推動臨滄成為國家旅遊扶貧、旅遊小城鎮建設、生態旅遊發展、森林旅遊發展的重點地區。
  • 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雲南臨滄的翁丁佤寨,神秘崇拜的祭祀古文化
    雲南的臨滄在旅遊方面的確不如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香格裡拉,但是臨滄還是很有看點的,只是很多時候不被外面的人所知曉,無論從人文風俗、民族特色、歷史古蹟、自然景觀、飲食文化等各方面來說都是值得一去的。臨滄自古多勝景,風光迤邐,原始蒼茫,大自然肆意創作的靈感在這片土地上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臨滄是雲南省的省轄地級市,古稱緬寧,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該市民族眾多,是佤族文化發祥地之一,其中佤族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祜、布朗、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先後榮獲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恆春之都、中國最佳適宜居住城市等榮譽稱號。
  • 中國紅茶之都——雲南臨滄
    臨滄是滇紅茶的發源地之一,有著獨特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滇紅茶創製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創製之初就以其優異的品質轟動倫敦國際茶市,繼而走進英國王室貴族階層,在國際茶市成為中國紅茶的代名詞,為中國紅茶出口爭得了一席之地。  雲南臨滄出產的滇紅茶聲名遠播,是雲南省的一張著名名片。
  • 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11月6日在雲南臨滄開幕
    人民網昆明10月23日電 (李發興)記者23日從雲南省臨滄市委宣傳部獲悉,以「亞洲風·中國夢·臨滄情」為主題的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將於11月6日至8日在臨滄市舉辦,11月6日晚在臨滄茶文化風情園舉行開幕式,11月8日晚在臨滄體育運動中心綜合館舉行第三屆亞洲微電影「金海棠獎」頒獎晚會,屆時人民網雲南頻道將現場直播頒獎晚會盛況。
  • 鄉村旅遊看臨滄 | 微電影大藝術
    臨滄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邊陲寶地,因為亞洲微電影節,被更多人熟知。一些人開始納悶,一座邊地之城為何能受到青睞?臨滄,這座處在雲南西部的邊陲小城,至今仍沒有高速公路和鐵路直達,但聚居了以佤族為代表的 24 個民族、有著 65.2% 的森林覆蓋率,良好的生態環境良好的氣候,被稱為「恆春之都」和「世界佤鄉」「天下茶倉」,是眾多藝術家、文化人眼中的聖地,很多人感慨「不來不知道,一來忘不掉」。
  • 鄉村旅遊看臨滄 | 臨滄:「高速」時代即將到來 鄉村旅遊蓄勢待發
    黃金周期間,我市共接待遊客38.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330.92萬元,以自駕遊、親子遊等家庭休閒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遊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今年底大臨鐵路、墨臨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臨滄將迎來第一個旅遊高峰。為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市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從臨滄的旅遊資源優勢出發,全面啟動鄉村旅遊發展。
  • 雲南臨滄:多舉措助推鄉村旅遊、全域旅遊發展
    雲南臨滄魯史古鎮(供圖)9月14日,記者從「世界佤鄉·大美臨滄」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雲南臨滄抓住全國全省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和旅遊強省戰略實施的重大機遇,緊緊圍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突出茶文化、佤文化、生態、氣候、宜居、康養等優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