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九龍瀑布群,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雲南省羅平縣 城北22公裡處。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蝕,在此形成了十級高低寬窄不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級寬112米,高56米,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號稱九龍第一瀑。九龍瀑布群因其瀑布眾多,景點密集而形成其獨有的觀賞特點,一年四季美景不斷,素有「九龍十瀑,南國一絕」的美譽。
九龍瀑布,因發源於九龍河而得名。河水從白臘山背後的群山中奔湧而來,哺育著羅平大地上的各民族兒女。九龍瀑布是九龍河上最具盛名的大瀑布群,當地布依族群眾一向稱之為「大疊水」,人們習慣稱之為「九龍瀑布」。大小十級瀑布,或雄偉、或險峻、或秀美、或舒緩,無以倫比美不勝收。瀑間淺灘深潭千姿百態、異彩紛呈,裂帛般的白瀑,綠玉般的流水,層層疊疊階梯狀的水臺繞著水瀑蜿蜓而下,從不同的角度審視都會給你一陣陣的驚喜。九龍十瀑之間,以淺灘或深潭相連,形成了一串輝映太陽光輝的明珠彩帶。這些瀑布隨著著季節的更替而變化無窮,豐水季節時,數裡之外都會聽到大瀑布的轟鳴響聲。
每年的農曆二月二、三月三,分別是布衣族的對歌節和潑水節。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互相唱山歌,觀看劃竹排比賽。方圓幾十裡的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則要在以後的三天中,舉行盛大的遊山、對歌和交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建立彼此的情愛關係。在此形成了十級高低寬窄不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級寬112米,高56米,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號稱九龍第一瀑。瀑布群憑藉地貌差異形成了大小十級瀑布。
羅平處於滇、黔、桂三省區交界,素有「雞鳴三省」之稱,羅平還是中國的「油菜之鄉」,油菜花開的時節放眼望去全是金黃的油菜花梯田。九龍瀑布周圍群山環繞,阡陌縱橫,呈現一派田園風光。九龍十瀑之間,以淺灘或深潭相連, 形成了一串輝映太陽光芒的明珠彩帶。這些瀑布承受著季節的更替變化,變幻無窮,令人目不暇接。豐收季節,數裡之外,便會聽到大瀑布的轟然響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日灘,清澄平靜。灘下有河心小島,將水分成三股,形成三個寬窄不等,高約2米的小疊水,這是九龍十瀑中的第一瀑。此瀑細柔若絲,仿佛一根根絲線在隨風飄舞,河心島上蘆葦叢生,時有魚群弄瀑搶水,景致十分迷人。
由此拾級而上,是一座鈣化天生橋,潺潺細流從橋兩側漫入潭內,與橋下的疊水匯成一月牙形鈣化灘,呈扇形均勻地散開,水花翻滾,波光閃爍,這是「戲水灘」。順戲水灘上行,涉過4個高低不一的鈣化疊水,便是十瀑中最為壯觀的以堵勒大瀑布,它便是聲名遠播的「九龍第一瀑」,也稱神龍瀑布。此瀑高56米,寬114米,瀑面呈弧形,瀑後有一個深約10米的水簾洞。左邊巨石聳立,猶如一輛古代戰車駛入潭中。據當地布依族群眾說,神龍大戰銅鼓精時,那狂暴的鼓精便是砸在這巨石上而粉身碎骨的。瀑底觀之,宛如天河傾瀉,似萬丈臨空飛降,銀練垂空,腳潭上空玉絮飛花,濺珠結霧,瀰漫空中,化為朦朦細雨灑向下遊河谷,豔陽輻射,水霧化成五彩長虹,絢麗燦爛。
緊接著的情人瀑,也被稱為第二大瀑布,高43米,寬39米。兩岸峭壁聳立對峙,瀑水湍急翻騰而下,衝入幽深靜謐的腳潭,捲起朵朵銀色浪花。沿著瀑布邊陡峭的石階路,攀上瀑布頂,回首俯視,碧日潭、月牙湖、戲水灘、鈣化疊水盡收眼底。 [2] 它集桂林之靈秀、版納之風情、九寨溝之幽靜、匯三峽之險峻、黃果樹之雄奇」是來羅平瀑布旅遊的賓客的真切觀感。由於得天獨厚的地質構造和水流的長期侵蝕,在此形成了十級高低寬窄不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
多依河,當地布依語「達傣」,「達」布依語意思是「河」、「河流」,「傣」布依語意思是:傣族、傣人,整個多依河流域布依語「恫傣」意思是傣族居住的河流流域,也就是說多依河流域曾經是布依族先民和傣族先民共同居住的地域,現在的板臺村,布依語就是傣族村(寨)、傣族人居住地的意思。多依河起源於羅平縣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羅斯村委會臘者村,流經臘者——木納——板臺——多依——舌坡——浪歪——中寨——新寨八個自然村,最後到三江口(滇、黔、桂三省交界處)即黃泥河、清水江、南盤江注入珠江。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布依族部族的諸多神山在滇、黔、桂三省交界處為爭神山之王而發生混戰,最後只剩下「坡老」布依語,意思是很大的山和「坡桑」布依語,意思是很高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