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2020-12-15 孤獨的造夢者33

紀念伯多祿宗徒的第一座聖堂,是依照第一位奉教皇帝康士坦丁的旨意而興建的,時在米蘭和平詔書頒布之後十年,即公元322年期間。這座聖堂一直到十五世紀時基本上仍完好。教宗尼各老第五擴建了聖堂的後殿。1506年教宗儒略第二命令布拉芒泰把老堂拆除,另行興建一座大堂即日後由米開朗基羅和貝爾尼尼兩人規劃監督的,現在的伯多祿大殿。

教宗碧嶽十一,一如他的許多前任,希望自已的遺體,越近越好地埋在伯多祿墳墓的近旁。為了實現他的遺願,人們在1940年7月著手這一工程。在工程進行中,發掘到康土坦丁的老堂地基;在這個地基下發現了一大批教徒的墳墓,隨後又發現了一個羅馬格式的墓穴,應該是第二第三世紀的遺蹟。

兩次的發掘,一次是1939至1949年,另一次是1953年至1958年,揭示了一些驚人的史料:當初為了提供建造康士坦丁老堂的必要基地,那些建築家們必須同時進行兩項工程:一是填土和對墓地之外的鬆土全面加以夯實的浩大工程,一是把梵蒂岡丘陵上的部分山坡加以削平。為什麼人們把這些工程選擇在一塊視為神聖的墳地上,而又是工程難度極大的地段呢?因為一邊是粘土地質必須先進行大量的挖土工作,另一邊又是平整山坡的艱巨工程。要不是由於傳統上一直認為這裡是聖伯多祿的墓地並在附近致命的話,是決不會選擇這樣一種地形的。

在這些發掘中,還發現了一處簡樸的墓穴,上面覆蓋著一些瓦片,其中一片印有韋斯巴齊安皇帝的印記。另外有一些小油燈的殘片和一些仿埃及式鍍金的虹彩玻璃,都屬於同一時期的文物。就在那裡,大約公元160年左右,在梵蒂岡墓地上,修建了一座小小的聖堂,這座小堂後來被康士坦丁興建的伯多祿聖堂所覆蓋,也就是羅馬司鋒卡伊時期提到的勝利標誌。在上述墓穴中的一口棺木裡,有一些骸骨泥土,一些紅色石膏的碎片,一些零星的珍貴織物和兩塊大理石的殘片。1963年6月,經科倫蒂教授的鑑定,證明織物系朱紅顏料所染,又是用真金絲刺繡的;骨頭都屬於一個男性的骸骨,這人體質結實,年齡在60至70之間。同時,考古學家伽爾杜西把就近的一些壁畫真跡經過複雜的鑑定之後,也作出了肯定的論證。

根據這兩方面的考據,教宗保祿六世於1976年6月29日聖伯多祿保祿慶節,發表演說「我們有幸可以作出確切的結論,即我們尊敬的前任碧嶽十一所肯定的,伯多祿的墳墓就在此地,並在這可敬的土地上興建了這些紀念他的宏偉大堂……我們已經掌握了無可爭辯的證據,證明伯多祿確實到了羅馬,有力地回擊了那些持否定見解的人們,目前這種否定傾向已日趨銷聲匿跡了。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幸,經過認真而又科學地考證之後,對伯多祿的寶貴遺骸也得到肯定的結論,伯多祿即西滿若納的兒子,加裡肋亞的一名窮苦漁夫、基督的宗徒;聖伯多祿就是耶穌基督把他立為第一批弟子的首腦,且又把他作為他所創立的事業,即聖教會的奠基的磐石,從而保證了在建設過程中遇到黑暗勢力的鬥爭,常能化險為夷。對這一如此重要的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我們感到欽佩、高興,更由於這些歷史上和科學上的新論證,從許多世紀以來,一直對宗徒之長的崇敬得以加強,並確保這一信念:右完成驚心動魄而勝利在握的使命,向全世界,向全人類傳揚基督的聖名。」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79年9月16日,為紀念他當選教宗一周年,向朝聖者開放了伯多祿的墳墓,就是在大堂正中「宣稱天主子」的大祭臺地下的墓穴。這個墓穴,長2.5米,寬2.3米,由教宗尼各老五世(1447~1455)和教宗烏爾朋八世(1378-1389)陵寢的兩尊石雕天神像環繞著,墓前立著一塊簡單的石碑,上刻:聖伯多祿宗徒之墓。

梵蒂岡天主教教徒信守教規。在國際場合行握手禮,採用國際通用的稱謂:即稱男士為「先生」,稱女士為「夫人」、「小姐」、「女士」。梵蒂岡國民的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逢周日,聖彼得廣場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點,隨著教堂鐘聲響起,教皇在聖彼得大教堂樓頂正中窗口出現,向教徒們發表演說。梵蒂岡的瑞士衛隊每年5月6日在聖達馬索院內舉行宣誓儀式,誦念四個多世紀來一直不變的誓詞,祈求上帝保佑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效忠教皇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梵蒂岡地處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部臺伯河西岸的高地上,以梵蒂岡城牆為國界標誌,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7℃,7月24℃。

景點導覽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壯麗的天主教堂,教堂為石質拱券結構,外部用灰華石飾面,內部用各色大理石,並有豐富的鑲嵌畫、壁畫和雕刻作裝飾,大多出自名家之手。穹頂下方正中高高的教皇專用祭壇上面,是貝爾尼尼所作的銅鑄華蓋,為巴洛克美術的重要作品。右側廳一禮拜堂裡,陳列著米開朗基羅的著名雕刻《哀悼基督》。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歷經200餘年,它是眾多藝術家、工程師和勞動者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不朽的紀念碑。

梵蒂岡博物館凡是到過羅馬的人,可能都去過梵蒂岡博物館,正好像凡是到過北京的人,都去過故宮一樣。梵蒂岡博物館,又稱教廷美術館,收藏豐富,從古代雕刻、教會聖物到20世紀初的繪畫應有盡有。梵蒂岡博物館是天主教廷收集藝術珍品的中心,更是世界級的著名美術博物館。它是由150年始建的梵蒂岡宮殿的一部分改建,收藏著從古代到現代的美術名作,尤以文藝復興美術的傑作見著。如西斯廷禮拜堂內,有米開朗基羅所作的壁畫末世審判和天頂畫《創世紀》。在署名室內,有拉斐爾作的《雅典學院》和巴納蘇期等精美壁畫。還有F,安傑利科、S博蒂切利、佩魯吉諾、D吉蘭達約等文藝復興大師的畫作。庇護·克雷芒博物館專門陳列古典雕像,希臘、羅馬名作《觀景樓的阿波羅》、《奧孔》就陳列在這裡。

博物館的圖書館內現有歐洲顯族世家原來收藏的數萬件手抄本,還有各教堂原藏的大量的典籍、版畫、古版書以及馬丁·路德、米開朗基羅等名人書稿手跡。此外,還分設了恰拉蒙蒂博物館、格列高列·埃特魯斯坎博物館及埃及博物館等分館。除雕塑和繪畫以外,還陳列大批牙雕和金銀工藝飾品。梵蒂岡博物館之大,可能很難說清楚它究竟有多少珍藏,在那裡不管走到哪兒,滿眼都是藝術

西斯廷教堂

梵蒂岡最為著名的是西斯廷教堂。就教堂本身來說,西斯廷的規模遠不能與近在咫尺的聖彼得大教堂相比,也難與歐洲其它一些有名的教堂相論,但是,西斯廷的名氣卻是其它教堂不能相比的。因為它的天頂畫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米開朗基羅在這裡不僅創造了他的奇蹟,而且也創造了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蹟。

相關焦點

  •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香格裡拉
    「如果世上真的有天堂,那一定是香格裡拉的模樣。」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香格裡拉——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首府,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是全世界公認為最美麗的雪山,被譽為「雪山之神」。阿尼卡瓦格博,是當地藏民對梅裡雪山的尊稱——卡瓦格博爺爺,生長於斯的人們對這裡始終懷著敬畏之心。雖然接天之峰者眾,它以海拔6740米的安泰,卻享有聖潔和尊崇的「處女峰」桂冠——迄今仍未接納人類的足跡。
  • 張杰新歌《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首播
    >>>>[點.擊.試.聽] 張杰新歌《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網易娛樂9月15日報導 天娛傳媒旗下藝人張杰,繼2010《這就是愛》熱力狂銷,全年斷貨,發行公司仍不斷補倉的同時,張杰2011年全新大碟首波強力主打歌《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又在金秋時節溫暖發聲。
  • 張杰謝娜結婚的地方-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張杰的一首《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曾唱哭過多少人,11年張杰謝娜在香格裡拉舉行了婚禮,因為香格裡拉又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今天,小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香格裡拉是一個多美的地方,居然美到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香格裡拉藏區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擁有普達措國家公園、獨克宗古城、噶丹松贊林寺、虎跳峽等景點。
  • 香格裡拉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香格裡拉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嗯為了去感受一下雲南四季如春的氣候,這一次我去到了那個雲南的香格裡拉,香格裡拉,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我們想去感受一下,一伸手就能碰到天空的雲彩的感覺,想去感受一下仿佛一抬頭就能進入天堂的感覺。
  •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南方高山草原百裡荒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南方高山草原百裡荒 曾有人說,烏蘭布統的壩上草原,是這個世界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因為壩上草原有一切你關於秋日的幻想。草天一色的曠達,山巒疊起的美人峰草原。隨風搖曳的牧草。悠閒自在的牛羊。婉轉悠揚的馬提琴。
  • 梵蒂岡-天使與魔鬼裡的美麗天堂
    可以通過狹長的環形樓梯一直抵達聖彼得大教堂的頂端,站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聖彼得大教堂和羅馬全景,人們都說,這裡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與此同時梵蒂岡墓窟位於大教堂下方,是眾多教皇的陵墓。,長340米,寬240米,於1656年至1667年間由貝尼尼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
  • 梵蒂岡-天使與魔鬼裡的美麗天堂
    如果你像小呆一樣痴迷於電影場景內的梵蒂岡,如果你對歐洲文藝復興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如果你想見識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等大師的作品,來吧,梵蒂岡滿足你所有幻想與渴望!下面就跟隨著小呆的腳步逛一逛這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吧~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建於16世紀,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的中心。
  • 西班牙馬略卡島: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西班牙馬略卡島: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莊巍 文/攝 《 青年參考 》( 2015年08月12日   26 版)
  •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就在中國,常常吸引無數人嚮往
    其實在現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生活裡,人們的壓力非常大,每天都在為了生活而生活,根本沒有自己的空閒時間,但其實在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非常嚮往的地方,也許是繁華的大都市,也許是寂靜的鄉村小院,但無論是哪裡,那一定都是你思思念念的地方。在我們眼裡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可以是因人而異的。
  • 香格裡拉,一個被稱作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是藏族的「如意寶地」
    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最純淨的地方,就是香格裡拉。香格裡拉是一個夢幻的名字,自古以來它便是人們心目當中的天堂。關於香格裡拉,有一個傳說,一群海盜發現了一個絕美的聖地和一個極其惡劣的地方,為了不讓更多人踏進絕美的聖地,強盜們便把惡劣的地方起了一個名字香格裡拉,於是把真正美麗的聖地保存了下來。其實在中國境內,確實有香格裡拉的存在,它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是一個十分適合旅行的地方。香格裡拉一直被人們稱之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因為你想到的關於天堂的樣子,香格裡拉都有。
  • 張杰謝娜婚禮所在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當碧藍的天邊鋪滿白雲,你呼吸著最純淨的空氣,坐在小船上,明鏡般的湖水照的你越發純潔美好。在我的不遠處,你穿著潔白的婚紗,向我緩緩駛來。這是張杰謝娜結婚時的場景,而他們婚禮的所在地正是我們彩雲之南的香格裡拉。
  • 張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MV首播 傳達正面力量
    舉報 張杰2011全新大碟《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 金板山村——在大雷山巔之上一個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人們都說香格裡拉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除了海拔的高度之外,最重要的是美麗似幻的景色,讓人不禁聯想到天堂。然而,我在眼裡,在三門有一個地方,她並沒有那麼的美妙絕倫,卻是那麼的獨一無二。我不知道天堂什麼樣,可這片雲巔之上她就是唯一。
  • 稻城亞丁—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也是最接近死亡的地方
    稻城亞丁景區,被譽為「中國香格裡拉之魂」,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稻城縣香格裡拉鎮,一個讓無數人嚮往的地方。稻城亞丁有美麗的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以及純淨的空氣,讓人來到這裡對其流連忘返,而且這片明朗、寧靜、和諧的淨土也被譽為最後的香格裡拉。
  • 這裡就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終於找到了!
    今天給大家看看香格裡拉的納帕海草原,大家都知道香格裡拉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而接近香格裡拉的納帕海就是最純淨的地方。要是大家想要洗去心中的塵埃,那麼這個地方就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如果你是要追尋遠方和自由,那麼這裡就會是你的遠方,相信我,大家一定要去看看。現在就來看看納帕海在小編眼裡是怎樣的吧。
  • 不一樣的海島風情,大溪地「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當你決心說出「要去旅行」的那一刻起,殊不知,那旅行的最大阻礙已經被你清除了——致尚未旅行的朋友們厭倦了國內景點的人山人海,厭倦了都市化的城鎮,厭倦了歐洲風情,你是否也一樣準備去旅行,千篇一律的旅遊風格那就去大溪地吧,那裡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給心靈來一次旅行。大溪地是法屬玻里尼西亞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這裡氣溫四季如春,當地居民稱自己為「上帝的人」,而國外人卻認為這裡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大溪地是被很多瀉湖包圍著,形成了大自然天然的遊泳池,這裡有著一望無際的藍色水域,這種藍色的美麗是無法讓人抗拒的。
  • 烏尤尼鹽湖: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這裡仿佛就是仙境
    來到這裡就仿佛來到了仙境,整個世界都變得通透、明淨,烏尤尼鹽湖還被譽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這組照片就是玻利維亞攝影師Sebastian Ormachea在烏尤尼鹽湖拍攝的。來到這裡就仿佛來到了仙境,整個世界都變得通透、明淨,烏尤尼鹽湖還被譽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這組照片就是玻利維亞攝影師Sebastian Ormachea在烏尤尼鹽湖拍攝的。
  • 「 西藏」為何說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幹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在拉薩市八廊街上,吸一口低氧的空氣,喝一杯酥油茶,踏一路塵土與泥沙,走進一座寺院,看喇嘛穿佛誦經,穿過轉經筒圍繞的白牆,沐浴那剛烈的陽光。從拉薩市出發到山南市 羊卓雍措 路途上看到的一切都是風景,兩旁叢山翠綠,遠處的山一層一層躲在雲霧裡,感覺雲層就在頭頂,車裡飄蕩著許巍的歌聲,「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 」這是對我們最好的詮釋。
  •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香格裡拉
    香格裡拉,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首府,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全世界只有一個!
    大溪地島又稱為大溪地,是南太平洋中部向風群島的最大島嶼,這裡的居民把自己叫「上帝的人」,人們管那裡叫做「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溼季降雨較多,不過不過由於有季候風吹拂,這幾個月中仍然有足夠的日照,不會對旅行有太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