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牆之魂——徽派建築

2021-02-22 哲匠之家

---查看往期精彩內容請點擊上方 藍色【哲匠之家】訂閱關注---

徽州古建築風獨特,布局合理,裝飾精緻,變化自然,具有鄉土氣息。加之徽州盛產木材,民間向有雕刻、繪畫傳統,磚、木、石雕別具一格,因而形成頗具地方特色的建築,被譽為:"中國建築藝術的一大派系--徽派建築。"徽派建築是中國古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藝特徵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物中。

徽派建築獨到之處:

一是和諧流暢,統一規劃的整體美。這和當時徽州的社會背景和地域環境密切相關:因為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論基礎——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宗法制度較他處更為森嚴而完備。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潔性和宗族凝聚力,預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其時徽州已成為全國風水文化中心,官商士民對封建風水文化頂禮膜拜,篤信不疑,認為村鎮的群體布局所勾勒而成的地形輪廓的寓意內涵直接反映了一個宗族的「文化」素質,關係著宗族的榮辱興衰。宗族建築物統一規劃眾望所歸。

二是依山傍水,翠微繚繞的自然美。徽州地形複雜多姿,境內層巒迭障,溪流縱橫,溫潤的亞熱帶氣候更使這裡山林繁茂,綠意蔥蘢。 山巒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脈,力求人工建築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居家環境靜謐雅致如詩如畫。

三是清雅簡淡、因陋就簡的樸素美。長期以來,徽州因地勢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維艱。生活在這種艱苦環境中的徽州人深知養家創業之艱辛,養成了節衣縮食勤儉持家的良好風範,且寫進族規家訓,作為家風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傳。

徽派建築層次:

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學意蘊 。前有朝山,後倚來龍山,有形為獅象、鬼蛇的山把手水口、河流。該水似玉帶環境的原則。這既為了調節風向、風力與溫度、溼度,形成溫和氣候,同時又與人們一種自衛防禦的心理相吻合。徽州地區地形複雜多姿,境內層巒疊嶂,溪流縱橫,綠草蔥蘢。 「徽派建築」群體布局時多重視周圍環境,參考山形地脈,水域植被,或依山傍水,或枕山跨水,力求人工建築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居家環境靜謐優美、舒適雅致、如詩如畫,保持人與天然的和諧。

「虛」與「實」的空間對比之美學意蘊 :

「虛」即庭院,「實」即牆體。針對「徽派建築」的深入研究,不難發現,它始終是以極其醒目地質樸的牆體為基本的營建基礎,通過一些小庭院的組合而成的建築實體為永恆的特徵。從美學角度來說,虛與實形成空間上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心理震撼,牆體越大,空間越小,這種心理反映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通過研究「徽派建築」的藝術意識形態的發展及其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不難發現,它的「天人合一」、「依山傍水」的總體規劃思想;「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建築單體形式;「天井」以改善室內小氣候環境;「地孔」利用地氣起到冬暖夏涼的天然空調效果及有效地利用當地的青石、黏土、石灰、山木材料等,與當今強調推廣運用當地材料的環保、節能、節材思想是完全相符的,因而這種設計手法也是科學的、合理的。它代表著當時封建社會建築規劃及總體設計思想中的先進性,這與「徽商」的發展和儒學思想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

「徽派建築」的當代文化價值

在這塊鍾靈毓秀的徽州土地上,至今仍保存著眾多徽派古建築,它們像一朵朵雍容典麗的藝術奇葩,妝點著輝煌燦爛的徽州文化。隨著西遞、宏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外朋友對「徽派建築」產生了濃厚興趣。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尤其是近十年以來全國各地以古民居為建築風格的辦公、賓館、餐飲、休閒、娛樂等建築如雨後春筍,不計其數,「徽派建築」的理論思想體系和獨特的建築藝術形式已聞名世界,並深深影響著當代文化和建築的發展。當代建築師的眼中總是離不開它的神韻,總是想刻意去營造「徽派建築」的文化氛圍,使其能「古為今用」,將「徽派建築」的神韻與現代建築的追求有機融合,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新徽派建築」的民族文化藝術特色。

感謝您關注哲匠之家!

哲匠之家是古建營造師崗位能力培訓管理辦公室的官方微信,古建營造師崗位能力培訓工作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全國促進傳統文化發展工程工委會負責管理,致力於促進古建營造技術的傳承,考核古建從業人員的設計、施工、監理技術水平並頒發人社部崗位能力證書。如需諮詢,可通過哲匠之家微信公共平臺或撥打010-88820532.

歡迎有興趣者向哲匠之家投稿,投稿時請註明您的姓名以及古建營造師級別,哲匠之家將擇取優秀稿件並留名發表,投稿郵箱:ctwhgc@163.com

相關焦點

  • 安徽宏村,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
    走進村子,隨處可見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我們入住的徽派民宿就在湖邊。但我們還來不及去放行李,就被美景吸引,決定先拍拍這夕陽餘暉下,白牆映水間的美景。回頭看這渣像素,想想還是眼睛比手機有福氣~愛旅行,就應當買個高像素的手機!
  • 廣西桂林山村美 白牆青瓦徽派建築融合桂北民居,震撼眼球!
    近年來,廣西桂林市以生態鄉村建設為抓手實施「整村風貌改造」工程,對城市周邊的鄉村按照旅遊景區的建設思路和理念打造,打造具有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融合桂北民居,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參觀。 譚凱興/IC photo
  • 徽派建築風格,讓你感受不一樣的美!
    住慣了城市高樓的酒店,已對其產生了乏味,現如今民宿業不斷發展,備受人們的青睞,尤以徽派高端民宿最佳,每間房都有不同的特色,從中能夠找到家的感覺。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徽派建築作為長江流域建築文化的一部分:青瓦與白壁,雅致而統一,散落聚集的建築使青瓦的深色與白壁錯落交集。
  • 徽派建築的美學特徵
    1.3建築形式之美徽州民居一般為兩層,其建築形式多是在集合「贛派」建築的諸多基礎形態(如連片封火山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如徽派建築的典型構成元素-馬頭牆(如圖1-4),馬頭牆平面感很強,外牆幾乎不開窗,粉牆連片成塊,更易形成點線面的造型幾何,因此增加了建築的體量感和完整性
  • 徽派建築 | 白牆黑瓦,馬頭牆
    徽派建築的文化源流   古代:「一府六縣」@百度百科徽派建築結構和特色空間攝影@rainbow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抬梁式木構架可採用跨度較大的梁,以減少柱子的數量,取得室內較大的空間,適用於古代宮殿、廟宇等建築。
  • 中式建築頂尖門派之一——徽派民居
    在中國安徽省南部地區和浙江、江西部分地區,分布著一種風格鮮明的民居建築,這種民居建築白牆黑瓦,簡潔典雅,精美絕倫的石雕、木雕、磚雕交相輝映,使整座建築美輪美奐。這種民居建築被統稱為徽派民居,在其形成過程中,受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發展成鮮明的地方特色,在造型、功能、裝飾等諸多方面自成一派。
  • 青磚配小瓦,延伸出來的美麗,簡析徽派建築的馬頭牆
    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黑和白作為徽派建築的主體顏色,屬於徽州的印象,讓徽州的歷史顯得古樸而又滄桑。黑是屋頂的瓦,白是家的牆,而在庭院深處,是屬於徽州人的故事。青瓦白牆,高牆大院,天井飛簷,與周圍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和諧輝映,彰顯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更彰顯了徽派建築美學的韻味。放眼望去那一片片連起來的徽派建築,尤其以高於兩堵山牆屋面的牆垣——「馬頭牆」最為搶眼。馬頭牆的作用徽派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式的兩層樓房,村落布局緊湊,房屋建築密集。
  • 徽派標誌性建築_2020年徽派標誌性建築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四簷跌落的「四水歸 查看詳情 徽派隱世民宿設計,打卡白牆青瓦、低簷粉黛 查看詳情 瀏覽數:511
  • 宏村——水韻墨然,精緻徽派村落
    宏村的南湖,第一眼看到就被驚豔了——徽派建築,白牆青瓦,紅燈籠。最妙之處,是背後的遠黛青山,倒影投著在南湖平靜的水面上放佛在一大片宣紙上,鋪就水墨背景。月沼湖面水平如鏡,塘沼四周青石鋪展,白牆青瓦整齊有序分列四旁。
  • 白牆青瓦中式二層別墅門窗,如何選擇大氣「冠墅陽光」
    白牆青瓦中式二層別墅門窗,如何選擇大氣?白牆青瓦的建築風格多見於徽派建築或蘇式園林建築,整體呈現秀氣淡雅婉約的氣質。白牆青瓦中式二層別墅門窗中式二層別墅門窗,當今人會選擇既中式風又具有現代實用性能的鋁合金仿古門窗。沉穩中略帶活潑的咖啡色系是與白牆青瓦比較融洽的顏色,純色系很難過時。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徽派建築中的馬頭牆
    馬頭牆又稱風火牆、防火牆、封火牆。因山牆的牆頂部分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它是贛派建築、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特色。我們都知道,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它本身是不動的,但建築作為城市建設和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卻體現著這座城市和當地的人文特徵,我想這一點大家都是認同的。
  • 安徽宏村:白牆黛瓦馬頭牆,邂逅水墨中的徽派古建築!
    實拍安徽黃山黟縣宏村雪景馬頭牆作為徽派建築的特色,在宏村這裡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對於馬頭牆的設計,業界眾說紛紜馬頭牆,徽派建築特色之一熟悉徽派民居的小夥伴一定知道此類建築多是木質構造,並且相連相靠,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蔓延至整個村子
  • 帶你走進徽派建築裡的「八大」經典元素之美
    徽派建築又稱徽州建築,流行於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築大師所推崇,並非特指安徽建築。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
  • 宏村,人氣最高的不是粉牆青瓦的徽派建築,而是一塊半月形池塘
    即使沒有去過宏村,也或多或少的聽說關於它的故事,聽說過這座古村落位於安徽省黃山腳下,是徽派建築典型代表。當我們置身於宏村,會發現這裡的古民居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粉牆瓦黛」、「雕梁畫棟」成為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
  • 安化洞市老街尋找徽派建築的殘跡
    這是徽派建築,攝於湖南安化洞市老街。在湖南說徽派建築,稍顯遠了點,只是這裡的徽派建築給我的感覺更為真實和原味,修繕的跡象不多,多為殘跡,所以更適合說明細節。    徽派建築馬頭牆,不算特別,但卻典型,馬頭牆是古代民居的防火牆,為山牆側伸出建築外的部分,根據有幾層落差確定為幾疊式,如照片中的為兩疊式,牆體頂部為階梯狀造型,截面由下至上逐步變大,上部設牆脊,鋪小青瓦,突出端做法與脊吻相似,可為翹角可為瑞獸,外牆段均粉刷白色塗料,與屋頂形成黑白的反差,更為突出和明顯,顯出中式優雅韻味。
  • 婺源看徽派建築:古代有錢人不敢任性,住豪宅也沒有想得那麼舒服
    錢多了,家裡自然蓋好房子,所以古代婺源是富庶之地,也有很多經典的徽派建築。馬頭牆,這也被認為是徽派建築的「靈魂」;而近看內室則是工藝精湛,使用的建築材料無論是青石、青磚、木頭,都是精美的雕刻,從底到上眼花繚亂。
  • 除了徽派建築和牌坊,京劇貓中還有哪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呢?
    目前京劇貓第四季上半部已經完結,那麼京劇貓前四季中有哪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呢?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徽派建築京劇貓是一部以京劇為題材的動畫,那麼徽派建築便是貓土世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京劇起源於四大徽班。
  • 安徽陽產土樓,古徽派建築的代表之作,獨具特色的皖南風光
    中華大地,以秦嶺淮河為界,有南北之別。無論南方或北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服飾、習俗、飲食習慣。這些文化習俗,飲食習慣,成了各地特有的名片。說到土樓,相信很多朋友會先想到福建的土樓。其實,在安徽陽產有一片獨具特色的土樓建築,可以和福建土樓相媲美。
  • 徽派建築——兒童畫版,令人美不勝收
    在浙西地區,由一種建築形式在這裡存在。不僅有著徽派文化的傳統也有著獨具一格的建築特色,徽派建築一直令人推崇至今。從小青瓦到雕刻的立柱,徽派建築用其獨特的風格吸引著無數人,今天就讓兒童畫比賽中的一幅幅作品讓我們領略徽派建築的沉澱與精彩。
  • 石倉古民居群-老建築、青瓦、雕梁、客家民俗,遺落的江南客鄉!
    特色建築風格門框上間或刻有栩栩如生的磚雕,一般是寓意吉祥的人物、花卉、鳥獸。很多人這個古民居群感到很震撼,大大小小十幾幢,背山面水,泥牆青瓦,有著漂亮的馬頭牆.客家人好客,每年農曆十二月份便開始準備年貨,石倉白老酒、泡豆腐都是深受歡迎的石倉特色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