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米高的主橋墩上、寬闊的引橋上,施工人員正在加班加點施工作業……日前,記者走訪市重點項目博羅龍橋東江大橋改擴建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發現,自3月初復工復產以來,龍橋東江大橋改擴建工程二期舊橋已於8月完成拆除。二期右幅橋梁正在緊張施工中,計劃於明年年底建成通車。屆時,駕車往返博羅龍溪與東莞橋頭將更加方便快捷。
項目一期工程去年12月30日通車
據了解,龍橋東江大橋是聯繫惠州、東莞與深圳的現狀交通主幹道,屬於國道220線(原省道255線)的一段,橫跨東江連接惠州市博羅縣龍溪街道和東莞市橋頭鎮。該項目主線全長1.894公裡,採用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時速80公裡,雙向6車道。其中,特大橋長1602米,主橋跨越東江主航道;引橋為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連續箱梁。橋梁全寬37米,半幅橋寬18米,中央分隔帶寬1米,瀝青混凝土橋面。
龍橋東江大橋因各種原因成為四類危橋,自2011年3月起限載限行,高度超過2.2米,重量超過10噸的車輛禁行,兩岸企業貨物運輸不得不繞道通行,嚴重阻礙了博羅龍溪和東莞橋頭沿線經濟發展。2017年7月,項目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就緒,龍橋東江大橋改擴建工程建設正式開工。
該項目基於原橋位進行改擴建,項目內容包括龍橋東江大橋、引道、輔道、宋屋洲出入口匝道和舊橋拆除工程,分兩期施工。一期在原橋上遊新建左幅橋梁,二期在新橋通車後拆除龍橋東江大橋舊橋,然後在原址新建右幅橋梁。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建設,項目一期工程於2019年12月30日實現通車。
龍橋東江大橋舊橋8月完成拆除施工
記者現場走訪發現,項目一期工程猶如一條蜿蜒的巨龍匍匐於江面,新建成的左半幅橋梁實行雙向通行,不少車輛經大橋往返博羅龍溪和東莞橋頭兩地。只見一期工程右側舊橋已經全部拆除,江面上兩座20米高的主橋墩正在進行上部結構懸臂鋼構施工,靠近東莞一側的引橋也在同步緊張施工中。
「龍橋東江大橋舊橋拆除的同時,在不影響作業施工的前提下,我們開始了樁基施工。」龍橋東江大橋改擴建工程項目部總工助理王小恆介紹,二期工程施工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同時還要保護水源地,且兩岸企業眾多,舊橋拆除無法採用爆破方式,只能一點一點拆除,但仍於今年8月順利完成舊橋拆除施工。
王小恆說,龍橋東江大橋舊橋拆除後,項目部抓緊開展二期工程建設,現在已經完成右幅主橋墩身施工,以及部分引橋下構及南引橋(東莞一側)部分梁板預製安裝。目前,二期工程建設施工進展順利,計劃於明年年底建成通車。
將大大緩解該區域跨東江聯接東莞交通瓶頸
龍橋東江大橋全面通車後,對滿足東江兩岸交通安全出行需求、提高國道幹線通行能力、提升東江航道等級、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及促進深莞惠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現在去橋頭鎮只需10多分鐘,以前堵車要至少要半個小時。」博羅縣龍溪街道小蓬崗村一家企業的負責人鄭先生介紹,此前,龍橋東江大橋舊橋被鑑定為四類危橋,不少大型車輛從龍溪前往東莞橋頭鎮須繞行,物流成本大幅增加。改擴建項目完工通車後,將大大緩解該區域跨東江聯接東莞的交通瓶頸,使區域運輸更加快速通暢。「新橋橋面寬闊,走新橋去東莞更便捷。」
據了解,龍橋東江大橋改擴建工程項目的加速推進,也是我市加快構建現代交通大格局的一個具體體現。圍繞大連通總體思路,對內優化完善路網,對外不斷開放通道,讓內暢外聯交通大格局逐漸凸顯出來,助推現代交通網大格局的構建。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何森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