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佛教界中的人間奇蹟 ,臺灣佛教——您真的想不到!

2021-02-19 愛心善心孝心

人間佛教是表明並非教人離開人類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裡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良社會把世界改善的佛教。……質言之,今此人間雖非良好莊嚴,然可憑各人一片清淨之心去修集許多淨善的因緣,逐步進行,久之久之,此濁惡之人間便可一變而為莊嚴之淨土,不必於人間之外另求淨土,故名為人間淨土。

——1934年太虛大師《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

兩岸佛教在1949年後分隔海峽的兩岸而各自發展,由於歷史等複雜因素,在過去65年來,各自有一段披荊斬棘、艱辛創業後大放光彩的過程。而今日臺灣佛教之盛,更堪稱創造了全球佛教界中的人間奇蹟,臺灣平均每個縣市有590座廟宇,每個鄉都有40座寺廟,據2004年統計,臺灣的佛教徒超過800萬人,約佔臺灣總人口的35%。

「道場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臺灣3.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登記在案的廟宇約有1.1萬座,平均每個鄉就有40座寺廟的驚人地「道場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曾被戲稱為「宗教的批發市場」。臺灣的寺廟遍及全島,僅臺南市的寺廟,就多達166座,澎湖縣97個村、裡,寺廟就有142座,寺廟遠遠超過了各類學校的總數。

【圖:佛光山勝景】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佛教發展突飛猛進,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所謂的「四大山頭」,即佛光山、慈濟功德會、法鼓山和中臺禪寺,這四大道場,標榜文化、慈善、教育、共修等四大事業,道場規模之大、信眾之多、活動影響之巨、組織之嚴密,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前所未聞,即便放在當代世界宗教的整體視野中,亦堪稱翹楚。

臺灣道場最突出的成就是它的傳教形式。四大佛教道場的成功,其實並不在 「大」,重點在於其創新與特色。佛光山由星雲法師開山,佛光山的突出成就是它的傳教形式——200多個道場,遍及五大洲,可以說第一次將漢傳佛教世界化。

佛光山所有的道場都以類似於麥當勞式的連鎖形式出現,統一的組織架構,統一的標識,統一的活動形式,統一的微笑和告別手語,使佛光山派成為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漢傳佛教道場,乃至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這一被稱之為「星雲模式」的傳教方法,奠定了星雲法師在中國佛教傳播史上的大師地位。

「人間佛教」,融入臺灣生活血脈

人間佛教的普及,是臺灣佛教的特色。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提出近百年,在大陸並未得到徹底體現,但在臺灣卻大放異彩,得以實現。臺灣社會生活與佛教理念水乳交融,莫分彼此。

當臺灣民眾描述「有人去世」時,大多使用「往生」這個佛教術語,佛教徒稱呼伴侶常用「同修」一詞。早在2010年的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臺灣就位居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泰國。臺灣常年吃素的人口數佔臺灣人口總數的10%,臺灣的素餐館更是擁有4000多家,素食集中於一條街、幾條街常常可見,全素蔬菜沙拉餐盒在臺灣任何鄉村都有!

【圖:臺灣的流動素食攤】

「輪迴轉世」的觀念、「觀音菩薩」的信仰……同樣融入了普遍的臺灣民眾意識與認知之中。臺灣各大醫院(如:榮總、長庚等)等都設有念佛堂、助念室,顯示醫界已認知:醫療有其局限,而藉由宗教之慰藉,可令患者於安詳平靜中,跨越恐懼死亡之鴻溝,在溫馨、寧靜環境下往生。

【圖:醫院有針對各種宗教信仰病患設立的靈堂】

「布施」救濟在臺灣也蔚然成風。證嚴法師創辦的慈濟功德會是臺灣最大的民間慈善機構,它在世界五大洲都設有分會和聯絡處。至2003年12月底為止,已擁有會員80萬人,這一個慈善機構的人數,就佔到臺灣總人口的3.4%。慈濟的骨髓捐贈庫,從成立的1993年,到2002年,不到10年間,累積捐贈骨髓的人數已達23.5萬人,成為亞洲最大、全世界第三大的骨髓資料庫!

佛教景點,帶動臺灣旅遊產業

2012年,臺灣發起了「臺灣新十二大景點」票選活動。經過觀光旅遊專家推薦與網友票選,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新北市法鼓山佛教聖地雙雙入選。此外,佛教也以藝術、建築等多種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線內。在2012臺灣建築獎評選中,臺灣法鼓山大溪齋明寺奪下「2012臺灣建築獎首獎」。法鼓山水月道場,又獲2014年「遠東建築獎」佳作獎。

【圖:佛光山108米坐佛是世界最高坐佛像】

佛教是臺灣最大也最流行的宗教之一。2001年臺灣出版的《世界年鑑》統計,臺灣地區的佛教徒約800萬人左右,幾乎佔總人口的1/3強。臺灣的佛教景點不僅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也屢屢被列入到中國內地的佛教信眾的臺灣旅遊清單,帶動了整個臺灣旅遊產業的發展。

【圖:中臺禪寺是著名景點】

高僧輩出,蜚聲全球

臺灣佛教界高僧輩出,如浪潮相繼,並持續影響著全球的佛教界面貌。臺灣佛教教育先驅慈航法師(1893-1954)早年追隨太虛大師,晚年駐錫於臺灣,創辦「臺灣佛學院」,開創臺灣僧伽教育事業。1949年,受誣告以「匪諜罪」被臺灣有關方面逮捕入獄。1954年在關房中示寂,寂後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後開缸檢視,面呈紫色,全身完好。慈航法師金身成為中國十大肉身菩薩之一。

1973年日本大正大學,因臺灣印順法師在《中國禪宗史》一書中之創見,而授予其博士學位,這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比丘博士導師。印順法師年青時,亦是太虛大師追隨者。

【圖:聖嚴法師和弟子蔡依林、林青霞合照】

聖嚴法師,臺灣法鼓山之創辦人,為佛學大師、大教育家,他提出「心靈環保」觀念,被遴選為400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士之一,林青霞、李連杰等名人均為其座下弟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踐行者,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裡程碑。惟覺長老,四川營山縣人,1994年於臺灣南投縣興建規模宏偉的新道場中臺禪寺。

比丘尼也撐起了臺灣佛教的半邊天。證嚴上人,曾多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有人稱她為「東方特蕾莎」,有人說她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臺灣民眾則評選她為寶島「最美麗的女人」。昭慧法師富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道德勇氣,十年來凡遇有不公不平之事,均不畏強權,主動介入,口誅筆伐訴諸輿論,成為媒體上最為熟知的佛教發言人之一。

臺灣佛教民間辦學熱潮高漲

從1948年慈航法師開辦臺灣第一所佛學教育機構——臺灣佛學院至今,臺灣已開設了8、90所佛學院所,今天有影響的仍有30餘所。佛教團體興辦教育,以培養僧俗人才為己任,「佛教興學」遍及全島。

臺灣許多寺院辦有託兒所(幼稚園、育幼院),如雲林縣慈德寺曾辦有全臺灣最大的幼稚園之一,高峰期曾有兒童800多人,將人才培養從娃娃抓起;有的寺院在學校設立獎學金;有的寺院自辦中學;有的寺院為成人提供夜間補習教育;有的寺院為在校生提供諸如中文、外語等各種功課的補習班;有的寺院為兒童提供各種才藝班。

【圖:臺灣寺廟育幼院】

有的寺院還直接介入臺灣教育界最熱門的「聯考」,如臺北縣元亨堂在正堂後蓋有許多禪房,讓參加當年「聯考」的學子在酷熱的考季中,有清涼幽靜的自修處;新竹市碧雲寺每年都會收留大批參加「聯考」的學子,由寺中法師代替家長,嚴格管理督促。

【圖:法鼓山僧伽大學】

男眾僧教育機構「福嚴學舍」、華梵人文科技學院、臺灣慈濟大學、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法鼓山僧伽大學……佛教高等教育在臺灣比比皆是。以星雲法師創設的私立綜合性大學佛光大學為例,設有人文學院、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創意科技學院、樂活產業學院和佛教學院,5個學院下轄有15個學系,學生2000多名。

慈善養老——「四大山頭」影響政治司法

「四大山頭」是由臺灣四位著名的出家人所創辦的慈善組織所組成,包括星雲法師創辦的佛光山、證嚴法師創辦的慈濟功德會、聖嚴法師創辦的法鼓山、以及惟覺法師創辦的中臺禪寺。每當世界上出現大的天災時,衝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這「四大山頭」。在臺灣人眼裡,「四大山頭」就是樂善好施的代名詞。

作為全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社會團體,「四大山頭」代表著臺灣社會最有效的組織模式。它們深入臺灣社會,是司法之外維持社會治安的一股約束力量,同時也是當局公權力延伸不到之處的補充力量。

【圖:臺灣政治領袖常到寺廟禮佛或做義工】

臺灣佛教界何以能影響到政治司法乃至社會治安?原因在於「四大山頭」等道場在民眾中的信用度很高,所團結的信徒群體數量也非常龐大,因此就連馬英九這樣的政治領袖也對其非常尊重。

以佛光山為例。1970年成立的佛光山大慈育幼院,養育孤兒,把幼童作為佛光山的公主、王子給予撫育。佛光山蘭陽仁愛之家主要對象為佛光山徒眾的父母,幫助銀髮長者安享晚年。佛光山雲水醫院一直為本山、附近居民以及來山的信徒、遊客服務義診,甚至讓醫療走進家庭,走進村落,定時到各地偏遠鄉村小鎮義診,隨行法師還為病患提供專門的心理輔導。

【圖:慈濟慈善晚會】

臺灣的佛教慈善事業並不僅僅著眼於本島。法鼓山2001年成立「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以辦理社會福利及海外公益慈善事業為宗旨。證嚴法師創立的慈濟功德會,宗旨是「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人」。在2008汶川大地震、2010海地大地震等爆發的第一時間,法鼓山、慈濟的救援隊伍就出現在災區現場。

佛教媒體,給力的文字般若、影音梵唄

臺灣佛教界的自有媒體是弘法的利器。大量出版的佛教報紙、期刊、書籍和光碟,持續不斷地給民眾輸送正能量。如佛光山有報紙《人間福報》(臺灣第一份佛教日報)、《普門學報》、《人間環宇報》(英文),法鼓山有《人生雜誌》、《法鼓雜誌》、《禪雜誌》(英文),中臺禪寺有《中臺山》等等。

《人間福報》是一份正面的、祥和的、溫馨的多元化的報紙,目的是希望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其所有報導,都有助於社會風氣的改善、人性質量的提升。尤其對於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希望知道因緣果報。而《美洲人間福報》,也於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在洛杉磯出刊,並發行至多倫多。

除了報紙、雜誌、書籍等等的平面傳播媒體,利用電臺、電視、計算機、網絡視訊的立體媒體來弘揚佛教,同樣風起雲湧。早在1957年,星雲大師便在臺北民本廣播電臺首創「佛教之聲」節目,繼而於1983年在中視開闢「信心門」,接著陸續於海內外各公、民營電臺錄製佛教節目。

1997年8月,佛光山排除萬難,在媒體戒嚴的時代,終于于中華電視臺製作了佛教團體第一個電視弘法節目,開臺灣電視史宗教性節目得以在黃金時段播出之濫觴。1997年創立「佛光衛視」,2002年更名為「人間衛視」,是華人社會第一家宗教衛星綜合公益電視臺,目前有27個國家可以收看到開啟智慧、淨化心靈的佛教節目。

【圖:慈濟大愛電視臺】

爾後臺灣陸續有慈濟大愛電視臺,法鼓山網絡電視臺等成立,臺灣佛教的弘傳邁入新的紀元。臺灣佛教還一直非常重視以梵唄、讚頌的歌詠形式,弘傳佛法。1954年,星雲大師成立佛教第一團的青年歌詠隊,又陸續在世界一流藝術殿堂巡迴舉辦梵唄音樂會、人間音緣音樂會,藉由音樂把佛教推向國際舞臺。

臺灣佛教主要道場都有自己的出版社,如佛光出版社、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法鼓文化出版社、慈濟出版社等,出版各種佛教書籍和音像光碟。進一步用豐富微妙的出版物形式,將佛法的各種理念推向廣泛與深入。

(文本主要資料來自《鳳凰網佛教頻道》)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六祖大師《壇經》

        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

        -太虛大師

相關焦點

  • 人間奇蹟,臺灣佛教——您真的想不到!
    而今日臺灣佛教之盛,更堪稱創造了全球佛教界中的人間奇蹟,臺灣平均每個縣市有590座廟宇,每個鄉都有40座寺廟,據2004年統計,臺灣的佛教徒超過800萬人,約佔臺灣總人口的35%。「道場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臺灣3.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登記在案的廟宇約有1.1萬座,平均每個鄉就有40座寺廟的驚人地「道場密度」。
  • 臺灣佛教——您真的想不到!
    而今日臺灣佛教之盛,更堪稱創造了全球佛教界中的人間奇蹟,臺灣平均每個縣市有590座廟宇,每個鄉都有40座寺廟,據2004年統計,臺灣的佛教徒超過800萬人,約佔臺灣總人口的35%。「道場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臺灣3.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登記在案的廟宇約有1.1萬座,平均每個鄉就有40座寺廟的驚人地「道場密度」。
  • [億人朝聖之臺灣人間佛教]讓我們一起來深層體驗您想不到的臺灣佛教
    ——1934年太虛大師《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  兩岸佛教在1949年後分隔海峽的兩岸而各自發展,由於歷史等複雜因素,在過去65年來,各自有一段披荊斬棘、艱辛創業後大放光彩的過程。這一被稱之為「星雲模式」的傳教方法,奠定了星雲法師在中國佛教傳播史上的大師地位。「人間佛教」,融入臺灣生活血脈  人間佛教的普及,是臺灣佛教的特色。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提出近百年,在大陸並未得到徹底體現,但在臺灣卻大放異彩,得以實現。臺灣社會生活與佛教理念水乳交融,莫分彼此。
  • 臺灣佛教檔案 不得不服的人間奇蹟
    臺灣佛教檔案 不得不服的人間奇蹟核心概述:臺灣佛教影響了誰
  • 臺灣佛教檔案:不得不服的人間奇蹟
    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臺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臺灣民間信仰或臺灣宗教。人間佛教是臺灣佛教的特色人間佛教的普及,是臺灣佛教的特色。例如當臺灣民眾描述「有人去世」時,大多使用「往生」這個佛教術語。
  • 佛教的另一幅面孔——臺灣人間佛教
    而今日臺灣佛教之盛,更堪稱創造了全球佛教界中的人間奇蹟,臺灣平均每個縣市有590座廟宇,每個鄉都有40座寺廟,據2004年統計,臺灣的佛教徒超過800萬人,約佔臺灣總人口的35%。當臺灣民眾描述「有人去世」時,大多使用「往生」這個佛教術語,佛教徒稱呼伴侶常用「同修」一詞。早在2010年的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臺灣就位居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泰國。
  • 2015-2020年,中國佛教協會與臺灣地區佛教界交往回顧
    早在2001年,臺灣中臺禪寺開山方丈惟覺長老就提出:「兩岸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佛教未通,中臺先通」的理念。兩岸佛教界也始終保持著友好關係和密切往來。一直以來,中國佛教協會都把對臺交流工作作為本會的一項重心工作。
  • 臺灣佛教四大山頭均秉持「人間佛教」理念
    核心提示:臺灣之行對四大山頭的拜訪不難發現,佛光山的創立目標是「弘揚人間佛教,開創佛光淨土」,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慈濟會的「慈濟」二字取自「慈悲為懷,濟世救人」,中臺山則以「佛法五化」安定社會淨化人心,這四大山頭細數過來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秉持
  •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200餘位佛教界代表鳴鐘祈福
    佛教在線臺灣訊 據佛光山全球資訊網報導,兩岸三地的佛教界人士將聯合舉辦「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2008年11月23日上午10時同步舉辦「鳴鐘祈福」儀式,同時匯聚臺灣200多個佛教團體代表,向國人宣告此屆世界佛教論壇的舉行日期、地點、議題等相關事宜。
  • 臺灣佛光山夜聆星雲大師幽默話「人間佛教」(圖)
    臺灣佛光山夜聆星雲大師幽默話「人間佛教」(圖) 2015-05-08 02:00:402015兩岸筆會的70多位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的作家、書法家、畫家、攝影家在臺灣佛教名山佛光山會面座談,交流佛教與文化及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
  • 周安安:臺灣社會轉型中的人間佛教
    不同於基督教世界,華人社會中的宗教在呼喚理性的工業化進程中一直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佛道教及民間宗教往往被認為與進步的意識形態相背離,或至少其存在淪為邊緣化。但是一方面,在後工業時期全球出現了「非世俗化」的宗教復興浪潮;另一方面,臺灣的人間佛教對佛教實踐進行了改革,使得民眾尋求宗教慰藉的心理需求最終回歸到本土宗教上,而未被快速擴張的基督教所完全取代。
  • 鳳凰網佛教新媒體交流團在臺灣靈鷲山過聖誕
    在這個殊勝的吉日裡,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走進臺灣靈鷲山無生道場,在大霧漫天、甘露遍灑的太平洋之濱感受臺灣佛教界獨特的聖誕氣氛。靈鷲山位於臺灣東北角,寺院建在太平洋海岸的陡峭崖壁上。這裡是臺灣福隆一帶的心靈地標,也是臺灣角最重要的心靈休憩、宗教藝術人文的參訪勝地。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乘坐擺渡車上山途中,目睹在風雨中三步一拜的虔誠佛子,內心受到極大震撼。
  • 試談臺灣佛教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為完成國家「十五」社科基金項目《臺灣佛教與臺灣社會的變遷》,2002年7月13日至8月3日、2003年4月14日至30日,筆者應臺灣慈光禪學研究所邀請,到臺灣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全島佛教考察,走訪了數十位佛教界知名人士,考察了近百所有代表性的寺院和數十個居士團體,參加了多場座談會,收集了十餘箱的資料,對臺灣佛教有了一個總體認識。
  • 涼州區佛教界學習聖輝法師提出的佛教「八榮八恥」
    理海法師說:聖輝法師在發言中第一次提出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佛教「八榮八恥」榮辱觀,佛教榮辱觀以大力弘揚愛國愛教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充分發揮宗教教規教義和宗教道德中所包含的積極因素的作用,抑制消極影響,正確教育引導信教公民,努力維護佛教領域的團結穩定。
  • 臺灣佛教界組團訪閩作尋根禮祖之旅
    當天,臺灣中櫪圓光寺方丈、圓光佛學院負責人釋性尚大和尚,金門縣佛教會原理事長、海印寺方丈釋性海大和尚等率臺灣佛教界四眾弟子150餘人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剛下飛機,即驅車直往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州市明暘禪師紀念館朝禮。  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州開元寺方丈、福州市明暘禪師紀念館館長釋本性大和尚率福州開元寺執事及福州開元寺禪宗與淨土宗修學班的學員代表於館門前迎接。
  • 第四屆海峽兩岸「藥師如來與人間佛教」論壇在合盧寺開幕
    、玄奘大學名譽董事長、財團法人彌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淨良長老;臺灣佛光山代表臺灣光中文教館副館長慧得法師;臺灣中華世界佛教大悲護法協會理事長、大悲講堂住持聖佶法師;臺灣佛恩寺住持如嵩法師;臺灣龍華科技大學道興法師等。
  • 臺灣佛教概況:本省最大宗教 人間佛教盛行
    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臺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臺灣民間信仰或臺灣宗教。因此就廣義而言,在臺灣佛教是最大宗教。  歷史淵源: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文化版圖上富有代表性的區塊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在臺灣的積澱十分厚重,影響非常深遠。
  • 兩岸佛教一家親——學誠會長率代表團訪問臺灣
    去年臺灣佛教界訪問大陸,他因身體抱恙而遺憾未能成行,但了解到臺灣佛教代表團一路受到中佛協的精心照料和周到安排,收穫頗豐,他也十分欣慰。長老感謝學誠會長專程來探望,也祝代表團此次訪臺順利圓滿。  學誠會長回應,圓宗長老是大陸佛教界的老朋友,多年來致力於在臺灣地區弘法利生並為推動兩岸佛教界密切往來而積極努力,在當今臺灣地區佛教界大德長老漸少的情況下,圓宗長老更可謂難得的珍寶。
  • 維護佛教界合法權益,中國佛教協會在行動
    2015年以來,中國佛教協會認真學習貫徹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認真學習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宗教工作問題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加強佛教界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加快解決佛教界面臨的種種問題,促進中國佛教朝著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局的方向發展。
  • 佛教在港臺:臺灣居士佛教觀感
    臺灣光復、特別是國民黨政府遷臺以後,以中國佛教會為代表的傳戒派,透過傳戒活動改造了一些齋堂,使之成為僧寺或尼寺,但是拒絕接受傳戒活動改造的居士道場仍然很多。據一九七七年出版的《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所載,臺灣各縣市的中佛會團體會員共一千二百六十個,其中載明居士為道場負責人的有七百一十四個,超過半數,這說明臺灣居士佛教在整個佛教中所佔的比例是很高的。 其二,是大陸居士佛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