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和一個人做朋友,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2020-12-15 一個悅己

文/一個悅己

昨晚睡前刷朋友圈,目光瞬間被一個動態鎖住:我太難了,研究生複試,畢業論文答辯,家裡人生病,怎麼都堆在一起了?讓不讓我好好活呀?為什麼別人生活那麼輕鬆,而我卻要這麼艱難?

和他並不算熟悉,本想在評論區安慰幾句,但是打開他的朋友圈,滿屏的戾氣撲面而來:

「××那麼醜,怎麼能找到那麼好看的女朋友?」

「××成績那麼差,還不是拖了關係,才找到那麼好的工作?」

「有時候想想,人生真的要拼爹,不然啥都成不了」

……

看完這些深夜吐槽的話,我默默收回了剛剛想要安慰的想法。

有人說,看人先看朋友圈,比生辰八字準多了。對此我深信不疑。

因為朋友圈是一個人故事、三觀和品味的聚集地。它就像一張行走的名片,可以讓一個人看到無數人的生活狀態,也讓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被無數人看到。

所以,能不能和一個人做朋友,不用太麻煩,先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01

我之前和一個剛認識不久的女生出去吃飯,吃飯的時候她突然問我,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

我們也不熟悉,有點奇怪為什麼她這麼問。給我的感覺是這個女生蠻熱情開朗的。

但是隨著我們加了微信,我發現她的朋友圈卻是另一番景象:

朋友圈大佬,誰能借我個優酷會員,讓我追個劇?

萬能的票圈,誰能給我推薦一套平價好用的化妝品,筆芯。

萬能的票圈,誰能給我推薦個五一去玩的地方。有旅遊攻略的也可隨手來一份,感謝

都是一些可以百度到的求助型問題,但是她卻想當然把朋友圈當成了免費服務站。

朋友圈是交流的平臺,但誰也不希望一直被要求做好人。一個月視頻會員也就十幾塊,上網看幾份旅行攻略也就十幾分鐘,明明自己動動手查一下就可以解決問題,為什麼一定要麻煩別人呢?

可能她是覺得這樣很方便,又不需要浪費人情,有人看見了會「順手」幫她一下?但這樣的「順手」真的太少了,只是在無端地消耗自己的人緣。

也許她覺得這都是小事,但是無數的小事就積攢成了大事,一次兩次可以,三次四次慢慢就會被人屏蔽了。

直到前幾天,我們又由於一次聚會見面,她和我說,還是線下的朋友好,線上人心太冷漠了,沒有人可以幫助她。

我心想,哪裡是身邊人的問題呢?改不掉她隨手大範圍麻煩人的習慣,再熟悉的人也會反感。

朋友圈的動態,就是一個人交友的真實寫照,你想讓別人回復問題,不如先自己去百度,百度不清楚,再去問更專業的人,這樣不是更好嗎?

問題是需要被解決的,而不是被傾訴的。這樣經常去消耗人緣的事情,透過朋友圈就讓人漸行漸遠了。

無心而為,其實都是自己的慣性。好的關係需要經營,好的朋友圈也是。

02

而像她這樣的人,朋友圈裡往往不是少數。

前幾天,表姐被父母安排了一場相親。介紹人說對方是當地的一個公務員,男生彬彬有禮,老實穩重,事業穩定,家庭和睦。

但是兩人見了一面後,表姐的感受卻不是如此。兩人吃飯的時候,很多聊天的觀點都沒辦法交流。

吃東西的過程中,也沒有什麼風度,一會兒說服務員態度不好,一會兒又說上菜太慢,菜太鹹……

臨別的時候,對方說加個微信吧。表姐只能尷尬說一聲好,趕緊結束。

回到家看到他的朋友圈,表姐更是覺得是兩個世界,一種強烈的個人憤青主義來襲。

各種時政新聞的個人諷刺,完全看不出有什麼能力;

各種吐槽領導同事,事事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什麼都是對的;

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是轉發的別人的段子,視頻,文章……

這樣的朋友圈看完,表姐覺得完全沒有再交流的必要了。

表姐是一個很享受生活的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歡看書看電影,愛養貓,也喜歡出去旅行。平時的朋友圈就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模樣。

朋友圈的不同狀態,展現的是各自生活的縮影,一個人的生活是什麼樣,他的朋友圈就是什麼樣的。

活在兩個世界裡的人,是很難交流的。能不能做朋友,朋友圈就是那個最初的評判標準。如果交流不了,那就算了吧。

這樣的經歷,也給了表姐一個深刻的體會:愛情不能盲目,你看到的生活縮影,就是未來的日子。慎重考慮的不是當下,更是長久的未來。

戀愛,選擇的是一個人,也是選擇了之後的生活。

03

去年拼多多盛行的時候,我基本沒怎麼關注。一天我一個很久不聯繫的髮小突然發來消息,問我在嗎?

看到她來找我,心裡特別開心,於是就趕緊放下手頭的事情,回復她:在的,好久沒聯繫啦!最近幹嘛呢?

正當我要打開話匣子的時候,她突然發過來:幫我砍一刀吧?接著一個連結無情甩過來,末了還附帶上一句,下載app才能砍。

頓時我有些尷尬,面對著曾經十分熟悉的髮小,心裡卻無比陌生。但還是回了她一句:好的。操作完成,給她回了消息。

她說:「謝謝。」之後就沒了後文。

一句「謝謝」,就像是在我滿心歡喜的勁頭上澆了一盆冷水,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和自己當初最好的朋友無話不談,到不怎麼聯繫,把備註換為全名,不去朋友圈點讚評論,慢慢朋友圈成了一根刺眼的線。

後來她還會時不時給我私信發砍一刀,有時候,也會在朋友圈發各種投票連結,點讚領取等等,我們再沒有聊過天。

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

從熱鬧熟絡到悄無聲息。

越長大越知道,成年人的社交,聚散無常,沒有誰會一直陪在身邊。

正如宮崎駿在《千與千尋》所說的:人生就是一輛通往死亡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你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告別。

之前有一個刷屏的視頻,叫做《你手機裡的常用聯繫人有幾個?》,視頻的5個人首先猜測了自己的朋友圈裡有多少人,他們都很難說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只是說很多。

人們習慣把「朋友多」當作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的朋友多,我的社交面廣,表面上很快樂,和誰都認識。他們說的時候,臉上還洋溢著笑容,覺得很有安全感。

隨後,主持人問:除了你們的家人,你們覺得還有多少可以聯繫的朋友?

基本上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確定地說:「兩三個?」

這時,我們才真正透過這樣的殘酷方式,看到朋友圈的真朋友。我們已經習慣了,錯把熱鬧看成朋友,錯把點讚當作親密。

回頭看看,我們的朋友圈三天可見,不是避開了那些網絡社交裡的陌生人,恰恰是傷害了最在乎,最關心自己的朋友。

因為只有真正在乎關心你的人,才會去翻看你的生活動態,對你的一舉一動都格外好奇關注,想了解每一刻的你,更好去關心現在的你。

04

朋友圈對於很多人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自我情緒的表達口,隨手發布的一個狀態,舉手投足間都是個人形象的塑造。

那我們應該怎麼去經營好自己的朋友圈,讓更多人認識我們,持續關注呢?

首先,多傳遞正能量。

朋友圈儘量不要發一些負能量的言語,吐槽別人的生活,抱怨自己的狀態,負能量的人會天然地讓人想要遠離,生活已經那麼累了,誰還願意朋友圈裡的動態也滿是戾氣呢?他們更希望看到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些積極的正能量。

日常的,生活的,有煙火氣的,真實的,當你真正去熱愛生活的時候,表達的自己的興趣愛好,展現的生活的小確幸小溫暖,都會帶給身邊的人正能量,讓更多人喜歡你。

我朋友圈裡就有一位女生,是一位小縣城的書法老師,她的動態都是自己的上課片段,書法作品和參與的各種會議,每天都會有很多的人期待著她的更新,看她的朋友圈,看她的文字都是一種享受,能夠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寧靜。

在現在這樣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能夠有一件持續去做的時候,本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加上她自己的堅持,認真,迭代,個人品牌慢慢突出,現在的她已經在線上開設了自己的課程,依舊好評如潮,這就是正能量的體現。

堅持去做,自然放大。

其次,多傳遞價值。

朋友圈裡可以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才能或者經驗,哪怕失敗的也好,這也是對別人的一些啟發。

通過這些,別人能夠知道你的優點,會不自覺地關注你的朋友圈。

比如說你覺得自己胖,那你是怎樣健身減肥的呢?你覺得自己丑,你是怎樣美容打扮變美的呢你覺得自己不自信,你是做了什麼事情慢慢找回自信的呢?

如果你能夠把這些東西展現出來,別人就會覺得你很強,同樣的一件事情,怎麼在你那裡就很有價值呢?你就潛移默化在大家的腦海中,植入了「我很強」的首因信號。

持續塑造這樣的形象,大家就會對你的朋友圈產生期待,總會想想看你又學習了什麼東西,想向你學習。這是很好的開始,成人成己。

比如我自己,就經常在朋友圈裡分享成長乾貨,推薦高質量的課程,也會分享一些讀書筆記,每次朋友圈的小夥伴們書荒,就會來請教我,讓我推薦一些書給他們。

他們相信我推薦的都是好書,也願意認為我是有用的人,這樣的肯定是無言的信任,很寶貴。

如果你的朋友圈裡越來越多的人都是這樣,那就說明你的朋友圈經營的很成功了。

把自己的每一條朋友圈都當作與朋友的一次對話,你就會發現,當你變成了更好的自己,就會發現身邊很多的人都是和你同頻的。

05

之後,再遇到別人,不必忙著掏心掏肺,不如先去看看他朋友圈裡,看過的書,走過的路,分享過的文章,碎碎念的心得感悟,窺見一些他的內心狀態。

生活的內容,都是透過一層層玻璃窗看到的真實,希望你在朋友圈裡也能找到自己的真朋友。如果暫時還不確定,就先經營好自己吧。

能不能和別人做朋友,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值不值被別人交朋友,看自己的朋友圈就夠了。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愛不愛你,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一個人愛不愛你,看一看TA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因為,真心愛一個人是掩飾不了的。前幾天,看納博科夫寫的《洛麗塔》,有一句話深受感動: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想隱瞞,越欲蓋彌彰。假如一個人真的愛你,即便是沉默無言,也能從他的生活軌跡中找到對你的愛。前兩天寫過一篇文章《一個人愛不愛你,發一條微信就知道了》,確實在微信裡,藏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直白的愛。一個人所關心的,所牽掛的,所愛的,都會一一體現在社交工具上,特別是微信的朋友圈。
  • 一個人孤不孤獨,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一個人孤獨與否 朋友圈裡往往也能找到蛛絲馬跡 朋友圈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一個人的個性特徵和興趣愛好 也反映了一個人心理開放的程度 1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 如何去看一個人是否真的愛你,看他的朋友圈就夠了
    一定要要注意在這個節奏快的社會,有兩種人最值得做朋友,一種是秒回你消息的,而另一種就是主動去給你發消息的。確實一個人如果不管是有事還是沒事的時候都會給你打電話或者是找你聊一聊,一有時間就給你給你發送消息,哪怕你過了很久才回,哪怕是你只會了恩,哦之類的,但是他依然能夠誇誇其談的人,並不是他沒有事情做,也不是他臉皮厚,而是這些對天來說與你相比的話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微信的這些地方就知道了
    那麼如何去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到底是好還是壞呢?其實從我們每天都使用到微信上,就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微信的這些地方就知道了。朋友圈所發的內容李陽的單位上新來了一個同事,那個同事叫張健。在公司裡,張健的位置和李陽的位置緊挨著,所以兩個人聊得比較多,他們自然而然就成了朋友。李陽主動加上了張健的微信,他翻看著張健的朋友圈,他發現張健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各種奢侈品。張建這天在朋友圈裡曬了一塊表,然後配上文字,『8000塊錢的名表,說買就買,不用猶豫』。
  • 你以為朋友圈是給所有人看的,不,其實只是為了給他一個人看的!
    你以為朋友圈是給所有人看的,不,其實只是為了給他一個人看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會時不時的在朋友圈發表自己的動態,也許並沒有發什麼有意義的東西,它可能就是在記錄我們的心情,記錄我們的一種生活狀態。
  • 想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值得交往的人,看看他的朋友圈吧
    現代人,競爭激烈,社會險惡,很難對一個人知根知底,有比較深的了解,而朋友圈就提供了一個了解別人的途徑,想要知道這個人怎麼樣,看看他的朋友圈,就可以知道個大概了:朋友圈三天可見如果一個人的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那他應該是對自己不太滿意、有點自卑、防備心比較強的人,他並不想對別人展現太多自己的東西,也不希望別人了解他,對這樣的人,需要長時間慢慢接觸,才能有更確切的了解。經常發一堆朋友圈刷屏的人你的朋友圈裡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
  • 一個人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朋友圈
    在外打拼的朋友掛在嘴邊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朋友圈,而沒有朋友的人也做不了什麼大事。榜樣的影響力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和你的朋友一定有一些共同點,並且可以互相影響。為什麼說你的朋友對你產生影響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的行為會因他人而改變。比如說你的他非常重視健康,當你和他在一起時,他每天運動鍛鍊,而你會感覺不運動鍛鍊似乎很奇怪,所以你也開始鍛鍊了。
  • 一個人有多成熟,看他如何發朋友圈就再清楚不過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熟起來,看一個人有多成熟,實際上也很簡單,就看看她如何發朋友圈就知道了,畢竟這代表了他的一個心智歷程。【1】正能量。首先我們要看的他是不是發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如果他發的儘是一些負能量的,或者是一些造謠惑眾的,或者是一些自己覺得很有意思的,根本沒有什麼規律可言,這個人十有八九是不成熟的,所以正能量是一個人成熟和不成熟的分界線。【2】正點持續。
  • 一個人生活得怎麼樣,看朋友圈你就知道了
    一個人的朋友圈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喜好和人際關係。一個人偽裝的再好,朋友圈也很難去騙人。古話說的好,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此,也帶給我們很多思考。一個人的三觀決定了他的朋友圈。
  • 怎麼樣去判斷男人的朋友圈,從這三個角度讓你分析一個人的朋友圈
    再看第二個角度,你要看他的人脈,一個人的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人願不願意為朋友付出有沒有同理心會不會成人之美,在人際交往裡有一個潛在的社交貨幣,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什麼叫社交貨幣,舉個例子,我們喜歡和什麼樣的人聊八卦,是不是很能爆料的人?
  • 如何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判斷他的性格、職業、生活方式?
    首先看這些信息是否完整,尤其是地理位置。有些朋友明明就在身邊的城市,但他的微信位置顯示的是模里西斯什麼的,甚至是我們都不知道是哪裡的地方。頭像1.使用自己的自拍圖片作為頭像的人,希望自己網絡形象和個人真實形象更加相吻合。那麼他朋友圈的內容會更貼近他的真實想法和看法。他們轉發的內容也可能直接和他們從事的職業和行業有關。
  • 看一個人的品行不能聽他說的要看他如何做的
    他父母去世他都沒有回家守孝。所以有人在魯國國君面前說他不孝而且殘暴。吳起知曉後,自知魯國容不下他,就跳槽到魏國去了。魏武侯曾經對吳起說,你看我這魏國大好河山,依山傍勢,讓我的江山穩固,是不是很好啊?吳起對魏武侯說,江山穩固是依靠君主的德行而不是地勢險峻。魏武侯聽了相當滿意,吳起工作能力還是很強的,屢立戰功。有人評價他性格剛強並且容易驕傲。很容易除去。
  • 一個人的品行好不好,看對方微信就知道了
    和人品好的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你也會變的人品好起來,這就是傳言中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不想惹一身麻煩就儘量遠離人品不好的人,多和人品好的人交流。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微信慢慢的成了人們聊天交友的一個重要的工具。所以想知道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對方微信也能夠一清二楚。
  • 老友相聚,4個菜2盤肉,朋友圈:一個人能喝酒,卻不能一個人笑
    每逢周末,老公就要和他的兄弟小酌一杯,談天說地,開心至極。朋友之間的相聚簡簡單單就是最好,不需要豐盛的美食,不需要多麼名貴的酒,即便是大雪紛飛坐在路邊攤,心裡都覺得暖暖的。今天他們喝的是工農酒,這款酒說實話我沒見過,聽他們說是劍南春的一款復古酒,口感比較柔順,幾十塊錢的價格算是老百姓的口糧酒,沒有喝過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 若想要迅速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看「他的微信」就知道了,一目了然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感情中,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工作越來越好,就需要了解同事和領導的性格,而讓自己的愛情越來越順利,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另一半是什麼樣的個性,唯有如此,你們之間的溝通才會更加有效,相處也會更加和諧。但最讓我們頭痛的也是這一點,甚至有很多夫妻兩個人同床共枕了很多年時間,但是依然都不知道彼此內心有著怎樣的情緒需求,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夠讓彼此之間的溝通更有效。
  • 「女青年190610」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並非看他能做什麼,而是看他能...
    「3」誰沒有豐富的內心小劇場呢 「4」這位朋友你是要辦身份證嗎? 「5」為了能把菜賣出去,真是很努力了。吃飽了出來算數「18」#小朋友的世界有多純真# 「19」自古熱評出人才哈哈哈「20」#節假日和朋友去旅遊#
  • 夫妻不是朋友,看啥朋友圈?
    見面拉呱才知道,敢情小酸棗有她家戶主的微信,但是看不見他的朋友圈。我八卦的心上勁了,刨根問底兒:「為啥?」他倆特恩愛,打認識起就沒紅過臉。不讓看朋友圈,網上流行的話就是「嫌你難看,有相好的」。這些小酸棗都否了。
  • 一個人不愛發朋友圈,往往是這3種原因,最後一種最多
    微信成為了主要的聊天工具,看朋友圈也是大家必不可少消磨時間的方式。朋友圈自然也是大家展示自我的地方,每天發生的事情,吃過的東西,做過的事人們都會發到朋友圈。一是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多年以後看著別有一番滋味,二是可以讓朋友知道自己的情況,也間接地想刷一波存在感。
  • 古人講;一個人「心眼」好不好,看他會不會做這三件事就知道了
    其實一個人心眼好不好,看他會不會做這三件事就知道了,很準!01借錢不還一個人心眼好不好,看他會不會借錢不還。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見經濟困難的時候,有時候別人找你借錢,有時候你借錢給別人,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借錢容易,還錢難。有些心眼不好的人,跟你借了錢之後非但不會感恩,還覺得這是應該的事情。
  • 怎麼樣去測試一個人是否可以做朋友?錢鍾書的名言,說得一針見血
    說起做朋友,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做朋友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朋友圈,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交朋友的方式和準則乃至底線,超過了準則和底線,很多時候就做不成朋友。如果不拿一些準則和底線去交朋友,我們就很容易上當受騙,會交到不友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