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錯誤理解「舊時王謝堂前燕」,犯低級錯誤,她水平被高估了?

2020-12-11 騰訊網

「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在這句詩中韓愈嘲諷了無知百姓把一段長得像人的朽木當作神靈崇拜的愚昧現象。

現代的人回首過去,終會帶著一絲優越感覺得封建時代的老百姓真是愚昧,然而,造神運動和偶像崇拜並沒有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縮減,反而愈演愈烈,當今是一個造神和毀神都很瘋狂的時代,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輿論的宣傳造勢下被捧上神壇,也有很多人在大眾的火眼金睛中露出破綻,一下子跌落塵埃,蒙曼就是其中一個。

蒙曼是隨著《中國詩詞大會》地熱播而火起來的,隨後以國學大師的身份出現在不同的節目裡,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和追捧,可是最近,這位火得不得了的學術明星卻在《烏衣巷》地解讀中出現了失誤,因此被廣大網友質疑其學術水平。

那麼,蒙曼究竟是確有真才實學,還是徒有虛名呢?一切還得從最初說起。

一、明星化的學者

在傳統認知裡,學者就是深居簡出,專心研究學問的一種人,就像聞一多先生一樣,做一個「何妨一下樓」主人,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很多學者開始頻繁出現在電視機裡面,還擁有了很多粉絲,成為了明星一般的存在,蒙曼就是眾多明星化學者中的一員。

蒙曼原本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歷史教授,由於登上了央視百家講壇講述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傳奇一生而被人熟知,她講述方式清新脫俗,別具一格,因此被很多觀眾所接受喜愛,她也更加頻繁地活躍在各類節目之中。

央視製作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詩詞熱,蒙曼作為其中的點評嘉賓,也被眾多媒體爭相報導,擁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她的聲名也達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總而言之,不斷在各個電視節目中穿梭的蒙曼,已經不算是單純的學者了,但是擁有了學者和公眾人物雙重身份,關於學者明星化究竟是好是壞問題的爭議由來已久,人們也一直沒有達成共識,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明星化的學者生活在聚光燈下,言行應該更加謹慎,因為他的任何一個錯誤,都會被媒體放大很多倍。

而一直被眾人關注的蒙曼,就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二、「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爭議

《烏衣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古詩,在中國的流傳程非常之高,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夠熟讀背誦,其感嘆興亡變化,世事無常的主旨也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在蒙曼的口中,這首經典的古詩有了新的解讀。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節目現場,蒙曼在點評「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時說道,因為王謝這些世家大族已經衰敗了,連從前的燕子都不願意再回去了,轉而投向了富貴和美的尋常人家。

這一種說法,使得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都一臉懵然,感覺摸不著頭腦,因為這與我們從小接受到的知識實在是太不一樣了,因為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說這首詩主旨是憑古吊今,感慨興亡。

那麼孰是孰非,我們不妨來辯上一辯。

寫作之時,劉禹錫正途徑金陵,看見曾經繁華盛極的烏衣巷如今衰亡破落,所以寫下了此詩,很明顯是感慨世事無常,滄海桑田,而且開頭兩句寫景,基調也是悲涼落寞,主題怎麼會變成歌頌平常人家的和美生活?

最重要的是,作者寫詩憑弔的地方是烏衣巷,而烏衣巷正好是東晉時王謝等世家門閥居住之所,可見燕子並沒有喜新厭舊,另找「和美富貴」的尋常人家落腳,只是曾經的鐘鳴鼎食之家已經蕩然無存,烏衣巷也變成成了尋常百姓的居所,蒙曼所言,明顯與詩意相違背。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詩歌的寫作背景、感情基調還是詩文意思入手解釋,劉禹錫《烏衣巷》都是一首感嘆人生難料,世事多變的懷古詩,而非蒙曼所說的燕子不落愁人家,讚揚了尋常百姓的和美生活。

但是,文學作品的解讀向來沒有標準答案,蒙曼的說法是不是可以被當成是獨出機杼呢?答案是否定的。

三、獨出心裁還是信口開河?

經典的不一定是正確的,對於文學作品尤其如此,但是經典性作品解讀往往已經成為大眾的常識,而要推翻常識,必須要有足夠翔實的資料和嚴謹有力的論證,才能讓人們信服,顯然,蒙曼並拿不出這些東西。

電視節目上並非不能質疑常識,比如在人們的常識之中,唐代詩人的劉長卿的長應該念「cháng」,而《中華好詩詞》節目卻提出了長應該念「zhǎng」,同時節目現場的大學士對這種論調給出了詳細的解釋,所以觀眾可以接受這種新奇的說法。

但顯然,蒙曼關於《烏衣巷》的解讀既沒有相關學術研究的支撐,也沒有給出自己之所以做出這個解讀的原因,所以蒙曼的這個解讀是很難被人相信的,相反,更像是由於她自己知識原因造成的解讀錯誤。

事實上,這並不是蒙曼唯一一次在節目中出現知識性錯誤,此前她還曾經把「鋤禾日當午」說成農夫忙於耕種,而實際上這首詩寫的是夏日的場景,另外她還曾說在「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中聞到了濃鬱的火鍋味,但是我們都明白,這首詩名為《春夜喜雨》,和火鍋沒有任何關係。

總而言之,在事實面前,任何辯解都是蒼白無力的,對於《烏衣巷》一詩的解釋,蒙曼就是犯了知識性的錯誤,而非是像一些網友辯駁的那樣,是蒙曼個人的獨特見解。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作為一個學者,首要的就是嚴謹的科學態度,而作為一個明星學者,更是承擔了學術研究和向大眾普及文化知識的雙重任務,因此,明星學者更應該謹言慎行,保證自己所說的都是正確的,不說一句大話空話。不得不說,這一點上,蒙曼做得並不好。

結語:

其實,蒙曼出現詩詞上的錯誤並非什麼難以理解的事,畢竟蒙曼是歷史教授,而非文學教授,她的研究方向是隋唐五代史和中國女性史,而非古代詩歌,只是在媒體的過度包裝之下,我們把蒙曼當成了無所不知的國學大師,而忘了「術業有專攻」這句話。

所以,當網友在討論蒙曼是不是被一首唐詩擊下神壇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反思一下,神壇是誰建造的,神壇上的那些人又是誰把他們捧上去的。

事實上,我們都清楚,包括專家學者在內的所有人歸根結底都是普通人,他們並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們同樣有自己知識的局限性,但是當他們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當他們被媒體用花哨華麗的詞語修飾時,我們不知不覺地把他們當成了理想化的神。

就像蒙曼一樣,她上的電視節目越多,她的頭銜也就越來越長,也許有時候在鏡頭之下,她自己都忘記了,她只是一個搞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的。

蒙曼的事或許應該給我們一些警醒,或許,對於一個學者而言,他真的不需要這麼多包裝宣傳和渲染,或許,我們應該減少偶像崇拜,少造一些神出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蒙曼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低級錯誤,如何評價她的水平
    蒙曼在節目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深得在校學生和觀眾的喜愛。但是她卻把「舊時王謝堂前燕」解釋錯了,因犯低級錯誤,觀眾質疑她的水平是不是被高估了? 夏天肯定不是播種,而是農民頂著烈日除草的情景,蒙曼的講解顯然是錯誤的。 另一次是講解劉禹錫的《烏衣巷》,她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解釋為王、謝兩家衰敗之後,燕子便不願意再回去了,因為燕子不落愁人家,「百姓家」才是「和美之家」,體現了「富貴之氣」。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這首詩描繪的是物是人非之境,與蒙曼的解讀恰好相反。
  • 蒙曼解讀「舊時王謝堂前燕」,觀點新奇卻遭質疑,國學大師符實?
    張紹振先生在《詩歌狂歡的背後》一文中含沙射影的指出:在文學上造詣頗高的蒙曼犯了低級錯誤,她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了。也正因為這次出任嘉賓,使她的文學功底遭到了質疑。張紹振認為蒙曼犯了低級的錯誤,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了。網友更是以此作為攻擊蒙曼的武器,認為她配不上「國學大師」的稱號。
  • 蒙曼在《中國詩詞大會》歪解「舊時王謝堂前燕」,專家:胡說八道
    真理越辯越明,但是他點出這些瑕疵之後,嘉賓蒙曼卻受到了網友的一些嘲諷。 首先來看第一首詩《烏衣巷》,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乃中國古代詩豪劉禹錫的經典作品,在中小學的語文課本中經常出現詩中最著名的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是耳熟能詳。而孫老師對於蒙曼的質疑,也正是出在這一句上面。
  • 現代詩歌|舊時王謝堂前燕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野草,夕陽……金陵城興衰的舊事如柳葉紛紛。王導、謝安等南朝高門世家的故事,成為詩中的歷史,不免憂嘆感懷。貧與哀,披髮左衽舊都在那裡,士大夫的黃金屋坍倒了中書舍人抱制誥伶人抱琵琶君子不齒,南渡不義誰嚮往的理想國在山川,默默前行天下事。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什麼意思?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在這首詩裡,作者通過對黃昏時分的烏衣巷景色的描寫,撫今追昔,抒發了滄桑的感慨。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代表作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等。
  • 舊時王謝堂前燕:曾經風靡晉代幾百年的赬珠木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只能屬於帝王將相和達官貴人能欣賞的奇花異草,現在也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而如今,經濟與文化空前發達,那些曾經的王謝堂前燕,也必定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淺談烏衣巷中的「王、謝」
    王、謝是指東晉時以王導為主的琅琊王氏和以謝安為主陳郡謝氏。我們都知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出自劉禹錫的《烏衣巷》。作者描寫了原本棲息在王謝雕梁畫棟、堂檁之上的舊燕,如今卻棲居在尋常百姓家低矮的屋簷下。昔日風光無限的王謝舊居蕩然無存,曾經的昌盛繁華灰飛煙滅。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尋常」有多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尋常」有多長?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著著名絕句叫《烏衣巷》,其詩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舊時王謝堂前燕」——頂級門閥陳郡謝氏
    提起古代的頂級門閥,就不得不提陳郡謝氏,它是一個自魏晉到南北朝時期極其興盛的士族,與當時的琅琊王氏並稱「王謝」,是甚至可以和皇室抗衡的大門閥。淝水之戰爆發,謝安坐鎮後方指揮,其弟謝石和子侄謝玄、謝琰等人在前線作戰,憑藉八萬北府兵一舉擊敗了二十五萬的前秦苻堅軍隊,經此一戰,謝氏四人同日封公,可謂是風光無限,也確立了謝氏為第一流大族的地位,這也是謝氏發展的最頂峰。但可惜好景不長,385年謝安在皇室的猜忌中去世,不到兩年謝石和謝玄也相繼去世,只剩下了謝琰獨撐大局。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跨秦淮河。【尋常】平常。【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後建都於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舊時】晉代。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翻譯和賞析!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注釋】1.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以三國時東吳烏衣營駐地而得名。東晉初士族首領王導建宅於此,遂成為王、謝兩大貴族世家的聚居地。後兩句以燕子聯絡貫穿當年之王謝華堂與今日之尋常百姓之家。明人唐汝詢評「不言王謝堂為百姓家,而借言於燕,正詩人託興玄妙處」(《唐詩解》);清人施補華則進一步評說其「入」字妙:「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歌背後的鐵和血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簡單翻譯一下: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烏衣巷:三國時東吳在此置烏衣營,以士兵穿黑色鎧甲而得名。)其中提到的兩大家族在隋唐時期已經走向了沒落,他們原來住宅下的小燕子已經飛到了尋常百姓家。
  • 每日竇摘|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時候,詩人觀察到了一個細緻入微的點,也是很能打動人的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今天的金句。作者本來在感慨烏衣巷的沒落,卻出人意料地將視角轉向烏衣巷上空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方向去辨認,昔日王導、謝安等豪門貴族堂前的燕子,如今飛進了平常百姓人家。過去多少有名有利有權的人,在這個時代都已經煙消雲散了。
  • 背了這麼久「舊時王謝堂前燕」,「王謝」到底是哪兩位神仙人物?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雖說只有短短28字,描述的也都是尋常景物,但卻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愫藏在字裡行間。昔日的這裡車馬喧囂,是何等的繁華鼎盛,在王謝大堂前築巢的燕子很多,而如今,烏衣巷裡已經居住著尋常老百姓了,那曾經在王家和謝家築巢的燕子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當然,燕子已不是從前那個燕子,而夕陽卻是從的夕陽,烏衣巷昔日的繁盛,今日的衰敗,它都看在眼裡。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呢?
    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具體指誰?前言題主的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金陵五題 其二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雖然都用到了王謝,不過這一首寫的不是金陵而是蘇州。王謝不僅僅指王謝兩家的子弟,更是代指六朝時期的公頃貴族,不過其中最風光的當然是王謝兩家。一、王與馬 共天下老街多年前去太原晉祠遊玩時,還見到過王氏的一個祠堂,據說天下王氏出自山西。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烏衣巷》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感慨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詩人當時還沒到過金陵,始終對這個六朝古都懷著憧憬,正好有友人將自己寫的五首詠金陵古蹟詩給他看,他便乘興和了五首。
  •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惠山·雲門雅集」專題學術...
    2020年12月13日,無錫雲門文化、惠山古鎮景區,無錫市書畫院、鳳凰藝都美術館,特邀中國著名書畫鑑定家、著名畫家、中國嘉徳首席顧問尹光華先生,在惠山二泉書院超然堂,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乾隆皇帝的書畫藏品及其聚散與回歸》專題學術講座。
  • 中國中期董秘空缺3年 近年信披老犯「低級」錯誤
    (原標題:中國中期董秘空缺3年 近年信披老犯「低級」錯誤)
  • 詩詞大會蒙曼點評蘇軾「蔞蒿滿地蘆芽短」,康震都接不上話,厲害
    在當代文化名師裡,其實也有不少品賞詩詞的高手,比如才女蒙曼。近些年,頻頻出現在央視詩詞大會等多檔文化節目中的蒙曼,最擅長的就是從歷史人文的角度來賞析唐詩宋詞。但不知為何,近兩年她卻受到了一些質疑。比如有人說她自己不會寫詩詞,甚至有專家公開指出她理解錯了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等詩句。
  • 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牡丹亭》裡杜麗娘說,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她遊春,不過是踏出閨閣,轉過曲徑通幽的長廊,便可閱盡奼紫嫣紅的春光。但春色無私,不論你處繁城鬧市,還是居小鎮鄉野,人間花木皆無遮掩,只是遊春賞景的人心事各有不同。 昨日小院牆角下,採得一束野花,細碎的白色,不知名,插在素淨的陶瓷瓶裡,簡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