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西南屏障」之稱的貴州黔西南,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這裡自然景觀獨特、神奇多姿,蘊藏著無限的詩情畫意;天藍地綠、空氣宜人,被譽為天然「大氧吧」「大空調」;布依族、苗族民族文化薈萃、民風淳樸。自然似乎對這片土地格外偏愛,它得天獨厚的景觀和豐富的文化融合讓這裡成為「山地旅遊勝地,戶外運動樂園」。
層巒疊嶂的萬峰林,群瀑飛流的馬嶺河峽谷,煙波浩淼的萬峰湖,地質奇觀雙乳峰,抗戰交通大動脈24道拐,是美麗黔西南與你的一個個約定,萬峰飛瀑、漂流露營、田園詩畫……
美麗黔西南,你怎麼這麼好看!
馬嶺河峽谷 黔西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關鍵詞1:「網紅」
網絡似一雙探索世界的「雙眸」,在它的「注視」下,黔西南這片土地上歷經山川日月打磨出的美越發迷人。
因易地扶貧搬遷熱點登上央視的晴隆阿妹戚託小鎮、《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取景地興義市清水河鎮雨補魯村、電影《雲下的日子》中出現的貞豐竹林堡、雙乳峰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黔西南景點被新聞影視發現,將當地鄉村旅遊帶動成了「網紅打卡地」。
雙乳峰 黔西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這裡氣候宜人、地貌瑰麗、民族風情濃鬱,很快,北緯25°的黔西南就圈了一批「鐵粉」,成為遊客最喜愛的旅遊「網紅打卡地」之一。
黔西南這個「網紅」之所以在全國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獨得大家恩寵」自有其不容小覷的「硬實力」。
山地旅遊讓黔西南「紅」起來。黔西南山地旅遊資源豐富,為山地戶外運動方面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奇峰、峽谷、飛瀑、雲海、溫泉、溶洞、天坑等豐富多樣的地貌,適合開展登山、徒步、穿越、露營、山地車、滑翔傘等多種戶外運動項目,這裡不僅是世界錐狀喀斯特地質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山地旅遊勝地、戶外運動樂園。
此外,黔西南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因為一次次精彩的盛會吸引世界的眼球。特別是從2015年起,黔西南成功舉辦的多屆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更讓外界對有著「戶外運動勝地」之稱的黔西南有了更多嚮往。
近年來,黔西南不斷深度挖掘自然景觀,提升村莊和田園等人文景觀的生態遊,將民族文化、人文景觀深度融合於山地旅遊中,發展人文與自然結合、民族與文化結合的山地文化旅遊,依託特有的山鄉山村山寨,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地鄉村旅遊,藉助大數據平臺黔西南的在線旅遊發展風生水起。
民俗風情讓黔西南「紅」起來。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節」「毛杉樹歌節」;苗族的「二月二」走親節、「八月八」風情節、「採花節」(又叫「跳花坡」);彝族的「火把節」,彝族的舞蹈「阿妹戚託」,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布依銅鼓十二則、布依戲等各種極具特色的民俗風情,黔西南不紅都不行。
「紅色足跡」讓黔西南「紅」起來。紅色旅遊也是金字招牌之一,晴隆「二十四道拐」曾是抗日戰爭中國際援華軍需物資運輸的大通道,為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北盤水吼山河震,敵岸陡峭插入雲……」北盤江上花江鐵索橋,記載著1935年紅軍過貞豐縣的情景。
二十四道拐 黔西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關鍵詞2:「氧吧」
黔西南最優異的「科目」就是它的空氣品質。這裡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低緯度、中海拔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常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全年空氣指數優良天數100%,負氧離子濃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PM2.5濃度含量之低名列全國前茅,是避暑旅遊、康體養生的舒適旅遊勝地。
2019年,黔西南憑藉清涼舒適的宜居氣候、避暑旅遊服務等各項指標的出色表現,普安縣獲「2019避暑旅遊十佳城市」;興義市、晴隆縣、安龍縣獲「2019避暑旅遊十強城市」;興仁市獲「2019避暑旅遊樣本城市」。每逢節假日,全國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沓來,愜意享受黔西南這個天然「大空調」、生態「大氧吧」,春賞花、夏避暑、秋風清、冬溫泉,四季宜遊的黔西南「氣候舒適、最宜人居」。
在清新怡人的空氣、世外桃源般的清雅之外,當地溫熱的煙火氣更能抓住你的胃,留住你的心。在黔西南,美食不僅充分利用當地的特產,而且還深深地打上了民族飲食文化的烙印。黔西南的味道,往往來自大山,進而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因為這裡有獨特的自然環境、良好的生態資源、厚重的文化底蘊、濃鬱的民族風情,造就了黔西南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黔西南一天的清晨從「三碗粉」開始,興義羊肉粉、興仁牛肉粉、安龍涼剪粉不能少,貞豐糯米飯、晴隆辣子雞、冊亨「上房雞,下江鴨」、望謨全魚宴,更別說布依族 「八大碗」、五色糯米飯、雞肉湯圓、刷把頭、褡褳粑……舌尖上的黔西南絕對讓你大飽口福。
關鍵詞3:發展
黔西南的美始於「自然」,久於「文化」,終於「發展」。目前,黔西南充分發揮旅遊扶貧效應,探索旅遊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湧現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山地經濟持續煥發新生。
在興義萬峰林景區,花海綻放,遊客絡繹不絕,觀光小火車不斷穿行,數十家蛋炒飯生意火爆……「這都是旅遊帶來的實惠!」前幾年打工返鄉的納灰村村民羅益素夫婦開的鄉村客棧近來經常爆滿,讓羅益素喜上眉梢。羅益素夫婦的喜悅,只是近年來黔西南州注重發揮旅遊對扶貧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扶貧脫貧攻堅,讓貧困群眾更多地分享旅遊發展成果的一個縮影。
萬峰林
黔西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事實證明,旅遊扶貧憑藉其強勁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帶動作用,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數據顯示,黔西南州旅遊人數從2014年的1526.7萬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6338.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從112.1億元上升到509.1億元。
如今,黔西南正在著力發展全域山地旅遊、推進旅遊扶貧、加快全產業發展,圍繞「旅遊乘」做文章,推動旅遊與山地農業、山地工業、山地城鎮深度融合發展,實現山地旅遊乘數效應,構建起以山地旅遊為龍頭的全產業發展體系,拉動了經濟快速增長,更助推民族特色山地經濟創新示範區建設,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提供了強大動力。
來源:
原標題:美麗黔西南,你怎麼這麼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