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在浩瀚的歲月裡,經過千年的變遷,畲族---作為55個少數民族之一,為中華民族之文化留下了美麗的篇章,其前輩留下的史書、建築、文藝、人文風俗、科學等燦爛文化,永垂千古。懷著一份按捺不住的好奇之心,心隨悅動。我聽見來自遙遠古村落的呼喚,於是準備來一場麗水的景寧畲鄉旅遊。
據說,景寧畲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既然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蘊,那麼值得一探究竟。
畲族,一個古民族,一個中國南方遊耕民族,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將語言文化記錄傳承,編織成色彩斑斕的花卷,如夢如幻。
第一天,我收拾行囊,來到了景寧彭村。
路口,大石頭上題寫著飄逸的字體---彭村,估計是哪位瀟灑的先輩想在這裡留下生活的痕跡吧。背後,一排民宿,繼承了景寧縣一貫的風格----古村落般的建築,恢弘大氣。曲徑小路,通向山腳;周邊田野,一望無垠。
古村落的和諧自然,有小橋流水人家之感。橋上安安靜靜,橋下泉水泠泠。古木雕刻的欄杆,有點小家碧玉的感覺,不愧為遺世而獨立的仙境呢。
壁畫式的白牆,油墨式的細膩畫筆,我仿佛能想像到有一個畫工站在這裡,用細細的畫筆勾勒出虛心向學的求學場景,有種儒家學術課堂的感覺。驀然想起諸子百家,群雄而起,我仿佛能看到那個時代人們對於學術的追求,對各大分派的激烈競爭,最終還是學術至上,給後代留下了寶貴的財產。
看,恢弘大氣的進士府、學知堂。在中華五千多年歷史上,科舉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為選拔人才和公平公正提供了有效的途徑。隋唐開始的進士制度,是科舉制度的起源。科舉制的時間幅度幾乎佔據了中國兩千多年帝國歷史五分之三和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歷史之長,影響之大,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文化的底蘊,源遠流長。伴隨著時間的流淌,科舉制也成為了刻骨銘心的記憶,而如今也有高考可以與之比肩。我相信這樣的文化值得回味,收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魁寶。
這幅壁畫---進士府記,摘取了進士錄取的場景。曾經的我,只要電視上恍惚地看到過這樣的情景,但是從未看到過將文字、壁畫結合起來,真實記錄的場景。如今,算是漲知識了。
漫漫科舉路,只為一朝揚名立萬,光宗耀祖。古時候的人,面對這樣的門檻,是不是也是心情激動,難以平復呢。回頭看的時候,我感覺也許我不能深有體會,可以它帶給我一種深邃的思考,眼光之中,仿佛看到了很多人在門口等著,懷著惴惴不安的心等待著最後的宣判。
其他所見之處,也都可見壁畫。
密密麻麻的寬窄小巷,矗立著的二層樓式別墅,乾淨的路面,安靜的小鎮,我在一片靜謐中尋找文化的足跡。
沒有盡頭的小巷,看不到地平線的空間,看似無規則,卻有形有魂。這裡的房子,基本上是石頭混雜著泥土的氣息鑄造而成,渾然天成的自然偉大作品。
我穿梭於樓宇之間,步行於小巷之間,長廊環繞周圍,俯瞰小河流,觀看這座村莊的遺蹟,享受休閒時光。身處期間,有種清明上河圖的既視感。
「月出驚山鳥,時鳴村澗中」。處於山溪河流之間,猶如步行於桃花源之中。眺望遠方,心靜自然寧,忘記一切城市的煩惱。
高高燈籠掛天上,名宿、旅館,很多取自木材的建築,充滿了古氛圍。
每一個旅遊景點都有一個方向標。看,就是這個東西了,箭頭指向各個景點的方向,旅遊中的指南針,很難再迷路了,尤其是對於我這樣的一個路痴來說,簡直是福音啦。村裡為了打造一個文化景點,可謂是不遺餘力呢。
兩個大大燈籠旁邊的梅園山莊恢弘大氣,取自木材,也將木材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精細雕鑽的繁體字,精挑細選,紅色耀眼,配合著紅紅的大大燈籠,霸氣逼人。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難道這裡面是種有很多梅花嗎?
靠近龍柏長廊,這裡有一棵800多年的柳杉樹樹,樹下是木樁的桌子和椅子,市面上目前已經很少見這種了。人們工作閒暇之餘、茶餘飯後,都喜歡到大樹底下乘涼,閒聊暢談,說說家長裡短的那些事,欣賞村莊的美妙。看,從近到遠的麥田,已經被收割完了。
大片的田野,辛勤耕作的勞動人民,少數民族的和藹可親,好一幅辛勤勞動圖。
彭村村口,飄逸瀟灑的字體---「一帆風順」,高高的牌坊。估計是為了歡迎來來去去的人們,希望每一個來去的人都能來去自由。
這裡,近期正在舉辦「畲祖燒」的活動呢。
通向下上的曲徑小路,階梯式水泥路,成舊的欄杆,讓人不禁想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參天樹木環繞,萬裡叢中一點紅。鬱鬱蔥蔥,守護者這個村莊,屹立而不倒。
梅氏宗祠,位於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大漈鄉。大漈鄉,素來被稱為「浙南第一高山盆地」。海拔高,氣候涼爽,山中雲霧繚繞,是理想的避暑度假勝地。
建於明萬曆年間的梅氏宗祠,其內不見祖輩的塑像和畫像,也不見祭奠的供品香燭,唯見古樸雄偉的磚木建築。宗祠主要由客堂、序倫堂、祭壇和報本堂組成等,堂內掛有歷代文人墨客的簡介。
據說,梅氏宗祠在修建之初提出了「四不」主張:「不準鳥雀作窩;不準蜘蛛結網;不準塵土落戶;還不準有一鉚一釘。」
走出景點,各種建築古韻依舊不減。充滿著古韻古香的橋梁,氣勢恢弘的山莊,一派瀰漫著小村獨有的氣息。
「千疊層巒百轉彎,鶴溪深山眾峰環。竹裡風光開畫本,桃源仙境隔塵寰。」漫步於桃花源的我,悠閒地散步著。